秦建明道:“我父王的房子很大很多,那是不是有人被擠走了?”
秦政點頭道:“所以你要記得節儉和規劃,節儉有時也是為了不影響別人,規劃是為了讓更多人過得更好。”
秦建明認真地點點頭,片刻後說道:“皇兄,您方才說預防天災,天災也可以預防嗎?”
秦政笑道:“你認為天災是怎麽發生的?”
秦建明想了想道:“神仙做的,皇兄您說過的。”
秦政笑道:“有些話是說給別人聽的,你自己若是信了那就是笑話了。”
秦建明目瞪口呆道:“皇兄,您在騙人。”
“騙人未必是壞事,作為一個儲……”秦政輕咳一聲,“上位者要學會說謊,說謊的目的若是想將事情變得更好,那為何不說?不過上位者最不能容許的就是下麵的人對自己說謊,日後若是有人欺騙你,多多少少還是要懲罰他一下的,否則日積月累你就會被他們的謊言蒙蔽雙眼。”
秦建明點頭道:“我記住了。”
秦政滿意地摸了摸秦建明的腦袋,“天災有時始於人禍,人肆無忌憚的作為,有時也會導致天災,諸如過度的砍伐會讓山變禿,下了大雨沒有遮擋,那就會有泥石流和山洪,自然的天災我們暫時預防不了,但人造成的天災我們卻可以提前預防。”
秦建明用力地點著頭。
秦政推開車窗看著街道上未清的淤泥嘆道:“《孟子》中的一段話你要背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秦建明聽得有些發懵,他才剛剛進入識字階段,學的還沒有這般高深。不過對秦政言聽計從的他還是認真地點了點頭,心中記下迴去問好說話的顧先生。
大部分災民都被安置在城外幾裏的一座山上,秦政牽著顧明哲和秦建明徒步上山。
顧明哲身體不適,幾步走下來額頭便出了一層細汗。
秦政微微皺眉道:“我背你。”
顧明哲搖頭道:“不用,山間路滑你自己小心看著路。”
見顧明哲神色堅定,秦政隻好繼續往前走,隻不過腳步卻放慢了許多。
秦建明摔了幾個跟頭,要哭不哭地癟著嘴,抹了抹眼睛,抓著秦政的手指接著走。
後麵的侍衛們望著前麵的“一家三口”,莫名覺得皇帝和皇後似乎還……還挺合適的。
災民對男皇後真心喜歡不起來,畢竟能讓皇帝立為男皇後的一定是一個禍國殃民的狐媚子,他們如今已經十分不幸了,國家卻有遇上這麽一個昏君,不過當男皇後站在麵前時,眾人看著那儒雅可親的長相,心中又忍不住想親近。
顧明哲知道自己長了一張好人臉,雖然讓人看過不會有愛慕之心,但卻十分受小孩到老人及中青年的喜愛,所以他笑的愈發和善,開始走親民路線。
秦政的身份不便久留,待了一會兒就走了,而顧明哲和秦建明留在這裏又待了三天,期間秦政找陸柏易了個容偷偷跑了迴來,擔心一大一小出什麽事,好在顧明哲很快就在災民中樹立出良好的形象,直到離開也沒出什麽亂子。
三天後積水或下沉或被人工引導,擋路的淤泥和雜物也被清理的幹幹淨淨,剩下便是派人領導災民重新建設家園,秦政又以顧明哲的名義拿出許多銀錢,顧明哲也派身邊的內侍去宮外施粥。待京城恢複往日的繁華後,城中的百姓幾乎成為了皇後忠實的擁護者。
反對顧明哲的人不是沒有,但都被秦政以雷厲風行的手段壓下去了。
自帝後完婚,盛國百年未受戰亂,未有天災,一年後昭儀病逝,又二年貴妃病逝,立皇弟秦建明為儲君。接下來連續幾年調整政策,經濟恢複的速度愈發增快。
令人稱奇的還要數帝後的容貌,過去了十多年還是風姿依舊,太子往旁邊一站好像沒差多少。
一日林長風來到宮中,摸著自己已經發白的發鬢,輕嘆一聲歲月不饒人。
秦政笑道:“想不到過去了十多年,林愛卿還是如此注重外貌。”
林長風搖頭道:“慚愧慚愧。”
“你可是有事?”
林長風點頭道:“有一個侏儒道士找到臣的府上,說是想找您和皇後。”
秦政沉思片刻道:“朕知道了。”
林長風猶豫片刻,道:“臣請旨辭去尚書令一位。”
秦政皺眉道:“為何?”
“臣年事頗高,若是繼續操勞隻怕會短命。”
秦政笑道:“不鞠躬盡瘁了?”
林長風神色複雜道:“謝燁才三十多歲,若是臣死的太早,隻怕他會難過太久。”
秦政沉默許久道:“朕可以體諒你,不過朝中暫時還不能離開你,你便做太子太傅吧,也向朕推薦一下你心中可以擔任尚書令的人選。”
“多謝陛下。”林長風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第111章 大結局
宮中悶的很, 幾年前秦政把荷花塘改成了專門釣魚的魚塘, 魚塘之上一行石塊拚接成汀步, 一直連到魚塘中心的竹亭, 周圍栽植了翠竹和杏樹,一家三口沒事就去那裏搞個野炊, 不過自從政務變多後, 秦政和秦建明就很少來了, 倒是顧明哲來的比較勤。
顧明哲躺在搖椅上,右手拿著魚竿,左手從小桌子上隨手拿起糕點, 糕點旁邊擺了一摞明察使日常上傳的密折。
秦政繞過彎彎曲曲的木棧小路, 遠遠地望了一眼竹亭,身影一躍, 直接點著水麵躍到了竹亭裏。
顧明哲抬了下眼皮, “你不是在批奏摺?”
秦政道:“你師父來京城了。”
“我師父?”
“侏儒道士。”
顧明哲愣了愣, 片刻後恍然大悟道:“我出宮見他。”
“我陪你。”秦政看了一眼魚竿,“你在釣魚?”
顧明哲忽然臉色一邊,小聲道:“上鉤了。”
他用力抬起魚竿,隻聽哢嚓一聲,魚竿從中間斷成了兩截, 隻剩下一段細細的殘骸連接。
秦政挑了一下眉頭道:“我方才就是要說, 這個魚竿是壞的。”
“……”
釣魚釣到一半魚竿釣斷絕對是一件令人煩躁的事情,顧明哲抓了抓頭發,將搖搖欲斷的魚竿收迴來放到一旁, 迴身抱起密折,轉眼間就不見了秦政。
片刻後水聲一響,秦政的腦袋從水裏露出來,慢慢遊到竹亭,抬手甩上來一條魚,細看去魚嘴還咬著一截餌線。
顧明哲趕緊放下奏摺把秦政拉上來,“下次再釣就好了,你怎麽下去了?”
秦政抹了把臉,“現在還在惱怒嗎?”他的身上冒出一絲絲霧氣,片刻後衣服被內力蒸發的十分幹慡。
</br>
秦政點頭道:“所以你要記得節儉和規劃,節儉有時也是為了不影響別人,規劃是為了讓更多人過得更好。”
秦建明認真地點點頭,片刻後說道:“皇兄,您方才說預防天災,天災也可以預防嗎?”
秦政笑道:“你認為天災是怎麽發生的?”
秦建明想了想道:“神仙做的,皇兄您說過的。”
秦政笑道:“有些話是說給別人聽的,你自己若是信了那就是笑話了。”
秦建明目瞪口呆道:“皇兄,您在騙人。”
“騙人未必是壞事,作為一個儲……”秦政輕咳一聲,“上位者要學會說謊,說謊的目的若是想將事情變得更好,那為何不說?不過上位者最不能容許的就是下麵的人對自己說謊,日後若是有人欺騙你,多多少少還是要懲罰他一下的,否則日積月累你就會被他們的謊言蒙蔽雙眼。”
秦建明點頭道:“我記住了。”
秦政滿意地摸了摸秦建明的腦袋,“天災有時始於人禍,人肆無忌憚的作為,有時也會導致天災,諸如過度的砍伐會讓山變禿,下了大雨沒有遮擋,那就會有泥石流和山洪,自然的天災我們暫時預防不了,但人造成的天災我們卻可以提前預防。”
秦建明用力地點著頭。
秦政推開車窗看著街道上未清的淤泥嘆道:“《孟子》中的一段話你要背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秦建明聽得有些發懵,他才剛剛進入識字階段,學的還沒有這般高深。不過對秦政言聽計從的他還是認真地點了點頭,心中記下迴去問好說話的顧先生。
大部分災民都被安置在城外幾裏的一座山上,秦政牽著顧明哲和秦建明徒步上山。
顧明哲身體不適,幾步走下來額頭便出了一層細汗。
秦政微微皺眉道:“我背你。”
顧明哲搖頭道:“不用,山間路滑你自己小心看著路。”
見顧明哲神色堅定,秦政隻好繼續往前走,隻不過腳步卻放慢了許多。
秦建明摔了幾個跟頭,要哭不哭地癟著嘴,抹了抹眼睛,抓著秦政的手指接著走。
後麵的侍衛們望著前麵的“一家三口”,莫名覺得皇帝和皇後似乎還……還挺合適的。
災民對男皇後真心喜歡不起來,畢竟能讓皇帝立為男皇後的一定是一個禍國殃民的狐媚子,他們如今已經十分不幸了,國家卻有遇上這麽一個昏君,不過當男皇後站在麵前時,眾人看著那儒雅可親的長相,心中又忍不住想親近。
顧明哲知道自己長了一張好人臉,雖然讓人看過不會有愛慕之心,但卻十分受小孩到老人及中青年的喜愛,所以他笑的愈發和善,開始走親民路線。
秦政的身份不便久留,待了一會兒就走了,而顧明哲和秦建明留在這裏又待了三天,期間秦政找陸柏易了個容偷偷跑了迴來,擔心一大一小出什麽事,好在顧明哲很快就在災民中樹立出良好的形象,直到離開也沒出什麽亂子。
三天後積水或下沉或被人工引導,擋路的淤泥和雜物也被清理的幹幹淨淨,剩下便是派人領導災民重新建設家園,秦政又以顧明哲的名義拿出許多銀錢,顧明哲也派身邊的內侍去宮外施粥。待京城恢複往日的繁華後,城中的百姓幾乎成為了皇後忠實的擁護者。
反對顧明哲的人不是沒有,但都被秦政以雷厲風行的手段壓下去了。
自帝後完婚,盛國百年未受戰亂,未有天災,一年後昭儀病逝,又二年貴妃病逝,立皇弟秦建明為儲君。接下來連續幾年調整政策,經濟恢複的速度愈發增快。
令人稱奇的還要數帝後的容貌,過去了十多年還是風姿依舊,太子往旁邊一站好像沒差多少。
一日林長風來到宮中,摸著自己已經發白的發鬢,輕嘆一聲歲月不饒人。
秦政笑道:“想不到過去了十多年,林愛卿還是如此注重外貌。”
林長風搖頭道:“慚愧慚愧。”
“你可是有事?”
林長風點頭道:“有一個侏儒道士找到臣的府上,說是想找您和皇後。”
秦政沉思片刻道:“朕知道了。”
林長風猶豫片刻,道:“臣請旨辭去尚書令一位。”
秦政皺眉道:“為何?”
“臣年事頗高,若是繼續操勞隻怕會短命。”
秦政笑道:“不鞠躬盡瘁了?”
林長風神色複雜道:“謝燁才三十多歲,若是臣死的太早,隻怕他會難過太久。”
秦政沉默許久道:“朕可以體諒你,不過朝中暫時還不能離開你,你便做太子太傅吧,也向朕推薦一下你心中可以擔任尚書令的人選。”
“多謝陛下。”林長風深深地鞠了一個躬。
第111章 大結局
宮中悶的很, 幾年前秦政把荷花塘改成了專門釣魚的魚塘, 魚塘之上一行石塊拚接成汀步, 一直連到魚塘中心的竹亭, 周圍栽植了翠竹和杏樹,一家三口沒事就去那裏搞個野炊, 不過自從政務變多後, 秦政和秦建明就很少來了, 倒是顧明哲來的比較勤。
顧明哲躺在搖椅上,右手拿著魚竿,左手從小桌子上隨手拿起糕點, 糕點旁邊擺了一摞明察使日常上傳的密折。
秦政繞過彎彎曲曲的木棧小路, 遠遠地望了一眼竹亭,身影一躍, 直接點著水麵躍到了竹亭裏。
顧明哲抬了下眼皮, “你不是在批奏摺?”
秦政道:“你師父來京城了。”
“我師父?”
“侏儒道士。”
顧明哲愣了愣, 片刻後恍然大悟道:“我出宮見他。”
“我陪你。”秦政看了一眼魚竿,“你在釣魚?”
顧明哲忽然臉色一邊,小聲道:“上鉤了。”
他用力抬起魚竿,隻聽哢嚓一聲,魚竿從中間斷成了兩截, 隻剩下一段細細的殘骸連接。
秦政挑了一下眉頭道:“我方才就是要說, 這個魚竿是壞的。”
“……”
釣魚釣到一半魚竿釣斷絕對是一件令人煩躁的事情,顧明哲抓了抓頭發,將搖搖欲斷的魚竿收迴來放到一旁, 迴身抱起密折,轉眼間就不見了秦政。
片刻後水聲一響,秦政的腦袋從水裏露出來,慢慢遊到竹亭,抬手甩上來一條魚,細看去魚嘴還咬著一截餌線。
顧明哲趕緊放下奏摺把秦政拉上來,“下次再釣就好了,你怎麽下去了?”
秦政抹了把臉,“現在還在惱怒嗎?”他的身上冒出一絲絲霧氣,片刻後衣服被內力蒸發的十分幹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