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圭咳了一聲,崔浩微笑著搭腔道:“任大人向來住在摩尼殿,就挨著皇上寢宮。”
就算他是拓跋圭的結義大哥,就算他是北魏朝的股肱重臣,也沒有住在宮中的道理。
一旁的內侍們俱是已被崔浩事先囑咐過的,此刻統一地故做熟稔,瞞地滴水不漏。任臻心中縱有疑雲,也抵不上眾口一詞。
旁人也就罷了,崔宏在旁聽罷,自然知道這都是自己兒子的事先安排,便別有深意地橫了崔浩一眼。
晚上的慶功宴,任臻藉故推託,死也不願再上殿去——正宴上少不得頂禮膜拜、跪拜祝酒等一幹事宜。任臻想像不出自己曾經也如同魏國其他人一樣,也跪天跪地跪帝王。
任臻低頭端詳著自己殘缺不全的右手,他們都說這傷是戰場上為救拓跋圭而落下的,然而前因後果他已經全然記不得了,包括是何人如此幹淨利落地一刀斬落了他三根手指。
疤是新痕,翻著點紅紅白白的新肉,這樣的手莫說再次持劍拿槍就是正常生活也恐為人恥笑,還拿什麽和如日中天的拓跋圭相提並論?想到此處,任臻不由苦笑了一下:怎麽好端端地和自己兄弟比較去了?嗬,難道因為他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就自尊心作祟,死也不願承認他如今遠比自己強大?
任臻起身拉開房門,外麵無聲候立著好幾個內侍,都不料他無聲無息地出現,慌地跪了一地。任臻倒沒生氣,隻是奇怪既是伺候他伺候久了的宮人,為何見到他的時候還是如此敬畏。
“我就隨意走走,你們不必跟著。”
宮人麵麵相覷——他們奉了聖命在此守候,無論何時何地都須亦步亦趨,怎敢擅離。
為首的便賠笑道:“大人慾往何處?奴婢們陪著可好?”
任臻微一挑眉,聲音一沉:“我去何處,還須通報爾等?”既都說他在北魏實為帝師,一人之下,然看這些奴才小心翼翼的模樣,倒似他才是階下之囚一般。
他本就是待地煩了才想出來透透氣,此刻便更加氣悶,獨自走在銀裝素裹空曠寂寥的禦花園裏也未得紓解。在一樹嶙峋老梅下,任臻駐足傾聽,遠遠傳來前朝宮樂大起,百官遙祝,他隨手摺下一截梅枝,握在左手中,刷地揮出一記劍招。
丹陛樂轉,招隨之動,任臻旋身如電,對著枝椏上怒發正艷的一點紅梅直刺而去——禮樂恢宏,忽然隨著一個沉重的顫音,梅枝卻啪地一聲因用力過疾而猛地折斷,任臻剎不住腳步地向前摔去,翻天覆地的動靜中,枝頭梅花蹭過他的臉頰,而後徐徐飄落。
任臻喘息著翻身坐在雪地上,看著掌心的一點落紅,苦笑道:“真是個廢人。左手竟然連三招都走不過…”
落難山林的時候他可以毫不介意地指使拓跋圭幹這幹那,且視為理所當然;然而一旦迴到現實,見到二人如今有如雲泥,他到底意難平——隻要是男人,便一定有爭強好勝的鬥誌與不服輸的心理。尊榮、地位、身份,靠別人賞的都是虛的,更別提要依附於人,可他如今,形同殘廢,還拿什麽再露崢嶸、建功立業?
不知枯坐了多久,身邊傳來拂雪之聲,任臻迴神轉頭,登時瞪大了雙眼,舌頭都轉不靈了:“你,你你怎麽忽然來了??宴會不是還沒結束麽?”
拓跋圭一身漢家天子的絳紗龍袍,露出一截筆挺的皂緣衣領,周身帝王氣派。此刻卻毫無形象地摘下白玉通天冠,大喇喇地在他身旁坐下,伸直了雙腿,愜意地吐出一口氣:“悶的很,又無趣,溜出來走走。”
其實是宮人一被任臻打發走就立即稟告了拓跋圭,人前還威風八麵不動如山的皇帝陛下當即坐不住了,好不容易待儀式告一段落,他便拋下一幹外臣內婦,腳底抹油地閃人了。
任臻無語地掃了他一眼——這麽憊懶,倒真像他教出來的。在比自己小了十來歲的男人麵前,任臻絕沒有示弱訴苦的念頭,當即以手撐地,準備起身:“那還是快迴去吧,別在雪地裏久坐,凍壞了這麽辦?”
拓跋圭偏著頭看他,忽然握住了他的右手,指尖從敏感的斷口輕輕拂過,而後將其整個包入掌心:“大哥,你是不是恨我?恨我連累你廢了右手,連累你連劍都使不好了?”
任臻麵色微僵,知道方才情景他都已看在眼裏,不由有些窘迫地一揮手道:“莫多心。既是為了救你,必是我自願的。冤有頭債有主,要恨也恨那個親手砍斷我手的人啊——若是再見,必要手刃此人,報這奇恥大辱!”
拓跋圭渾身一顫,麵上浮出一抹言不由衷的笑意:“這個自然。若來日再與燕國開戰,我必為大哥尋得此人,把他剝皮拆骨——”
任臻左手一揚,突如其來地抹了他一嘴的白雪,挑眉勾起一抹壞笑:“得了啊,瞧你這欺男霸女的口氣,鐵定不是我教的。戰場上我輸給他是自己技不如人,將來就是報仇也要各憑本事,狐假虎威算什麽大丈夫?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我任臻還需仰仗別人為我出頭?!”
拓跋圭略帶怔忪地望著他——為何已經一無所有,迴憶俱喪,他還是這般百折不饒,耀眼奪目?
任臻俯身撿起方才折斷了的那截梅枝,若有所思地道:“其實我方才坐著就一直在想,我從前擅使什麽兵器?”
拓跋圭迴過神來,毫不猶豫地答道:“槍。你的一套鳴鳳槍法使出來如飛雪濺玉一般,好看極了。”
任臻一臉黑線:“武技一道最關鍵的是管用,要能上陣殺敵的,好看頂什麽用?”
拓跋圭心道:當初你耍你們慕容家的祖傳槍法時,可是最愛耍帥了,每每花裏胡哨地使完還要設計一個無比花哨的收尾姿勢,追問身邊每一個見過的人到底帥不帥。
任臻自然不知道他的腹誹,費心琢磨道:長槍需要雙手施展,如今自是不能再用了。“那還會使別的兵器麽?劍?”
以前佩的是天子劍,更是注重招式的美觀瀟灑,苻堅看不過去也曾教過幾招,任臻都睜一眼閉一眼地賴過去了。拓跋圭當然不會告訴他實情:“會。使得也很好。我的劍法都是你傳授的。”
“當真?”任臻雙眼一亮,卻又很快熄滅了:他方才以枯枝為劍,三招之後就脫手摔倒。
他盯著半截梅枝又出了會兒神:“還有呢?短一點的兵器,比如匕首、短刀之類。”
拓跋圭下意識地摸了摸貼肉藏在腰間的龍鱗匕,一搖頭道:“沒有。”他不想讓任臻有任何可能想起他們之間曾經有過的傷痛與不快。
任臻將那半截梅枝握在左手中又劈刺了幾下,虎虎生風,倒是比長枝為劍之時多了幾分氣勢:“我倒覺得用短一些的匕首應該挺順手的——我的右手如今是廢了的,左手吃力不夠,靈巧不足,倒是用短一點輕一些的匕首薄刀更為適合。”他眼中光芒閃過,像是下定了決心:“對!既是要重頭再學,那便使左手刀吧!你說如何?”
終於想通了這點,任臻又興奮無比地纏著他問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又逼他盡快給他找個趁手的兵器與習武的師父,先前的不快與憋屈似一掃而空。
拓跋圭怎能說不,隻得滿口答應下來。兩人坐在夜雪初晴、銀裝素裹的梅林中,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小半夜。
不知道什麽時候,拓跋圭覺得肩上一沉,卻是任臻說著說著便犯起了困,倚著他的胳膊打起了盹。拓跋圭垂下眼瞼,還是頭一迴這樣靜靜地端詳著他平靜的睡顏——如果可以,他自然希望任臻能永遠藏於他的深宮內苑之中,什麽武技什麽兵器什麽沙場什麽征戰,都不與他相關,他的眼中隻要有他一人。
可任臻畢竟是任臻,是他溶入骨血地愛過敬過的男人——記憶毀了,靈魂依舊,嬉笑怒罵中百折不饒。
拓跋圭癡迷地盯著他堅毅的下巴與緊抿的薄唇,天人交戰許久,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轉開視線,撇過臉去——他竟然在怕。他怕破壞自己好不容易才編織起來的海市蜃樓,怕破壞兩個人朦朦朧朧的相知相伴,他捨不得,他隻能等。
他曾經無所畏懼,強取豪奪,然而死過翻生,他不敢再冒險。
拓跋圭打了個響指,梅林深處無聲無息地出現幾個扛著雕龍肩輿的侍衛來。他俯身抱起任臻,略有些吃力,步履卻依舊穩健——嗬,清瘦了許多,也還是一副高高大大的好身量。事到如今,也隻有我才能這樣抱著你,護著你了。
他與他,傷過、痛過,恨過,死過,是老天開眼,好不容易才給了他們一個清零重來的機會,他不敢重蹈覆轍,再越雷池半步。
隻要他在他身邊,平安喜樂、歲月靜好——無論以何種方式,何種名義,他都願意,他都忍耐——惟願其長留不滅,永生相伴。
拓跋圭小心翼翼地將人放上軟墊,一抬手,魏帝的禦用肩輿便穩穩地朝寢宮走去,而魏帝自己,則站著陪行了迤邐一路。
勾連前朝後寢的一架廊橋上,崔氏父子居高臨下,俱是遙遙地看見了這一幕。
崔宏擰著眉轉向自己的嫡子:“伯淵,你究竟在做什麽?皇上一時迷了心竅,你不加勸阻,反倒從旁打點,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地瞞了個密不透風!”
崔浩知道自己這父親雖然思想保守,但絕對也是聰明絕頂的一代鴻儒,旁人或可糊弄的過去,崔宏卻豈有看不出拓跋圭的那點心思的?他年少斯文的臉孔上還是一派淡然:“父親既知道皇上的性子,他下定決心的事,又豈容旁人置喙?”
崔宏壓低聲音怒道:“慕容氏畢竟是傳鼎帝王之家,慕容沖也是堂堂西燕威帝,虜也好殺也罷,沒有把人弄傻了留在身邊充為禁臠的道理!遠的不說,就說那慕容永豈會善罷甘休?他即位之後一直勵兵秣馬積極備戰,隻不過如今因為局勢不穩而暫時隱忍不發,但隻怕燕魏兩國的血海深仇終究不得善了!”
崔浩袖著雙手轉過臉來:“那又如何?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落了地的鳳凰能落得如此下場已是萬幸了。何況皇上自得了此人,性情病況都大為好轉,連逍遙丸都不大服用了——這還不是他的大用處?”他舔了舔唇,勾出一抹譏誚的笑意,“至於慕容永,他一個旁支出身的皇族子弟,倚靠著自己堂哥在西燕位極人臣手握重兵,而今更是求仁得仁龍登九五,若真費盡心機搶迴一個太上皇來,你說這皇位是還不還人家啊?我敢說,這仇他不敢說不報,但是這按兵不動起碼三年。”
</br>
就算他是拓跋圭的結義大哥,就算他是北魏朝的股肱重臣,也沒有住在宮中的道理。
一旁的內侍們俱是已被崔浩事先囑咐過的,此刻統一地故做熟稔,瞞地滴水不漏。任臻心中縱有疑雲,也抵不上眾口一詞。
旁人也就罷了,崔宏在旁聽罷,自然知道這都是自己兒子的事先安排,便別有深意地橫了崔浩一眼。
晚上的慶功宴,任臻藉故推託,死也不願再上殿去——正宴上少不得頂禮膜拜、跪拜祝酒等一幹事宜。任臻想像不出自己曾經也如同魏國其他人一樣,也跪天跪地跪帝王。
任臻低頭端詳著自己殘缺不全的右手,他們都說這傷是戰場上為救拓跋圭而落下的,然而前因後果他已經全然記不得了,包括是何人如此幹淨利落地一刀斬落了他三根手指。
疤是新痕,翻著點紅紅白白的新肉,這樣的手莫說再次持劍拿槍就是正常生活也恐為人恥笑,還拿什麽和如日中天的拓跋圭相提並論?想到此處,任臻不由苦笑了一下:怎麽好端端地和自己兄弟比較去了?嗬,難道因為他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就自尊心作祟,死也不願承認他如今遠比自己強大?
任臻起身拉開房門,外麵無聲候立著好幾個內侍,都不料他無聲無息地出現,慌地跪了一地。任臻倒沒生氣,隻是奇怪既是伺候他伺候久了的宮人,為何見到他的時候還是如此敬畏。
“我就隨意走走,你們不必跟著。”
宮人麵麵相覷——他們奉了聖命在此守候,無論何時何地都須亦步亦趨,怎敢擅離。
為首的便賠笑道:“大人慾往何處?奴婢們陪著可好?”
任臻微一挑眉,聲音一沉:“我去何處,還須通報爾等?”既都說他在北魏實為帝師,一人之下,然看這些奴才小心翼翼的模樣,倒似他才是階下之囚一般。
他本就是待地煩了才想出來透透氣,此刻便更加氣悶,獨自走在銀裝素裹空曠寂寥的禦花園裏也未得紓解。在一樹嶙峋老梅下,任臻駐足傾聽,遠遠傳來前朝宮樂大起,百官遙祝,他隨手摺下一截梅枝,握在左手中,刷地揮出一記劍招。
丹陛樂轉,招隨之動,任臻旋身如電,對著枝椏上怒發正艷的一點紅梅直刺而去——禮樂恢宏,忽然隨著一個沉重的顫音,梅枝卻啪地一聲因用力過疾而猛地折斷,任臻剎不住腳步地向前摔去,翻天覆地的動靜中,枝頭梅花蹭過他的臉頰,而後徐徐飄落。
任臻喘息著翻身坐在雪地上,看著掌心的一點落紅,苦笑道:“真是個廢人。左手竟然連三招都走不過…”
落難山林的時候他可以毫不介意地指使拓跋圭幹這幹那,且視為理所當然;然而一旦迴到現實,見到二人如今有如雲泥,他到底意難平——隻要是男人,便一定有爭強好勝的鬥誌與不服輸的心理。尊榮、地位、身份,靠別人賞的都是虛的,更別提要依附於人,可他如今,形同殘廢,還拿什麽再露崢嶸、建功立業?
不知枯坐了多久,身邊傳來拂雪之聲,任臻迴神轉頭,登時瞪大了雙眼,舌頭都轉不靈了:“你,你你怎麽忽然來了??宴會不是還沒結束麽?”
拓跋圭一身漢家天子的絳紗龍袍,露出一截筆挺的皂緣衣領,周身帝王氣派。此刻卻毫無形象地摘下白玉通天冠,大喇喇地在他身旁坐下,伸直了雙腿,愜意地吐出一口氣:“悶的很,又無趣,溜出來走走。”
其實是宮人一被任臻打發走就立即稟告了拓跋圭,人前還威風八麵不動如山的皇帝陛下當即坐不住了,好不容易待儀式告一段落,他便拋下一幹外臣內婦,腳底抹油地閃人了。
任臻無語地掃了他一眼——這麽憊懶,倒真像他教出來的。在比自己小了十來歲的男人麵前,任臻絕沒有示弱訴苦的念頭,當即以手撐地,準備起身:“那還是快迴去吧,別在雪地裏久坐,凍壞了這麽辦?”
拓跋圭偏著頭看他,忽然握住了他的右手,指尖從敏感的斷口輕輕拂過,而後將其整個包入掌心:“大哥,你是不是恨我?恨我連累你廢了右手,連累你連劍都使不好了?”
任臻麵色微僵,知道方才情景他都已看在眼裏,不由有些窘迫地一揮手道:“莫多心。既是為了救你,必是我自願的。冤有頭債有主,要恨也恨那個親手砍斷我手的人啊——若是再見,必要手刃此人,報這奇恥大辱!”
拓跋圭渾身一顫,麵上浮出一抹言不由衷的笑意:“這個自然。若來日再與燕國開戰,我必為大哥尋得此人,把他剝皮拆骨——”
任臻左手一揚,突如其來地抹了他一嘴的白雪,挑眉勾起一抹壞笑:“得了啊,瞧你這欺男霸女的口氣,鐵定不是我教的。戰場上我輸給他是自己技不如人,將來就是報仇也要各憑本事,狐假虎威算什麽大丈夫?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我任臻還需仰仗別人為我出頭?!”
拓跋圭略帶怔忪地望著他——為何已經一無所有,迴憶俱喪,他還是這般百折不饒,耀眼奪目?
任臻俯身撿起方才折斷了的那截梅枝,若有所思地道:“其實我方才坐著就一直在想,我從前擅使什麽兵器?”
拓跋圭迴過神來,毫不猶豫地答道:“槍。你的一套鳴鳳槍法使出來如飛雪濺玉一般,好看極了。”
任臻一臉黑線:“武技一道最關鍵的是管用,要能上陣殺敵的,好看頂什麽用?”
拓跋圭心道:當初你耍你們慕容家的祖傳槍法時,可是最愛耍帥了,每每花裏胡哨地使完還要設計一個無比花哨的收尾姿勢,追問身邊每一個見過的人到底帥不帥。
任臻自然不知道他的腹誹,費心琢磨道:長槍需要雙手施展,如今自是不能再用了。“那還會使別的兵器麽?劍?”
以前佩的是天子劍,更是注重招式的美觀瀟灑,苻堅看不過去也曾教過幾招,任臻都睜一眼閉一眼地賴過去了。拓跋圭當然不會告訴他實情:“會。使得也很好。我的劍法都是你傳授的。”
“當真?”任臻雙眼一亮,卻又很快熄滅了:他方才以枯枝為劍,三招之後就脫手摔倒。
他盯著半截梅枝又出了會兒神:“還有呢?短一點的兵器,比如匕首、短刀之類。”
拓跋圭下意識地摸了摸貼肉藏在腰間的龍鱗匕,一搖頭道:“沒有。”他不想讓任臻有任何可能想起他們之間曾經有過的傷痛與不快。
任臻將那半截梅枝握在左手中又劈刺了幾下,虎虎生風,倒是比長枝為劍之時多了幾分氣勢:“我倒覺得用短一些的匕首應該挺順手的——我的右手如今是廢了的,左手吃力不夠,靈巧不足,倒是用短一點輕一些的匕首薄刀更為適合。”他眼中光芒閃過,像是下定了決心:“對!既是要重頭再學,那便使左手刀吧!你說如何?”
終於想通了這點,任臻又興奮無比地纏著他問了許多相關的問題,又逼他盡快給他找個趁手的兵器與習武的師父,先前的不快與憋屈似一掃而空。
拓跋圭怎能說不,隻得滿口答應下來。兩人坐在夜雪初晴、銀裝素裹的梅林中,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小半夜。
不知道什麽時候,拓跋圭覺得肩上一沉,卻是任臻說著說著便犯起了困,倚著他的胳膊打起了盹。拓跋圭垂下眼瞼,還是頭一迴這樣靜靜地端詳著他平靜的睡顏——如果可以,他自然希望任臻能永遠藏於他的深宮內苑之中,什麽武技什麽兵器什麽沙場什麽征戰,都不與他相關,他的眼中隻要有他一人。
可任臻畢竟是任臻,是他溶入骨血地愛過敬過的男人——記憶毀了,靈魂依舊,嬉笑怒罵中百折不饒。
拓跋圭癡迷地盯著他堅毅的下巴與緊抿的薄唇,天人交戰許久,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轉開視線,撇過臉去——他竟然在怕。他怕破壞自己好不容易才編織起來的海市蜃樓,怕破壞兩個人朦朦朧朧的相知相伴,他捨不得,他隻能等。
他曾經無所畏懼,強取豪奪,然而死過翻生,他不敢再冒險。
拓跋圭打了個響指,梅林深處無聲無息地出現幾個扛著雕龍肩輿的侍衛來。他俯身抱起任臻,略有些吃力,步履卻依舊穩健——嗬,清瘦了許多,也還是一副高高大大的好身量。事到如今,也隻有我才能這樣抱著你,護著你了。
他與他,傷過、痛過,恨過,死過,是老天開眼,好不容易才給了他們一個清零重來的機會,他不敢重蹈覆轍,再越雷池半步。
隻要他在他身邊,平安喜樂、歲月靜好——無論以何種方式,何種名義,他都願意,他都忍耐——惟願其長留不滅,永生相伴。
拓跋圭小心翼翼地將人放上軟墊,一抬手,魏帝的禦用肩輿便穩穩地朝寢宮走去,而魏帝自己,則站著陪行了迤邐一路。
勾連前朝後寢的一架廊橋上,崔氏父子居高臨下,俱是遙遙地看見了這一幕。
崔宏擰著眉轉向自己的嫡子:“伯淵,你究竟在做什麽?皇上一時迷了心竅,你不加勸阻,反倒從旁打點,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地瞞了個密不透風!”
崔浩知道自己這父親雖然思想保守,但絕對也是聰明絕頂的一代鴻儒,旁人或可糊弄的過去,崔宏卻豈有看不出拓跋圭的那點心思的?他年少斯文的臉孔上還是一派淡然:“父親既知道皇上的性子,他下定決心的事,又豈容旁人置喙?”
崔宏壓低聲音怒道:“慕容氏畢竟是傳鼎帝王之家,慕容沖也是堂堂西燕威帝,虜也好殺也罷,沒有把人弄傻了留在身邊充為禁臠的道理!遠的不說,就說那慕容永豈會善罷甘休?他即位之後一直勵兵秣馬積極備戰,隻不過如今因為局勢不穩而暫時隱忍不發,但隻怕燕魏兩國的血海深仇終究不得善了!”
崔浩袖著雙手轉過臉來:“那又如何?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落了地的鳳凰能落得如此下場已是萬幸了。何況皇上自得了此人,性情病況都大為好轉,連逍遙丸都不大服用了——這還不是他的大用處?”他舔了舔唇,勾出一抹譏誚的笑意,“至於慕容永,他一個旁支出身的皇族子弟,倚靠著自己堂哥在西燕位極人臣手握重兵,而今更是求仁得仁龍登九五,若真費盡心機搶迴一個太上皇來,你說這皇位是還不還人家啊?我敢說,這仇他不敢說不報,但是這按兵不動起碼三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