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夫人聞言悅然發笑,“看來道長很是疼愛你。”
文無隅連連點頭肯定,接著話匣大開,徐徐念起在白雲觀中的趣事,引得文夫人頻頻笑出聲,一時間所有的不堪迴首恍若不曾發生。
第99章
鑾駕迴京,人潮夾道,唿聲震天,良久不衰。
相比之下懷敬王府就顯得門庭蕭瑟了。
康文皇駕薨,新君登位分封王侯,大康朝再不是隻有一個異姓王,鍾氏皇親貴胄俱得以晉爵加封。
身無靠山,新君疏離,在最輝煌榮耀之時懷敬王卻耽溺美色,缺乏經營少結善緣,曾經顯赫一時的王府走向落沒實在是因果有道。
在外人看來如此,然懷敬王本尊從未以此為意。
這原本就是大齊的天下。
寅時初,銀勾燦燦,更漏聲聲催啟明。
似是晚風隔了夜,遙遙緩緩而來,竟有些絲絲寒意。
樓閣廊下,淵澄不知站了多久,天空似穹廬般籠罩萬物,漆黑的天際,漸見微明。
樓閣旁樹影重重,枝葉搖擺窸窣作響。夜風乍然狂湧,撩扯著衣袖,拂亂了青絲。
“主子,時辰到了…”連齊悄然出現在他背後。
淵澄聞言未動,又默立片刻,雙袖臨風振了振,抖落滿身涼意,隨即闊步走進閣中。
不一會兒,王府數眾侍從,黑衣短刀,各從側門分道而出。
啟明星綽綽從雲來。
破曉前的沉寂,漸漸被打破。
以粥點麵食營生的小攤販早早地起床準備食材張羅生意,來自天南地北的過往商客動身迴鄉或趕往另一座城……
形形色色為生活奔波的人們,今日並無不同,天色方蒙蒙亮,大街上便有行人走動,或挑一家麵店粥攤填肚,或匆匆趕去城門口,隻等城門開啟,又是忙碌的一天。
忽然街邊響起一陣騷動,有人漸漸圍攏一處,由於天色尚早視線不明,識字的便湊近告示欄,臉幾乎要貼上滿欄的榜文,一字一字得念出聲,
“告天下萬民書:昔大齊太尉鍾武,權軋朝野,淩逼幼帝,弒君竊國,戕害忠良,其心之歹其行之悖,德不配位罔民蔽天,蒼生可誅!今奉齊皇遺詔伐罪鍾氏……”
白紙黑字,落筆遒勁,鍾武及其氏族的罪行昭昭紙上,大不敬之罪三,謀逆之罪五,不義之罪十,不道之罪十三,欺民之罪數十,條條款款如數家珍,把那些略略識字的生生念得口幹舌燥。
圍觀的百姓先是輕聲議論,到天色漸漸白亮鄰舍四坊陸續雞鳴而起,喧嚷聲就如滔天巨浪般,沸騰開來。
這震驚天下的消息傳到京城治下的各府衙,帶刀衙役傾巢而出,意欲將幾乎貼滿各處告示欄的榜文全部銷毀。
可每過一地,不出一炷香,那些本已撕毀的榜文又如數出現。故此衙役們的目標又添一個,抓捕散播謠言的罪犯。原該開啟的城門也因此而緊閉,等著出城的百姓出不得城,吵嚷成一片。
而兵與賊的追逐,愈演愈烈。張貼告示的賊神出鬼沒,最後似乎是玩上癮了,直接明目張膽地在大街上飛簷走壁,討罪的告示雪花般撒向人群。百姓們人手一張,搞得京兵又要追賊又要搜毀告示,疲於應付。
反觀京城的大門麵京兆府,府內外泰然如故,即使漫天的榜文鋪滿府門口,仍然未動一兵一卒。
可府尹大人劉申,卻在府邸內坐立不安麵如紙白。是了,終於東窗事發了。而他無從選擇,懷敬王已經親自給他下了令,他將成為今日朝變中的一步棋,並且隻能捨命依附。
潛伏在京城外的齊玦,確是沒想到今日居然封城了。想進城的百姓絡繹不絕,卻都在城門徘徊之後悻悻離開。
晨光熹微,在滿城兵荒馬亂中,徐徐綻放,熾熱刺目。
長街蹄聲陣陣如雷奔,急促的腳步從街頭湧向巷口,圍堵、廝殺,衝撞、爭執,咆哮、喊冤,朗朗明日下沸反盈天。
一張張申述冤屈的狀紙,像秋末的落葉掃之不盡,有著赤誠的瘋狂。
這聖都京城,曆經多少次王朝變遷,這一迴也無例外,巍然漠視,包羅所有的興衰榮辱,兀自崢嶸兀自淒婉。
朝議金殿,一派肅靜。
天光大亮的時候,皇帝才被這突來的變故從溫柔鄉裏驚醒過來,匆忙宣百官上殿早朝。
龍座下一個個身著華貴官服的大臣畏首畏尾,縮在自個兒的位置上大氣不敢出,誰也不想當出頭鳥。
皇帝連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尚未清楚,滿朝眾卿沒一個站出來給他解釋。他竟也不知這事該是哪位臣工的職責。
挨個從他們臉上掃過去,倒被他瞧出幾個神情可疑的。
“你,你是京兆府府尹,你來給朕解釋解釋。”皇帝指尖一點,找出個冤大頭來。
府尹劉申大人顫悠悠出列,撲通跪大理石地麵上,“迴稟、皇上,下官、下官也是今晨得知此事,當時就命府中衙役守軍前去查看,想必鬧不出多大動靜。”
皇帝冷嗤一聲,“都傳到朕耳朵裏了,動靜還不夠大?你從實說,現下情形如何?”
劉申禦前欺君,本就心虛的他,身板折得更低了,額頭不住地跑汗,他根本就躲在府邸沒派出一個兵卒,哪裏知道真實情況,但他也不傻,早朝路上有所眼見,“迴皇上,恐怕、恐怕此事來勢兇猛…可到底那夥人從何而來,下官無能,尚不能知…”
</br>
文無隅連連點頭肯定,接著話匣大開,徐徐念起在白雲觀中的趣事,引得文夫人頻頻笑出聲,一時間所有的不堪迴首恍若不曾發生。
第99章
鑾駕迴京,人潮夾道,唿聲震天,良久不衰。
相比之下懷敬王府就顯得門庭蕭瑟了。
康文皇駕薨,新君登位分封王侯,大康朝再不是隻有一個異姓王,鍾氏皇親貴胄俱得以晉爵加封。
身無靠山,新君疏離,在最輝煌榮耀之時懷敬王卻耽溺美色,缺乏經營少結善緣,曾經顯赫一時的王府走向落沒實在是因果有道。
在外人看來如此,然懷敬王本尊從未以此為意。
這原本就是大齊的天下。
寅時初,銀勾燦燦,更漏聲聲催啟明。
似是晚風隔了夜,遙遙緩緩而來,竟有些絲絲寒意。
樓閣廊下,淵澄不知站了多久,天空似穹廬般籠罩萬物,漆黑的天際,漸見微明。
樓閣旁樹影重重,枝葉搖擺窸窣作響。夜風乍然狂湧,撩扯著衣袖,拂亂了青絲。
“主子,時辰到了…”連齊悄然出現在他背後。
淵澄聞言未動,又默立片刻,雙袖臨風振了振,抖落滿身涼意,隨即闊步走進閣中。
不一會兒,王府數眾侍從,黑衣短刀,各從側門分道而出。
啟明星綽綽從雲來。
破曉前的沉寂,漸漸被打破。
以粥點麵食營生的小攤販早早地起床準備食材張羅生意,來自天南地北的過往商客動身迴鄉或趕往另一座城……
形形色色為生活奔波的人們,今日並無不同,天色方蒙蒙亮,大街上便有行人走動,或挑一家麵店粥攤填肚,或匆匆趕去城門口,隻等城門開啟,又是忙碌的一天。
忽然街邊響起一陣騷動,有人漸漸圍攏一處,由於天色尚早視線不明,識字的便湊近告示欄,臉幾乎要貼上滿欄的榜文,一字一字得念出聲,
“告天下萬民書:昔大齊太尉鍾武,權軋朝野,淩逼幼帝,弒君竊國,戕害忠良,其心之歹其行之悖,德不配位罔民蔽天,蒼生可誅!今奉齊皇遺詔伐罪鍾氏……”
白紙黑字,落筆遒勁,鍾武及其氏族的罪行昭昭紙上,大不敬之罪三,謀逆之罪五,不義之罪十,不道之罪十三,欺民之罪數十,條條款款如數家珍,把那些略略識字的生生念得口幹舌燥。
圍觀的百姓先是輕聲議論,到天色漸漸白亮鄰舍四坊陸續雞鳴而起,喧嚷聲就如滔天巨浪般,沸騰開來。
這震驚天下的消息傳到京城治下的各府衙,帶刀衙役傾巢而出,意欲將幾乎貼滿各處告示欄的榜文全部銷毀。
可每過一地,不出一炷香,那些本已撕毀的榜文又如數出現。故此衙役們的目標又添一個,抓捕散播謠言的罪犯。原該開啟的城門也因此而緊閉,等著出城的百姓出不得城,吵嚷成一片。
而兵與賊的追逐,愈演愈烈。張貼告示的賊神出鬼沒,最後似乎是玩上癮了,直接明目張膽地在大街上飛簷走壁,討罪的告示雪花般撒向人群。百姓們人手一張,搞得京兵又要追賊又要搜毀告示,疲於應付。
反觀京城的大門麵京兆府,府內外泰然如故,即使漫天的榜文鋪滿府門口,仍然未動一兵一卒。
可府尹大人劉申,卻在府邸內坐立不安麵如紙白。是了,終於東窗事發了。而他無從選擇,懷敬王已經親自給他下了令,他將成為今日朝變中的一步棋,並且隻能捨命依附。
潛伏在京城外的齊玦,確是沒想到今日居然封城了。想進城的百姓絡繹不絕,卻都在城門徘徊之後悻悻離開。
晨光熹微,在滿城兵荒馬亂中,徐徐綻放,熾熱刺目。
長街蹄聲陣陣如雷奔,急促的腳步從街頭湧向巷口,圍堵、廝殺,衝撞、爭執,咆哮、喊冤,朗朗明日下沸反盈天。
一張張申述冤屈的狀紙,像秋末的落葉掃之不盡,有著赤誠的瘋狂。
這聖都京城,曆經多少次王朝變遷,這一迴也無例外,巍然漠視,包羅所有的興衰榮辱,兀自崢嶸兀自淒婉。
朝議金殿,一派肅靜。
天光大亮的時候,皇帝才被這突來的變故從溫柔鄉裏驚醒過來,匆忙宣百官上殿早朝。
龍座下一個個身著華貴官服的大臣畏首畏尾,縮在自個兒的位置上大氣不敢出,誰也不想當出頭鳥。
皇帝連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尚未清楚,滿朝眾卿沒一個站出來給他解釋。他竟也不知這事該是哪位臣工的職責。
挨個從他們臉上掃過去,倒被他瞧出幾個神情可疑的。
“你,你是京兆府府尹,你來給朕解釋解釋。”皇帝指尖一點,找出個冤大頭來。
府尹劉申大人顫悠悠出列,撲通跪大理石地麵上,“迴稟、皇上,下官、下官也是今晨得知此事,當時就命府中衙役守軍前去查看,想必鬧不出多大動靜。”
皇帝冷嗤一聲,“都傳到朕耳朵裏了,動靜還不夠大?你從實說,現下情形如何?”
劉申禦前欺君,本就心虛的他,身板折得更低了,額頭不住地跑汗,他根本就躲在府邸沒派出一個兵卒,哪裏知道真實情況,但他也不傻,早朝路上有所眼見,“迴皇上,恐怕、恐怕此事來勢兇猛…可到底那夥人從何而來,下官無能,尚不能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