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一中的銀杏葉黃得晃眼,張煜站在校門口數台階——整整二十八級,比興隆鎮中學多出九級。


    教學樓是新建的紅磚樓,走廊裏飄著粉筆灰和油墨味。


    同桌是個戴眼鏡的男生,書包裏裝著《數理化自學叢書》,書頁間夾著張泛黃的糧票。


    \"聽說你是興隆鎮來的?\"眼鏡男推了推鼻梁上的鏡架,\"那邊是不是還在用煤油燈?\"


    張煜沒接話,低頭翻看新發的課本,油墨香裏混著股陌生的化學藥劑味。


    窗外操場上,幾個穿運動服的男生在打籃球,球鞋摩擦地麵的聲響像某種遙遠的轟鳴。


    八人間的宿舍擠得像沙丁魚罐頭,上鋪的兄弟翻身時床板吱呀作響。


    張煜的鋪位靠窗,月光透過糊著報紙的玻璃,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夜談會的話題從nba扯到《新白娘子傳奇》,不知誰提到興隆鎮,張煜的耳朵立刻豎了起來。


    \"那邊有個供銷社,賣的可樂是假的。\"上鋪的胖子嚼著方便麵,\"我表哥去收山貨,說鎮上連個錄像廳都沒有。\"


    張煜攥緊了被角,想起紅星錄像廳的塑料椅,想起周大勇偷來的老母雞,想起李曉燕別在劉海的藍蝴蝶發卡。


    食堂排隊時總能聽見鄉音,張煜豎起耳朵分辨興隆鎮的口音。


    打飯阿姨的勺子總在抖,紅燒肉裏的土豆比肉多。


    眼鏡男發明了\"占座密碼\"——飯盒蓋朝上代表有人,倒扣表示空位。


    某天中午,張煜的飯盒被人順走,鋁皮上刻的名字被磨得模糊不清。


    \"聽說三班有個女生也是興隆鎮的。\"眼鏡男扒拉著白菜粉條,\"叫李曉燕,在師範中專。\"


    張煜的手一抖,湯灑在《英語900句》上,油漬洇開成不規則的形狀,像極了那年冰場上融化的雪水。


    周日早市上,張煜總能遇見老鄉。


    賣豆腐的老漢認出他是王淑芬的兒子,多給了半塊水豆腐。


    菜攤前碰見周大勇的表哥,說那小子在木材廠幹得不錯,就是總偷懶去江邊釣魚。


    \"你同學陳衛東轉去省重點了。\"表哥遞來根紅塔山,\"聽說他爸要調去農機局。\"


    張煜擺擺手說不抽煙,轉身買了包大前門——這是準備周末迴家帶給父親的。


    煙盒上的錫紙在陽光下反光,晃得他眯起眼,仿佛又看見那年供銷社櫃台下藏的可樂瓶。


    每月收到家信是種儀式。


    王淑芬的字歪歪扭扭,總把\"注意身體\"寫成\"注易身體\"。


    張衛國的信裏夾著糧票,說是讓兒子買點好吃的。


    某封信裏提到供銷社要改製,趙嬸提前退休了,李長海承包了副食櫃台。


    \"李曉燕來過家裏,問你什麽時候放假。\"信紙最後一行寫著。


    張煜把信折成紙飛機,從宿舍窗口放飛。


    夜風裹著紙飛機打了個旋,落在樓下的銀杏樹上,像片過早凋零的葉子。


    寒假迴家的班車上,張煜數著路過的村莊。


    每個村口都有棵老槐樹,枝頭掛著冰淩,像倒垂的鍾乳石。


    車過江橋時,他看見冰麵上有人打冰尜,陀螺轉出的軌跡像極了陳衛東吹笛子時的手指。


    興隆鎮中學的操場蓋了新教學樓,蘇式老樓成了倉庫。


    周大勇的油鋸聲從木材廠傳來,混著拖拉機的轟鳴。


    張煜站在供銷社門前,看著玻璃櫃台裏新擺的康師傅方便麵,忽然覺得這個冬天格外漫長。


    張煜推開門,走進了那間熟悉而又陌生的供銷社。


    櫃台後的李長海抬頭,見到是他,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眼角的皺紋更深了。


    “喲,是小煜啊,放假了?”李長海的聲音帶著幾分親切,仿佛時間從未在他們之間留下隔閡。


    張煜點點頭,目光在供銷社內巡視。


    記憶中的貨架已經煥然一新,曾經堆滿煤油、火柴和雜貨的角落,現在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零食和日用品。


    他走到副食櫃台前,輕輕撫摸著那些包裝鮮豔的零食袋,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


    “變化真大啊,李叔。”張煜感歎道。


    李長海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是啊,時代變了。供銷社也得跟上步伐,不然就被淘汰了。你趙嬸提前退休了,我這不就接手了這副食櫃台嘛。怎麽樣,想吃點啥?”


    張煜搖了搖頭,笑道:“不用了,李叔。我就是來看看。對了,李曉燕最近怎麽樣?她也在家嗎?”


    提到李曉燕,李長海的眼神變得柔和起來:“她啊,師範中專畢業後就迴了鎮上,現在在小學教書呢。人還是那麽漂亮,性格也溫柔。聽說你迴來了,她還想來看看你呢,不過今天學校有活動,走不開。”


    張煜心中一動,一股暖流悄然升起。


    他記得那個在冰場上別著藍蝴蝶發卡的女孩,記得她笑起來時眼睛彎成月牙的模樣。這麽多年過去了,她還好嗎?


    離開供銷社,張煜漫步在興隆鎮的街道上。


    街道兩旁的新店鋪琳琅滿目,與他記憶中的模樣大相徑庭。


    他路過紅星錄像廳的原址,那裏已經變成了一家網吧,門口掛著“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牌子。


    他停下腳步,望著那扇緊閉的門,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憂傷。


    夜幕降臨,張煜迴到了家中。


    母親王淑芬正在廚房忙碌,準備著晚餐。父親張衛國坐在院子裏,抽著張煜帶迴來的大前門,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爸,媽,我迴來了。”張煜輕聲說道。


    王淑芬從廚房探出頭,笑眯眯地看著他:“迴來啦,快洗手吃飯。”


    餐桌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難得的團聚時光。


    張煜講述著縣一中的生活,父母則聽著,偶爾插話詢問幾句。


    他提到了李曉燕,提到了供銷社的變化,提到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麵孔。


    “時間過得真快啊,小煜都長這麽大了。”王淑芬感慨道。


    張衛國點點頭,眼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是啊,咱們家的煜兒有出息了。以後啊,還得指望他光宗耀祖呢。”


    飯後,張煜獨自坐在院子裏,望著滿天繁星。


    他想起自己離開興隆鎮時的青澀與懵懂,想起在縣一中經曆的成長與挑戰。


    如今的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隻會偷窺錄像廳的小男孩了,而是一個即將步入社會、肩負起家庭責任的青年。


    第二天,張煜決定去小學看看李曉燕。


    他騎著自行車,穿過熟悉的街道,來到了那所他曾經無數次幻想過與她重逢的小學。


    校園裏,孩子們的笑聲和歡唿聲此起彼伏。


    張煜站在校門外,望著那些天真無邪的麵孔,心中湧起一股溫暖。


    他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走進了校園。


    在辦公室裏,他見到了李曉燕。


    她穿著一件簡潔的襯衫和長裙,頭發紮成一個簡單的馬尾辮。


    見到張煜,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了溫柔的笑容。


    “張煜,你怎麽來了?”李曉燕的聲音輕柔而悅耳。


    張煜看著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激動:“我……我放假了,迴來看看。順便……來看看你。”


    李曉燕微微一笑,邀請他坐下:“好啊,正好我也想聽聽你在縣一中的事情。”


    兩人坐在辦公桌旁,聊起了各自的近況。


    張煜講述了他在縣一中的學習和生活,李曉燕則分享了她教書育人的經曆和感受。


    他們談論著過去,憧憬著未來,仿佛時間從未將他們分開。


    夕陽西下,張煜告別了李曉燕,踏上了迴家的路。


    他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滿足,感激命運讓他們再次相遇,滿足於這份純真而美好的情感。


    迴到家中,張煜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


    他明白,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無憂無慮玩耍的孩子了。


    他需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為自己的未來打拚。


    寒假結束後,張煜迴到了縣一中。


    他更加努力地學習,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他明白,隻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


    不知不覺,高考的號角悄然吹響,整個縣一中沉浸在緊張而有序的備考氛圍中。


    張煜的課桌上堆滿了厚厚的習題集和筆記,每一張試卷都見證了他的汗水與努力。


    每當夜深人靜時,他總會在台燈下默默奮鬥,心中那份對未來的渴望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他前行。


    在這段時間裏,張煜與李曉燕的聯係並未因距離而中斷。


    他們通過書信交流,分享彼此的學習心得和生活瑣事。


    李曉燕的話語總能給予張煜無限的動力,而張煜也時常在信中描繪著自己對未來的設想,以及對她的思念。


    高考的日子終於來臨,張煜帶著家人的期望和李曉燕的祝福步入考場。


    每一場考試,他都全力以赴,筆尖在試卷上跳躍,仿佛是在編織著自己的夢想。


    考試結束後,張煜迴到了興隆鎮,等待著成績的公布。


    這段時間,他幫助父母打理家中的事務,同時也抽出時間陪伴李曉燕,兩人在小鎮的每一個角落留下了美好的迴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了,誰還談個狗屁戀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劍山宗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劍山宗主並收藏重生了,誰還談個狗屁戀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