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伯王守仁接旨!”


    宣旨之人來到大廳,對著王守仁說道。


    “臣王守仁接旨!”


    在王守仁的帶領之下,大家齊齊跪在聖旨麵前。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卿識敏才高忠誠體國,今兩廣多事,以卿之威望定能為朕分憂,卿宜星夜前去節製諸司……”


    在宣旨的時候,李信也是進入了宣旨的隊伍之中。


    但是對於李信的出現,大家都毫無覺察,似乎李信是屬於另外一個維度。


    隻要李信不和大家接觸,大家就感受不到他。


    因為在李信開口的時候,話劇中的其他人都是禁止的,自然也就無所察覺。


    李信的出現,自然是解釋這道聖旨傳來的重要性。


    公元1527年,明朝嘉靖六年,王陽明56歲,這也是他去世的前一年。


    當時的王陽明積勞成疾,在老家紹興養病講學,但是嘉靖皇帝連下聖旨,命他前往廣西平亂,王陽明心憂家國抱病出征,於第二年客死在迴鄉的路上。


    在李信訴說完這段話之後,那宣旨之人繼續讀道:“勿再遲疑推諉已負朕望,欽此!”


    “臣王守仁領旨!”


    王陽明磕頭領旨的時候,又開始咳嗽起來。


    宣旨的人都關切的讓王陽明快快起來,知道王陽明確實有病在身。


    隻是他跪下後,想要站起來有些難。


    好在旁邊的弟子看出情況,連忙將王陽明給扶了起來。


    “臣會盡快啟程!”王陽陽接過聖旨迴複道。


    這剛接完聖旨,王陽明就咳嗽的坐到地上,可見病情真的是很嚴重。


    弟子及仆人們都是非常關心王陽明的病情,至於傳完旨之人自然是迴去複命。


    “先生!”


    “先生!”


    “先生若是熱了,就請先生先寬衣吧!”


    李信看到這一幕也是有些揪心,在古代五十六歲的年齡,絕對是屬於高齡。


    “好!好!”王明陽同意了。


    穿著朝服是真的很不舒服,衣服厚重還不散熱,現在已經接旨,在家自然可以換常服。


    王陽明抱著聖旨迴去更衣。


    留下的弟子則是擔心的訴說起來,李信以及觀看的觀眾們,也是為王陽明的身體操心。


    弟子徐愛:先生當年勤於公事積勞成疾,又居龍場濕熱之地種下了病根!


    弟子甲:平定寧王朱宸浩之亂,神思焦慮,舊疾時常複發!”


    弟子乙:先生的咳喘之疾日益加重,兩廣是瘴疫之地潮濕悶熱,對先生的病情甚為不利。


    弟子丙:此行千裏,又要舟車勞頓,我之擔心先生此去……


    “你們是擔心我迴不來了!”王陽明換好了衣服,就說了出來。


    隻是這話剛說出來,就咳嗽起來。


    聽到王陽明咳嗽,弟子們都是非常的關心,連忙跑上前去攙扶。


    還有弟子直接建議起來,希望王陽明可以給皇上再次上書辭去兩廣差事。


    “朝廷數次下令催促,盡忠職守理應前去,但這隻是其一!”王陽明解釋道。


    “那其二了?”弟子徐愛忍不住詢問道。


    就在王陽明想要繼續說的時候,突然一道聲音打斷了他。


    “先生!”


    這一聲音直接打斷了說話的幾人,齊齊看向出聲的方向。


    想要看看是誰來了,突然出現,太讓他們詫異。


    李信可不管這些,繼續說了起來。


    “我知道您曾經說過,視民之饑溺,猶己之饑溺!”


    李信一邊走一邊說:“盡管我也想勸先生留在家中以身體為重,但為了思恩、田州百信的福祉,想必先生仍會執意前行。”


    本來大家還驚訝於李信的出現,現在聽到李信的話,王陽明的兩位弟子算是明白了先生說的其二是什麽的。


    為的就是思恩和百姓。


    雖然知道了先生的想法,但突然出現了一個人,還知道先生現在的想法,自然是要詢問一下。


    “你是何人?”


    “晚輩李信,是來自四百多年之後的讀書人!”李信一邊說著一邊行禮。


    “四百多年後?”錢德洪驚訝的脫口而出。


    在場的其他人又如何不驚訝。


    “你竟然知道我去年書信中說的話,那些話德洪都不一定知曉!”王陽明發問道。


    “先生多年來講學論學的學問思想被集合成三卷《傳習錄》,在我們後世被奉為典籍!”


    聽到李信所說,三人都非常的高興,畢竟聽到書籍流傳後世,而且還被奉為典籍。


    看著三人的表情,李信繼續說道:“剛才您的那兩句話被收在《傳習錄》中卷裏,我是讀了《傳習錄》之後特來向先生請教。”


    隻是細想一下就反應過來,那傳習錄隻有兩卷何來三卷。


    聽到王陽明的詢問,李信繼續解釋起來。


    四百多年後,後世通行的《傳習錄》版本有八萬多字,分為上、中、下三卷。


    上卷和中卷是您的學生徐愛、薛侃、南大吉等人編纂,而下卷則是由這位錢德洪先生整理校勘,使其流傳於天下。


    聽到李信的話,不要說王陽明了,就是錢德洪自己都不知道,竟然是他做的。


    “有心了!”王陽明讚歎說道。


    錢德洪雖然不知道後麵自己所作,但是一想,自己還真可能這樣做。


    立馬迴複道:“近些年您講課的內容,我都詳細記錄了!”


    “你在說說,還讀到了什麽?”


    對於一位讀書人來說,沒有什麽比知道自己的書能夠流傳後世更加激動。


    自然是要多問問關於自己書的情況,同時也還有些小疑問,到底李信是否真的來自於後世。


    如果可以多說一些關於《傳習錄》的事情,既可以打消他的疑惑,又可以多聽聽關於書籍的事情。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先生您‘知行合一’的思想,在後世可是備受推崇!”李信說出後世最受歡迎的兩句。


    聽到這話,王陽明也是有些感慨。


    若是世人皆能知行合一,他將會感到極大的欣慰。


    聽到這話,李信也是感慨的點點頭,可是要人人都做到知行合一真的太難。


    “德洪!汝中!”王陽明喊道。


    德洪自然就是那錢德洪,汝中就是徐愛。


    現在的王陽明還在學堂之中,現在喊出這兩位弟子,就是為了讓兩位弟子通知他的家人,他不日即將啟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煙本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煙本狼並收藏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