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


    “夫子!您沒事吧!”


    一聲聲擔心在弟子口中問出,孔子不隻是他們的老師,這麽長時間相處,更像一位長輩和親人。


    “沒事!”孔子安慰大家說道。


    “您都餓了這麽多天了,還是先別講《易》了,您還是先休息一會吧!”顏迴關心的說道。


    “是!您就歇歇!”仲由也是勸說著。


    “刀兵在旁,前途未卜,越是在這種艱難困苦下,我們越是要勉勵自己激勵大家!”孔子解釋說道。


    “是!”


    聽到孔子的話,這時候大家認為確實應該如此。


    這不兩個最得意的弟子就在那思考起來。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方為君子!”


    “那在夫子心中,何人稱得上君子?”仲由詢問道。


    大家聽到仲由的話,都是非常的好奇,夫子心中的君子到底是誰,一個個都是齊齊看向孔子。


    “文王是君子!”孔子迴答道。


    當然了,孔子也解釋起來,他為什麽這樣認為。


    當年文王囚於羑裏,處境比孔子他們現在還要兇險萬分。


    但是在那個情況下,文王還自強不息推演天道,這才有了現在孔子所講的《易》。


    隨著孔子的訴說,文王被囚的地方再一次燈光亮起,中年孔子這邊的燈光暗下。


    目光自然都是看向了被囚的文王,現在的文王還因為嫡長子伯邑考被殺而消沉,整個人就躺在地上,仿佛死了一樣。


    自己的親兒子死了,而且還是嫡長子,是能繼承他位置的人,如何能不傷心難過。


    “君父!君父醒醒!君父醒醒!”


    本來還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文王,聽到叫喊聲一下就坐了起來,隻是身體虛弱有些搖晃。


    “吾兒!伯邑考!”


    本來還沉浸在傷痛之中,突然聽見了死去兒子伯邑考的聲音,自然是立馬起身查看。


    當姬昌坐起來後真的看見了伯邑考。


    姬昌沒有害怕,而是非常激動的撲了過去,能看到死去的兒子自然是高興的。


    “吾兒,我最善良的長子!”


    姬昌一邊說著一邊死死的抓著伯邑考,生怕伯邑考會突然消失。


    “君父,我日後不能再陪您了!您要保重!”伯邑考有些傷感的說道。


    “為父連自己的兒子都保護不了,枉為人父啊!”姬昌難過又自責,恨自己沒用。


    “君父不必自責,伯邑考自死不悔!”


    聽到伯邑考的話,姬昌並沒有高興,反而是傷心難過,還有恨。


    為什麽伯邑考這樣奉老尊賢的人,卻要被虐殺。


    伯邑考則是安慰姬昌,他是為了百姓請命勸諫紂王,是行君子之道,是遵從其君父的教誨,是追慕其祖父的美德。


    聽到伯邑考的話,姬昌很欣慰,但也更難過。


    “你祖父當年受難時,我同樣沒能救他!”


    說這話的時候,姬昌直接流下淚來。


    “吾兒姬昌!”


    又是一個姬昌熟悉的聲音傳來,這讓姬昌非常的激動,因為這是伯邑考的祖父,也就是姬昌父親的聲音。


    循著聲音轉身看了過去,果然是看見了他的父親季曆。


    “君父!”姬昌對著季曆行禮道。


    伯邑考自然也是對著季曆行禮。


    季曆這一次出現自然是過來勸解姬昌,自然是對著姬昌說。


    “不要過於傷痛,也不要為了為父之死而譴責自己,為父但求有功於天下黎民,沒有為自己的安危考慮!”季曆說道。


    聽到這話,姬昌並沒有好過多少,反而是充滿了迷茫。


    既然是為了天下黎民,那麽作為君子就真要以性命為代價嗎?


    “既生而為人,此生不應該作為君子嗎?”季曆反問道。


    季曆並沒有說做君子就要犧牲性命,而是說在世上走一遭就應該做君子,不管是否有生命危險。


    伯邑考也是跟著說道:“天命有福禍,君子應當力求無悔無過!”


    姬昌看到兩位自己最重要的人,而且還有他們的勸說,本來就要做君子的人,自然是很快就看透。


    “你們讓我明白君子之道與天地相參合,君子效法天地,行光明之舉,如日月永恆!”


    “對,天就是君子的表率,運轉不息剛健有為!”季曆說道。


    “對,天就是君子的表率,運轉不息剛健有為!”伯邑考跟著重複了一遍。


    姬昌也是跟著兩人一樣,也是大聲的朗讀一遍。


    隨後燈光熄滅,鏡頭轉移到了處在陳蔡之地的中年孔子處。


    “天運轉不息剛健有為!效法天,自強不息方為君子!”


    “自強不息,方為君子!”眾弟子齊齊念道。


    仿佛這一刻絕糧也沒有那麽難熬,心中有信念,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然後燈光和鏡頭又迴到了囚禁在羑裏的姬昌處。


    “商王對天下行殘暴之舉,傷黎民損天道,我應如何作為?”姬昌發出詢問。


    他其實心裏有想法,現在他的君父和兒子都在這裏,而且還因為君子之道而死,也就有此一問。


    問的不是問題,而是他的心,加強他的決心。


    “你應該善待世人承載萬物!”季曆說道。


    “善待世人承載萬物?那就必須博大而寬厚!最博大的是什麽?最寬厚的又是什麽?”姬昌在那說道。


    還發出問題,又是自言自語。


    最後總結出來,最博大和最寬厚的就是大地。


    大地承載萬物,順天勢而綿延廣博無邊,應該效法大地。


    季曆:我們都被大地養育。


    伯邑考:我們都被大地承載。


    姬昌:厚重綿延、承載萬物!


    “君子應效法大地!”三人齊齊說道。


    畫麵又是轉移到了新蔡孔子處,畢竟《周易》的作者也和孔子分不開。


    “君子之德如大地,地勢順而綿延,以深厚之德承載萬物,所以效法地厚德載物方為君子!”孔子說道。


    “厚德載物,方為君子!”眾弟子齊齊說道。


    這就是孔子解釋的何為君子,姬昌又為何為君子。


    “君父!伯邑考吾兒!你們以生命踐行君子之道,我定不會辜負你們的德行和表率,身處逆境不改節操追尋大道!”姬昌保證說道。


    他既是對父親和兒子的保證,也是給自己激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煙本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煙本狼並收藏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