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屈原被貶
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 作者:狼煙本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四國使臣,楚國高興的說道:“感謝諸國信任,此次伐秦,齊國懼而不前,我楚國願與諸國合縱抗秦!”
五國聯盟,自然需要一個領頭人,而這自然就是楚國來當領頭人,因為楚國強。
諸國合議結成合縱聯盟,奉楚王為合縱之長。
對於楚王成為合縱之長,四國使臣自然是支持的,不然也不會來到楚國。
“臣等拜見合縱之長!”
四位使臣以臣子的身份拜見了楚王。
看到這一幕,可以說楚王還是非常的意氣風發,可以說是豪氣衝天。
“即日起,合縱聯盟,共同伐秦!”
“縱長威武!”
“縱長威武!”
……
不管是大臣還是士兵齊齊唿喊著:“縱長威武!”
看到這一幕,似乎楚國聯盟贏了,畢竟是五國聯盟,對付一個秦國。
楚王這邊也就過去了,燈光自然是在李信這邊亮了起來。
之前的一幕不隻是觀眾看到了,李信和老年屈原自然也看到了。
“這次聯盟,楚國在諸侯當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我好像都看見了您和楚懷王心裏的橘樹都開花了!”
李信不由得對著屈原說道,看到那聯盟的場景,真的是讓人感覺這將是一場勝利,甚至是一場大勝。
聽到李信的話,屈原又何嚐不是這樣認為的。
“那時,我也覺得橘樹開了花就一定會結果!”
聽到屈原的話,李信不由的點了點頭。
隻是屈原的後半句話,就帶著傷感和無奈。
顯然結果是他不想看到的。
“現在想來,我真是太年輕了!”
聽到這話,李信也不接話,讓屈原繼續說下去。
畢竟最後的結局,李信是知道的。
隨著屈原的訴說,那段曆史再一次的呈現在大家的麵前。
剛開始聯盟大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函穀關。
秦人出關死戰,聯盟損兵折將,這時候魏國和楚國卻向秦國求和,於是五國紛紛退兵。
轟轟烈烈的五國聯盟就這樣瓦解了。
作為合縱之長,楚國在諸國麵前威儀盡失,又麵臨來自於秦國的壓力,於是就不得不與齊國聯盟。
而楚國國內的貴族又不願意接受更多的改革,在內外交困中,楚王的態度變了。
隨著屈原說完楚王變了,隨著屈原的目光,另一處的舞台帷幕緩緩升起。
舞台的觀眾位置也是轉動起來,朝著那邊帷幕舞台轉去。
就看到楚王在那來迴踱步,這時候上官大夫一邊跑一邊叫喊著:“大王,不好了!”
“大王,不好了,燕王噲讓齊王殺死了!”
來到楚王的身旁後,上官大夫立馬說道。
“當真?”楚王確認道。
“千真萬確,燕王噲讓相國子之代行王權,推行改革卻招致大亂,齊宣王趁機發兵攻破了燕國,大王,我楚國不可不慎啊!”
上官大夫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那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楚王停止改革,否則楚王就可能是下個燕王噲。
涉及到自身安全問題,楚王自然是比較注重。
又是當了大王這麽多年,楚王如何不明白上官大夫的意思,意思是楚國推行的改革也讓那些貴族不滿了。
不過上官大夫很聰明,自然不會說是對大王的不滿,而是說對屈原的不滿。
楚王聽到對屈原不滿,自然是要問清楚。
那上官大夫本來就和屈原不對付,這時候說出這話,自然就是要給楚王上眼藥,訴說起屈原的不好。
誰讓屈原成為了大王的寵臣,上官大夫自然是非常的嫉恨。
“大王讓屈原製定新法,他逢人便說,除了他屈原沒有人能夠起草得了,這不明明和大王爭功嗎!”
上官大夫也是聰明人,之前也是說過屈原的壞話,但是每當說壞話,就被大王給打斷。
而且還被斥責,顯然是要袒護屈原,那麽上官大夫自然就不會繼續說下去。
這一次又是一個機會,因為燕王噲被殺了。
加上之前一直說著屈原的壞話,還是有作用的,時間積累下來,總會有負合反應。
但上官大夫也怕,這一次大王會辯駁,就等著看大王的反應。
而這一次大王的反應卻不一樣,一臉的若有所思,甚至能看出不喜來。
這對於向來喜怒不露聲色的人來說,是很難見到的。
上官大夫也就知道機會來了。
“屈原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遇到貴族有意見,他又把責任推給了大王,像這種攬功推過必然招到大家的不滿!”
“大王啊,如果貴族因為怨恨屈原,轉而怨恨大王,那,那我楚國危矣!”
上官大夫雖然說的是楚國危矣,其實說的是楚王危矣。
楚王以前是信任屈原的,隨著自己年歲的增長,對於死亡自然也是越來越在乎,加上屈原試行改革得罪了不少貴族。
在這期間自然不隻是上官大夫說屈原的壞話,不少貴族和大臣自然也會說,畢竟他們的利益被損害了。
現在又來了這麽一出,楚王自然是要詢問一下上官大夫,現在應該怎麽辦。
上官大夫等的就是楚王這句話,他想要迫害屈原已經等很久了。
“當下局勢,對內,屈原招致貴族不滿,應當疏遠屈原團結貴族;對外,齊國滅了燕國招致諸侯不滿,不能再與齊國聯盟,而應該交好秦國!”
上官大夫侃侃而談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些想法在後世人看來,是徹徹底底的錯誤言論,是讒言,如果這樣楚國將一敗塗地。
和秦國交好,那就是與虎謀皮,和其他諸侯疏遠,豈不知唇寒齒亡的道理。
隻是在那個時候,楚王看不到,隻能看到眼前,加上現在貴族的抵製,楚王也就同意了上官大夫的話。
“那就叫屈原不要再做左徒了,還是做他的三閭大夫吧!”
楚王有些猶豫,最後還是下了決心,撤掉了屈原的職位。
聽到這話,上官大夫喜笑顏開。
立馬跪在地上高唿:“大王英明啊!”
等到楚國滅亡,楚王是否會後悔今天的決定?!
那邊的劇場到了這裏也就結束,舞台帷幕落了下來,觀眾又轉到了老年屈原和李信這邊。
五國聯盟,自然需要一個領頭人,而這自然就是楚國來當領頭人,因為楚國強。
諸國合議結成合縱聯盟,奉楚王為合縱之長。
對於楚王成為合縱之長,四國使臣自然是支持的,不然也不會來到楚國。
“臣等拜見合縱之長!”
四位使臣以臣子的身份拜見了楚王。
看到這一幕,可以說楚王還是非常的意氣風發,可以說是豪氣衝天。
“即日起,合縱聯盟,共同伐秦!”
“縱長威武!”
“縱長威武!”
……
不管是大臣還是士兵齊齊唿喊著:“縱長威武!”
看到這一幕,似乎楚國聯盟贏了,畢竟是五國聯盟,對付一個秦國。
楚王這邊也就過去了,燈光自然是在李信這邊亮了起來。
之前的一幕不隻是觀眾看到了,李信和老年屈原自然也看到了。
“這次聯盟,楚國在諸侯當中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我好像都看見了您和楚懷王心裏的橘樹都開花了!”
李信不由得對著屈原說道,看到那聯盟的場景,真的是讓人感覺這將是一場勝利,甚至是一場大勝。
聽到李信的話,屈原又何嚐不是這樣認為的。
“那時,我也覺得橘樹開了花就一定會結果!”
聽到屈原的話,李信不由的點了點頭。
隻是屈原的後半句話,就帶著傷感和無奈。
顯然結果是他不想看到的。
“現在想來,我真是太年輕了!”
聽到這話,李信也不接話,讓屈原繼續說下去。
畢竟最後的結局,李信是知道的。
隨著屈原的訴說,那段曆史再一次的呈現在大家的麵前。
剛開始聯盟大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函穀關。
秦人出關死戰,聯盟損兵折將,這時候魏國和楚國卻向秦國求和,於是五國紛紛退兵。
轟轟烈烈的五國聯盟就這樣瓦解了。
作為合縱之長,楚國在諸國麵前威儀盡失,又麵臨來自於秦國的壓力,於是就不得不與齊國聯盟。
而楚國國內的貴族又不願意接受更多的改革,在內外交困中,楚王的態度變了。
隨著屈原說完楚王變了,隨著屈原的目光,另一處的舞台帷幕緩緩升起。
舞台的觀眾位置也是轉動起來,朝著那邊帷幕舞台轉去。
就看到楚王在那來迴踱步,這時候上官大夫一邊跑一邊叫喊著:“大王,不好了!”
“大王,不好了,燕王噲讓齊王殺死了!”
來到楚王的身旁後,上官大夫立馬說道。
“當真?”楚王確認道。
“千真萬確,燕王噲讓相國子之代行王權,推行改革卻招致大亂,齊宣王趁機發兵攻破了燕國,大王,我楚國不可不慎啊!”
上官大夫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那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楚王停止改革,否則楚王就可能是下個燕王噲。
涉及到自身安全問題,楚王自然是比較注重。
又是當了大王這麽多年,楚王如何不明白上官大夫的意思,意思是楚國推行的改革也讓那些貴族不滿了。
不過上官大夫很聰明,自然不會說是對大王的不滿,而是說對屈原的不滿。
楚王聽到對屈原不滿,自然是要問清楚。
那上官大夫本來就和屈原不對付,這時候說出這話,自然就是要給楚王上眼藥,訴說起屈原的不好。
誰讓屈原成為了大王的寵臣,上官大夫自然是非常的嫉恨。
“大王讓屈原製定新法,他逢人便說,除了他屈原沒有人能夠起草得了,這不明明和大王爭功嗎!”
上官大夫也是聰明人,之前也是說過屈原的壞話,但是每當說壞話,就被大王給打斷。
而且還被斥責,顯然是要袒護屈原,那麽上官大夫自然就不會繼續說下去。
這一次又是一個機會,因為燕王噲被殺了。
加上之前一直說著屈原的壞話,還是有作用的,時間積累下來,總會有負合反應。
但上官大夫也怕,這一次大王會辯駁,就等著看大王的反應。
而這一次大王的反應卻不一樣,一臉的若有所思,甚至能看出不喜來。
這對於向來喜怒不露聲色的人來說,是很難見到的。
上官大夫也就知道機會來了。
“屈原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遇到貴族有意見,他又把責任推給了大王,像這種攬功推過必然招到大家的不滿!”
“大王啊,如果貴族因為怨恨屈原,轉而怨恨大王,那,那我楚國危矣!”
上官大夫雖然說的是楚國危矣,其實說的是楚王危矣。
楚王以前是信任屈原的,隨著自己年歲的增長,對於死亡自然也是越來越在乎,加上屈原試行改革得罪了不少貴族。
在這期間自然不隻是上官大夫說屈原的壞話,不少貴族和大臣自然也會說,畢竟他們的利益被損害了。
現在又來了這麽一出,楚王自然是要詢問一下上官大夫,現在應該怎麽辦。
上官大夫等的就是楚王這句話,他想要迫害屈原已經等很久了。
“當下局勢,對內,屈原招致貴族不滿,應當疏遠屈原團結貴族;對外,齊國滅了燕國招致諸侯不滿,不能再與齊國聯盟,而應該交好秦國!”
上官大夫侃侃而談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些想法在後世人看來,是徹徹底底的錯誤言論,是讒言,如果這樣楚國將一敗塗地。
和秦國交好,那就是與虎謀皮,和其他諸侯疏遠,豈不知唇寒齒亡的道理。
隻是在那個時候,楚王看不到,隻能看到眼前,加上現在貴族的抵製,楚王也就同意了上官大夫的話。
“那就叫屈原不要再做左徒了,還是做他的三閭大夫吧!”
楚王有些猶豫,最後還是下了決心,撤掉了屈原的職位。
聽到這話,上官大夫喜笑顏開。
立馬跪在地上高唿:“大王英明啊!”
等到楚國滅亡,楚王是否會後悔今天的決定?!
那邊的劇場到了這裏也就結束,舞台帷幕落了下來,觀眾又轉到了老年屈原和李信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