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匹磾看著二弟文鴦如此的激動,
擺了擺手,
說道,
“文鴦,
你這話就言重了。
幽州的晉人仰仗的,
不過就是劉琨,
現在他就在咱們手裏,
咱們還有什麽好怕的。
與其想這些,
自己嚇唬自己,
還不如,
把隊伍整頓整頓,
趁著末波還沒緩過勁來,
再反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段文鴦看著自己鬥上了癮的大哥段匹磾,
長歎了一聲,
說道,
“兄長,
你知道不知道,
你幹得這個事,
誰在高興?
石勒。”
段文鴦還真就沒說錯,
本來石虎歸來,
也帶迴來了石越陣亡的消息,
瞬間肉也不香、酒也不甜了,
就要起身去給石越報仇雪恨。
但旁邊右長史張賓的一句話,
又讓石勒重新冷靜了下來——
主公,
現在段匹磾、段末波,
就像兩條咬傷的狗一樣,
我們去打他們,
他們反而會相濡以沫,
合力抗擊;
但如果我們罷兵止戈,
作壁上觀,
那這兩隻狗非分個生死不可。
石勒聽後點了點頭,
看向身旁給自己倒酒的右司馬大舅哥程遐,
心裏想到,
你說都是右,
這右長史和右司馬的區別,
就這麽大嘛?
這以後,
大雅(石勒世子石弘)真能放心的交給他嘛?
石勒決定再試一試程遐,
擺手打斷張賓,
問道,
“右司馬,
剛才右侯所說,
你覺得怎麽樣?”
程遐一聽,
可算來了機會,
當下毫不掩飾的說道,
“主公,
現在段家兄弟剛剛經曆一場廝殺,
元氣大傷。
要是趁現在拿下幽州,
那必然是事半功倍。
右侯所講,
過分謹慎了。
不過也對,
右侯畢竟是一介書生,
沒怎麽上過戰場,
哪裏懂這其中的道……”
程遐話還沒有說完,
石虎的佩劍就砍到了肩上,
程遐立刻一個翻滾,
藏在石勒身後。
說道,
“主公,你看,
你還在這裏哪,
他就敢如此放肆,
要是主公不在此地,
他還不把臣當晚飯給吃了?”
石勒皺了皺眉頭,
問道,
“季龍(石虎的字),
天天晚上和大和尚念經,
怎麽身上的戾氣,
還是這麽重,
這將來的大業,
是要咱們父子共同創立的,
你怎麽能這麽沉不住氣?”
石虎佩劍依舊指向程遐,
說道,
“叔父,
這家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自己什麽都不是,
還敢非議右侯,
留著浪費糧食,
死了浪費土地,
是個十足的奸臣。
您就讓一下,
讓侄兒為國鋤奸。”
石勒抬手撥開石虎的佩劍,
說道,
“好了,
我還沒老糊塗了哪,
誰得用,誰蒙事,
我分得清,
右司馬就是之前曆練太少,
他本身沒有壞心思,
你也不要一直喊打喊殺,
現在你越叔沒了,
很多事情要你擔起來,
你那套動輒殺人的法子,
該收斂收斂了。”
石虎收劍迴鞘,
有點惋惜的嘬了個牙花子。
嚇得程遐又往後躲了躲。
石虎提提腰帶,
又坐迴張賓身邊。
張賓見石虎氣鼓鼓的樣子,
說道,
“繁陽侯,
這都是在談論對策嘛,
總不能有人和我說得不一樣,
你就去把人家都砍了吧?
那不是阻塞了主公的言路?”
石虎哼了一聲,
把頭扭到一邊去,
說道,
“我就是看他不順眼,
咱們在前麵打仗,
這家夥在背後捅刀子。
小子,
別讓我逮到你落單的時候。”
程遐嚇得縮得更緊了。
石勒麵色沉了下來,
說道,
“季龍,
程司馬,
怎麽說也是大雅的舅舅,
你現在就想替我做主了嘛?”
石虎把脖子反向一歪,
說道,
“主公,
你知道侄兒,
心眼不多、脾氣直,
最見不到這種背後說人壞話的家夥,
您說,
多少次,
咱們是靠著右侯的妙計,
以弱勝強、起死迴生的?”
石勒也知道,
程遐這番話,
犯了在場所有人的忌諱,
甚至也包括他自己。
但他也不免要擔心——
張賓如此得人心,
連自己的變態侄子都能為他所用,
那自己百年以後,
還有誰,
能壓製得住?
但現在看來,
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
石勒前前後後想了個遍,
說道,
“這句話倒還像句人話,
你這瘋狗嘴裏,
也能說出一兩句好聽的。
右司馬,
這件事情,
是你的不對,
向右侯道歉。”
程遐心裏憋屈,
但看在場的十八將,
各個那個吃人的眼神,
一下子就服了,
用大和尚的話說,
自己剛才挑戰了這十八將的信仰。
程遐急忙說道,
“右侯,
下官見識淺薄,
還請右侯見諒。”
張賓也很無奈,
很長一段時間裏,
石勒身邊一直就是這個情況,
隻要他說一句話,
就隻有一片讚同聲,
誰敢說個不字,
就有人提劍上去了。
“右司馬,這是哪裏的話,
大家都是為主公盡心效力。”
張賓的話一出口,
這十八將的眼神才冷靜下來,
程遐也才敢坐迴原位。
誰承想,
程遐剛坐下,
石勒就又問了,
“右司馬,
那你現在看,
我們該怎麽應對幽州的事情?”
程遐哪裏還敢有自己的想法,
順著張賓的意思繼續往下說,
“臣又仔細想了想,
還是右侯的辦法好,
暗中派人策反幽州各郡太守將軍,
等段家兄弟分出生死後,
再圖謀幽州。”
石勒點了點頭,
心想——
傻是傻了點,
好在沒有完全笨死,
還是可以培養一下,
畢竟大雅身邊得有一個可靠的人。
石勒繼續問向張賓,
“右侯,
你看哪?”
張賓先是把程遐誇了一頓,
然後說道,
“越將軍戰死,
主公可以此由,
停兵止樂三個月,
讓西邊那位,
看到一點希望,
然後暗中調兵到晉陽。”
石勒一聽這話,
登時拍案叫絕,
這辦法可太好了,
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幽州,
在這個時候,
轉向晉陽,
到時候平陽發生什麽事情,
豈不是盡在掌握?
石勒當時就拍板定了對策,
冀州、並州這些石勒管轄的地盤,
有大量的軍士卸甲,
離開鄴城、襄國,
去各地墾荒屯田。
這消息很快又傳到了劉聰的耳朵裏,
讓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又行了?
急忙又把自己的好大兒劉粲,
從自己妻妹的肚皮上拉起來。
劉聰把石勒的戰報遞給好大兒,
說道,
“看看吧,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幽州段家兄弟狗咬狗,
冀州石勒死了弟弟,
要休養生息。”
劉粲還一臉迷糊的看著劉聰,
說道,
“父皇,
你的意思是,
讓孩兒領兵去攻打冀州嗎?”
劉聰無奈了,
本來還覺得這個兒子最像自己,
能搞事,也能辦事。
結果隻占了前麵一半——
事情是搞了真不少,
文臣武將越搞越少,
軍隊百姓越搞越少,
稅收地盤越搞越少,
倒是後宮佳麗,
越搞越多。
“打什麽冀州,
石勒能不來打平陽,
都是看在舊日情分上了。”
劉粲長出一口氣,
說道,
“那就好,
隻要不是去惹石勒那混蛋,
父皇指到哪裏,
兒臣就打到哪裏,
就算父皇讓兒臣去打中山王,
兒臣的眉毛都不會皺一下。”
劉聰苦笑了一陣,
說道,
“放心吧,
我還沒瘋。
現在全天下都在等咱們父子完蛋,
也把這個天大的機會送到了咱們麵前。”
劉粲這時候藥勁才過了,
說道,
“機會?
什麽機會?
咱們現在傾國之力,
也不過能湊出十萬兵來。”
劉聰點了點頭,
說道,
“我知道,
現在咱們弱得就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百姓軍隊都控製不住的逃走,
咱們拚一把也是半年,
坐著等死,也是六個月。
沒什麽好輸的了,
那何不拚一把哪?”
劉粲的眼神開始聚光,
問道,
“父皇,
你說了半天,
這是要兒臣拚什麽?
真要讓兒臣渡河,
入關中,
擒拿中山王?”
劉聰擺了擺手,
說道,
“阿曜現在被司馬保的部將陳安,
拖在了秦州,
無暇分心。
他即便是自立了,
也是咱劉家的種,
萬一沒拚成,
長安也是一個去處,
到時候你就帶著玉璽,
投奔於他。”
劉粲一皺眉,
說道,
“父皇,
情況有這麽糟糕嗎?
我們不是還有兩郡之地嘛?
這旱災、水災都熬過來了,
隻要咱們不出去打仗,
再忍個三四年……”
劉聰揮揮手打斷劉粲的話,
說道,
“沒有三四年了,
連一兩年都沒有了。
建康傳來了消息,
司馬睿不裝清高了,
要在三月份登基稱帝了。
你猜,
他登基後,
第一把火,
先燒誰?”
劉粲眨了眨眼睛,
說道,
“不會是我們吧?
蜀地李雄,
離他們不是更近嘛?
幹嘛翻山越嶺的來打咱們,
咱們可就占了兩個郡。”
劉聰歎息了一聲,
說道,
“誰讓咱們兩次攻入洛陽,
兩次攻下長安,
還有兩個皇帝死在平陽哪?
到時候這平陽,
恐怕就成了真正的升龍地。”
劉粲點了點頭,
說道,
“那父皇是讓兒臣?”
劉聰說道,
“打出去,三打洛陽,
傾國之力,
全力一擊,
把司州的那些塢主都打跑。”
劉粲被劉聰的想法嚇到了,
要知道這十萬人可是最後的底牌了,
一旦戰敗,
就隻能坐著等死了。
“父皇,
你確定要都押上,
賭這一把?”
劉聰點了點頭,
說道,
“這天命在不在我,
就看這一次了。
你放寬了心,
我會把你的那些弟弟們都召進宮來,
和我一起住到螽斯則百堂去,
日夜為你向神靈禱告,
祈禱你早日凱旋。”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
劉粲不得不再次掛帥,
這人哪,
真是閑不得,
想當年,
自己也是能在前線拚殺的猛將,
現在?
連誓師大會上,
上個馬都得有人推著屁股,
才能掛在馬上騎幾圈,
就已經覺得兩腿磨得火辣辣的疼。
劉粲帶著十萬大軍,
也是劉聰最後的家底,
不情願的離開平陽,
一路向南,
剛走出不遠,
就聽說連負責給這次南征置辦馬匹的官員,
也因為沒籌集夠所需的十萬馬匹,
帶著籌集到的三萬馬匹投靠到河內郭默那裏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
中山王劉曜又一次單刀赴會 ,
來見陳安。
陳安本是司馬保的部將,
因為張春行刺之事,
司馬保久拖不決,
一怒之下,
脫離了司馬保的管轄,
自立為秦州刺史。
劉曜得到了這個消息後,
就從蒲阪迴來,
親自領兵出長安,
到了陳倉。
由蒲洪帶路,
就見到了陳安。
陳安本就和蒲洪相熟,
卻和劉曜沒有見過,
隻是聽說劉曜長得碩大無朋,
今天一見,
果然是不一樣。
他真沒想到,
這個時候,
劉曜敢一個人來。
陳安試探的問道,
“中山王,
你我是敵非友,
你就帶著一個車夫,
來我的地盤,
就不怕我抓了你領賞錢?”
劉曜笑著搖了搖頭,
說道,
“你不會,
你是君子,
君子有所不為。”
陳安鼻子哼了一聲,
“君子?
這世道能容得下君子嘛?
這不年不節的,
你安得什麽心?”
劉曜又笑了笑說道,
“陳將軍,
我聽說你自名虎侯,
不會連這點膽量都沒有吧?
反正你這個惡名已經擔了,
在司馬保那邊,
你已經是和我勾連的叛賊了,
還怕什麽哪?”
陳安點了點頭,說道,
“你繞了這麽遠的路,
吃了這麽多風沙,
難道就是為了讓我把這口黑鍋背瓷實了?”
劉曜搖了搖頭,說道,
“我想來問一問陳將軍,
胡人能不能做中原的皇帝?”
陳安眉毛一挑,
問道,
“怎麽?
你連最後的麵子,
也不打算給劉聰了?”
劉曜也沒有隱瞞,
說道,
“關中真是好地方,
一來就不想走了,
在長安待的久了,
我都感覺自己身上都沾染了龍氣。”
陳安笑了笑,說道,
“這麽說,
你是打算來勸我歸降的了?”
劉曜也不隱瞞,說道,
“你的事情,
我都聽說了。
你保著兩代南陽王,
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了,
卻還是難逃兔沒死狗就烹的下場。
難道你就不恨司馬保嗎?
你就不想報仇雪恨嗎?”
陳安搖了搖頭,說道,
“中山王雖說是胡種,
但遷徙到並州也有數代了,
想必除了龍氣,
還沾染到了中原的文氣吧?
想來自然知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道理吧?
我和司馬保也好,
張春也罷,
不過是私仇,
但和中山王,
是國仇家恨。
這兩個不能放在一起比的?”
劉曜為陳安這段話鼓了鼓掌,
說道,
“那好,
我最後再說一句,
你如果幫我,
我就封你個真的秦州刺史。”
擺了擺手,
說道,
“文鴦,
你這話就言重了。
幽州的晉人仰仗的,
不過就是劉琨,
現在他就在咱們手裏,
咱們還有什麽好怕的。
與其想這些,
自己嚇唬自己,
還不如,
把隊伍整頓整頓,
趁著末波還沒緩過勁來,
再反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段文鴦看著自己鬥上了癮的大哥段匹磾,
長歎了一聲,
說道,
“兄長,
你知道不知道,
你幹得這個事,
誰在高興?
石勒。”
段文鴦還真就沒說錯,
本來石虎歸來,
也帶迴來了石越陣亡的消息,
瞬間肉也不香、酒也不甜了,
就要起身去給石越報仇雪恨。
但旁邊右長史張賓的一句話,
又讓石勒重新冷靜了下來——
主公,
現在段匹磾、段末波,
就像兩條咬傷的狗一樣,
我們去打他們,
他們反而會相濡以沫,
合力抗擊;
但如果我們罷兵止戈,
作壁上觀,
那這兩隻狗非分個生死不可。
石勒聽後點了點頭,
看向身旁給自己倒酒的右司馬大舅哥程遐,
心裏想到,
你說都是右,
這右長史和右司馬的區別,
就這麽大嘛?
這以後,
大雅(石勒世子石弘)真能放心的交給他嘛?
石勒決定再試一試程遐,
擺手打斷張賓,
問道,
“右司馬,
剛才右侯所說,
你覺得怎麽樣?”
程遐一聽,
可算來了機會,
當下毫不掩飾的說道,
“主公,
現在段家兄弟剛剛經曆一場廝殺,
元氣大傷。
要是趁現在拿下幽州,
那必然是事半功倍。
右侯所講,
過分謹慎了。
不過也對,
右侯畢竟是一介書生,
沒怎麽上過戰場,
哪裏懂這其中的道……”
程遐話還沒有說完,
石虎的佩劍就砍到了肩上,
程遐立刻一個翻滾,
藏在石勒身後。
說道,
“主公,你看,
你還在這裏哪,
他就敢如此放肆,
要是主公不在此地,
他還不把臣當晚飯給吃了?”
石勒皺了皺眉頭,
問道,
“季龍(石虎的字),
天天晚上和大和尚念經,
怎麽身上的戾氣,
還是這麽重,
這將來的大業,
是要咱們父子共同創立的,
你怎麽能這麽沉不住氣?”
石虎佩劍依舊指向程遐,
說道,
“叔父,
這家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自己什麽都不是,
還敢非議右侯,
留著浪費糧食,
死了浪費土地,
是個十足的奸臣。
您就讓一下,
讓侄兒為國鋤奸。”
石勒抬手撥開石虎的佩劍,
說道,
“好了,
我還沒老糊塗了哪,
誰得用,誰蒙事,
我分得清,
右司馬就是之前曆練太少,
他本身沒有壞心思,
你也不要一直喊打喊殺,
現在你越叔沒了,
很多事情要你擔起來,
你那套動輒殺人的法子,
該收斂收斂了。”
石虎收劍迴鞘,
有點惋惜的嘬了個牙花子。
嚇得程遐又往後躲了躲。
石虎提提腰帶,
又坐迴張賓身邊。
張賓見石虎氣鼓鼓的樣子,
說道,
“繁陽侯,
這都是在談論對策嘛,
總不能有人和我說得不一樣,
你就去把人家都砍了吧?
那不是阻塞了主公的言路?”
石虎哼了一聲,
把頭扭到一邊去,
說道,
“我就是看他不順眼,
咱們在前麵打仗,
這家夥在背後捅刀子。
小子,
別讓我逮到你落單的時候。”
程遐嚇得縮得更緊了。
石勒麵色沉了下來,
說道,
“季龍,
程司馬,
怎麽說也是大雅的舅舅,
你現在就想替我做主了嘛?”
石虎把脖子反向一歪,
說道,
“主公,
你知道侄兒,
心眼不多、脾氣直,
最見不到這種背後說人壞話的家夥,
您說,
多少次,
咱們是靠著右侯的妙計,
以弱勝強、起死迴生的?”
石勒也知道,
程遐這番話,
犯了在場所有人的忌諱,
甚至也包括他自己。
但他也不免要擔心——
張賓如此得人心,
連自己的變態侄子都能為他所用,
那自己百年以後,
還有誰,
能壓製得住?
但現在看來,
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
石勒前前後後想了個遍,
說道,
“這句話倒還像句人話,
你這瘋狗嘴裏,
也能說出一兩句好聽的。
右司馬,
這件事情,
是你的不對,
向右侯道歉。”
程遐心裏憋屈,
但看在場的十八將,
各個那個吃人的眼神,
一下子就服了,
用大和尚的話說,
自己剛才挑戰了這十八將的信仰。
程遐急忙說道,
“右侯,
下官見識淺薄,
還請右侯見諒。”
張賓也很無奈,
很長一段時間裏,
石勒身邊一直就是這個情況,
隻要他說一句話,
就隻有一片讚同聲,
誰敢說個不字,
就有人提劍上去了。
“右司馬,這是哪裏的話,
大家都是為主公盡心效力。”
張賓的話一出口,
這十八將的眼神才冷靜下來,
程遐也才敢坐迴原位。
誰承想,
程遐剛坐下,
石勒就又問了,
“右司馬,
那你現在看,
我們該怎麽應對幽州的事情?”
程遐哪裏還敢有自己的想法,
順著張賓的意思繼續往下說,
“臣又仔細想了想,
還是右侯的辦法好,
暗中派人策反幽州各郡太守將軍,
等段家兄弟分出生死後,
再圖謀幽州。”
石勒點了點頭,
心想——
傻是傻了點,
好在沒有完全笨死,
還是可以培養一下,
畢竟大雅身邊得有一個可靠的人。
石勒繼續問向張賓,
“右侯,
你看哪?”
張賓先是把程遐誇了一頓,
然後說道,
“越將軍戰死,
主公可以此由,
停兵止樂三個月,
讓西邊那位,
看到一點希望,
然後暗中調兵到晉陽。”
石勒一聽這話,
登時拍案叫絕,
這辦法可太好了,
所有人的眼光都在幽州,
在這個時候,
轉向晉陽,
到時候平陽發生什麽事情,
豈不是盡在掌握?
石勒當時就拍板定了對策,
冀州、並州這些石勒管轄的地盤,
有大量的軍士卸甲,
離開鄴城、襄國,
去各地墾荒屯田。
這消息很快又傳到了劉聰的耳朵裏,
讓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又行了?
急忙又把自己的好大兒劉粲,
從自己妻妹的肚皮上拉起來。
劉聰把石勒的戰報遞給好大兒,
說道,
“看看吧,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幽州段家兄弟狗咬狗,
冀州石勒死了弟弟,
要休養生息。”
劉粲還一臉迷糊的看著劉聰,
說道,
“父皇,
你的意思是,
讓孩兒領兵去攻打冀州嗎?”
劉聰無奈了,
本來還覺得這個兒子最像自己,
能搞事,也能辦事。
結果隻占了前麵一半——
事情是搞了真不少,
文臣武將越搞越少,
軍隊百姓越搞越少,
稅收地盤越搞越少,
倒是後宮佳麗,
越搞越多。
“打什麽冀州,
石勒能不來打平陽,
都是看在舊日情分上了。”
劉粲長出一口氣,
說道,
“那就好,
隻要不是去惹石勒那混蛋,
父皇指到哪裏,
兒臣就打到哪裏,
就算父皇讓兒臣去打中山王,
兒臣的眉毛都不會皺一下。”
劉聰苦笑了一陣,
說道,
“放心吧,
我還沒瘋。
現在全天下都在等咱們父子完蛋,
也把這個天大的機會送到了咱們麵前。”
劉粲這時候藥勁才過了,
說道,
“機會?
什麽機會?
咱們現在傾國之力,
也不過能湊出十萬兵來。”
劉聰點了點頭,
說道,
“我知道,
現在咱們弱得就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百姓軍隊都控製不住的逃走,
咱們拚一把也是半年,
坐著等死,也是六個月。
沒什麽好輸的了,
那何不拚一把哪?”
劉粲的眼神開始聚光,
問道,
“父皇,
你說了半天,
這是要兒臣拚什麽?
真要讓兒臣渡河,
入關中,
擒拿中山王?”
劉聰擺了擺手,
說道,
“阿曜現在被司馬保的部將陳安,
拖在了秦州,
無暇分心。
他即便是自立了,
也是咱劉家的種,
萬一沒拚成,
長安也是一個去處,
到時候你就帶著玉璽,
投奔於他。”
劉粲一皺眉,
說道,
“父皇,
情況有這麽糟糕嗎?
我們不是還有兩郡之地嘛?
這旱災、水災都熬過來了,
隻要咱們不出去打仗,
再忍個三四年……”
劉聰揮揮手打斷劉粲的話,
說道,
“沒有三四年了,
連一兩年都沒有了。
建康傳來了消息,
司馬睿不裝清高了,
要在三月份登基稱帝了。
你猜,
他登基後,
第一把火,
先燒誰?”
劉粲眨了眨眼睛,
說道,
“不會是我們吧?
蜀地李雄,
離他們不是更近嘛?
幹嘛翻山越嶺的來打咱們,
咱們可就占了兩個郡。”
劉聰歎息了一聲,
說道,
“誰讓咱們兩次攻入洛陽,
兩次攻下長安,
還有兩個皇帝死在平陽哪?
到時候這平陽,
恐怕就成了真正的升龍地。”
劉粲點了點頭,
說道,
“那父皇是讓兒臣?”
劉聰說道,
“打出去,三打洛陽,
傾國之力,
全力一擊,
把司州的那些塢主都打跑。”
劉粲被劉聰的想法嚇到了,
要知道這十萬人可是最後的底牌了,
一旦戰敗,
就隻能坐著等死了。
“父皇,
你確定要都押上,
賭這一把?”
劉聰點了點頭,
說道,
“這天命在不在我,
就看這一次了。
你放寬了心,
我會把你的那些弟弟們都召進宮來,
和我一起住到螽斯則百堂去,
日夜為你向神靈禱告,
祈禱你早日凱旋。”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
劉粲不得不再次掛帥,
這人哪,
真是閑不得,
想當年,
自己也是能在前線拚殺的猛將,
現在?
連誓師大會上,
上個馬都得有人推著屁股,
才能掛在馬上騎幾圈,
就已經覺得兩腿磨得火辣辣的疼。
劉粲帶著十萬大軍,
也是劉聰最後的家底,
不情願的離開平陽,
一路向南,
剛走出不遠,
就聽說連負責給這次南征置辦馬匹的官員,
也因為沒籌集夠所需的十萬馬匹,
帶著籌集到的三萬馬匹投靠到河內郭默那裏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
中山王劉曜又一次單刀赴會 ,
來見陳安。
陳安本是司馬保的部將,
因為張春行刺之事,
司馬保久拖不決,
一怒之下,
脫離了司馬保的管轄,
自立為秦州刺史。
劉曜得到了這個消息後,
就從蒲阪迴來,
親自領兵出長安,
到了陳倉。
由蒲洪帶路,
就見到了陳安。
陳安本就和蒲洪相熟,
卻和劉曜沒有見過,
隻是聽說劉曜長得碩大無朋,
今天一見,
果然是不一樣。
他真沒想到,
這個時候,
劉曜敢一個人來。
陳安試探的問道,
“中山王,
你我是敵非友,
你就帶著一個車夫,
來我的地盤,
就不怕我抓了你領賞錢?”
劉曜笑著搖了搖頭,
說道,
“你不會,
你是君子,
君子有所不為。”
陳安鼻子哼了一聲,
“君子?
這世道能容得下君子嘛?
這不年不節的,
你安得什麽心?”
劉曜又笑了笑說道,
“陳將軍,
我聽說你自名虎侯,
不會連這點膽量都沒有吧?
反正你這個惡名已經擔了,
在司馬保那邊,
你已經是和我勾連的叛賊了,
還怕什麽哪?”
陳安點了點頭,說道,
“你繞了這麽遠的路,
吃了這麽多風沙,
難道就是為了讓我把這口黑鍋背瓷實了?”
劉曜搖了搖頭,說道,
“我想來問一問陳將軍,
胡人能不能做中原的皇帝?”
陳安眉毛一挑,
問道,
“怎麽?
你連最後的麵子,
也不打算給劉聰了?”
劉曜也沒有隱瞞,
說道,
“關中真是好地方,
一來就不想走了,
在長安待的久了,
我都感覺自己身上都沾染了龍氣。”
陳安笑了笑,說道,
“這麽說,
你是打算來勸我歸降的了?”
劉曜也不隱瞞,說道,
“你的事情,
我都聽說了。
你保著兩代南陽王,
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了,
卻還是難逃兔沒死狗就烹的下場。
難道你就不恨司馬保嗎?
你就不想報仇雪恨嗎?”
陳安搖了搖頭,說道,
“中山王雖說是胡種,
但遷徙到並州也有數代了,
想必除了龍氣,
還沾染到了中原的文氣吧?
想來自然知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道理吧?
我和司馬保也好,
張春也罷,
不過是私仇,
但和中山王,
是國仇家恨。
這兩個不能放在一起比的?”
劉曜為陳安這段話鼓了鼓掌,
說道,
“那好,
我最後再說一句,
你如果幫我,
我就封你個真的秦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