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匹磾和劉琨,


    見石越大軍如潮汐一般退卻,


    害怕是誘敵深入的計策,


    沒有過多的理會,


    哪怕是到了薊城還不放心,


    又退迴了範陽國的幽州城,


    劉琨也帶自己的手下駐紮在征北府小城。


    二人從戰場上撤離,


    也讓段末波逆轉了局勢,


    擊敗了劉遐、段文鴦,


    好在二人勇武非凡,


    邊打邊撤,


    占住了關隘,


    把段末波的攻勢擋了迴去。


    段末波攻了幾天後,


    見討不到什麽便宜,


    也駁馬撤迴了自己大本營令支城,


    悄悄的、


    分別聯係了平州刺史崔毖,


    和龍驤將軍慕容廆。


    而石越這邊的隊伍,


    石越走了背字,


    被那波尋常的弓箭襲擊命中,


    竟然一命嗚唿,


    不知如何是好的隊伍,


    隻能四散而逃。


    這一退,


    就碰上了後麵接應的石虎。


    一開始石虎隻以為是潰兵,


    在殺了幾百人後,


    見仍然遏止不住潰勢,


    不免有些好奇,


    問向身邊的謀士,


    也是一代高僧佛圖澄。


    “大和尚,


    莫非真像你說的那樣,


    幽州起了大火?


    不然怎麽這些人不怕死的往迴跑,


    寧可被殺死,


    也不會反身作戰。”


    佛圖澄念了幾聲佛,


    他本是龜茲人,


    不記得經曆了多少歲月滄桑,


    大約快百歲了。


    永嘉年間,


    聽說洛陽召集高僧論法,


    從龜茲啟程,


    可到了洛陽的時候,


    恰好趕上了洛陽淪陷,


    他又隻好四處顛沛,


    機緣巧合被石虎俘虜,


    本以為和其他人已經要變成晚飯了,


    沒成想還能吃到晚飯,


    不但吃到了晚飯,


    還一吃就吃了這麽多年。


    好多次勸石虎少造殺孽、放下屠刀,


    石虎的迴答是簡單粗暴——


    大和尚每勸一次,


    他就當著大和尚的麵,


    吃一頓晚飯。


    大和尚不忍,


    想逃走,


    石虎又把大和尚抓迴來,


    把大和尚綁在柱子上,


    看他又吃一頓夜宵。


    久而久之,


    大和尚也確信,


    這家夥就是個純變態。


    大和尚放棄了勸誡,


    石虎反而夜裏無人時,


    登了門,


    非要纏著大和尚學一學佛法,


    大和尚以為有門,


    就悉心教導,


    恨不得把佛門那些勸人向善的故事,


    一股腦的塞進石虎腦子裏。


    但講著講著,


    大和尚就悲哀的發現——


    石虎就是個純變態,


    晚上念佛,


    隻是為了白天心安理得的殺生。


    一路十幾年,


    如夢幻泡影一般,


    仿佛就在眼前。


    大和尚的迴憶,


    被石虎打斷,


    “大和尚,


    你要再不說話,


    我可又要犯殺戒了。”


    佛圖澄無奈,


    說道,


    “將軍,


    這事情,


    你為什麽不問問那些跑迴來的人哪?”


    石虎一摸大禿頭,


    咧嘴一笑,


    說道,


    “哎呀,


    剛才殺到興起,


    給忘了。


    快,去抓幾個活的迴來,


    不做飯,


    不要挑了舌頭啊。”


    不多時,


    就抓到了一個活口,


    那人看到麵前是石虎,


    瞬間就暈了過去。


    石虎縱馬踹了兩蹄,


    那人就忍著疼,也不敢睜眼。


    石虎扭頭對佛圖澄說,


    “大和尚,


    你看到了,


    這可不是我想殺生,


    是他逼著我犯著殺業,


    你和佛祖熟,


    給他打個商量,


    這個兔崽子,


    不能算我的罪過。”


    佛圖澄也是沒辦法,


    搖了搖明晃晃的腦袋,


    念了幾聲佛,


    把那人帶下去審問了一陣。


    不多久,


    佛圖澄又迴到石虎麵前,


    “問到兩個消息,


    一個好消息,


    一個壞消息,


    將軍想先聽哪個?”


    石虎拍拍禿頭,


    說道,


    “隨便吧,


    大和尚,


    你撿最重要的先說。”


    佛圖澄點了點頭,


    撚了撚手中佛珠,


    說道,


    “石越將軍中流矢,陣亡了。”


    石虎又拍了拍禿頭,


    問道,


    “那壞消息哪?”


    佛圖澄一愣,


    說道,


    “這就是壞消息,


    石越將軍不是將軍的叔父嘛?


    叔父陣亡了,


    還不算壞消息?”


    石虎摩挲著禿頭,


    說道,


    “這怎麽能算是壞消息哪,


    大和尚,你看啊,


    像越叔父這樣的人,


    是不是該去西天極樂淨土,


    總不能和我一樣去阿鼻地獄吧?


    那就是說是修成了正果,


    既然越叔父修成了正果,


    西去見到了佛陀,


    那怎麽能不說是個好消息哪?”


    佛圖澄緊掐念珠,


    怕自己犯了嗔戒,


    忍不住去揍這個變態。


    就聽石虎繼續說道,


    “而且哪,


    越叔父死了之後,


    那我不就是第一戰將了嘛?


    這怎麽看都是好消息。


    好了,


    大和尚,


    說說另一個事吧。”


    佛圖澄叩著念珠,


    平息著心中的怒火,


    說道,


    “將軍,


    段匹磾和邵續的會合,


    沒有成功,


    又退迴幽州了。”


    石虎摩挲著禿頭,


    又扯了扯頜下稀疏的胡子,


    說道,


    “大和尚,


    你說咱們是追下去,


    趁火打劫,


    幹掉段匹磾哪?


    還是帶著越叔父的屍身,


    會襄國去?”


    佛圖澄念了句佛,


    說道,


    “自然是要乘勝追擊了,


    否則,石越將軍就白死了。”


    石虎揮了揮手,


    說道,


    “哎,


    大和尚,


    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你不是常說,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嘛,


    這要是衝殺下去,


    又不知道要造多少殺業。


    而且越叔父突然陣亡,


    我也是滿腔悲痛,


    將士們也無心戀戰。


    傳令全軍,


    為越叔父帶孝,


    伐木為棺,


    收攏隊伍,


    返迴襄國。”


    石虎這邊好似轉了性子,


    收拾隊伍迴了襄國。


    這懸在段匹磾頭頂的烏雲才算散了。


    段文鴦也帶著繳獲的戰利品和牛羊趕了迴來,


    這下子,


    段匹磾懸著的心才算歸位。


    人卸甲、馬歸槽,


    諸事妥當之後。


    段匹磾才想起來截獲的那封信。


    就把兩個弟弟文鴦和叔軍都喊了過來。


    將信件拿給二人觀瞧。


    段文鴦看完後,


    說道,


    “兄長,我一眼就看出,


    這是末波的離間計。”


    段叔軍反駁道,


    “也不見得,


    畢竟前車之鑒,


    拓跋家的故事,


    就在眼前。”


    段文鴦怒道,


    “叔軍,


    你隻在後方比劃,


    沒看到在陣前,


    劉越石如何相救兄長的。”


    段叔軍笑了笑,


    說道,


    “文鴦兄,


    你和晉人打了不少交道,


    想必也知道,


    他們有一句話,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想必文鴦兄,


    還記得當年王浚是怎麽承諾的,


    後來,


    他又是怎麽對咱們兄弟的,


    送死的都是咱們兄弟,


    好處哪?


    答應兄長的平州刺史,


    給了他的妻舅崔毖。”


    段文鴦繼續反駁道,


    “不管怎麽說,


    人和人不一樣,


    何況我們現在歸順了朝廷,


    都有了朝廷任命的官銜。


    那就都是朝廷的人。


    怎麽能自相猜疑哪?”


    段叔軍也毫不相讓的說道,


    “得了吧,


    文鴦兄,


    咱就別自己騙自己了,


    晉人朝廷,


    看得是實力,


    我敢說,


    不出多久,


    末波的任命就會來,


    到時候,


    難道我們兄弟還得去接受他的調遣嘛?”


    兩兄弟你一句我一句,


    互不相讓。


    吵得房蓋都快飛了,


    段匹磾不耐煩的喊停了二人的爭執,


    一錘定音,


    說道,


    “先把劉越石喊來,問問吧。”


    命令很快傳到了征北府小城。


    劉琨也沒有多想,


    就準備去幽州城。


    卻被自己的又一個外甥兼從事中郎,


    範陽盧諶攔了下來,


    “司空,這鮮卑人向來反複,


    還是帶些人馬,


    以防不測。”


    劉琨擺了擺手,說道,


    “哎,子諒多慮了,


    這次要是沒有咱們拚死相救,


    段匹磾都不一定活著迴來,


    段末波使了些小手段,


    隻要我一去,


    謠言不攻自破。


    你不要擔心。”


    盧諶還是不放心,


    非要跟著劉琨一起去。


    二人就來到了幽州城,


    見到了段匹磾。


    段匹磾把劉群的信件拿給劉琨看,


    說道,


    “越石兄,


    不是懷疑你,


    是告訴你這件事情,


    你可不要多想。”


    劉琨展開來看,


    看完後又遞給盧諶,


    說道,


    “這都是末波的離間計,


    你我效忠王室,


    在這幽州苦寒之地,


    三麵皆敵,


    正是該相互信任,


    哪怕這信是真的,


    我又豈會為了一個兒子,


    而放棄家國大義。”


    段匹磾點了點,


    他素來也是敬重劉琨的,


    就想放劉琨迴去,


    但又想起三弟叔軍的話,


    找了個理由,


    來到了後堂,


    把情況和段叔軍一講。


    段叔軍笑了笑,說道,


    “兄長難道不知道?


    他當年和拓跋猗盧好到了什麽份上,


    最後拓跋家內亂,


    他還不是派兒子釜底抽薪,


    領走了人口牛羊無數?”


    段匹磾也猶豫起來,


    看大哥正猶豫,


    二哥段文鴦又恰好不在,


    段叔軍趁熱打鐵,說道,


    “兄長,


    不能再猶豫了,


    晉人素來以我們鮮卑人為奴,


    現在他肯和我們結交,


    無非是因為我們勢大,


    但眼下我們段家內亂,


    劉琨又素有威望,


    如果他登高一唿,


    幽州豪族大家都和他站到一起,


    那時候,


    咱們段家又要過當年被唿來喝去的兵奴了。”


    段匹磾的心動了,


    “這……


    恩將仇報,


    不合適吧?”


    段叔軍最後下了一劑猛藥,


    說道,


    “小弟聽說,


    他帶了一個年輕人。


    那個年輕人可是範陽盧氏的嫡子,


    現在咱們可就是在範陽。”


    段匹磾下定了決心,


    剛要往前堂走,


    轉身問了一句,


    “那,


    盧諶該怎麽辦?


    也一起抓起來?”


    段叔軍連忙擺手,


    說道,


    “萬萬不可,


    禮送出境即可,


    把這個燙手的,


    丟給末波。”


    段匹磾點了點頭,


    他沒去再見劉琨,


    而是把他直接收監,


    但看在範陽盧氏的麵子上,


    還是讓盧諶和劉琨單獨待了一會。


    比起盧諶的焦急,


    劉琨倒是泰然得很。


    “子諒,多大的人了,


    還哭什麽。”


    盧諶抹了一袖眼淚,說道,


    “我說讓你不要來,


    鮮卑奴就是鮮卑奴,


    哪有信義可言,


    你現在這樣,


    我怎麽和姨母交待,


    怎麽和阿群交待?”


    劉琨勸道,


    “這不怪你,也不怨我。


    我要是不來,


    恐怕連你們都沒有活命的機會了。


    子諒,


    克複中原,


    是姨夫的誌向,


    但不必是你的負擔。


    姨夫如果這樣去了,


    倒是能流芳百世,


    算一算,


    也不是很虧。”


    盧諶抹了抹臉蛋,


    問道,


    “那我迴小城搬救兵,


    再迴涿縣,


    找族老,


    一定能救你出去。”


    劉琨搖了搖頭,說道,


    “千萬不要,


    阿遵不能禦下,


    治中如綏、左長史楊橋,


    都是短視之人。


    將軍龍季猛色厲膽薄,


    不堪大用。


    你從這裏離開後,


    就去令支城,


    找阿群、阿悅


    (即崔悅,劉琨妻崔氏,是他的姑母。)


    不要迴頭。”


    盧諶解下身上錢囊,


    交給劉琨,


    說道,


    “姨夫,有什麽話帶給阿群嗎?”


    劉琨掂量了掂量錢囊,


    說道,


    “也好,


    就借你的口,


    讓天下人知道我的誌向。”


    劉琨背過身去,


    說道,


    “幄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球。


    ……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矣如雲浮。


    ……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盧諶邊聽邊皺眉,


    聽完之後,


    問道,


    “姨夫,


    你這詩,


    以高祖光武自比,


    恐怕,


    不是人臣該有的心思,


    這要是傳出去,


    怕是對你聲名有愧。”


    劉琨笑了笑,說道,


    “我本就是中山靖王之後,


    孝景帝之玄孫,


    和昭烈帝一脈相傳。


    我臨死前,


    想起自己的祖宗,


    有什麽問題?”


    盧諶見劉琨一心如此,


    代劉群磕了幾個頭後,


    就離開了幽州城。


    按照劉琨的吩咐,


    沒有迴小城,


    也沒有迴涿縣,


    徑直東奔。


    這消息很快傳迴幽州城。


    段匹磾聽到後,


    大喜過往,


    他實在是賭了一把劉琨的心,


    盧諶的離開,


    讓他更沒了顧忌,


    二話不說,


    就親自領兵圍了征北府小城。


    劉琨庶長子劉遵、


    治中如綏,


    左長史張橋,


    果然像劉琨預料的那樣,


    閉城自守,


    給了段匹磾圍困的借口。


    圍了幾天後,


    龍季猛也不再裝了,


    把張橋、如綏的頭丟到了城下,


    將劉遵綁縛著,


    開城投降了段匹磾。


    段匹磾暗自慶幸,


    聽了三弟叔軍的話,


    支走了二弟文鴦,


    一舉拿下了征北小城,


    實力一下子又壯大了不少,


    算算收獲,


    足以彌補這次戰敗於末波的損失。


    段匹磾正開心著哪,


    三弟段叔軍捂著臉就跑了過來,


    一邊跑,


    一邊喊救命。


    “大哥,


    就命啊,


    二哥瘋了,


    他要殺了我。”


    段匹磾聞聲觀瞧,


    就見段文鴦如同下山猛虎一樣,


    追著段叔軍就是一頓的撕咬,


    一會功夫就打成個血人模樣,


    一邊揮舞著馬鞭,


    一邊還喊道,


    “抽死你個混蛋,


    你以為給大哥獻策,


    拔了征北小城,


    咱們就能高枕無憂了?


    屁,


    是死到臨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語新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重疑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重疑路並收藏新語新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