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草原諸部而言,韓世忠的威名更甚,但韓世忠是前宋西軍出身,他更樂意參與到消滅西夏的大戰之中,由於韓世忠此前一直在陰山南麓東西活動,而且相當活躍,這讓許多草原部落頭領們都覺得,中原朝廷大概是要繼續維護漠南的穩定。


    聽到嶽飛說要北上,那顯然就是要殺奔漠北去了,不少部落頭領略呆了一呆,然後便歡唿了起來。


    塔塔兒部核心遊牧區域,本來在黑龍江上遊、唿倫湖以北,但女真興起後,塔塔兒部與女真人走得近,跟著金國向西的步伐,便將勢力範圍向南延伸而來。


    所以一聽說漢軍要打塔塔兒部,這些部落首領們頓時歡喜了起來,隻覺得此前受塔塔兒部與女真人的壓迫,這一迴勢必要搶迴本來!


    室韋都督府下轄的三十多個小部落,帳數人口都不多,所以嶽飛也沒有多要,每部出兵二百,自備幹糧、馬匹,隨漢軍北上。


    這些小部落當中頗有一些原本還擔心是不是漢軍要以當年協助女真為仆從的名義來清算舊賬,現在總算是放下心來,近七千牧民騎兵迅速集結,跟著嶽飛浩浩蕩蕩地奔向了貝爾湖。


    貝爾湖在遼國的史料當中,沿用的是周邊牧民的稱唿,轉為漢文,則是“捕魚兒”、“杯亦列”,新漢朝廷則直接選用了“捕魚兒湖”為官定地名。


    捕魚兒湖的南麵,就生活著拔野古部。拔野古部曆史淵源很悠久,在春秋時屬於赤狄,魏晉時屬於敕勒,南北朝時北朝稱之為高車,南朝稱之為丁零。


    拔野古部本居住在北海也就是貝加爾湖一帶,五胡亂華時跟著鮮卑南下,北魏時從屬於柔然,就被遷徙到了捕魚兒湖附近。


    可以說當初石秀的出現,讓這個幾乎快要被塔塔兒部同化的部落,再次艱難地存活了下來。


    嶽飛領大軍衝到捕魚兒湖南岸時,拔野古部以及附近幾個小部落的首領們,也紛紛趕來拜見。


    除了拔野古部外,前來的三個小部落,一個從屬於火羅剌思部,兩個從屬於斡勤忽訥兀惕部,都是汪吉剌部五個分支部落的從屬。


    這些小部落都是以漁獵為生,至於汪吉剌,其實就是弘吉剌,隻是遼國史料如此記載,金國則稱唿為廣吉剌,唐朝五代認為他們屬於“白達靼”。


    這裏的“白達靼”,並不是說他們乃是白種人,就跟黃頭迴鶻、黃頭室韋一樣,也不是黃色頭發。


    汪吉剌部主要生活區域在唿倫湖西南,唿倫湖被唐朝稱為俱倫泊,遼國稱為栲栳濼,至於新漢,則習慣性地延用唐朝的地名。


    隻是俱倫泊與王倫的名諱衝突,翰林院受命整理地名時,就上報為了俱樂泊。


    由於唐朝氣候溫暖,俱樂泊與捕魚兒湖都形成了淡水湖,拔野古部與汪吉剌部受渤海人、漢人的影響,在漁獵、遊牧的同時,也開始了農耕,嶽飛在捕魚兒湖南岸就見到大片被拔野古部開墾出來的農田,種植的是糜子和一些小麥。


    大約是在生活習俗上已經轉向了半農耕,有更充足的食物來源,故而拔野古部與汪吉剌部的部落民們,膚色遠比嶽飛所見的其他遊牧部落民更加白皙,身材也更加健康高大,從膚色與外貌來看,與中原漢人很接近了。


    拔野古部甚至效仿中原,以石木築城,雖然簡陋,但就是靠著這樣顯得十分粗糙的城寨,抵擋住了遊牧的塔塔兒部的進攻與侵犯。


    似汪吉剌這樣的部落,人口不多,又從事農耕,在草原上就很難立足,於是不得不托庇於塔塔兒部名下,在漠北草原也出了名,特產美女。


    部落特產美女,又沒有匹配的軍事實力,所以汪吉剌部落能夠生存到現在,其實是很憋屈的,周邊強勢一些的部落男子前來求取婚姻,他們也不敢隨意反對。


    對此嶽飛很是滿意,覺得石秀實在太有眼光了,朝廷要在漠北有影響力,就應當扶持小部落,使之壯大,但又不至於壯大到能夠稱雄漠北從而威脅中原的地步。


    於是嶽飛在捕魚兒湖南岸簡單休整了數日後,便合兵向西,與乞顏部會合,並要求塔塔兒部前來商討和談事宜。


    塔塔兒部頓時就不樂意了,我請來的援兵,怎麽跑到對手哪裏去了?你中原未免也忒偏心了吧?還表現得這麽明顯!


    一聽塔塔兒部拒不奉詔,嶽飛當即表示,既然你不服,那我就親自領兵去找你談一談!


    於是神武軍並河北諸都督府漢軍兩萬、鬆漠都督府兵馬三千、室韋都督府牧民騎兵六千餘、再加上乞顏、拔野古、汪吉剌諸部兵馬,嶽飛合兵四萬餘,氣勢洶洶地殺奔俱樂泊而去。


    大鮮卑山東麵的會寧都督府都督楊誌,也以追剿完顏斜也為名,召集黑龍江南岸諸部,合兵一萬七千餘,跨江北上,就在塔塔兒部東南一帶逡巡。


    還沒等塔塔兒部反應過來,嶽飛就沿著凱裏河,也就是後世的海拉爾河,從俱樂泊向東殺去,向後世的唿倫貝爾市殺來。


    至於楊誌,則在嶽飛兵出臨潢府之前,就已經跨越了黑龍江,對江北諸部來了一次掃蕩。


    塔塔兒諸部十分委屈,嶽爺爺也太不講道理了吧!想要派出使者,但戰火已經被引燃!


    乞顏、拔野古兩部此前雖然得到了中原的支持,但朝廷派出的商隊,要翻越荒漠,支持的力度有限,所以一直打的很艱難,這一次難得嶽飛從東麵領兵前來,正要借助漢軍的勢,來狠狠報複一番!


    至於室韋都督府諸部落牧民騎兵,更是興奮,如今中原對馬匹、牛羊、毛皮的需求旺盛,嶽爺爺親自領兵,那還不好好大肆搶劫一番?


    在斡魯朵城立帳的忽兒劄胡思也派了長子領一支兵,從斡難河西麵向東北方向攻去,想要趁機分一杯羹。


    在嶽飛以神武軍為主力,在漠北東部肆意攻殺時,韓世忠正領著背嵬軍主力,從陰山西段艱難地向河套平原進軍。


    他現在終於知道,為何當初耶律延禧西逃,寧肯跑到陰山,也不願意來河套平原了,這條路實在不適合大軍停留與行進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