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河北戰事結束後,金軍之中大量契丹、漢人士兵淪為俘虜,又被朝廷定為官奴,由各地官府接手,負責修繕道路。
所以天下諸行省、諸府,若論官道修繕、驛站鋪設最完善的,首先是山東行省,其次就是河北行省的燕山三府之地。
朝廷不斷將立功、受傷、致殘的漢軍士兵退伍安置在燕山三府之地,並協助退伍安置的老兵們,從各自的老家送來親屬、妻女等,為的是盡快補充燕山三府的人口。
聖母和女真人可以宣揚漢軍的殘暴,但王倫將屠刀隻對準了金國的權貴們,包括且不局限於女真人,還包括一部分渤海、契丹、漢人大族。
吳乞買通過強製手段編入猛安謀克製度和組織下的所謂“女真人”,號稱四十萬,但在王倫下達滅族令的半個多月內,大量“女真人”迅速認迴了本族的屬性,將屠刀對向了本部的真女真。
猛安謀克的超過六分之一人口被屠殺,自長春州、黃龍府以南,曾經跟隨完顏氏的女真人近乎滅絕,王倫在穩定了北方防線後,便迅速開始清查人口、統計戶數,然後均分田畝。
東北地區的大平原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得到徹底開發,總體仍舊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王倫仍舊以人頭均分土地,將遼東漢人女子也納入到了均田之中。
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在名義上歸屬為朝廷所有,王倫打算效仿從東漢以來的屯田製度,將一部分北伐的漢軍士兵就地駐屯,轉為半墾半兵的身份。
同時他再次行聖旨廣布天下,鼓勵百姓前來東北墾荒,遼東土地價格便宜,隻要修繕好了道路,肯定是有內地百姓願意前來的。
於是遼東半島被劃定為遼東行省,王師中被抽調前往遼陽府,出任布政使;同時黃龍府周邊,則劃定為吉林行省,自西向東管轄泰定府、長春府、黃龍府、扶餘府、東安府五府之地。
長春府的轄區並不在後世的長春市一帶,由於遼國的長春州大致在後世吉林省白城市附近,所以這裏也就被劃歸為長春府。
泰定府則是以金國的泰州改組,向西管轄了臨潢府東麵的草原,黃龍府大致對應了後世的長春市,扶餘府大致在樺甸一帶,東安府則在後世的延邊州以西。
吉林二字也不是來自女真語或是契丹語,黃龍府以東多原始森林,王倫便聽從宗澤的建議,以“森林繁茂多吉木”為意,確定了這個新漢王朝最東北的行省名稱。
吉林行省暫時屬於軍管區,王倫已經抽調了解珍前來,他打算對長白山一帶、對諸如迴跋部、東海女真進行一次梳理,在官道沿線修築一係列的軍堡、軍砦,先將吉林行省規劃的諸府縣納入到朝廷的管理之中。
王倫並沒有急於對完顏斜也或是完顏宗翰繼續發起進攻,連番的大戰,從河北殺到東北,漢軍將士也是人,也是需要休息的。
而且漢軍雲集,後勤補給已經變得困難,更重要的是,東北的冬季馬上就要到來了。
所以王倫隻是命令黃龍府以北全線戒備,命韓世忠繼續向泰定府北部進軍,逼迫完顏斜也後撤。
至於完顏斜也是逃往草原還是逃迴會寧府,王倫不在乎,完顏斜也逃到草原最好,他就多了一個插手漠北的理由;若是逃到會寧府,那就讓完顏斜也與完顏宗翰狗咬狗吧。
因為他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完顏宗翰在會寧府,將完顏昱給殺了,將吳乞買的幾個留在會寧府的兒子也都殺了,大約是為了過一把皇帝癮,他對阿骨打和吳乞買的後代也絲毫不手軟。
因此王倫就用了郭嘉遺計定遼東的故事,先把這個冬天熬過去,隻在黃龍府觀望,不斷壓縮殘存金軍的生存空間,逼他們自己先鬥起來。
至於躲在鴨綠江東岸的完顏宗磐,高麗使者一波接著一波求救,王倫就找各種理由推脫,反正完顏宗磐不敢跨江西來,禍害的是高麗又不是天朝子民。
王倫需要等一個合適的機會插手高麗事務,眼下完顏宗磐盤踞的地方,恰有幾座本屬於高麗的銅礦和鐵礦,未來它們都會是我大漢的了!
王倫準備將漢軍打造成為明朝軍隊、或者後世的黴軍那樣,哪裏有礦、哪裏有石油,哪裏就有漢軍的身影。
他的這個計劃從梁山時代就在醞釀,王倫的打算是,通過農業安穩相當一部分人口,先解決中原王朝百姓“吃”的問題和“住”的問題,然後通過漢人的技術領先優勢,大力發展工業,通過製造業對周邊進行經濟掠奪。
那麽漢軍的任務,就不僅僅是開疆拓土這麽簡單了,還要負責為朝廷、為民間的工業尋找、占領更多的礦產資源。
在這個大的計劃之下,東南亞未來將會是漢軍進攻開拓的重心,一想到東南亞一年三熟,王倫比任何人都期待,那裏才是我漢人的應許之地啊!
於是隨著治民官員的不斷抽調,王倫也將漢軍諸部分散了下去,以黃龍府為中心,讓士兵協助百姓們搭設房屋、砍伐樹木儲存過冬的燃料,組織軍隊大規模捕獵、網魚,爭取今年冬天不餓死、不凍斃任何一個願意受朝廷管轄的百姓。
他對東北冬天的寒冷很有體會,尤其是眼下這個時期天氣更加幹冷,所以該將哪些事務作為重中之重,王倫心中十分清楚。
禮部侍郎張叔夜也開始忙碌了起來,朝廷抽調了一批民間說書人前來,宣揚京師翰林院負責編寫的各種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將東北諸族信仰的神仙歸入到華夏神明的體係之內,諸族信仰的祖先都被追溯到炎黃二帝。
張叔夜要負責協調這些說書人們有目的地前往各個定居點,前往村鎮,給百姓們帶來娛樂的同時,負責部分教化的任務。
同時他還得組織朝廷從北方諸行省抽調而來的道士們,將道教神仙圖譜編纂得更加完善,將東北地區流行的薩滿教義與信仰糅合進去。
不過考慮到前宋對玉皇大帝的推崇、對趙公明元帥的推崇、對巴蜀的二郎信仰的推崇,張叔夜覺得王倫的做法沒差。
他甚至很是激動,這些神明信仰,通過他的意見出現在民間,“神由人定”,這不是妥妥的漢儒作為嘛!
所以天下諸行省、諸府,若論官道修繕、驛站鋪設最完善的,首先是山東行省,其次就是河北行省的燕山三府之地。
朝廷不斷將立功、受傷、致殘的漢軍士兵退伍安置在燕山三府之地,並協助退伍安置的老兵們,從各自的老家送來親屬、妻女等,為的是盡快補充燕山三府的人口。
聖母和女真人可以宣揚漢軍的殘暴,但王倫將屠刀隻對準了金國的權貴們,包括且不局限於女真人,還包括一部分渤海、契丹、漢人大族。
吳乞買通過強製手段編入猛安謀克製度和組織下的所謂“女真人”,號稱四十萬,但在王倫下達滅族令的半個多月內,大量“女真人”迅速認迴了本族的屬性,將屠刀對向了本部的真女真。
猛安謀克的超過六分之一人口被屠殺,自長春州、黃龍府以南,曾經跟隨完顏氏的女真人近乎滅絕,王倫在穩定了北方防線後,便迅速開始清查人口、統計戶數,然後均分田畝。
東北地區的大平原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得到徹底開發,總體仍舊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王倫仍舊以人頭均分土地,將遼東漢人女子也納入到了均田之中。
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半以上的土地在名義上歸屬為朝廷所有,王倫打算效仿從東漢以來的屯田製度,將一部分北伐的漢軍士兵就地駐屯,轉為半墾半兵的身份。
同時他再次行聖旨廣布天下,鼓勵百姓前來東北墾荒,遼東土地價格便宜,隻要修繕好了道路,肯定是有內地百姓願意前來的。
於是遼東半島被劃定為遼東行省,王師中被抽調前往遼陽府,出任布政使;同時黃龍府周邊,則劃定為吉林行省,自西向東管轄泰定府、長春府、黃龍府、扶餘府、東安府五府之地。
長春府的轄區並不在後世的長春市一帶,由於遼國的長春州大致在後世吉林省白城市附近,所以這裏也就被劃歸為長春府。
泰定府則是以金國的泰州改組,向西管轄了臨潢府東麵的草原,黃龍府大致對應了後世的長春市,扶餘府大致在樺甸一帶,東安府則在後世的延邊州以西。
吉林二字也不是來自女真語或是契丹語,黃龍府以東多原始森林,王倫便聽從宗澤的建議,以“森林繁茂多吉木”為意,確定了這個新漢王朝最東北的行省名稱。
吉林行省暫時屬於軍管區,王倫已經抽調了解珍前來,他打算對長白山一帶、對諸如迴跋部、東海女真進行一次梳理,在官道沿線修築一係列的軍堡、軍砦,先將吉林行省規劃的諸府縣納入到朝廷的管理之中。
王倫並沒有急於對完顏斜也或是完顏宗翰繼續發起進攻,連番的大戰,從河北殺到東北,漢軍將士也是人,也是需要休息的。
而且漢軍雲集,後勤補給已經變得困難,更重要的是,東北的冬季馬上就要到來了。
所以王倫隻是命令黃龍府以北全線戒備,命韓世忠繼續向泰定府北部進軍,逼迫完顏斜也後撤。
至於完顏斜也是逃往草原還是逃迴會寧府,王倫不在乎,完顏斜也逃到草原最好,他就多了一個插手漠北的理由;若是逃到會寧府,那就讓完顏斜也與完顏宗翰狗咬狗吧。
因為他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完顏宗翰在會寧府,將完顏昱給殺了,將吳乞買的幾個留在會寧府的兒子也都殺了,大約是為了過一把皇帝癮,他對阿骨打和吳乞買的後代也絲毫不手軟。
因此王倫就用了郭嘉遺計定遼東的故事,先把這個冬天熬過去,隻在黃龍府觀望,不斷壓縮殘存金軍的生存空間,逼他們自己先鬥起來。
至於躲在鴨綠江東岸的完顏宗磐,高麗使者一波接著一波求救,王倫就找各種理由推脫,反正完顏宗磐不敢跨江西來,禍害的是高麗又不是天朝子民。
王倫需要等一個合適的機會插手高麗事務,眼下完顏宗磐盤踞的地方,恰有幾座本屬於高麗的銅礦和鐵礦,未來它們都會是我大漢的了!
王倫準備將漢軍打造成為明朝軍隊、或者後世的黴軍那樣,哪裏有礦、哪裏有石油,哪裏就有漢軍的身影。
他的這個計劃從梁山時代就在醞釀,王倫的打算是,通過農業安穩相當一部分人口,先解決中原王朝百姓“吃”的問題和“住”的問題,然後通過漢人的技術領先優勢,大力發展工業,通過製造業對周邊進行經濟掠奪。
那麽漢軍的任務,就不僅僅是開疆拓土這麽簡單了,還要負責為朝廷、為民間的工業尋找、占領更多的礦產資源。
在這個大的計劃之下,東南亞未來將會是漢軍進攻開拓的重心,一想到東南亞一年三熟,王倫比任何人都期待,那裏才是我漢人的應許之地啊!
於是隨著治民官員的不斷抽調,王倫也將漢軍諸部分散了下去,以黃龍府為中心,讓士兵協助百姓們搭設房屋、砍伐樹木儲存過冬的燃料,組織軍隊大規模捕獵、網魚,爭取今年冬天不餓死、不凍斃任何一個願意受朝廷管轄的百姓。
他對東北冬天的寒冷很有體會,尤其是眼下這個時期天氣更加幹冷,所以該將哪些事務作為重中之重,王倫心中十分清楚。
禮部侍郎張叔夜也開始忙碌了起來,朝廷抽調了一批民間說書人前來,宣揚京師翰林院負責編寫的各種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將東北諸族信仰的神仙歸入到華夏神明的體係之內,諸族信仰的祖先都被追溯到炎黃二帝。
張叔夜要負責協調這些說書人們有目的地前往各個定居點,前往村鎮,給百姓們帶來娛樂的同時,負責部分教化的任務。
同時他還得組織朝廷從北方諸行省抽調而來的道士們,將道教神仙圖譜編纂得更加完善,將東北地區流行的薩滿教義與信仰糅合進去。
不過考慮到前宋對玉皇大帝的推崇、對趙公明元帥的推崇、對巴蜀的二郎信仰的推崇,張叔夜覺得王倫的做法沒差。
他甚至很是激動,這些神明信仰,通過他的意見出現在民間,“神由人定”,這不是妥妥的漢儒作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