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青臉腫的完顏吳乞買一夜未睡,他無法忍受這種屈辱,但是天色剛亮,他就明白了,自己這一頓毆打是白挨了!
因為漢軍已經出現在了柳河城外。
最先出現在南門外的,是楊誌所領的本部騎兵,這個先鋒一職是他爭取來的,當漢軍鮮紅的甲襖,再次似紅雲一般,衝散了初秋的晨霧,鋪展在了城南時,柳河縣內頓時亂作一團。
一支金國騎兵不遵號令,率先從北門逃走,消息傳到吳乞買這裏時,吳乞買隻是擺了擺手,沒有下達任何命令,也沒有發脾氣。
他知道自己已經走不掉了,作為金國皇帝,他就是漢軍的最大目標,不管逃到哪裏,漢軍都會緊緊追來的。
於是吳乞買下達了第一條命令,將他的大旗立在城南牆頭之上,又派心腹喬裝出城,去給泰州那裏的弟弟完顏斜也送去了口令。
吳乞買希望弟弟暫時忘卻複仇,若是可以的話,就躲到黑龍江以北,那裏生活的諸多野人部落實力弱小,女真人還有機會慢慢消化吞並,靜待幾代人,總有反撲的機會。
至於城中心思各異的勃極烈和軍事貴族們,就任由他們去吧,是逃是降,皆由著他們。
有個漢臣小心翼翼地建議,不如奔高麗,完顏宗磐還在那裏,若金國能夠占據了高麗地,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完顏吳乞買隻是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自己的兒子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完顏宗磐領兵打仗的能力是有,但也就那樣了,吳乞買幾乎可以百分百地斷定,若他逃竄投奔這個兒子,最多半年就得“病故”。
所以與其被兒子殺死,還不如與漢軍轟轟烈烈地廝殺最後一場,也彰顯金國皇帝的氣象,不損女真人的勇氣!
隻是完顏吳乞買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兄長阿骨打在按出虎水起兵反遼,金國名將眾多,為何就是打不過漢軍呢?
他想不明白的這個問題,王倫也認真想過,並大致給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
以漢人為主導的華夏政權,在幾千年的時間裏,即便是放眼全世界,其科技、工藝、社會組織程度都是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
但是隨著中原王朝與周邊部落、政權的戰爭和交流,技術和製度就以華夏為中心不斷向四周擴散,隨著唐朝的滅亡、五代十國的亂世,中原王朝在組織程度和執行力方麵,便被追趕了上來,於是就出現了與前宋對峙二百年的遼國。
宋朝有的問題,遼國同樣也有,因為要統治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遼國必須向有著千年經驗的中原王朝學習,學習如何統治一個大國,於是中原王朝的優點學到了,中原王朝的積弊也同樣學到了。
金國的女真完顏部從遼國那裏學來了冶煉技術,這讓他們的兵器鎧甲水平得到了一次跨越式的提升。
而女真人以漁獵為生,部落首領們就習慣了帶領族人們進行狩獵活動,也就習慣了軍事化的生活,在社會組織程度方麵,部落首領們同時兼任著軍事統帥的職責,這就使得女真人軍事組織能力更高,較小規模的軍事戰鬥素養也就更高。
王倫曾經認真研究過阿骨打時代金國與遼國的曆次大戰,發現在早期金國的兵力並不多,但往往能夠以數千人擊破遼國數萬人的大軍,幾乎從頭到尾都在以少積多。
在他擔任統帥之後,王倫迅速意識到,並非契丹人不能戰,而是遼國的軍隊組織程度落後了,兵力一旦上萬,統帥要考慮的,已經不僅僅是排兵布陣,還要考慮諸多場外因素,甚至場外因素對戰爭的影響已經超過了軍隊的士氣、兵備、戰鬥素養等。
所以遼國人哀歎“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僅僅是因為兵力不過萬時,金國指揮官的考量更加全麵,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與重點放在戰場之上。
因此王倫無比重視戰爭過程的後勤補給、信息通暢,努力地彌補了古典戰爭時期的諸多受限於科技發展的缺陷,雖然仍舊不盡人意,但是相比金國而言,漢軍又再度占據了優勢。
這個短板隻是稍微變得長了一些,漢軍就將這個優勢轉變為了全麵的優勢。
完顏吳乞買並不是個蠢人和庸人,他之所以一直想不明白,僅僅是因為金國已經在軍事上形成了某種“路徑依賴”,兵權的分散、指揮權的集中,就要求金國的統帥將領們必須不斷前進,學習成長到一個人可以包圓幾十甚至幾百名本該由軍官輔政完成的任務。
這樣的將領,整個華夏戰爭史上,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可惜金國沒有出現這樣的人物。
王倫也沒有這樣的天賦和才能,但是漢軍有參謀司,在王倫親征的大營中,有超過五百名參軍、行軍參軍們輔佐皇帝陛下,這就是金國在戰場接連慘敗的原因之一。
楊誌出現在南門,史進出現在了西門,關勝出現在了東門,雖然出現在城外的漢軍騎兵數量並不多,但金軍已經全無戰心了。
隨著完顏吳乞買的命令下達,諸多軍事貴族們紛紛領兵逃走,不約而同地向北門方向湧去,這個時候誰還關心皇帝的死活?我大金的皇帝,又不是非得由吳乞買繼承,阿骨打那麽多兒子,難道就沒有繼承權麽?
吳乞買就這麽冷眼看著亂糟糟的城內,他身邊還跟著幾個完顏家族的子侄,以及十多個漢臣,投降金國的契丹貴族們已經被清洗幹淨,這幾乎是他最後的親信和依仗了。
至少他還有不到三千鐵浮屠可用,哪怕在城下拚光,他也要證明金國皇帝的不屈與勇氣!
一輪紅日照常升起,晨霧早已經被驅散,吳乞買看到了王倫的龍旗出現在了視野,他長歎了一聲,小心翼翼地將一柄有些破損的望遠鏡放下,那是金軍與漢軍交戰難得的繳獲。
該來的總該到來,就用這最後一戰,來宣告一切的結束吧!
完顏吳乞買站起身來,讓子侄們替他披甲,他要帶領一直舍不得動用的鐵浮屠,與王倫來一場宿命一般的最終對決!
因為漢軍已經出現在了柳河城外。
最先出現在南門外的,是楊誌所領的本部騎兵,這個先鋒一職是他爭取來的,當漢軍鮮紅的甲襖,再次似紅雲一般,衝散了初秋的晨霧,鋪展在了城南時,柳河縣內頓時亂作一團。
一支金國騎兵不遵號令,率先從北門逃走,消息傳到吳乞買這裏時,吳乞買隻是擺了擺手,沒有下達任何命令,也沒有發脾氣。
他知道自己已經走不掉了,作為金國皇帝,他就是漢軍的最大目標,不管逃到哪裏,漢軍都會緊緊追來的。
於是吳乞買下達了第一條命令,將他的大旗立在城南牆頭之上,又派心腹喬裝出城,去給泰州那裏的弟弟完顏斜也送去了口令。
吳乞買希望弟弟暫時忘卻複仇,若是可以的話,就躲到黑龍江以北,那裏生活的諸多野人部落實力弱小,女真人還有機會慢慢消化吞並,靜待幾代人,總有反撲的機會。
至於城中心思各異的勃極烈和軍事貴族們,就任由他們去吧,是逃是降,皆由著他們。
有個漢臣小心翼翼地建議,不如奔高麗,完顏宗磐還在那裏,若金國能夠占據了高麗地,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完顏吳乞買隻是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自己的兒子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完顏宗磐領兵打仗的能力是有,但也就那樣了,吳乞買幾乎可以百分百地斷定,若他逃竄投奔這個兒子,最多半年就得“病故”。
所以與其被兒子殺死,還不如與漢軍轟轟烈烈地廝殺最後一場,也彰顯金國皇帝的氣象,不損女真人的勇氣!
隻是完顏吳乞買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兄長阿骨打在按出虎水起兵反遼,金國名將眾多,為何就是打不過漢軍呢?
他想不明白的這個問題,王倫也認真想過,並大致給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
以漢人為主導的華夏政權,在幾千年的時間裏,即便是放眼全世界,其科技、工藝、社會組織程度都是這個星球上最頂尖的。
但是隨著中原王朝與周邊部落、政權的戰爭和交流,技術和製度就以華夏為中心不斷向四周擴散,隨著唐朝的滅亡、五代十國的亂世,中原王朝在組織程度和執行力方麵,便被追趕了上來,於是就出現了與前宋對峙二百年的遼國。
宋朝有的問題,遼國同樣也有,因為要統治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遼國必須向有著千年經驗的中原王朝學習,學習如何統治一個大國,於是中原王朝的優點學到了,中原王朝的積弊也同樣學到了。
金國的女真完顏部從遼國那裏學來了冶煉技術,這讓他們的兵器鎧甲水平得到了一次跨越式的提升。
而女真人以漁獵為生,部落首領們就習慣了帶領族人們進行狩獵活動,也就習慣了軍事化的生活,在社會組織程度方麵,部落首領們同時兼任著軍事統帥的職責,這就使得女真人軍事組織能力更高,較小規模的軍事戰鬥素養也就更高。
王倫曾經認真研究過阿骨打時代金國與遼國的曆次大戰,發現在早期金國的兵力並不多,但往往能夠以數千人擊破遼國數萬人的大軍,幾乎從頭到尾都在以少積多。
在他擔任統帥之後,王倫迅速意識到,並非契丹人不能戰,而是遼國的軍隊組織程度落後了,兵力一旦上萬,統帥要考慮的,已經不僅僅是排兵布陣,還要考慮諸多場外因素,甚至場外因素對戰爭的影響已經超過了軍隊的士氣、兵備、戰鬥素養等。
所以遼國人哀歎“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僅僅是因為兵力不過萬時,金國指揮官的考量更加全麵,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與重點放在戰場之上。
因此王倫無比重視戰爭過程的後勤補給、信息通暢,努力地彌補了古典戰爭時期的諸多受限於科技發展的缺陷,雖然仍舊不盡人意,但是相比金國而言,漢軍又再度占據了優勢。
這個短板隻是稍微變得長了一些,漢軍就將這個優勢轉變為了全麵的優勢。
完顏吳乞買並不是個蠢人和庸人,他之所以一直想不明白,僅僅是因為金國已經在軍事上形成了某種“路徑依賴”,兵權的分散、指揮權的集中,就要求金國的統帥將領們必須不斷前進,學習成長到一個人可以包圓幾十甚至幾百名本該由軍官輔政完成的任務。
這樣的將領,整個華夏戰爭史上,兩隻手就能數得過來,可惜金國沒有出現這樣的人物。
王倫也沒有這樣的天賦和才能,但是漢軍有參謀司,在王倫親征的大營中,有超過五百名參軍、行軍參軍們輔佐皇帝陛下,這就是金國在戰場接連慘敗的原因之一。
楊誌出現在南門,史進出現在了西門,關勝出現在了東門,雖然出現在城外的漢軍騎兵數量並不多,但金軍已經全無戰心了。
隨著完顏吳乞買的命令下達,諸多軍事貴族們紛紛領兵逃走,不約而同地向北門方向湧去,這個時候誰還關心皇帝的死活?我大金的皇帝,又不是非得由吳乞買繼承,阿骨打那麽多兒子,難道就沒有繼承權麽?
吳乞買就這麽冷眼看著亂糟糟的城內,他身邊還跟著幾個完顏家族的子侄,以及十多個漢臣,投降金國的契丹貴族們已經被清洗幹淨,這幾乎是他最後的親信和依仗了。
至少他還有不到三千鐵浮屠可用,哪怕在城下拚光,他也要證明金國皇帝的不屈與勇氣!
一輪紅日照常升起,晨霧早已經被驅散,吳乞買看到了王倫的龍旗出現在了視野,他長歎了一聲,小心翼翼地將一柄有些破損的望遠鏡放下,那是金軍與漢軍交戰難得的繳獲。
該來的總該到來,就用這最後一戰,來宣告一切的結束吧!
完顏吳乞買站起身來,讓子侄們替他披甲,他要帶領一直舍不得動用的鐵浮屠,與王倫來一場宿命一般的最終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