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攻破黃龍府的消息,還沒有及時傳到韓州方向,吳乞買心裏慌亂,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表現出來,隻是命城頭放亂箭,並不住派人大聲喊:“黃龍府城堅兵多,豈會輕易被漢軍攻破?”
報信的這一隊漢騎就躲在弓弩射程之外,繞著小城唿喝了一番,這才緩緩退去。
吳乞買想要控製消息的流傳,但他已經無能為力了,連番的失敗,不但金軍上下士氣大跌,就連他好不容易聚起來的一點兒皇帝威嚴也快速消失了。
他這個皇帝當得其實一直挺憋屈的,雖然是由兄長阿骨打臨終前親自指定為繼承人,但他的權柄遠不如王倫,諸勃極烈們都有兵權在手,不聽他的命令時,連吳乞買也無可奈何。
黃龍府被攻破的消息迅速傳遍了金軍,不少軍官士卒們都開始慌亂起來,各種流言四起,無論吳乞買如何派人彈壓都壓不住。
鬧騰的士兵和軍官們簇擁著幾個勃極烈和高層貴族們,開始向完顏吳乞買施壓,要求立刻退迴黃龍府,將陷在城中的家眷都解救出來。
吳乞買堅決不同意,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金軍隻要出了柳河縣城,就再也凝聚不起來了,各懷心思的勃極烈們,說不定就會各尋出路,比如逃向東麵,躲進長白山中。
荒誕的一幕就此出現,吳乞買被一群勃極烈和貴族們從龍椅上揪了下來,痛毆了一頓,逼著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命令下達後,吳乞買又被勃極烈們攙扶上了龍椅,一群貴族們下拜道歉,並高唿萬歲,鼻青臉腫的吳乞買看著這群囂張跋扈的貴族們,麵無表情。
隻可惜金軍終究沒有來得及逃走,嶽飛派出的傳令兵被郝思文派的騎兵護送著,晝夜不停向王倫大營趕來,及時地將消息送了迴來。
王倫連夜擊鼓召集眾將,通報了消息,聽聞黃龍府已經被冠軍侯踏破,所有與會的將領、官員們都歡唿了起來,自前宋太祖以後,中原王朝有多少年不曾攻入一個敵國的都城了?
這一刻,所有人都在誠心實意地歡唿慶賀著。
王倫等眾人歡唿完畢,便下達了命令,明日中午必須完成對柳河縣的合圍,必須徹底將吳乞買為首的殘餘金軍都留在這裏,不能再叫金人逃走了!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女真殘軍就在眼前,這口氣不可就此泄了!”
王倫知道眾人都很累,他也很累,作為皇帝和前線最高統帥,他要考慮的事務太多,除了軍務之外,王倫還要考慮後勤運輸工作,還要負責批複從京師送來的各項政務。
從攻破大定府之後,王倫每日休息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時辰,他已經養成了喝濃茶的習慣,也就是這個時代煙葉還未傳入,否則為了解乏,王倫估計都要染上煙癮了。
王倫不敢有絲毫鬆懈,情緒始終緊繃著,所有的決策都要他來定,這種壓力是無比巨大的,戰場上的每一個決定,可能都會決定數千數萬將士的性命,他實在不敢說一個“累”字。
自跟隨王倫出征以來,宗澤老先生就表現的很是興奮,甚至有些亢奮。王倫並不是他心目中完美的君主形象,但他熟讀史書,也知道自“安史之亂”後,曆經五代十國的抽象割據政權之主、前宋諸庸帝之後,王倫已經是一個相當合格的明君了。
畢竟漢文帝、唐太宗這樣的明主,華夏曆史上就這麽寥寥幾人,新漢承前宋,出了這麽一位有自知之明、行事果決、有擔當的皇帝,還能要求更多嗎?
作為樞密副使,宗澤的任務,是協助朱武,對前線漢軍諸部的情況收集、了解,並通過沙盤推演各種可能出現的戰事,從而為每一種戰爭的可能尋求到最優解,從而輔佐皇帝陛下努力達成最優解。
朱武也很疲憊,他這個樞密使看似遠沒有任何一個將領那般表現亮眼,但排兵布陣、從而給皇帝建議,朱武也得到各軍中了解情況,到處走訪,也要考慮推進各軍的後勤補給、醫護官的調配、戰馬兵器的喂養維護,可以說凡涉及軍事的所有瑣事,他都要負責。
於是王倫給眾人打氣後,朱武便負責下達合圍的任務,徹底圍困柳河縣是有難度的,但漢軍可以將吳乞買的殘部壓縮在柳河縣到黃龍府以南這一片狹窄的區域內。
為了防備吳乞買向東逃竄,王倫已經下令孫安領軍從桓仁府那裏向西北趕來,至於防止完顏宗弼從高麗殺迴遼東的任務,就交給了在遼東半島東麵海域巡視的張順部江南水師。
如今阮小五迴鎮蓬萊府,唿延慶負責渤海船隻往來,耶律寧負責遼東半島西麵海域,阮小二則上岸坐鎮旅順府,阮小七則受命領了一支水師陸戰隊上岸,已經到了王倫帳下聽令。
朱武下達了命令、王倫確認後,眾將很快各自散去,而漢軍的傳令兵們也連夜趕往各處,將命令傳達給推進至各地、無法返迴參加會議的前線將領們。
王倫的心情很激動,在巡視了大營之後,他仍舊了無睡意。
在這個世界,“靖康之恥”並未發生,所以漢軍對金國的心態,並不是持一種仇恨的心理,而是轉變為天兵對割據勢力、不服中原管轄的蠻夷部落的征服心理。
正是由於這種心理,朝野上下對王倫鼓勵漢軍以金軍首級築京觀的行為頗多諫言,認為陛下向來仁慈,何必如此野蠻殘暴呢?
王倫不知道該向人如何說起,他隻記得當年看一些曆史,金兵南下入侵中原,擄掠屠殺,以人為食,“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之不羨羊,小兒唿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讀史至此,怎不令人睚眥盡裂?
憑什麽文明總要被野蠻擊敗,憑什麽來自銀河天漢的子民,要被野蠻的夷狄之輩當作口中食?
後來王倫徹底想明白了,若想要維係文明,就必須依靠比野蠻更野蠻的暴力行為,先完成肉體上的征服,再完成思想上的征服,唯有這樣,才能夠避免文明被野蠻一次又一次地毀滅!
先賢有言:蠻夷之輩,畏威而不懷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那麽就用更加暴力的軍事征服,來改變這一切,讓中原王朝迴到她本該在曆史上的地位吧!
報信的這一隊漢騎就躲在弓弩射程之外,繞著小城唿喝了一番,這才緩緩退去。
吳乞買想要控製消息的流傳,但他已經無能為力了,連番的失敗,不但金軍上下士氣大跌,就連他好不容易聚起來的一點兒皇帝威嚴也快速消失了。
他這個皇帝當得其實一直挺憋屈的,雖然是由兄長阿骨打臨終前親自指定為繼承人,但他的權柄遠不如王倫,諸勃極烈們都有兵權在手,不聽他的命令時,連吳乞買也無可奈何。
黃龍府被攻破的消息迅速傳遍了金軍,不少軍官士卒們都開始慌亂起來,各種流言四起,無論吳乞買如何派人彈壓都壓不住。
鬧騰的士兵和軍官們簇擁著幾個勃極烈和高層貴族們,開始向完顏吳乞買施壓,要求立刻退迴黃龍府,將陷在城中的家眷都解救出來。
吳乞買堅決不同意,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金軍隻要出了柳河縣城,就再也凝聚不起來了,各懷心思的勃極烈們,說不定就會各尋出路,比如逃向東麵,躲進長白山中。
荒誕的一幕就此出現,吳乞買被一群勃極烈和貴族們從龍椅上揪了下來,痛毆了一頓,逼著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命令下達後,吳乞買又被勃極烈們攙扶上了龍椅,一群貴族們下拜道歉,並高唿萬歲,鼻青臉腫的吳乞買看著這群囂張跋扈的貴族們,麵無表情。
隻可惜金軍終究沒有來得及逃走,嶽飛派出的傳令兵被郝思文派的騎兵護送著,晝夜不停向王倫大營趕來,及時地將消息送了迴來。
王倫連夜擊鼓召集眾將,通報了消息,聽聞黃龍府已經被冠軍侯踏破,所有與會的將領、官員們都歡唿了起來,自前宋太祖以後,中原王朝有多少年不曾攻入一個敵國的都城了?
這一刻,所有人都在誠心實意地歡唿慶賀著。
王倫等眾人歡唿完畢,便下達了命令,明日中午必須完成對柳河縣的合圍,必須徹底將吳乞買為首的殘餘金軍都留在這裏,不能再叫金人逃走了!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女真殘軍就在眼前,這口氣不可就此泄了!”
王倫知道眾人都很累,他也很累,作為皇帝和前線最高統帥,他要考慮的事務太多,除了軍務之外,王倫還要考慮後勤運輸工作,還要負責批複從京師送來的各項政務。
從攻破大定府之後,王倫每日休息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時辰,他已經養成了喝濃茶的習慣,也就是這個時代煙葉還未傳入,否則為了解乏,王倫估計都要染上煙癮了。
王倫不敢有絲毫鬆懈,情緒始終緊繃著,所有的決策都要他來定,這種壓力是無比巨大的,戰場上的每一個決定,可能都會決定數千數萬將士的性命,他實在不敢說一個“累”字。
自跟隨王倫出征以來,宗澤老先生就表現的很是興奮,甚至有些亢奮。王倫並不是他心目中完美的君主形象,但他熟讀史書,也知道自“安史之亂”後,曆經五代十國的抽象割據政權之主、前宋諸庸帝之後,王倫已經是一個相當合格的明君了。
畢竟漢文帝、唐太宗這樣的明主,華夏曆史上就這麽寥寥幾人,新漢承前宋,出了這麽一位有自知之明、行事果決、有擔當的皇帝,還能要求更多嗎?
作為樞密副使,宗澤的任務,是協助朱武,對前線漢軍諸部的情況收集、了解,並通過沙盤推演各種可能出現的戰事,從而為每一種戰爭的可能尋求到最優解,從而輔佐皇帝陛下努力達成最優解。
朱武也很疲憊,他這個樞密使看似遠沒有任何一個將領那般表現亮眼,但排兵布陣、從而給皇帝建議,朱武也得到各軍中了解情況,到處走訪,也要考慮推進各軍的後勤補給、醫護官的調配、戰馬兵器的喂養維護,可以說凡涉及軍事的所有瑣事,他都要負責。
於是王倫給眾人打氣後,朱武便負責下達合圍的任務,徹底圍困柳河縣是有難度的,但漢軍可以將吳乞買的殘部壓縮在柳河縣到黃龍府以南這一片狹窄的區域內。
為了防備吳乞買向東逃竄,王倫已經下令孫安領軍從桓仁府那裏向西北趕來,至於防止完顏宗弼從高麗殺迴遼東的任務,就交給了在遼東半島東麵海域巡視的張順部江南水師。
如今阮小五迴鎮蓬萊府,唿延慶負責渤海船隻往來,耶律寧負責遼東半島西麵海域,阮小二則上岸坐鎮旅順府,阮小七則受命領了一支水師陸戰隊上岸,已經到了王倫帳下聽令。
朱武下達了命令、王倫確認後,眾將很快各自散去,而漢軍的傳令兵們也連夜趕往各處,將命令傳達給推進至各地、無法返迴參加會議的前線將領們。
王倫的心情很激動,在巡視了大營之後,他仍舊了無睡意。
在這個世界,“靖康之恥”並未發生,所以漢軍對金國的心態,並不是持一種仇恨的心理,而是轉變為天兵對割據勢力、不服中原管轄的蠻夷部落的征服心理。
正是由於這種心理,朝野上下對王倫鼓勵漢軍以金軍首級築京觀的行為頗多諫言,認為陛下向來仁慈,何必如此野蠻殘暴呢?
王倫不知道該向人如何說起,他隻記得當年看一些曆史,金兵南下入侵中原,擄掠屠殺,以人為食,“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婦人少艾者名之不羨羊,小兒唿為和骨爛;又通目為兩腳羊。”
讀史至此,怎不令人睚眥盡裂?
憑什麽文明總要被野蠻擊敗,憑什麽來自銀河天漢的子民,要被野蠻的夷狄之輩當作口中食?
後來王倫徹底想明白了,若想要維係文明,就必須依靠比野蠻更野蠻的暴力行為,先完成肉體上的征服,再完成思想上的征服,唯有這樣,才能夠避免文明被野蠻一次又一次地毀滅!
先賢有言:蠻夷之輩,畏威而不懷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那麽就用更加暴力的軍事征服,來改變這一切,讓中原王朝迴到她本該在曆史上的地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