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關中的王中孚,苦苦思索三教合流是怎麽個合流法、諸家學說思想能否大一統成為指導一切的真理時,福建行省南劍州劍浦府的學者李侗,也在思考著。
李侗十餘年前師從大儒楊時,習《春秋》、《中庸》、《論語》、《孟子》,便成為“洛學”二程的三傳弟子,在王倫領兵攻入開封府後,李侗對世道感到失望,於是退居山田,不再關心天下大事。
李侗不喜歡王倫,是因為從他儒家弟子的傳統觀念,王倫以水寇起家、竊奪神器,梁山與朝廷推行的諸多政策,本質上是在削弱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別,這種行為看似充滿了理想主義,但實際過程卻充滿了暴力和屠戮,是絕不可取的。
在新漢建立初期,文人士大夫們曾試圖掀起一場論戰,想要依靠他們所掌握的道統話語權,再次掌控輿論。
可惜王倫不接戰,因為王倫很清楚,自己理論功底不行,梁山諸頭領們也沒有辯論的能力,那就換個方式,將輿論權奪迴來。
於是王倫通過對報紙的掌控、對印刷行業的掌控,對出版發行書籍權力的掌控,極大地限製了讀書人群體的發聲。
然後他就悶頭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相比前宋,新漢的貧富差距被強行拉得縮小,均田令的強製頒布,至少讓最底層的百姓們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或者因為饑餓鋌而走險。
那時候李侗就曾收到洛陽府的來信,不少讀書人勸說他發文章駁斥朝廷的諸多新政,因為朝廷要與民奪利,百姓何其無辜啊!
這些來信李侗一封都不曾迴應,他是二程的三傳弟子不假,但他家裏又不是大地主,隻有百餘畝山間的薄田,福建行省的均田令推廣後,他家中雖然被官府收迴了部分薄田分配給無土百姓,但也分到了兩個山頭,可以種植樹木、竹子。
李侗曾經求得王倫在梁山時代寫就的《階級分析論》,他認為自己最多算是小地主,也是屬於被大地主壓迫與剝削的。
那我憑什麽要為你們這群大地主發聲?我李侗學了二程先生的學問,你們這些中原大地主可曾青眼相看?
於是這數年間,李侗就在老家一麵讀書一麵務農,效仿陶淵明之樂,根本不關心山下發生了什麽。
直到有一次,他家中散養的百餘隻雞生了病,似是傳了雞瘟,被一個李家曾經的佃農之子、在府城畜牧學堂學了些知識的小夥子,以大蒜救治後,李侗才第一次對王倫提倡的雜學有了興趣。
李侗便開始研究起了朝廷推廣的所謂“科學”,購買了大量書籍,其中算學類書籍讓他看得昏昏欲睡、不知所言,卻對科普類的物理、化學知識來了興趣。
尤其是他讀了據說是皇帝陛下親自對《夢溪筆談》的批注與解釋,盡管他不清楚王倫的解釋是否正確,但是從邏輯而言是能夠自洽的。
李侗最不滿的,是朝廷居然放開了天文學,教導給一群十餘歲的少年讀書人,皇帝這是想要幹什麽?
但依舊是王倫批注,天文學的書籍整理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甘石星經》,用“宣夜說”解釋了天體的存在和由來,證明了大地並不是中心,而是觀察者站在觀察角度的中心,太陽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在銀河之中飛行。
於是李侗第一次動用自己的名氣,從福建水師那裏花大價錢買了一具有些損壞的望遠鏡,選了一個好時日,在山頂對準了頭頂那一輪明月。
雖然很模糊,但李侗還是被震驚了,他在山頂迎著露水枯坐了一晚上,隻覺得讀了一輩子的書,學的一輩子的知識,就在一晚上被徹底顛覆了。
家人都被嚇壞了,但李侗連續枯坐了兩天後,迴家大睡一覺,便再次廢寢忘食地讀起了各類從開封府流傳而至的書籍,他覺得自己似乎摸到了天理的門檻。
已經親臨鹹平府前線的王倫,並不知道由於北伐的不斷成功,朝廷的威嚴、他的個人威望在天下不斷升高,已經激起了關中一位大名鼎鼎的宗教學者的興趣,並激發了另外一位未來大儒老師的思想變化。
讓嶽飛千裏迂迴奇襲黃龍府,是一次冒險,但王倫已經等不及了,十萬漢軍進駐遼東,調動的民夫,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哪怕他已經將朝廷的行政執行力壓榨到了極限,但受限於時代的科技和交通運輸能力,朝廷的財政壓力也是巨大的。
所以王倫要為嶽飛創造足夠的機會,他將幾乎所有的漢軍騎兵派出去攔截完顏婁室,又在正麵戰場主動發起了步兵的推進。
吳乞買不得不應戰,他已經沒法後退了,再退就是黃龍府,金國從未明文確定國都之所在,隻是先前阿骨打喜歡待在會寧府,所以會寧府就成了國都。
漢軍的步兵同樣強悍,河東、河北諸大戰,都是漢軍步兵硬抗金國的步兵,廝殺的慘烈程度一點兒也不輸於騎兵對決。
甚至漢軍步兵仰仗火器之利,更早地打得金兵恐懼,畢竟騎兵最多隻挨一發三眼火銃,步兵可要麵對虎蹲炮、紅衣炮、拋石機的轟炸,更別提漢人一向引以為傲的弓弩集射了。
幾乎是漢金兩國騎兵開始對衝時,漢軍的步兵在右翼率先發起了進攻,牽製了大量被吳乞買強征的金兵,而嶽飛則趁機繞過了東麵。
如果將戰場不斷放大,漢軍騎兵在鹹平府北麵的草原衝鋒,步兵在韓州東南發動進攻,嶽飛在領兵迂迴,孫安則兵出桓仁府,打算徹底攔住殺到了鴨綠江東岸的完顏宗磐的退路。
平盧港、旅順港、營城港等遼東十餘個大小港口,朝廷水師也再次上岸,協助維持遼東行省諸府的秩序。
為了補充兵力,王倫甚至將離得最近的阮小七召來,帶領本部水師官兵,護送一批糧草物資,正在從阜新府向鹹平府方向趕來。
王倫的軍帳中,屏風上懸掛著一麵巨大的地圖,以各色絲線編織成的行軍箭頭示意,就標記在了地圖之上。
王倫已經下達了命令,草原騎兵大戰一旦結束,韓世忠繼續向東北方向進發,攔住在塔塔兒部牧區南部的完顏斜也,林衝則領兵返迴,自側翼攻打金兵。
“大勢在我!華夏先祖保佑!”王倫心裏默默祈禱,這一戰隻要漢軍再次獲勝,金國最後的有生力量就會被徹底消滅。
即便此戰勝後漢軍全部班師返迴,女真人若想要再次崛起,至少也得縮在深山老林休養生息個幾十一百年。
李侗十餘年前師從大儒楊時,習《春秋》、《中庸》、《論語》、《孟子》,便成為“洛學”二程的三傳弟子,在王倫領兵攻入開封府後,李侗對世道感到失望,於是退居山田,不再關心天下大事。
李侗不喜歡王倫,是因為從他儒家弟子的傳統觀念,王倫以水寇起家、竊奪神器,梁山與朝廷推行的諸多政策,本質上是在削弱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別,這種行為看似充滿了理想主義,但實際過程卻充滿了暴力和屠戮,是絕不可取的。
在新漢建立初期,文人士大夫們曾試圖掀起一場論戰,想要依靠他們所掌握的道統話語權,再次掌控輿論。
可惜王倫不接戰,因為王倫很清楚,自己理論功底不行,梁山諸頭領們也沒有辯論的能力,那就換個方式,將輿論權奪迴來。
於是王倫通過對報紙的掌控、對印刷行業的掌控,對出版發行書籍權力的掌控,極大地限製了讀書人群體的發聲。
然後他就悶頭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相比前宋,新漢的貧富差距被強行拉得縮小,均田令的強製頒布,至少讓最底層的百姓們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或者因為饑餓鋌而走險。
那時候李侗就曾收到洛陽府的來信,不少讀書人勸說他發文章駁斥朝廷的諸多新政,因為朝廷要與民奪利,百姓何其無辜啊!
這些來信李侗一封都不曾迴應,他是二程的三傳弟子不假,但他家裏又不是大地主,隻有百餘畝山間的薄田,福建行省的均田令推廣後,他家中雖然被官府收迴了部分薄田分配給無土百姓,但也分到了兩個山頭,可以種植樹木、竹子。
李侗曾經求得王倫在梁山時代寫就的《階級分析論》,他認為自己最多算是小地主,也是屬於被大地主壓迫與剝削的。
那我憑什麽要為你們這群大地主發聲?我李侗學了二程先生的學問,你們這些中原大地主可曾青眼相看?
於是這數年間,李侗就在老家一麵讀書一麵務農,效仿陶淵明之樂,根本不關心山下發生了什麽。
直到有一次,他家中散養的百餘隻雞生了病,似是傳了雞瘟,被一個李家曾經的佃農之子、在府城畜牧學堂學了些知識的小夥子,以大蒜救治後,李侗才第一次對王倫提倡的雜學有了興趣。
李侗便開始研究起了朝廷推廣的所謂“科學”,購買了大量書籍,其中算學類書籍讓他看得昏昏欲睡、不知所言,卻對科普類的物理、化學知識來了興趣。
尤其是他讀了據說是皇帝陛下親自對《夢溪筆談》的批注與解釋,盡管他不清楚王倫的解釋是否正確,但是從邏輯而言是能夠自洽的。
李侗最不滿的,是朝廷居然放開了天文學,教導給一群十餘歲的少年讀書人,皇帝這是想要幹什麽?
但依舊是王倫批注,天文學的書籍整理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甘石星經》,用“宣夜說”解釋了天體的存在和由來,證明了大地並不是中心,而是觀察者站在觀察角度的中心,太陽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在銀河之中飛行。
於是李侗第一次動用自己的名氣,從福建水師那裏花大價錢買了一具有些損壞的望遠鏡,選了一個好時日,在山頂對準了頭頂那一輪明月。
雖然很模糊,但李侗還是被震驚了,他在山頂迎著露水枯坐了一晚上,隻覺得讀了一輩子的書,學的一輩子的知識,就在一晚上被徹底顛覆了。
家人都被嚇壞了,但李侗連續枯坐了兩天後,迴家大睡一覺,便再次廢寢忘食地讀起了各類從開封府流傳而至的書籍,他覺得自己似乎摸到了天理的門檻。
已經親臨鹹平府前線的王倫,並不知道由於北伐的不斷成功,朝廷的威嚴、他的個人威望在天下不斷升高,已經激起了關中一位大名鼎鼎的宗教學者的興趣,並激發了另外一位未來大儒老師的思想變化。
讓嶽飛千裏迂迴奇襲黃龍府,是一次冒險,但王倫已經等不及了,十萬漢軍進駐遼東,調動的民夫,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哪怕他已經將朝廷的行政執行力壓榨到了極限,但受限於時代的科技和交通運輸能力,朝廷的財政壓力也是巨大的。
所以王倫要為嶽飛創造足夠的機會,他將幾乎所有的漢軍騎兵派出去攔截完顏婁室,又在正麵戰場主動發起了步兵的推進。
吳乞買不得不應戰,他已經沒法後退了,再退就是黃龍府,金國從未明文確定國都之所在,隻是先前阿骨打喜歡待在會寧府,所以會寧府就成了國都。
漢軍的步兵同樣強悍,河東、河北諸大戰,都是漢軍步兵硬抗金國的步兵,廝殺的慘烈程度一點兒也不輸於騎兵對決。
甚至漢軍步兵仰仗火器之利,更早地打得金兵恐懼,畢竟騎兵最多隻挨一發三眼火銃,步兵可要麵對虎蹲炮、紅衣炮、拋石機的轟炸,更別提漢人一向引以為傲的弓弩集射了。
幾乎是漢金兩國騎兵開始對衝時,漢軍的步兵在右翼率先發起了進攻,牽製了大量被吳乞買強征的金兵,而嶽飛則趁機繞過了東麵。
如果將戰場不斷放大,漢軍騎兵在鹹平府北麵的草原衝鋒,步兵在韓州東南發動進攻,嶽飛在領兵迂迴,孫安則兵出桓仁府,打算徹底攔住殺到了鴨綠江東岸的完顏宗磐的退路。
平盧港、旅順港、營城港等遼東十餘個大小港口,朝廷水師也再次上岸,協助維持遼東行省諸府的秩序。
為了補充兵力,王倫甚至將離得最近的阮小七召來,帶領本部水師官兵,護送一批糧草物資,正在從阜新府向鹹平府方向趕來。
王倫的軍帳中,屏風上懸掛著一麵巨大的地圖,以各色絲線編織成的行軍箭頭示意,就標記在了地圖之上。
王倫已經下達了命令,草原騎兵大戰一旦結束,韓世忠繼續向東北方向進發,攔住在塔塔兒部牧區南部的完顏斜也,林衝則領兵返迴,自側翼攻打金兵。
“大勢在我!華夏先祖保佑!”王倫心裏默默祈禱,這一戰隻要漢軍再次獲勝,金國最後的有生力量就會被徹底消滅。
即便此戰勝後漢軍全部班師返迴,女真人若想要再次崛起,至少也得縮在深山老林休養生息個幾十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