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


    一座軍帳裏,李逵脫得赤條條的,露出上半身的黑肉,坐在火爐旁,咬著牙,任由一名隨軍醫士為他取左臂上中的一支羽箭。


    巡營完畢的鮑旭、項充、李袞三人結伴而來,掀開帳篷,看到李逵齜牙咧嘴,鮑旭哈哈大笑:“黑哥,怎地如此不小心?”


    李逵是在攻打複州西麵一處軍堡時受的傷,嶽飛打下了義州西麵,還有小半個遼東半島的東部未全部收複,來不及集結的金人便據堡而守,李逵諸將便奉命依次攻打拔除。


    看到三人投來關切的目光,李逵嚷嚷地說:“若給俺來一碗烈酒,叫出半個疼字,不是好漢!”


    他動作有些大,疼得哎呦叫了一聲,被軍士一把按住:“不要亂動!”鮑旭便搭把手把李逵按倒,李袞與李逵關係最好,便笑著說:“黑哥莫急,小弟偷偷藏了一壺烈酒,是倒傷口上還是給你灌進嘴裏?”


    李逵張開大嘴:“來,望俺的嘴裏倒一口!”李袞果然取出一個小銅壺,給李逵灌了一口烈酒,讓“黑旋風”頓時滿意地直咂嘴。


    那醫士取了箭頭,塗了金瘡藥,用包紗布包住,便叮囑地說:“三位校尉,李校尉有箭傷,不得飲酒,此番過後,下不為例!”


    將醫士送出帳去,項充便笑嘻嘻地說:“黑哥,你也聽周大夫說了,箭傷在身不得飲酒,俺三個便不好意思了!”


    竟招唿了帳外的士兵,搬來幾壇美酒,就在李逵的帳中吃起了暖鍋。李逵大急:“陛下百般告誡,臨戰不得飲酒,俺若吃不得一口時,便去孫老大那裏告發!”


    項充哈哈大笑,故意與鮑旭、李袞幹了一碗酒,李逵就要來搶,被三個壯漢逼住,按在那裏不能動彈。


    看到李逵急得發癲,鮑旭這才說:“陛下有令,遼東苦寒,準許遼東將士飲酒取暖,水師從蓬萊府那裏運了數船烈酒來,就在盧龍港、旅順港卸船。李逵兄弟,偏你此時受傷,這烈酒就讓我三人受用了!”


    李逵急得無可奈何,王倫的話他不敢不聽,鮑旭的話他也得聽,隻能看著三個損友湊在暖鍋旁,涮著羊肉,就著美酒,嘴巴裏還故意發出享受的聲音來。


    軍中受傷是常有的事情,身經百戰的武將們,哪個不是滿身創傷呢?李逵隻懊惱,偏此時受了傷,飲不得酒。


    軍中禁酒,這是漢軍的嚴格規定,但嶽飛眾將與孫安諸將聯名請求在遼東放開禁令,考慮到遼東嚴寒的冬日天氣,王倫也隻得準許。


    這是王倫在上穀府大營騎馬轉了大半天後,親身體驗了冬日的嚴寒下的命令,實在是這天氣太幹冷了,所有取暖的方式,他都必須考慮到位。


    這些天王倫在考慮另外一件事,他讓石秀收集了大量關於漠南諸部的情報,發現了一個此前被他忽略的事情,那就是漠南漠北草原諸部的信仰很混亂,克烈部甚至信仰的是景教。


    唐太宗貞觀九年,波斯僧阿羅本將景教傳入中國,並在長安城義寧坊修建了一座“十字寺”,到了唐高宗時,阿羅本被冊封為鎮國大法主,景教開始在華夏流行。


    但到了唐武宗時期,會昌滅佛,景教也跟著被禁,至此衰微,宋人少有信仰,但景教卻傳到了漠北,被忽兒劄胡思的克烈部所崇信。


    甚至因為克烈部的推崇,景教從漠北向漠南傳播,汪古部等幾個陰山小部落也開始信仰景教。


    但韓世忠領兵入陰山、石秀聯絡之後,汪古部投靠大漢,又再度改變了信仰,將佛教重新拾起,而且請求石秀邀請高僧主持變教事宜。


    王倫思考著未來對漠南漠北的徹底征服,他可以允許草原部落繼續信仰薩滿教,但絕對不允許景教以及在西北出現的綠教向東傳播。


    或許該在漠南給佛教鬆鬆綁,讓佛教在草原全麵取代景教和綠教!


    王倫沒有新創立一個宗教派別的能力,漢人的儒家思想是根植於農耕文明,除非將漠南漠北都變為農田,否則儒家也很難影響並徹底改變北方草原的信仰、習俗的。


    因此王倫考慮著扶持佛教的某個宗,由朝廷主導,傳入草原,而且必須與吐蕃信仰的密宗區分開來,絕不能讓高原與草原的信仰一致。


    實在不行的話,推廣道教也是可以的,但王倫對宗教的了解不多,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他決定多聽一些官員們的意見和建議。


    王倫首先找的是張叔夜,畢竟這位是朝廷的禮部侍郎,禮部大部分實際事務都是張叔夜負責的,或許他有新的看法。


    但王倫很快就發現,他找錯了人,張叔夜是典型的儒家士子,聽聞王倫想要在未來教化草原,頓時來了興趣,侃侃而談,說什麽內聖而外王,以聖賢之道教化蠻夷,則蠻夷亦可以華夏之。


    得,這位還是儒家中的激進派,還好宋儒不像東漢儒學那樣,已經走向了神學化和宗教化,張叔夜的想法雖然不如漢儒那般激進,但也大差不差,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先派大軍砍殺過去,把不服王化的蠻夷全部殺死,剩下的蠻夷就是好蠻夷,自然是可以教化了!


    原來“外王”是這麽個意思啊,果然腐儒誤國,真正的儒生都是一群狠人啊!


    王倫決定還是暫停這個打算,等迴到京師後,他與朝廷重臣再商議一個更有效、更有可實施性的計劃出來。


    王倫便想起了一個人,前方臘手下、現如今躲藏在江西龍虎山的包道乙,這位是個人才,能把耶穌縫合到摩尼教裏,不能就此任由他潛心修道。


    王倫的想法,是將草原流行的原始薩滿教縫合到道教裏,反正道教也有早期巫教的殘餘,完全可以將“天”的信仰融合一下,道教也該發展一下了,成吉思汗都能任命丘處機為國師,我華夏的本土宗教為什麽不能擴張一下?


    於是在京師的馮喜很快接到了王倫的命令,要求他親自前往龍虎山,將包道乙和他的徒弟鄭彪請來。公孫勝也得到命令,邀請他的師父羅真人攜徒前來,皇帝想要坐而論道。


    公孫勝很是心憂,他覺得王倫這是要對道教徹底下死手了,天下的道教徒本就不多,朝廷又限製宗教、推行信仰自由,陛下這是怎麽了?


    與王倫密談了半日後,公孫勝總算放下心來,便自請親自前往,將師父一行人接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奪宋:水滸也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人叢中一迴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人叢中一迴首並收藏奪宋:水滸也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