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與完顏吳乞買各領重兵,在上穀府、大定府之間對峙,嶽飛雖然向東打到了義州附近,但今年兩國大的戰事基本已經結束了。
嶽飛一麵在遼東構築防線,一麵與孫安、蓬萊水師、江南水師互相配合,繼續對遼東內部進行梳理,於是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遼東有數千女真人普通百姓投降,該怎麽辦?
漢軍雖然喜歡築京觀,但朝廷製度嚴格,對於俘虜、投降的軍隊、百姓還是區別對待的,凡將士隨意虐待、殺戮,就要按照軍法處置。
嶽飛可以在戰鬥結束後將被殺死的金兵首級築為京觀,但漢軍此次北伐,還從未發生過一起針對平民的屠殺,哪怕這些平民是女真人。就連李逵這樣不管不顧隻要排個砍殺去的猛將,都不敢隨意虐殺投降的平民。
消息上報到王倫那裏後,王倫思考了很久,便下達了一道命令:凡遼東投降的女真人等,全部分散了送到南方,由戶部、兵部分別安置在幾個行省,強令改漢姓,習漢俗。
甚至一部分較早投靠金國、又投降漢軍的遼東契丹人,也在遷徙之列,大約遷徙了一萬五千人,分散到陝西、河南、湖北等行省。
於是遼東方向大致平靜了下來,完顏宗弼、宗磐皆不敢出戰,在河北方向,兩國的戰事,則逐漸演變成了代理人的戰爭。
大漢支持奚人蕭石剌部,與金國在中京道西北方向繼續混戰,又支持漠北的乞顏部,繼續與金國的附庸仆從塔塔兒部混戰,兩國皇帝都很明智地選擇了冬日停戰。
完顏吳乞買本意是冬日發起反攻,因為他覺得漢人肯定經受不住漠南草原的嚴寒,但靠著不斷折損的金軍斥候艱難收集到的情報,他發現漢軍一應物資供應充足,軍中不缺燃料,連砍柴隊都不曾派出。
這還怎麽反攻?根本發揮不出女真人善冬戰的長處啊!
從兩國開戰以來,漢軍就不斷主動出擊,已經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完顏吳乞買想要扭轉局勢,卻始終有心無力,這是國家實力的碾壓,他也無能為力。
這個冬天,王倫在上穀府北麵過得很愜意,甚至有閑暇組織各軍的馬球隊比賽,順便組織了全軍的一係列體育比賽活動,除了傳統的射箭、縱馬外,還有投擲鐵球、舉重、拔河,舉重又分為翹關、扛鼎、舉石。
畢竟軍中都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輕小夥子,總得給他們找個發泄精力的機會,順便也鍛煉一下集體榮譽感。
但所謂“三個男人湊到一起就會隨機誕生一個點子王”,更何況數萬男性聚在一處呢?
這一次的點子王是史進,起因是花榮被禁止參加射箭比賽,花榮很不服氣,就來爭辯,史進便提出了一個主意:不如以三日為限,各帶十人,比一比誰活捉的金兵最多,如何?
於是三四十個營指揮使以上的軍官踴躍參與,等到王倫聽聞消息後,史進已經活捉了兩個金兵斥候,剝了衣甲,赤裸上身,反綁了雙手,在營中來迴炫耀了。
王倫及時叫停,都是帶千人的營將,隻帶十名親衛跑出去當斥候,太冒險了!
到了半夜,姚平仲遲遲未歸,讓王倫又氣又擔憂,姚平仲是個猛將,但勇而無謀,萬一被金兵設伏生擒或者殺死,那漢軍的臉可就丟大了。
姚平仲是在半夜後迴營的,他一臉得意,然而入營後卻看到燈火通明,皇帝就坐在營門不遠處的帳下,頓時老實了,連忙上前請罪。
王倫將一行將士訓斥了一番,看到姚平仲部下安然無恙,這才放心,便問:“你捉得幾人?”
姚平仲一聽皇帝的語氣,知道陛下怒氣已經消了,嘿嘿一笑,得意地說:“陛下,末將所獲不多,隻有六個!”
這已經是今日歸營諸將活捉金兵最多的了,聽完姚平仲的介紹,王倫特意將最勇猛的那員小將叫上前來,解了玉帶相賜,感歎地說:“關中出將,此言不虛也!”
這員小將名叫李顯忠,字世輔,剛剛十九歲,是陝西行省綏德府人士,祖上從唐朝就世襲蘇尾九族巡檢。
唐朝末年,由於吐蕃王朝分崩離析,不少吐蕃人內遷,願意接受中原王朝統治的,就被宋朝稱為熟戶,前宋皇帝便招募這些吐蕃、黨項熟戶為兵,其部落首領,最低授職為巡檢。
吐蕃、羌、黨項等西北諸族內附後,仍舊習慣性地以部落區分,各安村寨,所以李顯忠家族大概是黨項人的一支,被唐朝賜國姓,隻是到了李顯忠這一代,已經完全漢化,與漢人無異了。
李顯忠的父親是前宋西軍邊地的一員低級將領,大漢建立後,西軍整編改組為西北禁軍,又不搞蔭子製度,但在軍功爵位製度的吸引下,還是有大量少年投身軍中。
李顯忠是十六歲投軍的,但陝西行省的兵部下屬官員認為他年紀不夠,去年才得以入伍,就在姚古部下為小兵。
姚古覺得李顯忠是個將才,這一次王倫抽調西北禁軍,從綏德府抽調姚平仲,姚古特意將李顯忠送到兒子身邊做了個親衛。
這位可是曆史上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若非秦檜和趙構主降,李顯忠被不斷打壓貶官,估計能夠與吳玠齊名,甚至達到更高的成就!
看到皇帝親賜玉帶,不少參與史進組織活動的營官羨慕不已,都知道皇帝陛下喜歡用年輕的將領,畢竟梁山原頭領們年紀都不大,這李顯忠怕是也要一飛衝天了!
但王倫看了史進一眼,下令說道:“凡參與此事的將官,皆鞭三十;諸隨行親衛,鞭十。”史進羞愧出列:“陛下,此事因我而起,與士卒無關,願替諸將士同袍受罰!”
“那你就鞭五十好了,其餘將士依舊受罰!”
看到監督行刑出列的是鄧飛,眾將士都老老實實地接受懲罰,林衝等將領也不勸,誰不知道皇帝這是小懲,若當真勸了,鄧飛反而不好放水了。
王倫隻感覺有些頭疼,實在是史進太跳脫了,好歹也是一都督府的副都督,怎麽淨喜歡幹這種冒險的事情呢?把花榮這麽值得放心的好孩子都帶壞了!
嶽飛一麵在遼東構築防線,一麵與孫安、蓬萊水師、江南水師互相配合,繼續對遼東內部進行梳理,於是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遼東有數千女真人普通百姓投降,該怎麽辦?
漢軍雖然喜歡築京觀,但朝廷製度嚴格,對於俘虜、投降的軍隊、百姓還是區別對待的,凡將士隨意虐待、殺戮,就要按照軍法處置。
嶽飛可以在戰鬥結束後將被殺死的金兵首級築為京觀,但漢軍此次北伐,還從未發生過一起針對平民的屠殺,哪怕這些平民是女真人。就連李逵這樣不管不顧隻要排個砍殺去的猛將,都不敢隨意虐殺投降的平民。
消息上報到王倫那裏後,王倫思考了很久,便下達了一道命令:凡遼東投降的女真人等,全部分散了送到南方,由戶部、兵部分別安置在幾個行省,強令改漢姓,習漢俗。
甚至一部分較早投靠金國、又投降漢軍的遼東契丹人,也在遷徙之列,大約遷徙了一萬五千人,分散到陝西、河南、湖北等行省。
於是遼東方向大致平靜了下來,完顏宗弼、宗磐皆不敢出戰,在河北方向,兩國的戰事,則逐漸演變成了代理人的戰爭。
大漢支持奚人蕭石剌部,與金國在中京道西北方向繼續混戰,又支持漠北的乞顏部,繼續與金國的附庸仆從塔塔兒部混戰,兩國皇帝都很明智地選擇了冬日停戰。
完顏吳乞買本意是冬日發起反攻,因為他覺得漢人肯定經受不住漠南草原的嚴寒,但靠著不斷折損的金軍斥候艱難收集到的情報,他發現漢軍一應物資供應充足,軍中不缺燃料,連砍柴隊都不曾派出。
這還怎麽反攻?根本發揮不出女真人善冬戰的長處啊!
從兩國開戰以來,漢軍就不斷主動出擊,已經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完顏吳乞買想要扭轉局勢,卻始終有心無力,這是國家實力的碾壓,他也無能為力。
這個冬天,王倫在上穀府北麵過得很愜意,甚至有閑暇組織各軍的馬球隊比賽,順便組織了全軍的一係列體育比賽活動,除了傳統的射箭、縱馬外,還有投擲鐵球、舉重、拔河,舉重又分為翹關、扛鼎、舉石。
畢竟軍中都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輕小夥子,總得給他們找個發泄精力的機會,順便也鍛煉一下集體榮譽感。
但所謂“三個男人湊到一起就會隨機誕生一個點子王”,更何況數萬男性聚在一處呢?
這一次的點子王是史進,起因是花榮被禁止參加射箭比賽,花榮很不服氣,就來爭辯,史進便提出了一個主意:不如以三日為限,各帶十人,比一比誰活捉的金兵最多,如何?
於是三四十個營指揮使以上的軍官踴躍參與,等到王倫聽聞消息後,史進已經活捉了兩個金兵斥候,剝了衣甲,赤裸上身,反綁了雙手,在營中來迴炫耀了。
王倫及時叫停,都是帶千人的營將,隻帶十名親衛跑出去當斥候,太冒險了!
到了半夜,姚平仲遲遲未歸,讓王倫又氣又擔憂,姚平仲是個猛將,但勇而無謀,萬一被金兵設伏生擒或者殺死,那漢軍的臉可就丟大了。
姚平仲是在半夜後迴營的,他一臉得意,然而入營後卻看到燈火通明,皇帝就坐在營門不遠處的帳下,頓時老實了,連忙上前請罪。
王倫將一行將士訓斥了一番,看到姚平仲部下安然無恙,這才放心,便問:“你捉得幾人?”
姚平仲一聽皇帝的語氣,知道陛下怒氣已經消了,嘿嘿一笑,得意地說:“陛下,末將所獲不多,隻有六個!”
這已經是今日歸營諸將活捉金兵最多的了,聽完姚平仲的介紹,王倫特意將最勇猛的那員小將叫上前來,解了玉帶相賜,感歎地說:“關中出將,此言不虛也!”
這員小將名叫李顯忠,字世輔,剛剛十九歲,是陝西行省綏德府人士,祖上從唐朝就世襲蘇尾九族巡檢。
唐朝末年,由於吐蕃王朝分崩離析,不少吐蕃人內遷,願意接受中原王朝統治的,就被宋朝稱為熟戶,前宋皇帝便招募這些吐蕃、黨項熟戶為兵,其部落首領,最低授職為巡檢。
吐蕃、羌、黨項等西北諸族內附後,仍舊習慣性地以部落區分,各安村寨,所以李顯忠家族大概是黨項人的一支,被唐朝賜國姓,隻是到了李顯忠這一代,已經完全漢化,與漢人無異了。
李顯忠的父親是前宋西軍邊地的一員低級將領,大漢建立後,西軍整編改組為西北禁軍,又不搞蔭子製度,但在軍功爵位製度的吸引下,還是有大量少年投身軍中。
李顯忠是十六歲投軍的,但陝西行省的兵部下屬官員認為他年紀不夠,去年才得以入伍,就在姚古部下為小兵。
姚古覺得李顯忠是個將才,這一次王倫抽調西北禁軍,從綏德府抽調姚平仲,姚古特意將李顯忠送到兒子身邊做了個親衛。
這位可是曆史上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若非秦檜和趙構主降,李顯忠被不斷打壓貶官,估計能夠與吳玠齊名,甚至達到更高的成就!
看到皇帝親賜玉帶,不少參與史進組織活動的營官羨慕不已,都知道皇帝陛下喜歡用年輕的將領,畢竟梁山原頭領們年紀都不大,這李顯忠怕是也要一飛衝天了!
但王倫看了史進一眼,下令說道:“凡參與此事的將官,皆鞭三十;諸隨行親衛,鞭十。”史進羞愧出列:“陛下,此事因我而起,與士卒無關,願替諸將士同袍受罰!”
“那你就鞭五十好了,其餘將士依舊受罰!”
看到監督行刑出列的是鄧飛,眾將士都老老實實地接受懲罰,林衝等將領也不勸,誰不知道皇帝這是小懲,若當真勸了,鄧飛反而不好放水了。
王倫隻感覺有些頭疼,實在是史進太跳脫了,好歹也是一都督府的副都督,怎麽淨喜歡幹這種冒險的事情呢?把花榮這麽值得放心的好孩子都帶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