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州的完顏宗磐過得也很憋屈,前次領兵攻遼南,被孫安據堡壘死守,不能突破,隨著河北方向戰事的變化,他就被老爹完顏吳乞買緊急調迴了義州。
因為金國需要一個穩定的糧食輸入源,高麗就成為眼下金國需要刻意籠絡的對象。
吳乞買雖然派了完顏希尹為高麗大使前往開京,但高麗卻趁機提出了許多過分的要求。
年輕氣盛的高麗國王王楷,在幾年前被漢金兩國聯手教訓了一番後,強迫自己認清了高麗的國際地位,於是金富軾提倡的“事大主義”在高麗國內流行了起來。
金富軾也在出使了大漢之後,升任尚書右仆射,成為高麗國內的“親漢派”代表,且隨著高麗與大漢的海貿不斷加深,高麗國內的貴族們日子反而過得越來越富貴奢侈了。
得知中原王朝在河東、河北連番擊敗金國,甚至將大半個遼東都強行占據了,高麗也覺得自己的腰杆子硬了起來,麵對來訪的完顏希尹,高麗貴族們提出要求,將鴨綠江東北被金國占據的土地索要迴來。
因為那裏發現了鐵礦,而大漢對鐵礦石的需求,就似一個無底洞一般,高麗人的想法很天真,他們覺得大漢必然能夠容忍自己的國土維持在鴨綠江一帶,若能重返遼東,占據長白山,那就更好了。
發現自己突然成為兩個大國之間的一個重要砝碼,說不定還能夠變成棋手,高麗君臣再一次飄了,隻有金富軾憂慮不已,他熟讀中原史書,很清楚漢人的報複心理有多強。
這個時候就應該趕快擺脫與金國的宗藩關係,一心一意向大漢稱臣,所以他強烈建議,繼續派使者拜見王皇帝,表達高麗願意出兵反攻金國的決心。
但王楷堅決不同意,他還年輕,身為國君的自尊心過於強烈,他覺得漢金兩國交戰,以東北苦寒之地,強盛的大唐、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尚且不能一戰消滅高句麗,王倫憑什麽能夠徹底消滅金國?
所以金國哪怕被逼著退迴東北,至少也能占據上京道廣闊的區域,仍舊能夠對高麗產生威脅,最好的結果就是漢金兩國兩敗俱傷,高麗便可以從中漁翁得利,再現高句麗的輝煌也不是不可能。
金富軾覺得心累,前次剛剛被大漢水師騷擾打痛了,這才幾年,難道高麗就忘記了大漢曾經施加給自己的疼痛了麽?
完顏希尹入開京、在王楷的縱容下,高麗內部的“親金派”勢力又開始抬頭,反正金國在高麗眼中也是大國,“事大主義”下,“事”哪個大不是“事”?
所以完顏宗磐就被老爹再次按在了義州,他很是憤憤不平,都知道漢人善守,前次攻來蘇縣鎮夷堡,並不能代表什麽,也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不行。
當嶽飛領萬餘漢軍一路向東猛衝,就在義州西麵遇到了主動迎上來的完顏宗磐。
“金狗居然有膽氣迎戰?”
作為前鋒的楊再興得到斥候迴報,頓時大喜,遼東這地方的城池,多延續高句麗時代,喜歡在半山腰築城,故而嶽飛很不喜歡攻城戰,屢次想要將金兵從城中引出來。
這裏在遼國時屬於上京道建安縣,阿骨打攻占此地後,改為金國東京道辰州秀岩縣,楊再興的前鋒騎兵,就在秀岩縣東部的五重河附近,與完顏宗磐的大軍相遇。
雖然已經進入十一月,但這幾年北方降雨少,入冬後往往是又幹又寒的天氣,沒有下大雪,土地都被凍結得硬邦邦的。
完顏宗磐領兵先至,先派大軍將河麵結的冰敲碎,就守在道路條件最好的一段河道東麵,他打的什麽主意,楊再興親自在五重河西岸巡視了一番就十分了然。
楊再興並沒有衝動搶渡,而是在河西紮營,命手下先紮起營帳,生起蜂窩煤爐,取冰煮水,讓漢軍士兵們先暖和一下身子。
他覺得完顏宗磐很托大,因為朝廷調動了江南水師,張順已經派了“瘦臉熊” 狄成,領本部水師官兵占據了鹿島,就在五重河入海口的東麵駐紮。
嶽飛已經提前與狄成取得聯係,漢軍的後勤補給就可以通過小船,從海上往陸上運輸,根本不用擔心與金軍對峙消耗。
完顏宗磐頓時傻了眼,前次嶽飛攻錦州,不就是強渡河流擊敗了完顏宗弼麽?怎麽這一次漢軍如此謹慎了?這不是讓我白忙活了老半天?
嶽飛隨後領大軍至,帶著眾將沿河流巡視了一番,也不著急發起進攻,而是命全軍休息,這麽幹冷的天氣,對麵完顏宗磐總得伐木取火吧,對峙數日,一旦金兵鬆懈,機會不就來了麽?
於是隔河對望七八日後,嶽飛看天氣漸好,紅日高升,便命本部工程營出動,一夜之間搭設了三座浮橋,並迅速強渡過河。
依舊是楊再興為先鋒,王彥輔之,兩千漢騎過河後便披掛上馬列陣,這讓完顏宗磐徹底見識到了神武軍的“徐如林、疾如風”!
如何有效地毆打女真人、殲滅金國軍隊,嶽飛以及諸將早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在楊再興領漢騎發起衝鋒後,武鬆領重步兵過河,接著是指揮虎蹲炮和弓弩手的黃鉞,就在河東岸構造了防禦工事。
這一戰完顏宗磐終於知道,自己一向瞧不起的完顏宗弼為何發出那樣痛苦而且有損金軍士氣的哀嚎了!
他本以為楊再興、王彥、武鬆眾將已經夠生猛了,但是看到嶽飛自領一營親衛騎兵,大旗招搖殺穿了金軍大陣後,完顏宗磐也想哀歎。
他很喜歡自己的漢名,“堅如磐石”,但今天他這塊磐石被嶽飛以一種完全不講理的兇悍擊碎了!
帶出來一萬餘大軍,落荒而逃的完顏宗磐隻帶走了不到一半兵馬,狼狽地逃迴了義州。
憑借著秀岩大捷,嶽飛徹底將錦州至義州西部連成一線,提前完成了王倫下達的作戰任務。
接下來就是要對遼東半島東部、東北部殘存的金人進行掃蕩、清剿了。
因為金國需要一個穩定的糧食輸入源,高麗就成為眼下金國需要刻意籠絡的對象。
吳乞買雖然派了完顏希尹為高麗大使前往開京,但高麗卻趁機提出了許多過分的要求。
年輕氣盛的高麗國王王楷,在幾年前被漢金兩國聯手教訓了一番後,強迫自己認清了高麗的國際地位,於是金富軾提倡的“事大主義”在高麗國內流行了起來。
金富軾也在出使了大漢之後,升任尚書右仆射,成為高麗國內的“親漢派”代表,且隨著高麗與大漢的海貿不斷加深,高麗國內的貴族們日子反而過得越來越富貴奢侈了。
得知中原王朝在河東、河北連番擊敗金國,甚至將大半個遼東都強行占據了,高麗也覺得自己的腰杆子硬了起來,麵對來訪的完顏希尹,高麗貴族們提出要求,將鴨綠江東北被金國占據的土地索要迴來。
因為那裏發現了鐵礦,而大漢對鐵礦石的需求,就似一個無底洞一般,高麗人的想法很天真,他們覺得大漢必然能夠容忍自己的國土維持在鴨綠江一帶,若能重返遼東,占據長白山,那就更好了。
發現自己突然成為兩個大國之間的一個重要砝碼,說不定還能夠變成棋手,高麗君臣再一次飄了,隻有金富軾憂慮不已,他熟讀中原史書,很清楚漢人的報複心理有多強。
這個時候就應該趕快擺脫與金國的宗藩關係,一心一意向大漢稱臣,所以他強烈建議,繼續派使者拜見王皇帝,表達高麗願意出兵反攻金國的決心。
但王楷堅決不同意,他還年輕,身為國君的自尊心過於強烈,他覺得漢金兩國交戰,以東北苦寒之地,強盛的大唐、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尚且不能一戰消滅高句麗,王倫憑什麽能夠徹底消滅金國?
所以金國哪怕被逼著退迴東北,至少也能占據上京道廣闊的區域,仍舊能夠對高麗產生威脅,最好的結果就是漢金兩國兩敗俱傷,高麗便可以從中漁翁得利,再現高句麗的輝煌也不是不可能。
金富軾覺得心累,前次剛剛被大漢水師騷擾打痛了,這才幾年,難道高麗就忘記了大漢曾經施加給自己的疼痛了麽?
完顏希尹入開京、在王楷的縱容下,高麗內部的“親金派”勢力又開始抬頭,反正金國在高麗眼中也是大國,“事大主義”下,“事”哪個大不是“事”?
所以完顏宗磐就被老爹再次按在了義州,他很是憤憤不平,都知道漢人善守,前次攻來蘇縣鎮夷堡,並不能代表什麽,也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不行。
當嶽飛領萬餘漢軍一路向東猛衝,就在義州西麵遇到了主動迎上來的完顏宗磐。
“金狗居然有膽氣迎戰?”
作為前鋒的楊再興得到斥候迴報,頓時大喜,遼東這地方的城池,多延續高句麗時代,喜歡在半山腰築城,故而嶽飛很不喜歡攻城戰,屢次想要將金兵從城中引出來。
這裏在遼國時屬於上京道建安縣,阿骨打攻占此地後,改為金國東京道辰州秀岩縣,楊再興的前鋒騎兵,就在秀岩縣東部的五重河附近,與完顏宗磐的大軍相遇。
雖然已經進入十一月,但這幾年北方降雨少,入冬後往往是又幹又寒的天氣,沒有下大雪,土地都被凍結得硬邦邦的。
完顏宗磐領兵先至,先派大軍將河麵結的冰敲碎,就守在道路條件最好的一段河道東麵,他打的什麽主意,楊再興親自在五重河西岸巡視了一番就十分了然。
楊再興並沒有衝動搶渡,而是在河西紮營,命手下先紮起營帳,生起蜂窩煤爐,取冰煮水,讓漢軍士兵們先暖和一下身子。
他覺得完顏宗磐很托大,因為朝廷調動了江南水師,張順已經派了“瘦臉熊” 狄成,領本部水師官兵占據了鹿島,就在五重河入海口的東麵駐紮。
嶽飛已經提前與狄成取得聯係,漢軍的後勤補給就可以通過小船,從海上往陸上運輸,根本不用擔心與金軍對峙消耗。
完顏宗磐頓時傻了眼,前次嶽飛攻錦州,不就是強渡河流擊敗了完顏宗弼麽?怎麽這一次漢軍如此謹慎了?這不是讓我白忙活了老半天?
嶽飛隨後領大軍至,帶著眾將沿河流巡視了一番,也不著急發起進攻,而是命全軍休息,這麽幹冷的天氣,對麵完顏宗磐總得伐木取火吧,對峙數日,一旦金兵鬆懈,機會不就來了麽?
於是隔河對望七八日後,嶽飛看天氣漸好,紅日高升,便命本部工程營出動,一夜之間搭設了三座浮橋,並迅速強渡過河。
依舊是楊再興為先鋒,王彥輔之,兩千漢騎過河後便披掛上馬列陣,這讓完顏宗磐徹底見識到了神武軍的“徐如林、疾如風”!
如何有效地毆打女真人、殲滅金國軍隊,嶽飛以及諸將早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在楊再興領漢騎發起衝鋒後,武鬆領重步兵過河,接著是指揮虎蹲炮和弓弩手的黃鉞,就在河東岸構造了防禦工事。
這一戰完顏宗磐終於知道,自己一向瞧不起的完顏宗弼為何發出那樣痛苦而且有損金軍士氣的哀嚎了!
他本以為楊再興、王彥、武鬆眾將已經夠生猛了,但是看到嶽飛自領一營親衛騎兵,大旗招搖殺穿了金軍大陣後,完顏宗磐也想哀歎。
他很喜歡自己的漢名,“堅如磐石”,但今天他這塊磐石被嶽飛以一種完全不講理的兇悍擊碎了!
帶出來一萬餘大軍,落荒而逃的完顏宗磐隻帶走了不到一半兵馬,狼狽地逃迴了義州。
憑借著秀岩大捷,嶽飛徹底將錦州至義州西部連成一線,提前完成了王倫下達的作戰任務。
接下來就是要對遼東半島東部、東北部殘存的金人進行掃蕩、清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