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何體統?”蕭斡裏剌年紀不大,卻顯然無法接受,當即怒斥。他卻忘了,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做過相關的調查,向來隨軍娼妓都是非常普遍的,遼國也有這樣的傳統。
草原牧民們都以為這廝想要插隊,便開始大聲嚷嚷了起來,讓蕭斡裏剌頓時又尷尬又氣憤,轉身便走。
見到韓世忠時,他怒氣未消,便語氣急速地指責漢軍敗壞草原淳樸的風俗。
韓世忠愣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沒有解釋,總不能當著蕭斡裏剌的麵告訴他,那些隨軍娼妓都是契丹女人吧!
若因此指責漢軍軍紀敗壞,韓世忠是萬萬不能同意的,從金國攻打遼國的中京道、西京道開始,就有許多民間流言傳遍了大宋與新漢的北方。
耶律延禧的後妃、女兒,遼國貴族的女眷們,可都是被金國當作玩物對待的,新漢曾經對俘虜的金國士兵們進行了審訊,錄的口供讓審訊人員都不好意思上報,其中關於金兵如何對遼國婦女的虐待,簡直讓人大開眼界。
河東行省一個參與審訊的小吏,就根據金兵的描述,編寫了一部《女真蠻幸遼女篇》的小冊子,而且還發揚了他那無與倫比的繪畫技法,畫了不少插圖,迅速傳遍了河東諸軍。
韓世忠也曾看過這個小冊子,言辭粗鄙惡俗,插畫相當精美,便令全軍收繳當眾焚毀,又將編書繪圖的小吏狠狠抽打了一番。
這玩意兒若是流傳出去,恐怕絕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都是,新漢為了詆毀金國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內容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韓世忠畢竟是個忠厚的人,麵對蕭斡裏剌的指責,他沒有多說什麽,好在蕭斡裏剌也很快醒悟,冷汗都出來了,自己這不是找死麽?
於是場麵變得和諧了起來,蕭斡裏剌雖然心裏有諸多不服氣,但眼下漢軍勢大,他也實在不敢招惹,便問:“大石林牙在南朝可好麽?”
畢竟是耶律大石曾經的下屬,蕭斡裏剌也聽聞有一些遼國大臣將領投奔了南朝,並且受到了重用,若是耶律大石在南朝混得不錯,他也願意名義上歸順新漢,總得找個靠山不是?
王倫一直舍不得殺耶律大石,目的就是為了籠絡燕山三府以及在金國的遼人民心。畢竟大宋兩次北伐慘敗,讓遼國對南朝多有鄙夷之心,哪怕新漢對外強硬,這種心態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轉變過來的。
故而遼國在被金國攻打的過程中,少有遼國臣子將領南投,現如今新漢所任用的遼國大臣,不過是耶律大石、耶律寧、耶律胡古數人而已。
耶律寧是因為遼國水師在遼金大戰中無人關注成了後娘養的,無奈投奔;耶律胡古是從中京道逃到南京道,又被當時的征東大將軍府征辟為將的。
這兩個人在燕山三府的遼人心中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隻有耶律大石的名氣最大。所以王倫對耶律大石很容忍,也正是靠著耶律大石的威望,在接收了南京道後,燕山三府才得以快速被新漢消化和吸納。
但耶律大石總喜歡搞事情,逼得王倫將他調迴東京城出任禮部侍郎,就近看管了起來。
在燕山三府的普通遼人百姓眼裏,大石林牙果然是個有本事的人,這不就被漢家皇帝召迴朝廷出任六部高官了嘛!
麵對蕭斡裏剌的詢問,韓世忠張口就來,一點兒也不臉紅:“大石林牙甚有才幹,我朝陛下甚是賞識,見今出任禮部侍郎,不日就要成為六部尚書,將來登宰輔之位,也是可能!”
蕭斡裏剌這才放下心來,又問:“蕭合達在南朝可好?”
蕭合達是護送成安公主入嫁西夏的將軍,在史文恭西進時,他也因成安公主絕世自殺而造反,期間還曾派人聯絡陰山契丹,其實也就是西北招討司,但最終在西夏的猛烈打擊下,不得已向南投奔了新漢。
“蕭合達在我朝任將軍,獨領一軍,為西北之重也!”
蕭合達的確是新漢的將軍,也的確獨領一軍,但他領的都是西夏國內投奔來的契丹、黨項、漢人等,人數並不多,大約隻有千餘,都知道蕭合達的地位不過是朝廷出於籠絡之心,西北諸將沒有一個羨慕的。
所以韓世忠的話半真半假,耶律大石、蕭合達在新漢的地位也就這樣了,在不明內情的人眼裏的確很高,但實際也就那樣。
蕭斡裏剌由於地處偏僻,能夠收集到的情報並不準確,但兩下對比後,他覺得韓世忠沒有欺騙自己,於是小心地問:“汝漢家肯與我大遼聯手,安撫草原否?”
韓世忠大笑了起來,伸手一指帳外:“蕭將軍,我領萬騎前來,可不是與汝說笑的!”
鎮州在陰山以北,可敦城也算是漠北大城,完顏婁室不是沒有嚐試過北進,但金國在西京道執行的百姓遷徙計劃,讓金國在西京道的後勤補給過於困難,所以遲遲沒有拿下可敦城。
忽兒劄胡思也沒有攻打可敦城,那是因為漠北草原諸部不善攻城,所以金國與克烈部懶得關注,不代表蕭斡裏剌就可以將遼國西北招討司當作一個可以與新漢談判的對等勢力。
蕭斡裏剌沉默了起來,他對草原局勢看得很清楚,克烈部與塔塔兒部打生打死,一旦決出勝負,可敦城都不保,哪怕落敗的是克烈部,克烈部轉頭攻打,他也沒有辦法堅守太久。
沒有外部支援、四麵都是虎視眈眈的敵人,蕭斡裏剌年輕的臉上滿是疲憊,最後低聲問:“將軍意欲如何?”
“改換旗號,西北招討司為我大漢所有,自陰山南北、維護商路,許可我朝商隊北上,你需沿途護衛,若草原有事,朝廷自會出兵!”
韓世忠的要求也不過分,隻要這最後一支堅守的遼人向朝廷投降,那麽陰山大部分就成為了新漢的勢力範圍,盡管還不能建立有效的統治,但起碼商路被開辟了出來。
蕭斡裏剌又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艱難地說:“若將軍肯派兵,助我擊駝州部民,我情願歸附!”
韓世忠搖搖頭:“你需先歸附,則駝州便是我大漢事務!”
草原牧民們都以為這廝想要插隊,便開始大聲嚷嚷了起來,讓蕭斡裏剌頓時又尷尬又氣憤,轉身便走。
見到韓世忠時,他怒氣未消,便語氣急速地指責漢軍敗壞草原淳樸的風俗。
韓世忠愣了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沒有解釋,總不能當著蕭斡裏剌的麵告訴他,那些隨軍娼妓都是契丹女人吧!
若因此指責漢軍軍紀敗壞,韓世忠是萬萬不能同意的,從金國攻打遼國的中京道、西京道開始,就有許多民間流言傳遍了大宋與新漢的北方。
耶律延禧的後妃、女兒,遼國貴族的女眷們,可都是被金國當作玩物對待的,新漢曾經對俘虜的金國士兵們進行了審訊,錄的口供讓審訊人員都不好意思上報,其中關於金兵如何對遼國婦女的虐待,簡直讓人大開眼界。
河東行省一個參與審訊的小吏,就根據金兵的描述,編寫了一部《女真蠻幸遼女篇》的小冊子,而且還發揚了他那無與倫比的繪畫技法,畫了不少插圖,迅速傳遍了河東諸軍。
韓世忠也曾看過這個小冊子,言辭粗鄙惡俗,插畫相當精美,便令全軍收繳當眾焚毀,又將編書繪圖的小吏狠狠抽打了一番。
這玩意兒若是流傳出去,恐怕絕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都是,新漢為了詆毀金國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內容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韓世忠畢竟是個忠厚的人,麵對蕭斡裏剌的指責,他沒有多說什麽,好在蕭斡裏剌也很快醒悟,冷汗都出來了,自己這不是找死麽?
於是場麵變得和諧了起來,蕭斡裏剌雖然心裏有諸多不服氣,但眼下漢軍勢大,他也實在不敢招惹,便問:“大石林牙在南朝可好麽?”
畢竟是耶律大石曾經的下屬,蕭斡裏剌也聽聞有一些遼國大臣將領投奔了南朝,並且受到了重用,若是耶律大石在南朝混得不錯,他也願意名義上歸順新漢,總得找個靠山不是?
王倫一直舍不得殺耶律大石,目的就是為了籠絡燕山三府以及在金國的遼人民心。畢竟大宋兩次北伐慘敗,讓遼國對南朝多有鄙夷之心,哪怕新漢對外強硬,這種心態也不是短時間就能轉變過來的。
故而遼國在被金國攻打的過程中,少有遼國臣子將領南投,現如今新漢所任用的遼國大臣,不過是耶律大石、耶律寧、耶律胡古數人而已。
耶律寧是因為遼國水師在遼金大戰中無人關注成了後娘養的,無奈投奔;耶律胡古是從中京道逃到南京道,又被當時的征東大將軍府征辟為將的。
這兩個人在燕山三府的遼人心中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隻有耶律大石的名氣最大。所以王倫對耶律大石很容忍,也正是靠著耶律大石的威望,在接收了南京道後,燕山三府才得以快速被新漢消化和吸納。
但耶律大石總喜歡搞事情,逼得王倫將他調迴東京城出任禮部侍郎,就近看管了起來。
在燕山三府的普通遼人百姓眼裏,大石林牙果然是個有本事的人,這不就被漢家皇帝召迴朝廷出任六部高官了嘛!
麵對蕭斡裏剌的詢問,韓世忠張口就來,一點兒也不臉紅:“大石林牙甚有才幹,我朝陛下甚是賞識,見今出任禮部侍郎,不日就要成為六部尚書,將來登宰輔之位,也是可能!”
蕭斡裏剌這才放下心來,又問:“蕭合達在南朝可好?”
蕭合達是護送成安公主入嫁西夏的將軍,在史文恭西進時,他也因成安公主絕世自殺而造反,期間還曾派人聯絡陰山契丹,其實也就是西北招討司,但最終在西夏的猛烈打擊下,不得已向南投奔了新漢。
“蕭合達在我朝任將軍,獨領一軍,為西北之重也!”
蕭合達的確是新漢的將軍,也的確獨領一軍,但他領的都是西夏國內投奔來的契丹、黨項、漢人等,人數並不多,大約隻有千餘,都知道蕭合達的地位不過是朝廷出於籠絡之心,西北諸將沒有一個羨慕的。
所以韓世忠的話半真半假,耶律大石、蕭合達在新漢的地位也就這樣了,在不明內情的人眼裏的確很高,但實際也就那樣。
蕭斡裏剌由於地處偏僻,能夠收集到的情報並不準確,但兩下對比後,他覺得韓世忠沒有欺騙自己,於是小心地問:“汝漢家肯與我大遼聯手,安撫草原否?”
韓世忠大笑了起來,伸手一指帳外:“蕭將軍,我領萬騎前來,可不是與汝說笑的!”
鎮州在陰山以北,可敦城也算是漠北大城,完顏婁室不是沒有嚐試過北進,但金國在西京道執行的百姓遷徙計劃,讓金國在西京道的後勤補給過於困難,所以遲遲沒有拿下可敦城。
忽兒劄胡思也沒有攻打可敦城,那是因為漠北草原諸部不善攻城,所以金國與克烈部懶得關注,不代表蕭斡裏剌就可以將遼國西北招討司當作一個可以與新漢談判的對等勢力。
蕭斡裏剌沉默了起來,他對草原局勢看得很清楚,克烈部與塔塔兒部打生打死,一旦決出勝負,可敦城都不保,哪怕落敗的是克烈部,克烈部轉頭攻打,他也沒有辦法堅守太久。
沒有外部支援、四麵都是虎視眈眈的敵人,蕭斡裏剌年輕的臉上滿是疲憊,最後低聲問:“將軍意欲如何?”
“改換旗號,西北招討司為我大漢所有,自陰山南北、維護商路,許可我朝商隊北上,你需沿途護衛,若草原有事,朝廷自會出兵!”
韓世忠的要求也不過分,隻要這最後一支堅守的遼人向朝廷投降,那麽陰山大部分就成為了新漢的勢力範圍,盡管還不能建立有效的統治,但起碼商路被開辟了出來。
蕭斡裏剌又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艱難地說:“若將軍肯派兵,助我擊駝州部民,我情願歸附!”
韓世忠搖搖頭:“你需先歸附,則駝州便是我大漢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