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離說得苦口婆心,司空瑾聽到最後勉強點了點頭,陸大人才鬆了口氣,他以為這個事情可以先暫告一段落了,眾人散了,他也就迴了府。然後雞還沒叫便又起來,進宮去趕朝會。陸大人出門的時候絕對想不到,朝會之上會翻起如此的滔天巨浪,因為他心裏還是有些擔憂出門也就早了些,在乞丐那信送來之前便離了府。
江容是昨夜收到的東西,蓋著甘肅巡撫印信的信件和一些其他東西,驚得他是一宿未睡,帶著血絲去的朝堂。而薛洛則更是頭疼,因為佟進堯是直接帶著狀子和證據來的,佟大人既是去他那投案自首,更是以苦主身份狀告當朝皇子禍害良人,順帶上那些無可恕的罪行。饒是所有人也想不到佟進堯竟會走這一步,如此一來景修宜隻怕再無退路。
景既明這段日子過得並不是很好,太後先去,與他連著的人又少了一個,呈上來的摺子奏章中並無太大的動蕩,可是卻也不安穩,東海的海賊倭寇屢禁不止,所謂的安平隻是表麵。
上朝路上,滿麵憔悴的薛洛正好與眼帶血絲的江容,兩人私交還行,互相問候了一聲。兩個人一前一後走在道上,薛洛最終還是問了一句:“江大人,最近可有聽聞什麽大事?”
江容止住腳步,迴頭對上薛大人的眼,雙眸輕眯一下,說:“薛大人可有聽到什麽風聲?”
薛洛盯他看了一會,突然笑了起來,眼中卻全是無奈:“風聲倒是沒聽到,薛某人直接見到人了。”
江容神色一怔,心道佟進堯倒是走了步好棋,他沉默了一會,說:“薛兄,事重從緩。”又看一眼漸漸來的大人們,直覺得今天很多人都有些不一樣,“兩害相權與其輕,朝會之上,你我見機行事。”
薛洛便知曉,江容那裏肯定也是有相關消息的。
第37章 盛怒
朝會之上,一切好像都是那般的慣常,皇帝高坐那裏,聽著自己的大臣們說著的那些或重或緩或急的事,其實天下的事每一天都差不多,今天也隻是個尋常日子。景既明漠然的看著下麵,好像那些肱骨大臣的臉一張張都模糊了,分不清誰是誰。
突然聽到有個聲音:“陛下,臣有本要奏。”
陸離一下子就警覺了起來,因為說話的那個人下是司空瑾。不是都說好了,怎麽會這樣。
慕博衍斜著眼看了一眼尚書令,然後又將眼垂了下去,看來這風雨是擋不住了。
隻見司空瑾重重跪下,以頭槍地,將夾著血書的奏摺高舉頭頂,接著說:“臣有本要奏。”
景既明看一眼邊上內侍,那人趕緊下去將司空瑾手上的摺子拿過來,遞給皇帝。皇帝口中說著:“愛卿先起身來,朕聽著呢。”
剛要將摺子打開,卻聽他繼續說,佟進堯與他說的,他一條一條再過了一遍,加上他所查證到的,一一具言。景既明瞬間蒼白了麵容,就如在雨水中泡了整個梅雨季的那般白。
滿朝文武得了消息的本就不在少數,如今司空瑾帶了這麽個頭,自然就有以敢於諍言標榜的大人站出來力挺司空大人,然後人便多了起來。陸離朝著尚書令看去,那一臉的泰然,分明是那視死如歸的平靜。陸離的震驚與其說是為了司空瑾的清正,為他的無畏,更多是可惜了這位大人的滿腔熱血。
魏弘並沒有收到信件,聽到這麽大的事自然也是氣憤難當,他也想要附意,卻被慕博衍眼疾手快拉住了,沖他搖頭,才算作罷。
朝堂上的局麵就算是身為皇帝的景既明也控製不住了,如此群情激憤,景修宜早就嚇得麵如土色,雙膝一軟就跪在那了,起都起不來。皇帝捏著奏摺的手過於用力,完全失了血色,他費力的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黑紅,以血為墨寫出的冤屈啊。下麵的人跪了一片,他去看他那個好兒子,已經縮成了一團,鼓了好幾次的氣,張了好幾次的口,才讓自己說出話:“佟進堯何在?”
一直沉默的薛洛終於邁了一步:“啟奏陛下,昨夜罪臣佟進堯來禦史台投案,如今關押在天牢之內。”
景既明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司空大人清正了一輩子,可惜是太過清正了。陸離的話他聽進去了,卻終究是忍不住,那麽多人,皇帝向來以明君自詡,以仁厚治國,他知道彈劾皇子事關重大,卻賭法不責眾。
慕博衍稍微抬眼,看到不管是跪著的還是站著的,很多人都在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瞥那禦座之上的皇帝,臉色變得難看。眼睛轉了小半圈,剛好對上景雲的目光,抿著唇沖他搖了搖頭。他心道:司空大人,法不責眾,可您這是逼宮,逼著皇帝殺自己的兒子,是造反呢。
目光交匯,一瞬間兩個人都有了自己的主意,慕博衍是不會沾上這攤渾水的,景雲卻是“撲通”一下跪了下去,倒不是要追究那處處為難他的景修宜的罪行,立場堅定的說:“還請父皇明鑑,兒臣斷不信三哥會做出此等事情。”
本來,景雲身為太子,這個時候應該明哲保身,裝聾作啞的看事情發展,畢竟景修宜的罪過那麽大,而且都並非虛妄之言,他不可能幫著景修宜求情,若是搭腔幫司空瑾則更要不得,如此落井下石,剷除異己太過光明正大,畢竟是他的親兄弟。
景既明知道這個事情太過重大,貪墨養軍、害死人命、開礦賣官,擱平時他早就拍案而起命人徹查了,可當著滿朝文武,如今要親自處置自己的兒子,前段時間天下還在盛讚自己的清明仁孝,這兒子是不像話,可這麽被逼,他心裏頭的想法不免就會多了。
景雲話剛一說完,景承宇也就迴過味了,自己還是慢人一步,卻仍舊隻能按著他的話頭接下:“皇上明鑑,兒臣認為太子所言極是,臣也是不信三弟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茲事體大,兒臣覺得還應當從長計議。”
司空瑾本就是存了死誌的,都這樣了,他不可能退卻,義正腔圓有條不紊道:“陛下,佟大人提供的帳本書信都在臣府上放著,三殿下藏人的居所臣也查了,如今那院內的一幹人等都已拿下,臣不敢欺君,具體如何,還請皇上明察。”
景既明明白這個事情今天肯定是要有所交代的,看那不成器的兒子縮成那副德行他便知道這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真的,心下早就涼了半邊。直到聽到景雲說的話,他才迴轉過來,臉上帶了一絲灰敗的慘澹,出口的聲音像是兩片鏽蝕了的鐵器摩擦一般,嘶啞的厲害,他說:“來人,給朕將這逆子拿下,大理寺卿何在?”
江容往上:“臣在。”
“傳朕旨意,此案交由大理寺徹查。”景既明憋著氣,“禦史台從旁協助。”
“遵旨。”“臣遵旨。”
說完,景既明什麽都不想再說,甚至連看都不想多看任何人一眼,這朝便就這麽倉促的下了。大步下殿的時候腳下不穩,差點就摔了,虧得邊上的公公扶了的把,當朝天子才沒五體投地,也就是這一下,皇帝的視線便看到還跪著的司空瑾他們,司空大人就算是跪著,脊背也是挺直的,猶如鬆柏巋然不動,好啊,真是的朕的股肱重臣!
</br>
江容是昨夜收到的東西,蓋著甘肅巡撫印信的信件和一些其他東西,驚得他是一宿未睡,帶著血絲去的朝堂。而薛洛則更是頭疼,因為佟進堯是直接帶著狀子和證據來的,佟大人既是去他那投案自首,更是以苦主身份狀告當朝皇子禍害良人,順帶上那些無可恕的罪行。饒是所有人也想不到佟進堯竟會走這一步,如此一來景修宜隻怕再無退路。
景既明這段日子過得並不是很好,太後先去,與他連著的人又少了一個,呈上來的摺子奏章中並無太大的動蕩,可是卻也不安穩,東海的海賊倭寇屢禁不止,所謂的安平隻是表麵。
上朝路上,滿麵憔悴的薛洛正好與眼帶血絲的江容,兩人私交還行,互相問候了一聲。兩個人一前一後走在道上,薛洛最終還是問了一句:“江大人,最近可有聽聞什麽大事?”
江容止住腳步,迴頭對上薛大人的眼,雙眸輕眯一下,說:“薛大人可有聽到什麽風聲?”
薛洛盯他看了一會,突然笑了起來,眼中卻全是無奈:“風聲倒是沒聽到,薛某人直接見到人了。”
江容神色一怔,心道佟進堯倒是走了步好棋,他沉默了一會,說:“薛兄,事重從緩。”又看一眼漸漸來的大人們,直覺得今天很多人都有些不一樣,“兩害相權與其輕,朝會之上,你我見機行事。”
薛洛便知曉,江容那裏肯定也是有相關消息的。
第37章 盛怒
朝會之上,一切好像都是那般的慣常,皇帝高坐那裏,聽著自己的大臣們說著的那些或重或緩或急的事,其實天下的事每一天都差不多,今天也隻是個尋常日子。景既明漠然的看著下麵,好像那些肱骨大臣的臉一張張都模糊了,分不清誰是誰。
突然聽到有個聲音:“陛下,臣有本要奏。”
陸離一下子就警覺了起來,因為說話的那個人下是司空瑾。不是都說好了,怎麽會這樣。
慕博衍斜著眼看了一眼尚書令,然後又將眼垂了下去,看來這風雨是擋不住了。
隻見司空瑾重重跪下,以頭槍地,將夾著血書的奏摺高舉頭頂,接著說:“臣有本要奏。”
景既明看一眼邊上內侍,那人趕緊下去將司空瑾手上的摺子拿過來,遞給皇帝。皇帝口中說著:“愛卿先起身來,朕聽著呢。”
剛要將摺子打開,卻聽他繼續說,佟進堯與他說的,他一條一條再過了一遍,加上他所查證到的,一一具言。景既明瞬間蒼白了麵容,就如在雨水中泡了整個梅雨季的那般白。
滿朝文武得了消息的本就不在少數,如今司空瑾帶了這麽個頭,自然就有以敢於諍言標榜的大人站出來力挺司空大人,然後人便多了起來。陸離朝著尚書令看去,那一臉的泰然,分明是那視死如歸的平靜。陸離的震驚與其說是為了司空瑾的清正,為他的無畏,更多是可惜了這位大人的滿腔熱血。
魏弘並沒有收到信件,聽到這麽大的事自然也是氣憤難當,他也想要附意,卻被慕博衍眼疾手快拉住了,沖他搖頭,才算作罷。
朝堂上的局麵就算是身為皇帝的景既明也控製不住了,如此群情激憤,景修宜早就嚇得麵如土色,雙膝一軟就跪在那了,起都起不來。皇帝捏著奏摺的手過於用力,完全失了血色,他費力的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黑紅,以血為墨寫出的冤屈啊。下麵的人跪了一片,他去看他那個好兒子,已經縮成了一團,鼓了好幾次的氣,張了好幾次的口,才讓自己說出話:“佟進堯何在?”
一直沉默的薛洛終於邁了一步:“啟奏陛下,昨夜罪臣佟進堯來禦史台投案,如今關押在天牢之內。”
景既明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司空大人清正了一輩子,可惜是太過清正了。陸離的話他聽進去了,卻終究是忍不住,那麽多人,皇帝向來以明君自詡,以仁厚治國,他知道彈劾皇子事關重大,卻賭法不責眾。
慕博衍稍微抬眼,看到不管是跪著的還是站著的,很多人都在用眼角的餘光偷偷瞥那禦座之上的皇帝,臉色變得難看。眼睛轉了小半圈,剛好對上景雲的目光,抿著唇沖他搖了搖頭。他心道:司空大人,法不責眾,可您這是逼宮,逼著皇帝殺自己的兒子,是造反呢。
目光交匯,一瞬間兩個人都有了自己的主意,慕博衍是不會沾上這攤渾水的,景雲卻是“撲通”一下跪了下去,倒不是要追究那處處為難他的景修宜的罪行,立場堅定的說:“還請父皇明鑑,兒臣斷不信三哥會做出此等事情。”
本來,景雲身為太子,這個時候應該明哲保身,裝聾作啞的看事情發展,畢竟景修宜的罪過那麽大,而且都並非虛妄之言,他不可能幫著景修宜求情,若是搭腔幫司空瑾則更要不得,如此落井下石,剷除異己太過光明正大,畢竟是他的親兄弟。
景既明知道這個事情太過重大,貪墨養軍、害死人命、開礦賣官,擱平時他早就拍案而起命人徹查了,可當著滿朝文武,如今要親自處置自己的兒子,前段時間天下還在盛讚自己的清明仁孝,這兒子是不像話,可這麽被逼,他心裏頭的想法不免就會多了。
景雲話剛一說完,景承宇也就迴過味了,自己還是慢人一步,卻仍舊隻能按著他的話頭接下:“皇上明鑑,兒臣認為太子所言極是,臣也是不信三弟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茲事體大,兒臣覺得還應當從長計議。”
司空瑾本就是存了死誌的,都這樣了,他不可能退卻,義正腔圓有條不紊道:“陛下,佟大人提供的帳本書信都在臣府上放著,三殿下藏人的居所臣也查了,如今那院內的一幹人等都已拿下,臣不敢欺君,具體如何,還請皇上明察。”
景既明明白這個事情今天肯定是要有所交代的,看那不成器的兒子縮成那副德行他便知道這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真的,心下早就涼了半邊。直到聽到景雲說的話,他才迴轉過來,臉上帶了一絲灰敗的慘澹,出口的聲音像是兩片鏽蝕了的鐵器摩擦一般,嘶啞的厲害,他說:“來人,給朕將這逆子拿下,大理寺卿何在?”
江容往上:“臣在。”
“傳朕旨意,此案交由大理寺徹查。”景既明憋著氣,“禦史台從旁協助。”
“遵旨。”“臣遵旨。”
說完,景既明什麽都不想再說,甚至連看都不想多看任何人一眼,這朝便就這麽倉促的下了。大步下殿的時候腳下不穩,差點就摔了,虧得邊上的公公扶了的把,當朝天子才沒五體投地,也就是這一下,皇帝的視線便看到還跪著的司空瑾他們,司空大人就算是跪著,脊背也是挺直的,猶如鬆柏巋然不動,好啊,真是的朕的股肱重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