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平安,看他那黑深的眼圈,聽他說戰場廝殺的慘烈,京生想,王爺經曆的看到的定然要比平安多多了,又想著,他什麽都幫不上,隻能希望王爺能夠早日安下心來。
倒也是慢慢的迴覆了,睡夢也慢慢歸於平靜了,不再沉淪夢魘。慕博衍的心境開了很多,北疆一行他知道了自己太多的力有不逮,慕淩恆,魏無忌,他知道再錚錚的鐵漢,再蓋世的英雄都是逃不過那一遭的。活第二世的他生老病死本就不懼,他知道人沒必要跟自己較那種勁。與原先那為勢所迫不同,他希望他不單能護佑一座中興王府,但安天下他做不到,所以他會盡力去幫那個能做到的人。
遠在西南的魏蓁蓁也趕過來送她父親最後一程。那時侯府尚在修建,魏弘對住所什麽的並無要求,一直在驛館中待著。慕博衍不是沒想過讓他來王府居住,但又一想,他和他還是就這麽淡然才好,魏弘是真英雄,而他已經選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陰詭之路,如此分道揚鑣就好。可魏蓁蓁就算是將門之後也還隻是個小姑娘,他在猶豫的時候景既明彰顯了明君風範,魏將軍一生為國馬革裹屍,憐魏蓁蓁小小年紀喪母失父,雖說還有個兄長,畢竟是個不細心的漢子,封了個柔嘉郡主接進了宮。如此,慕博衍覺得他跟魏弘之間更應該保持距離了。
再一次站在朝堂之上,群臣還是如尋常那般稟報,討論然後爭吵。恍惚間,慕博衍覺得好像過了好久好久,久得好像北疆戰事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是啊,收了地,得了民,每年多了兩個進貢的國,四海昇平的太快了。低著頭的慕博衍第一次抬眼認真打量起那個坐在高堂上的皇帝,堂上的光照不到高座,那張臉顯得黯淡,不充足的光線也能看到那皇冠下黑白夾雜的發絲,他想,那個人眼角應該也堆起皺紋了。慕博衍覺得,其實那個人也老了。
北疆戰事定下,到慕博衍迴京,一直再到他重新上朝,景雲就見了他三次,一次是城門迎接,一次是魏無忌出殯,一次是他去中興王府,然後沒說上兩句便託身體不佳送了他這個太子的客。姚安歌跟他說:“王爺心思太亂,太子還是容他自己想想清楚。”
朝堂上,他站在陰影裏,隻是站在那聽著,景雲看著明明還是曾經的那個俊秀少年,斂去光華卻帶出了一絲落拓的滄桑。明明那人就站在自己麵前,卻覺得與他就隔了千山萬水那麽遠的距離。
“博衍。”下朝後,其他人都走遠了,景雲叫了一聲。
慕博衍迴過頭,帶著那個讓人百看不厭的笑臉,停下步子,看著太子。好像是在等他接下去的話,然後兩個人就這麽站在禦道的一側,隻是看著對方。見景雲許久不曾有下話,慕博衍退迴幾步,說:“殿下。”
“你……”景雲想問剛才你在想什麽,卻是欲說還休,又停住了。
“太子請說。”慕博衍笑意盈盈。
景雲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頓了好一會,才說:“父皇賞了些團茶,去孤宮中嚐嚐。”
慕博衍笑道:“那就多謝太子殿下了。”
兩個人一前一後往東宮而去,後麵跟著內侍,一路並無多話。
茶品了,水果吃了,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也該告辭了。打算走人的慕博衍站起身子,卻聽景雲的聲音中帶著壓抑的克製,他說:“我知道,你都是為了我。你放心。”
為你嗎?有那麽一瞬間慕博衍也問過自己,卻給不出自己滿意的答案。放心,我又要放什麽心?迴身低下身子,靠近景雲,他說:“為太子,為將軍戰士,更為天下百姓。”
等景雲再看去,那個人已經朝宮門去了,吩咐左右將團茶包一小包,給中興王送去。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聖人無私利。
讀書人一生所求,不是黃金屋,不為顏如玉,而是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照本宣科的話人人會說,明不明白卻不得而知。兩世為人,不敢說自己有多麽深的感悟,但有些東西也已經慢慢浸入慕博衍那長身而立的傲骨血氣中了。
若是太平盛世,紅塵萬丈也不過幾個寒暑,當個紈絝王爺笙歌美酒軟玉在懷就如此富貴一生也是未嚐不可。隻可惜多事之秋,而他背負著慕家先祖用幾代鮮血換來的榮耀,自然胸中溝壑萬千。
第15章 侯爺
慕博衍看著姚安歌,指尖輕輕一點那張紙頁:“人在朝堂,猶如身入窄巷,若是腹背受敵,隻怕是死路一條。”
姚安歌微微垂下眼睫,緩緩道:“六月甲申,許、汝、單、齊、蔡五州蝗災。蝗起東北,趨至西南,禾稼糙木俱盡,饑民十數萬有餘。皇帝陛下著戶部下放賑災銀兩並令各州府衙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慕博衍剛要聽接下去姚安歌怎麽說,就見京生風風火火闖了進來。
“王爺,太子來了。”京生說道。
慕博衍有些奇怪,往常景雲來都是京生直接給迎進門,他人在哪就直接將太子領到哪,這次怎麽會先跑來通報。“太子有帶誰來?”
“太子邊上還有陸大人,還有……”京生看一眼慕博衍,說:“還有魏侯爺。”
魏弘!魏無忌封了忠武侯,承位的魏弘自然就成了魏侯爺。慕博衍有些奇怪:“侯爺跟太子一起來的?”
京生迴:“那倒不是,在門口剛好撞上,奴才就讓人先帶殿下和侯爺他們去後園了,然後馬上跑來稟報。”
聽完才稍稍安下心,“安歌,一起去後園。”
到了小園,那幾個人都已坐下,正中央的是景雲,旁邊坐著陸離,然後隔著空位,就看到了魏弘。見他來了,除了景雲,另兩個都站了起來。
慕博衍說:“本王來遲了,勞諸位久候,見諒,見諒了。”
姚安歌微微低頭,拱拱手:“太子殿下,魏侯爺,陸大人。”
景雲看著這些人:“都來了,坐下吧,你們個個頂天站著,孤說話都覺得有些費勁了。”
“太子所言及是,大傢夥都坐,酒水糕點水果茶王府中都有,咱好好說說話。”
“博衍,來的時候聽京生說,你跟姚公子正在商議事情。孤倒是好奇了,說說你們在聊什麽家國大事呢?”景去語氣輕鬆,好像真的就是幾個少年人閑來無事打打秋風聊聊家常。
慕博衍道:“太子說笑了,在座諸位除了本王區區不才,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比如陸大人——”他指著陸離,“新科狀元,天子門生,雖說現今隻是屈於翰林院,但本王敢說陸大人是撐得起大夏未來的棟樑之才。”
陸離是陸明軒的侄子,少時便負盛名,學識本事當個狀元也算實至名歸。而文人相輕的毛病又太重,總有那些個自己比不上人卻愛陰陽怪氣在背後嚼舌根的。再者陸家封蔭太大,提起他總愛在前麵掛個“陸大學士親侄”這一名頭,好似他就是借著他叔父的東風上的位一樣。
</br>
倒也是慢慢的迴覆了,睡夢也慢慢歸於平靜了,不再沉淪夢魘。慕博衍的心境開了很多,北疆一行他知道了自己太多的力有不逮,慕淩恆,魏無忌,他知道再錚錚的鐵漢,再蓋世的英雄都是逃不過那一遭的。活第二世的他生老病死本就不懼,他知道人沒必要跟自己較那種勁。與原先那為勢所迫不同,他希望他不單能護佑一座中興王府,但安天下他做不到,所以他會盡力去幫那個能做到的人。
遠在西南的魏蓁蓁也趕過來送她父親最後一程。那時侯府尚在修建,魏弘對住所什麽的並無要求,一直在驛館中待著。慕博衍不是沒想過讓他來王府居住,但又一想,他和他還是就這麽淡然才好,魏弘是真英雄,而他已經選了一條蜿蜒曲折的陰詭之路,如此分道揚鑣就好。可魏蓁蓁就算是將門之後也還隻是個小姑娘,他在猶豫的時候景既明彰顯了明君風範,魏將軍一生為國馬革裹屍,憐魏蓁蓁小小年紀喪母失父,雖說還有個兄長,畢竟是個不細心的漢子,封了個柔嘉郡主接進了宮。如此,慕博衍覺得他跟魏弘之間更應該保持距離了。
再一次站在朝堂之上,群臣還是如尋常那般稟報,討論然後爭吵。恍惚間,慕博衍覺得好像過了好久好久,久得好像北疆戰事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了。是啊,收了地,得了民,每年多了兩個進貢的國,四海昇平的太快了。低著頭的慕博衍第一次抬眼認真打量起那個坐在高堂上的皇帝,堂上的光照不到高座,那張臉顯得黯淡,不充足的光線也能看到那皇冠下黑白夾雜的發絲,他想,那個人眼角應該也堆起皺紋了。慕博衍覺得,其實那個人也老了。
北疆戰事定下,到慕博衍迴京,一直再到他重新上朝,景雲就見了他三次,一次是城門迎接,一次是魏無忌出殯,一次是他去中興王府,然後沒說上兩句便託身體不佳送了他這個太子的客。姚安歌跟他說:“王爺心思太亂,太子還是容他自己想想清楚。”
朝堂上,他站在陰影裏,隻是站在那聽著,景雲看著明明還是曾經的那個俊秀少年,斂去光華卻帶出了一絲落拓的滄桑。明明那人就站在自己麵前,卻覺得與他就隔了千山萬水那麽遠的距離。
“博衍。”下朝後,其他人都走遠了,景雲叫了一聲。
慕博衍迴過頭,帶著那個讓人百看不厭的笑臉,停下步子,看著太子。好像是在等他接下去的話,然後兩個人就這麽站在禦道的一側,隻是看著對方。見景雲許久不曾有下話,慕博衍退迴幾步,說:“殿下。”
“你……”景雲想問剛才你在想什麽,卻是欲說還休,又停住了。
“太子請說。”慕博衍笑意盈盈。
景雲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頓了好一會,才說:“父皇賞了些團茶,去孤宮中嚐嚐。”
慕博衍笑道:“那就多謝太子殿下了。”
兩個人一前一後往東宮而去,後麵跟著內侍,一路並無多話。
茶品了,水果吃了,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也該告辭了。打算走人的慕博衍站起身子,卻聽景雲的聲音中帶著壓抑的克製,他說:“我知道,你都是為了我。你放心。”
為你嗎?有那麽一瞬間慕博衍也問過自己,卻給不出自己滿意的答案。放心,我又要放什麽心?迴身低下身子,靠近景雲,他說:“為太子,為將軍戰士,更為天下百姓。”
等景雲再看去,那個人已經朝宮門去了,吩咐左右將團茶包一小包,給中興王送去。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聖人無私利。
讀書人一生所求,不是黃金屋,不為顏如玉,而是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照本宣科的話人人會說,明不明白卻不得而知。兩世為人,不敢說自己有多麽深的感悟,但有些東西也已經慢慢浸入慕博衍那長身而立的傲骨血氣中了。
若是太平盛世,紅塵萬丈也不過幾個寒暑,當個紈絝王爺笙歌美酒軟玉在懷就如此富貴一生也是未嚐不可。隻可惜多事之秋,而他背負著慕家先祖用幾代鮮血換來的榮耀,自然胸中溝壑萬千。
第15章 侯爺
慕博衍看著姚安歌,指尖輕輕一點那張紙頁:“人在朝堂,猶如身入窄巷,若是腹背受敵,隻怕是死路一條。”
姚安歌微微垂下眼睫,緩緩道:“六月甲申,許、汝、單、齊、蔡五州蝗災。蝗起東北,趨至西南,禾稼糙木俱盡,饑民十數萬有餘。皇帝陛下著戶部下放賑災銀兩並令各州府衙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慕博衍剛要聽接下去姚安歌怎麽說,就見京生風風火火闖了進來。
“王爺,太子來了。”京生說道。
慕博衍有些奇怪,往常景雲來都是京生直接給迎進門,他人在哪就直接將太子領到哪,這次怎麽會先跑來通報。“太子有帶誰來?”
“太子邊上還有陸大人,還有……”京生看一眼慕博衍,說:“還有魏侯爺。”
魏弘!魏無忌封了忠武侯,承位的魏弘自然就成了魏侯爺。慕博衍有些奇怪:“侯爺跟太子一起來的?”
京生迴:“那倒不是,在門口剛好撞上,奴才就讓人先帶殿下和侯爺他們去後園了,然後馬上跑來稟報。”
聽完才稍稍安下心,“安歌,一起去後園。”
到了小園,那幾個人都已坐下,正中央的是景雲,旁邊坐著陸離,然後隔著空位,就看到了魏弘。見他來了,除了景雲,另兩個都站了起來。
慕博衍說:“本王來遲了,勞諸位久候,見諒,見諒了。”
姚安歌微微低頭,拱拱手:“太子殿下,魏侯爺,陸大人。”
景雲看著這些人:“都來了,坐下吧,你們個個頂天站著,孤說話都覺得有些費勁了。”
“太子所言及是,大傢夥都坐,酒水糕點水果茶王府中都有,咱好好說說話。”
“博衍,來的時候聽京生說,你跟姚公子正在商議事情。孤倒是好奇了,說說你們在聊什麽家國大事呢?”景去語氣輕鬆,好像真的就是幾個少年人閑來無事打打秋風聊聊家常。
慕博衍道:“太子說笑了,在座諸位除了本王區區不才,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比如陸大人——”他指著陸離,“新科狀元,天子門生,雖說現今隻是屈於翰林院,但本王敢說陸大人是撐得起大夏未來的棟樑之才。”
陸離是陸明軒的侄子,少時便負盛名,學識本事當個狀元也算實至名歸。而文人相輕的毛病又太重,總有那些個自己比不上人卻愛陰陽怪氣在背後嚼舌根的。再者陸家封蔭太大,提起他總愛在前麵掛個“陸大學士親侄”這一名頭,好似他就是借著他叔父的東風上的位一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