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樓中再見到這刀槍不能斷、烈火不能熔的玄冰鐵索,也難怪沈忘荃以為是汝鳳生授意十二家的人所為。畢竟以他與十二家當初極深的淵源,要他們做這些也想來不難。卻不知汝鳳生的確毫不知情,自能用流水製成十二歸元陣後,他要那鐵索何用,畢竟笨重又無法隨身攜帶;再者睹物思人,憤懣傷懷之下,居然這麽多年從未過問這鐵索去向,想來是早已被人盜走了。他這才明白,二人怕是因為一場齟齬,卻不知不覺陷入了別人的陰謀之中,顫聲道:“……你再念!”
王樵道:“你打開石門,放我青弟出來,就能親眼看到這些血書。沈老師還有些話想跟你說,你想不想見他?”他先前纏情難捨,焦慮如熾,心思大亂,頭痛欲裂,這才明白為什麽三問中第二問叫做“纏情無意”,此時將自己硬生生剖做兩個,話語說來冷如寒玉,便是字字關心,卻又毫不關心。但汝鳳生慨然不語,半晌道:“這石頭既然放下,又怎麽能起來?我就算出來了,又能做什麽?”四鬼都趕上前去,跪下道:“還望師尊珍重,弟子隻願長聆教誨。”
蟾聖愴然道:“我知道你們想問什麽。一應事務,文業管慣了的,照舊就是。隻是你們誰也沒有學會我的真本領,這南派‘教宗’之稱,今日就廢了罷,省得你們將來繼續爭得頭破血流。”
趙朗卻心性浮動,算計頗深,道:“師父,你把絕技都帶到墳墓裏了,我們想學也是不能了的。”
汝鳳生嘿地一聲冷笑,道:“你以為我想躺在這墳墓裏麽?這九天璿星、十二歸元,我沒教過你們嗎?這樣罷!我死前得知自己上了這樣一個大當,反正已睡不安穩,於地下也沒有臉去見他;幹脆也不藏私,不管是誰,是什麽教派——反正我派自來‘有教無類’——隻要能憑一己之力打開這‘斷龍石’,學會這‘九天璿星圖’和‘十二歸元陣’,我南派就奉此人為教宗。”
幾人大失所望,他們早已得傳這兩樣絕技,隻是變幻太過複雜、道理更是艱深奇詭,難以參破,饒是絞盡腦汁、用盡功夫,卻無甚進境,反倒不如學習其他技法來得實用又快捷,因此早已將這兩樣放在一邊。更何況那斷龍石怎能打開?其他幾人一見到這高逾數丈的巨石,也知道斷然不能憑人力移動。
當然,若是能聚集數千人眾,設置機括,自然也許有辦法能將巨石抬起,但那耗費時日不說,殊非武人本分,更兼不敬。他們是蟾聖的弟子,怎敢妄動師長墳墓?隻是這兩句話傳出,又不知多少人要上鬼蟾山來一探究竟,一試身手,紛爭必不可少。四人心事重重,也顧不上再去細究那鳳文真假。
卑明與湯光顯、禤百齡上前試撼巨石,果然紋絲不動,連地上屑痕也沒有分毫的挪移痕跡;四周皆是巨石山岩,無法掘土挖洞。都四顧相望,搖了搖頭。
王樵自知打開這石壁斷無可能,心中一片淒冷,腳下力道一泄,頹然坐倒在地。王儀也不敢置信,手指撫著石頭,眼中怔怔掉下淚來。沈茹瓏到底心疼女兒,將她抱在懷裏,隱隱猜到一些情由,卻不敢出言相勸。
卑明真人緩步上前,向石壁道:“汝前輩,晚輩武當卑明。五十年前,我曾上鬼蟾山來求教過。”他年屆古稀,已經是一代宗師,卻得在蟾聖麵前自稱晚輩。“剛剛那些書信,當真便是鳳文嗎?”
蟾聖道:“是你啊!我記得的。窮酸小子……如今卻是大豪傑了。你問我是不是……哈哈哈……寫給我的信,自然是鳳文了,不是嗎?十二家對我懷恨在心,想要借荃兒報複我,的確算計了我,卻沒有想到也被他算計了……”他笑得淒涼,長嘆一聲,對四鬼道:“從此鬼蟾山與十二家勢不兩立,你們若有誰忘了,便不是我萬鬼蟾聖的弟子。 ”他頓了頓,對王樵道,“好孩子,你把剩下的念給我聽吧。他還寫了什麽?……”聲音漸漸失力,幾不可聞。王樵定了定神,拿起那紙張來,緩緩續念下去。隻覺那信上文字,又由激越憤慳、難以釋懷轉為沖和淡然。他一開始有要挾威迫之意,隻當是別人的故事,字句間情感不深;如今緩緩讀來,便仿佛與自己心境相互應證。這信寫的正是兩人永隔之際,雖知其生,卻無法相見;諸多不解猜疑疊加,最終又選擇一一釋然,正與王樵此時心境盡皆相合。
旁人都覺得這等悖倫亂常的情事,又盡是涉及祖輩私情,令人不齒,且聽之不雅,但其中切切,卻也感人至深。眾人不便再聽,四鬼便道:“各位身上檀煙將去,殿內桂香逼人,擾靈台清明,還請出去等候罷。”唯獨王樵卻並不起身:“阿青不出來,我是不會離開的。”眾人也不好相勸,王儀道:“那我也在這裏陪著。”史文業道:“蟾口香數量極少,山上是沒有了的,我們要去山下大庫裏取。一旦沒了蟾香,桂香很快便會侵襲頭腦,人睡著也罷,因為這香讓人好夢流連,亦真亦幻,所以往往難以醒來;縱然醒來,但凡有所求而不得之人,從此對這香味極為依賴,時時聞不到便會發癮一般。奉勸各位不要留在此處,否則可能一輩子也走不了了。”
王樵動也不動,也不再答話,隻坐在那石壁跟前,繼續緩緩將那信張張讀完。卑明真人道:“無妨。我在這裏陪他便是,這種香毒還近不了我身。”他修為極高,心意澄明,對付此等擾人心魂的香毒正是克星。四鬼一躬身道:“今夜月至蟾口時發喪,屆時我等再來此處敬禱。”王儀還待說什麽,卻被母親硬拉了出去。一時間四下皆空,兩人相對而坐,直至最後一封書念完,石壁裏寂然無聲,仿佛已再無活人動靜。卑明真人問道:“王樵,你覺得這是武功秘籍嗎?”
</br>
王樵道:“你打開石門,放我青弟出來,就能親眼看到這些血書。沈老師還有些話想跟你說,你想不想見他?”他先前纏情難捨,焦慮如熾,心思大亂,頭痛欲裂,這才明白為什麽三問中第二問叫做“纏情無意”,此時將自己硬生生剖做兩個,話語說來冷如寒玉,便是字字關心,卻又毫不關心。但汝鳳生慨然不語,半晌道:“這石頭既然放下,又怎麽能起來?我就算出來了,又能做什麽?”四鬼都趕上前去,跪下道:“還望師尊珍重,弟子隻願長聆教誨。”
蟾聖愴然道:“我知道你們想問什麽。一應事務,文業管慣了的,照舊就是。隻是你們誰也沒有學會我的真本領,這南派‘教宗’之稱,今日就廢了罷,省得你們將來繼續爭得頭破血流。”
趙朗卻心性浮動,算計頗深,道:“師父,你把絕技都帶到墳墓裏了,我們想學也是不能了的。”
汝鳳生嘿地一聲冷笑,道:“你以為我想躺在這墳墓裏麽?這九天璿星、十二歸元,我沒教過你們嗎?這樣罷!我死前得知自己上了這樣一個大當,反正已睡不安穩,於地下也沒有臉去見他;幹脆也不藏私,不管是誰,是什麽教派——反正我派自來‘有教無類’——隻要能憑一己之力打開這‘斷龍石’,學會這‘九天璿星圖’和‘十二歸元陣’,我南派就奉此人為教宗。”
幾人大失所望,他們早已得傳這兩樣絕技,隻是變幻太過複雜、道理更是艱深奇詭,難以參破,饒是絞盡腦汁、用盡功夫,卻無甚進境,反倒不如學習其他技法來得實用又快捷,因此早已將這兩樣放在一邊。更何況那斷龍石怎能打開?其他幾人一見到這高逾數丈的巨石,也知道斷然不能憑人力移動。
當然,若是能聚集數千人眾,設置機括,自然也許有辦法能將巨石抬起,但那耗費時日不說,殊非武人本分,更兼不敬。他們是蟾聖的弟子,怎敢妄動師長墳墓?隻是這兩句話傳出,又不知多少人要上鬼蟾山來一探究竟,一試身手,紛爭必不可少。四人心事重重,也顧不上再去細究那鳳文真假。
卑明與湯光顯、禤百齡上前試撼巨石,果然紋絲不動,連地上屑痕也沒有分毫的挪移痕跡;四周皆是巨石山岩,無法掘土挖洞。都四顧相望,搖了搖頭。
王樵自知打開這石壁斷無可能,心中一片淒冷,腳下力道一泄,頹然坐倒在地。王儀也不敢置信,手指撫著石頭,眼中怔怔掉下淚來。沈茹瓏到底心疼女兒,將她抱在懷裏,隱隱猜到一些情由,卻不敢出言相勸。
卑明真人緩步上前,向石壁道:“汝前輩,晚輩武當卑明。五十年前,我曾上鬼蟾山來求教過。”他年屆古稀,已經是一代宗師,卻得在蟾聖麵前自稱晚輩。“剛剛那些書信,當真便是鳳文嗎?”
蟾聖道:“是你啊!我記得的。窮酸小子……如今卻是大豪傑了。你問我是不是……哈哈哈……寫給我的信,自然是鳳文了,不是嗎?十二家對我懷恨在心,想要借荃兒報複我,的確算計了我,卻沒有想到也被他算計了……”他笑得淒涼,長嘆一聲,對四鬼道:“從此鬼蟾山與十二家勢不兩立,你們若有誰忘了,便不是我萬鬼蟾聖的弟子。 ”他頓了頓,對王樵道,“好孩子,你把剩下的念給我聽吧。他還寫了什麽?……”聲音漸漸失力,幾不可聞。王樵定了定神,拿起那紙張來,緩緩續念下去。隻覺那信上文字,又由激越憤慳、難以釋懷轉為沖和淡然。他一開始有要挾威迫之意,隻當是別人的故事,字句間情感不深;如今緩緩讀來,便仿佛與自己心境相互應證。這信寫的正是兩人永隔之際,雖知其生,卻無法相見;諸多不解猜疑疊加,最終又選擇一一釋然,正與王樵此時心境盡皆相合。
旁人都覺得這等悖倫亂常的情事,又盡是涉及祖輩私情,令人不齒,且聽之不雅,但其中切切,卻也感人至深。眾人不便再聽,四鬼便道:“各位身上檀煙將去,殿內桂香逼人,擾靈台清明,還請出去等候罷。”唯獨王樵卻並不起身:“阿青不出來,我是不會離開的。”眾人也不好相勸,王儀道:“那我也在這裏陪著。”史文業道:“蟾口香數量極少,山上是沒有了的,我們要去山下大庫裏取。一旦沒了蟾香,桂香很快便會侵襲頭腦,人睡著也罷,因為這香讓人好夢流連,亦真亦幻,所以往往難以醒來;縱然醒來,但凡有所求而不得之人,從此對這香味極為依賴,時時聞不到便會發癮一般。奉勸各位不要留在此處,否則可能一輩子也走不了了。”
王樵動也不動,也不再答話,隻坐在那石壁跟前,繼續緩緩將那信張張讀完。卑明真人道:“無妨。我在這裏陪他便是,這種香毒還近不了我身。”他修為極高,心意澄明,對付此等擾人心魂的香毒正是克星。四鬼一躬身道:“今夜月至蟾口時發喪,屆時我等再來此處敬禱。”王儀還待說什麽,卻被母親硬拉了出去。一時間四下皆空,兩人相對而坐,直至最後一封書念完,石壁裏寂然無聲,仿佛已再無活人動靜。卑明真人問道:“王樵,你覺得這是武功秘籍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