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廂房】
夜幕降臨。
吳明又喝多了,一身酒氣坐在案邊。
呂娟問道:“你跟司馬徽每次都喝成這樣嗎?”
吳明晃了晃手裏的竹簡,“木姐姐追星,我舍命做三陪,找司馬徽搞來了門票。”
他手裏是司馬徽寫給杜夔的信。
“你是真的醉了,開始胡言亂語了。”呂娟皺了皺眉頭。
吳明無奈的笑了笑,“這個老酒鬼,不把我灌醉就不會放過我。”
呂娟拿起人參左看右看,“司馬徽跟你非親非故,怎麽出手這麽大方?”
“嗯……”吳明說道,“司馬徽又不缺錢,人家懂得待客之道。”
“待客之道……”呂娟似乎想到什麽,轉過頭來看著吳明,“你猜那個婢女今天跟我說了什麽?”
“小襄?她說了什麽?”吳明忽然有點緊張。
呂娟湊了過來,“她說,你這人酒品不好,喝醉之後,就控製不住自己,你跟她……嗯?”
“我不記得了……”吳明紅著臉說道。
呂娟盯著吳明不說話。
“我……我不是故意的。”吳明又說道。
呂娟點了點頭,“果然……”
“什麽?”
“騙你的,她什麽都沒說。”
【花園】
第二天早晨,吳明一個人坐在亭子裏,望著遠處發呆。
畢竟是冬天了,風刮在臉上,有些冷。
女人的手,將一件披風披到他身上。
吳明伸手到肩上,撫摸著女人的手,“我覺得……孩子的事情,不用太著急。而且,這不一定是你的問題……”
“公子,是我。”郭襄輕聲說道。
吳明嚇了一跳,放開手站了起來,“我……我夫人呢?”
“老爺請夫人去書房了。”不知道為什麽,郭襄看吳明的眼神與之前有些不太一樣。
吳明一臉尷尬,“我……剛才……不是故意的。”
郭襄低下頭說道:“老爺已經跟我談過了。”
吳明一愣,“什麽……談過了?”
【後院】
“讓小襄做我的婢女?”吳明睜大了眼看著司馬徽。
“是的,把小襄送給你。”司馬徽笑眯眯的說道。
吳明轉頭看向呂娟。
“你夫人已經同意了。”司馬徽笑道。
呂娟向司馬徽行了一禮,“感謝水鏡先生的美意。”
吳明一愣,老婆這個態度,實在讓他感到意外。
他又看向郭襄,“可是,小襄她……”
郭襄低著頭說道:“我聽老爺安排。”
呂娟走上一步,拉住吳明的胳膊,“隻要你不嫌棄小襄就行了。這種事情,本來就不必問我們的意見。”
“你真的不介意?”吳明問道。
呂娟輕輕一笑,掐了吳明一下,下手很輕很輕。
【水鏡莊】
司馬徽將吳明三人送到大門前。
郭襄跪了下去,放下手裏的油紙傘,向司馬徽磕了一個頭。
司馬徽走上前,將郭襄扶了起來,“去吧,記住我對你說過的話。”
郭襄含淚點了點頭,“老爺要保重身體。”
臨走時,吳明把司馬徽拉到一邊,“我怎麽覺得,小襄這個事,從頭到尾都是你計劃好的?”
“是的,沒錯。”司馬徽笑道,“這是必須的。”
“必須?”吳明不解。
直到很久以後,吳明才明白司馬徽這句話的意思。
【襄陽,留香樓】
“怎麽這麽多菜,是不是有些浪費?”木夫人看著案上的酒菜問道。
“不知道。”趙雲也是一頭霧水,“吳明那小子定的這裏,讓我們在這個房間等他。”
木夫人拿起酒壺給趙雲斟酒。
趙雲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嗯?這個酒,味道好熟悉。”
木夫人將麵紗撩開一點,拿起酒壺聞了聞,“好像吳明的九醞春酒?”
“這裏的菜不錯,你也嚐一嚐。”趙雲說道。
木夫人看了一眼關閉的房門,起身換了一下位置,背對門口坐了下來,然後摘掉了麵紗。
【隔壁房間】
“菜不夠的話,我再叫人加。”傅掌櫃滿臉笑容的說道。
吳明笑道:“夠了夠了。”
郭襄向傅掌櫃說道:“掌櫃先去忙吧。”
“好,好,三位慢用。”傅掌櫃拱了拱手,退到外麵,把門關好。
吳明拉著呂娟在案邊坐下,見到郭襄仍然站著,向她說道:“小襄,坐下一起吃。”
郭襄有點拘謹,“尊卑有別,不敢跟主人同席吃飯。”
被郭襄稱為“主人”,吳明有點不太適應。
呂娟向郭襄招了招手,“我們家沒那麽多規矩,過來坐吧。”
郭襄走了過去,小心翼翼的在呂娟身邊坐下,“既然是約了人見麵,為什麽不和他們在同一個房間吃飯?”
“不想打擾隔壁那兩個,我們如果在場,他們其中一個就得餓肚子。”吳明笑道,“等吃完我再過去敲門。”
【留香樓大門】
傅掌櫃恭恭敬敬的將吳明一行五人送出門外。
郭襄跟傅掌櫃告了別,拿著油紙傘跟上了其他人。
木夫人迴頭看了看郭襄,向吳明說道:“水鏡先生送你的這名婢女,舉止體麵,容貌秀麗,做下人真是有些可惜了。”
吳明自然明白木夫人的意思,看了看呂娟,不敢作聲。
趙雲忽然想起什麽,“對了,我們給錢了嗎?”
吳明開心的笑道:“有小襄在,不用給錢。”
【杜夔府】
門口的仆役拿著司馬徽的信進去通報,不一會,就有一位少年出門迎接。
這少年叫杜猛,是杜夔的兒子。
一番介紹之後,杜猛請吳明五人進了院子。
【正堂】
吳明五人在這裏見到了杜夔。
這人年紀已經不小,一副儒士打扮,與人說話時眼神迷離,似乎視力不大好。
杜夔,字公良,早年在洛陽朝廷擔任雅樂郎,後來天下大亂,他辭官避難,到荊州依附了劉表。
主賓一番寒暄之後,木夫人開始向杜夔請教一些絲竹樂曲的問題。他們二人相談甚歡,吳明就完全聽不明白。
吳明坐的無聊,左顧右盼,被身後擺放的一套編鍾吸引。
編鍾是青銅所製,金光閃閃,很是耀眼。新做的青銅製品,表麵還沒有氧化,並不像後世發掘出來那樣滿是銅綠的顏色。
吳明按捺不住,離開坐席走到編鍾旁邊,好奇的左看右看。後世的人,玩過民族樂器的也不少,但是玩過編鍾的人,卻是鳳毛麟角。
本來,主人正在說話,客人擅自離席是很失禮的事情。不過杜夔見吳明跑去觀賞編鍾,似乎並不介意。趙雲、木夫人和呂娟知道這小子的脾性,都沒說什麽。郭襄看在眼裏,雖然有些擔心,也不敢說話。
少年杜猛向吳明遞過來一隻木槌。
“我可以敲嗎?”吳明問道。
杜猛笑著點了點頭,“客人若有興致,盡管敲便是。”
吳明拿過木槌,輕輕在一口小鍾上敲了一下。
聲音清脆悅耳,很是好聽。
他又換了一口大鍾,再敲一次,聲音就渾厚很多。
吳明多試幾次,發現編鍾的正麵和側麵發出的聲音不一樣,敲在側方大約三分之二處,與正麵的音是三度關係。
等他找到熟悉的幾個音之後,一時興起,在編鍾上敲出一首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樂曲。
“哆哆嗦嗦啦啦嗦,發發咪咪來來哆……”
這是後世的兒歌,《一閃一閃小星星》。
吳明正玩的高興,忽然感覺有點不對。
正堂裏已經沒有人在說話。
他一迴頭,見其他人都在看著自己。
“啊,抱歉抱歉,我敲太大聲了。”吳明尷尬不已,連連道歉。
杜夔含笑說道:“原來吳公子也懂音律。”
吳明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杜夔繼續說道:“公子這首曲子,雖然簡單,卻用了清角之偏音,聽起來倒是十分特別。”
“我什麽都不懂,亂敲的,不要在意,不要在意。”吳明擦了擦額頭的汗,把木槌還給杜猛,老老實實坐了迴去。
“公子不必自謙。” 杜夔笑道,“懂得使用清角,怎會不通音律?”
中國古代音樂,基本以五聲調式為主,主要就是五個音:宮、商、角、徵、羽,分別對應後世的哆、來、咪、嗦、啦,寫成簡譜就是而“發(4)”和“西(7)”這兩個半音屬於偏音。
《一閃一閃小星星》這個曲子,是後世歐洲人所創,其中用到了“發(4)”。這個音,在中國古代稱為“清角”。
趙雲疑惑的看著吳明,這小子什麽時候懂音律了?
呂娟更是張大了嘴。
吳明尷尬的笑了笑,“這套編鍾好精致,請問是杜先生自己做的嗎?”
“正是。”杜夔點了點頭。
“厲害,杜先生實在太厲害了。”吳明由衷的感歎,“簡直就是神人!”
在後世的認知裏,會做笛子的可以叫師傅,會做古琴的可以叫匠人,會做編鍾的,那還真是神人。
趙雲和呂娟相互看了一眼,不免覺得吳明說的有些誇張。
杜夔卻是滿臉笑容。
製作青銅器,其實不算太難。
但是,做出一口音色純正、音調準確的青銅編鍾,卻是相當的難,而製作一整套編鍾,更是難上加難。
後世出土的曾侯乙編鍾,專家們付出極大努力對其進行了複製,即便是使用現代技術,仍然與原件的音準有差距,其難度可見一斑。
杜夔將這套編鍾擺在正堂,自然是他的得意作品。他被吳明這麽一誇,隻覺得遇上了識貨之人,不由得滿心歡喜。
“公子過獎了。”杜夔笑道,“我這套編鍾,並不算什麽,府上還有一件珍品,那才是真正的絕世之作。”
夜幕降臨。
吳明又喝多了,一身酒氣坐在案邊。
呂娟問道:“你跟司馬徽每次都喝成這樣嗎?”
吳明晃了晃手裏的竹簡,“木姐姐追星,我舍命做三陪,找司馬徽搞來了門票。”
他手裏是司馬徽寫給杜夔的信。
“你是真的醉了,開始胡言亂語了。”呂娟皺了皺眉頭。
吳明無奈的笑了笑,“這個老酒鬼,不把我灌醉就不會放過我。”
呂娟拿起人參左看右看,“司馬徽跟你非親非故,怎麽出手這麽大方?”
“嗯……”吳明說道,“司馬徽又不缺錢,人家懂得待客之道。”
“待客之道……”呂娟似乎想到什麽,轉過頭來看著吳明,“你猜那個婢女今天跟我說了什麽?”
“小襄?她說了什麽?”吳明忽然有點緊張。
呂娟湊了過來,“她說,你這人酒品不好,喝醉之後,就控製不住自己,你跟她……嗯?”
“我不記得了……”吳明紅著臉說道。
呂娟盯著吳明不說話。
“我……我不是故意的。”吳明又說道。
呂娟點了點頭,“果然……”
“什麽?”
“騙你的,她什麽都沒說。”
【花園】
第二天早晨,吳明一個人坐在亭子裏,望著遠處發呆。
畢竟是冬天了,風刮在臉上,有些冷。
女人的手,將一件披風披到他身上。
吳明伸手到肩上,撫摸著女人的手,“我覺得……孩子的事情,不用太著急。而且,這不一定是你的問題……”
“公子,是我。”郭襄輕聲說道。
吳明嚇了一跳,放開手站了起來,“我……我夫人呢?”
“老爺請夫人去書房了。”不知道為什麽,郭襄看吳明的眼神與之前有些不太一樣。
吳明一臉尷尬,“我……剛才……不是故意的。”
郭襄低下頭說道:“老爺已經跟我談過了。”
吳明一愣,“什麽……談過了?”
【後院】
“讓小襄做我的婢女?”吳明睜大了眼看著司馬徽。
“是的,把小襄送給你。”司馬徽笑眯眯的說道。
吳明轉頭看向呂娟。
“你夫人已經同意了。”司馬徽笑道。
呂娟向司馬徽行了一禮,“感謝水鏡先生的美意。”
吳明一愣,老婆這個態度,實在讓他感到意外。
他又看向郭襄,“可是,小襄她……”
郭襄低著頭說道:“我聽老爺安排。”
呂娟走上一步,拉住吳明的胳膊,“隻要你不嫌棄小襄就行了。這種事情,本來就不必問我們的意見。”
“你真的不介意?”吳明問道。
呂娟輕輕一笑,掐了吳明一下,下手很輕很輕。
【水鏡莊】
司馬徽將吳明三人送到大門前。
郭襄跪了下去,放下手裏的油紙傘,向司馬徽磕了一個頭。
司馬徽走上前,將郭襄扶了起來,“去吧,記住我對你說過的話。”
郭襄含淚點了點頭,“老爺要保重身體。”
臨走時,吳明把司馬徽拉到一邊,“我怎麽覺得,小襄這個事,從頭到尾都是你計劃好的?”
“是的,沒錯。”司馬徽笑道,“這是必須的。”
“必須?”吳明不解。
直到很久以後,吳明才明白司馬徽這句話的意思。
【襄陽,留香樓】
“怎麽這麽多菜,是不是有些浪費?”木夫人看著案上的酒菜問道。
“不知道。”趙雲也是一頭霧水,“吳明那小子定的這裏,讓我們在這個房間等他。”
木夫人拿起酒壺給趙雲斟酒。
趙雲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嗯?這個酒,味道好熟悉。”
木夫人將麵紗撩開一點,拿起酒壺聞了聞,“好像吳明的九醞春酒?”
“這裏的菜不錯,你也嚐一嚐。”趙雲說道。
木夫人看了一眼關閉的房門,起身換了一下位置,背對門口坐了下來,然後摘掉了麵紗。
【隔壁房間】
“菜不夠的話,我再叫人加。”傅掌櫃滿臉笑容的說道。
吳明笑道:“夠了夠了。”
郭襄向傅掌櫃說道:“掌櫃先去忙吧。”
“好,好,三位慢用。”傅掌櫃拱了拱手,退到外麵,把門關好。
吳明拉著呂娟在案邊坐下,見到郭襄仍然站著,向她說道:“小襄,坐下一起吃。”
郭襄有點拘謹,“尊卑有別,不敢跟主人同席吃飯。”
被郭襄稱為“主人”,吳明有點不太適應。
呂娟向郭襄招了招手,“我們家沒那麽多規矩,過來坐吧。”
郭襄走了過去,小心翼翼的在呂娟身邊坐下,“既然是約了人見麵,為什麽不和他們在同一個房間吃飯?”
“不想打擾隔壁那兩個,我們如果在場,他們其中一個就得餓肚子。”吳明笑道,“等吃完我再過去敲門。”
【留香樓大門】
傅掌櫃恭恭敬敬的將吳明一行五人送出門外。
郭襄跟傅掌櫃告了別,拿著油紙傘跟上了其他人。
木夫人迴頭看了看郭襄,向吳明說道:“水鏡先生送你的這名婢女,舉止體麵,容貌秀麗,做下人真是有些可惜了。”
吳明自然明白木夫人的意思,看了看呂娟,不敢作聲。
趙雲忽然想起什麽,“對了,我們給錢了嗎?”
吳明開心的笑道:“有小襄在,不用給錢。”
【杜夔府】
門口的仆役拿著司馬徽的信進去通報,不一會,就有一位少年出門迎接。
這少年叫杜猛,是杜夔的兒子。
一番介紹之後,杜猛請吳明五人進了院子。
【正堂】
吳明五人在這裏見到了杜夔。
這人年紀已經不小,一副儒士打扮,與人說話時眼神迷離,似乎視力不大好。
杜夔,字公良,早年在洛陽朝廷擔任雅樂郎,後來天下大亂,他辭官避難,到荊州依附了劉表。
主賓一番寒暄之後,木夫人開始向杜夔請教一些絲竹樂曲的問題。他們二人相談甚歡,吳明就完全聽不明白。
吳明坐的無聊,左顧右盼,被身後擺放的一套編鍾吸引。
編鍾是青銅所製,金光閃閃,很是耀眼。新做的青銅製品,表麵還沒有氧化,並不像後世發掘出來那樣滿是銅綠的顏色。
吳明按捺不住,離開坐席走到編鍾旁邊,好奇的左看右看。後世的人,玩過民族樂器的也不少,但是玩過編鍾的人,卻是鳳毛麟角。
本來,主人正在說話,客人擅自離席是很失禮的事情。不過杜夔見吳明跑去觀賞編鍾,似乎並不介意。趙雲、木夫人和呂娟知道這小子的脾性,都沒說什麽。郭襄看在眼裏,雖然有些擔心,也不敢說話。
少年杜猛向吳明遞過來一隻木槌。
“我可以敲嗎?”吳明問道。
杜猛笑著點了點頭,“客人若有興致,盡管敲便是。”
吳明拿過木槌,輕輕在一口小鍾上敲了一下。
聲音清脆悅耳,很是好聽。
他又換了一口大鍾,再敲一次,聲音就渾厚很多。
吳明多試幾次,發現編鍾的正麵和側麵發出的聲音不一樣,敲在側方大約三分之二處,與正麵的音是三度關係。
等他找到熟悉的幾個音之後,一時興起,在編鍾上敲出一首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樂曲。
“哆哆嗦嗦啦啦嗦,發發咪咪來來哆……”
這是後世的兒歌,《一閃一閃小星星》。
吳明正玩的高興,忽然感覺有點不對。
正堂裏已經沒有人在說話。
他一迴頭,見其他人都在看著自己。
“啊,抱歉抱歉,我敲太大聲了。”吳明尷尬不已,連連道歉。
杜夔含笑說道:“原來吳公子也懂音律。”
吳明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迴答。
杜夔繼續說道:“公子這首曲子,雖然簡單,卻用了清角之偏音,聽起來倒是十分特別。”
“我什麽都不懂,亂敲的,不要在意,不要在意。”吳明擦了擦額頭的汗,把木槌還給杜猛,老老實實坐了迴去。
“公子不必自謙。” 杜夔笑道,“懂得使用清角,怎會不通音律?”
中國古代音樂,基本以五聲調式為主,主要就是五個音:宮、商、角、徵、羽,分別對應後世的哆、來、咪、嗦、啦,寫成簡譜就是而“發(4)”和“西(7)”這兩個半音屬於偏音。
《一閃一閃小星星》這個曲子,是後世歐洲人所創,其中用到了“發(4)”。這個音,在中國古代稱為“清角”。
趙雲疑惑的看著吳明,這小子什麽時候懂音律了?
呂娟更是張大了嘴。
吳明尷尬的笑了笑,“這套編鍾好精致,請問是杜先生自己做的嗎?”
“正是。”杜夔點了點頭。
“厲害,杜先生實在太厲害了。”吳明由衷的感歎,“簡直就是神人!”
在後世的認知裏,會做笛子的可以叫師傅,會做古琴的可以叫匠人,會做編鍾的,那還真是神人。
趙雲和呂娟相互看了一眼,不免覺得吳明說的有些誇張。
杜夔卻是滿臉笑容。
製作青銅器,其實不算太難。
但是,做出一口音色純正、音調準確的青銅編鍾,卻是相當的難,而製作一整套編鍾,更是難上加難。
後世出土的曾侯乙編鍾,專家們付出極大努力對其進行了複製,即便是使用現代技術,仍然與原件的音準有差距,其難度可見一斑。
杜夔將這套編鍾擺在正堂,自然是他的得意作品。他被吳明這麽一誇,隻覺得遇上了識貨之人,不由得滿心歡喜。
“公子過獎了。”杜夔笑道,“我這套編鍾,並不算什麽,府上還有一件珍品,那才是真正的絕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