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善長:皇上,…臣沒變,是您的套路變了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微臣沒變,…沒變呐!
臣還是當年那個,在定遠城追隨上位,雖九死而不悔的那個李善長啊!”
被朱元璋一番話說的既感動,又恐懼的李善長,跪在地上,雙眼通紅,身軀也微微顫抖著!
“…嗬嗬!你說你沒變?
那咱問你,胡惟庸是誰舉薦的?
此逆賊暗行謀逆之事,你事前真的不知?
朝堂上,淮西子弟一黨獨大,非淮西籍朝廷官員,如今在朝堂上是寸步難行,幾乎已無立足之地!”
“不說別人,就說誠意伯劉伯溫,如此大才,咱時常將其比自張良,..可最後的結局呢?
隻因劉伯溫非淮西籍出身,就被爾等聯手排擠!
...年不過六旬,卻猶如八旬老翁一般,最後莫名其妙“病”死於床榻之上!”
“…嗬嗬,不錯,劉伯溫是喝了..咱命胡惟庸送去的藥,當晚就暴斃而亡了!
但咱之所以命胡惟庸過府賜藥,皆因當時咱淮西子弟,與所謂的“浙東一黨”之間的矛盾,太過尖銳了!
因此,咱才借此機會,命胡惟庸過府賜藥,目的也是為了緩和“所謂兩黨”之間的關係!”
“有些人暗中嚼舌說什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哼,咱朱元璋要殺人,光明正大的殺了就是,何須行這等鬼魅行徑!”
說到這裏,朱元璋又續上一根煙,深吸了一口,吐出濃濃的煙霧之後,望著李善長感歎道:
“…善長啊,你說咱們曆經千辛萬苦,如今好不容易建立了,屬於咱們自個兒的朝廷,可為何有些人就不能 ..安分守己的過日子呢?
非要爭權奪利、排除異己?非要一黨獨大、隻手遮天?
非要謀反逆天、改朝換代?重陷黎民百姓於戰火之中?
又非要自尋死路,…逼咱砍下他的腦袋,誅滅他們的九族,..才會罷休嗎?”
.
朱元璋最後一聲大喝,令跪伏在地上的李善長,豆大的汗珠從腦門上滾落而下,但心底卻暗暗鬆了一口氣!
伴隨了朱元璋二十幾年,李善長自問,對於朱元璋的脾氣非常了解!
他還能罵你,那就說明不會殺你,如若他要殺你,那根本不會浪費唇舌的去罵你!
李善長之所以得到消息,就迅速跑來皇宮請罪,也是為了讓朱元璋狠狠的罵自己一頓,消除心中的那股怒氣…
…否則,如若讓他這口怒氣憋在心裏,那說不定哪天,就禍從天降,毫無轉圜的餘地了!
“…上位,臣為相昏聵,心胸狹窄,毫無容人之量!
又兼臣有眼無珠,受逆賊胡惟庸蒙蔽,誤薦此逆賊!
…臣已無麵目苟活於人世,無麵目見朝中同僚,更無麵目麵對上位!
…臣,情願領死,懇請上位成全!”
頭腦清晰的李善長清楚,在這種時候,多說無益,極力辯解則更是有害無益,不如以退為進,方能化險為夷!
“好了好了,起來吧,都一大把年紀了,別一不小心跪死在咱這養心殿!
不久前濟寧侯顧二娃在這猝死,要是你這老東西,再猝死在這,那咱可真是百口莫辯了!”
不得不說,李善長確實是老奸巨猾,無須極力辯解,一聲“上位”...卻已勝過了千言萬語!
“…嗬嗬,上位放心,別看老臣年紀雖有些大了,但臣亦能追隨上位,策馬揚鞭,奔行千裏呢!”
朱元璋望著頭發花白的李善長,笑著搖了搖頭,頗為感歎道:
“好了,好了,你這老東西就別吹了,你老了,…咱也老了!
策馬揚鞭,奔行千裏之事,就交給他們年輕人去做吧!
咱們呐,還是喝喝茶,聊聊天吧!…嗬嗬!”
“上位有令,善長敢不從命!…嗬嗬!”
聞言,李善長嗬嗬一笑,顫顫巍巍的從地上站了起來,提起茶壺,替朱元璋添了些茶水。
而後,望著朱元璋手中的煙,不由的頗為奇怪的問道:
“不知上位手中的物什 …是何物?為何會冒出這般多的煙霧?
並且這氣味,…也是怪異的緊!”
.
“…嗬嗬,這是顯揚給咱的,聽說這玩意叫什麽香煙,香倒是談不上,卻是能提神!
…來,善長,你也來一根!”
說完,朱元璋遞了一根煙上去,舍不得用鐵盒子點煙,而是指了指蠟燭:“用蠟燭點上,吸上一口你就明白了!”
“…謝上位!…咳咳…咳咳....”
別說是什麽香煙,就算是瓶毒藥,李善長捏著鼻子也得灌下去!
再說,甭管吃的什麽,喝的什麽,抽的什麽,能與皇上一起分享,就已充分的說明了,…皇上對你的榮寵!
朱元璋熟練的又續上一根煙,深吸了一口之後,幽幽的說道:
“…善長啊,逆賊胡惟庸,之所以膽敢陰謀叛亂,主要還是因為宰相之職,權力太大了!
中書省丞相,…上承天子,下協百官,統領六部,總理天下政務!
如此巨大的權勢,…又豈能不滋生野心?”
聞言,李善長心中一震,而後彈了彈煙灰,掩飾了由震驚引起的顫抖:
“中書省宰相的權力,確實有些過大了!
也的確需要製定一些策略,用以限製中書省宰相的權力!…否則,日久天長,必定再次禍起蕭牆!
…不知,上位有何打算?”
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之後,朱元璋莫測高深的說道:
“…限製?…嗬嗬,咱以前想的,也是如何限製宰相的權力,但現在 ....不必了!”
“哦?…卻是為何?”朱元璋此話,令李善長感到異常的驚詫!
中書省宰相之職,權柄之大、之盛,曾做過當朝宰相的李善長,自然是無比的清楚!
對於本就身為國公的自己來說,又身居宰相之職,引起朱元璋忌憚,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在朱元璋的明示暗示之下,自己主動辭去中書省宰相之職!
雖權勢大減,卻也因此保全了君臣之宜,榮寵不降反升!
而李善長更清楚,就算中書省宰相,改由其他人擔任,朱元璋也最多是少了些許忌憚而已!
心中的警惕、戒備之心,可說是絲毫未減!
確切的說,朱元璋所忌憚的是中書省宰相之職,所代表的相權,而非特指某一任宰相!
因此,不管由誰擔任中書省宰相,都必將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自認為將朱元璋的想法,摸了個八九不離十的李善長,今日卻感到有些,摸不準朱元璋的脈了!
臣還是當年那個,在定遠城追隨上位,雖九死而不悔的那個李善長啊!”
被朱元璋一番話說的既感動,又恐懼的李善長,跪在地上,雙眼通紅,身軀也微微顫抖著!
“…嗬嗬!你說你沒變?
那咱問你,胡惟庸是誰舉薦的?
此逆賊暗行謀逆之事,你事前真的不知?
朝堂上,淮西子弟一黨獨大,非淮西籍朝廷官員,如今在朝堂上是寸步難行,幾乎已無立足之地!”
“不說別人,就說誠意伯劉伯溫,如此大才,咱時常將其比自張良,..可最後的結局呢?
隻因劉伯溫非淮西籍出身,就被爾等聯手排擠!
...年不過六旬,卻猶如八旬老翁一般,最後莫名其妙“病”死於床榻之上!”
“…嗬嗬,不錯,劉伯溫是喝了..咱命胡惟庸送去的藥,當晚就暴斃而亡了!
但咱之所以命胡惟庸過府賜藥,皆因當時咱淮西子弟,與所謂的“浙東一黨”之間的矛盾,太過尖銳了!
因此,咱才借此機會,命胡惟庸過府賜藥,目的也是為了緩和“所謂兩黨”之間的關係!”
“有些人暗中嚼舌說什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哼,咱朱元璋要殺人,光明正大的殺了就是,何須行這等鬼魅行徑!”
說到這裏,朱元璋又續上一根煙,深吸了一口,吐出濃濃的煙霧之後,望著李善長感歎道:
“…善長啊,你說咱們曆經千辛萬苦,如今好不容易建立了,屬於咱們自個兒的朝廷,可為何有些人就不能 ..安分守己的過日子呢?
非要爭權奪利、排除異己?非要一黨獨大、隻手遮天?
非要謀反逆天、改朝換代?重陷黎民百姓於戰火之中?
又非要自尋死路,…逼咱砍下他的腦袋,誅滅他們的九族,..才會罷休嗎?”
.
朱元璋最後一聲大喝,令跪伏在地上的李善長,豆大的汗珠從腦門上滾落而下,但心底卻暗暗鬆了一口氣!
伴隨了朱元璋二十幾年,李善長自問,對於朱元璋的脾氣非常了解!
他還能罵你,那就說明不會殺你,如若他要殺你,那根本不會浪費唇舌的去罵你!
李善長之所以得到消息,就迅速跑來皇宮請罪,也是為了讓朱元璋狠狠的罵自己一頓,消除心中的那股怒氣…
…否則,如若讓他這口怒氣憋在心裏,那說不定哪天,就禍從天降,毫無轉圜的餘地了!
“…上位,臣為相昏聵,心胸狹窄,毫無容人之量!
又兼臣有眼無珠,受逆賊胡惟庸蒙蔽,誤薦此逆賊!
…臣已無麵目苟活於人世,無麵目見朝中同僚,更無麵目麵對上位!
…臣,情願領死,懇請上位成全!”
頭腦清晰的李善長清楚,在這種時候,多說無益,極力辯解則更是有害無益,不如以退為進,方能化險為夷!
“好了好了,起來吧,都一大把年紀了,別一不小心跪死在咱這養心殿!
不久前濟寧侯顧二娃在這猝死,要是你這老東西,再猝死在這,那咱可真是百口莫辯了!”
不得不說,李善長確實是老奸巨猾,無須極力辯解,一聲“上位”...卻已勝過了千言萬語!
“…嗬嗬,上位放心,別看老臣年紀雖有些大了,但臣亦能追隨上位,策馬揚鞭,奔行千裏呢!”
朱元璋望著頭發花白的李善長,笑著搖了搖頭,頗為感歎道:
“好了,好了,你這老東西就別吹了,你老了,…咱也老了!
策馬揚鞭,奔行千裏之事,就交給他們年輕人去做吧!
咱們呐,還是喝喝茶,聊聊天吧!…嗬嗬!”
“上位有令,善長敢不從命!…嗬嗬!”
聞言,李善長嗬嗬一笑,顫顫巍巍的從地上站了起來,提起茶壺,替朱元璋添了些茶水。
而後,望著朱元璋手中的煙,不由的頗為奇怪的問道:
“不知上位手中的物什 …是何物?為何會冒出這般多的煙霧?
並且這氣味,…也是怪異的緊!”
.
“…嗬嗬,這是顯揚給咱的,聽說這玩意叫什麽香煙,香倒是談不上,卻是能提神!
…來,善長,你也來一根!”
說完,朱元璋遞了一根煙上去,舍不得用鐵盒子點煙,而是指了指蠟燭:“用蠟燭點上,吸上一口你就明白了!”
“…謝上位!…咳咳…咳咳....”
別說是什麽香煙,就算是瓶毒藥,李善長捏著鼻子也得灌下去!
再說,甭管吃的什麽,喝的什麽,抽的什麽,能與皇上一起分享,就已充分的說明了,…皇上對你的榮寵!
朱元璋熟練的又續上一根煙,深吸了一口之後,幽幽的說道:
“…善長啊,逆賊胡惟庸,之所以膽敢陰謀叛亂,主要還是因為宰相之職,權力太大了!
中書省丞相,…上承天子,下協百官,統領六部,總理天下政務!
如此巨大的權勢,…又豈能不滋生野心?”
聞言,李善長心中一震,而後彈了彈煙灰,掩飾了由震驚引起的顫抖:
“中書省宰相的權力,確實有些過大了!
也的確需要製定一些策略,用以限製中書省宰相的權力!…否則,日久天長,必定再次禍起蕭牆!
…不知,上位有何打算?”
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之後,朱元璋莫測高深的說道:
“…限製?…嗬嗬,咱以前想的,也是如何限製宰相的權力,但現在 ....不必了!”
“哦?…卻是為何?”朱元璋此話,令李善長感到異常的驚詫!
中書省宰相之職,權柄之大、之盛,曾做過當朝宰相的李善長,自然是無比的清楚!
對於本就身為國公的自己來說,又身居宰相之職,引起朱元璋忌憚,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在朱元璋的明示暗示之下,自己主動辭去中書省宰相之職!
雖權勢大減,卻也因此保全了君臣之宜,榮寵不降反升!
而李善長更清楚,就算中書省宰相,改由其他人擔任,朱元璋也最多是少了些許忌憚而已!
心中的警惕、戒備之心,可說是絲毫未減!
確切的說,朱元璋所忌憚的是中書省宰相之職,所代表的相權,而非特指某一任宰相!
因此,不管由誰擔任中書省宰相,都必將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自認為將朱元璋的想法,摸了個八九不離十的李善長,今日卻感到有些,摸不準朱元璋的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