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吳憂:…老朱,別嫌棄,歪才也是才,是才就能用
大明:開局斷絕朱允炆帝王路 作者:金蟾入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好比老朱您,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之中,推翻暴元,滅盡四方梟雄,繼而開創大明!
這固然少不了你老朱的英明神武,果敢睿智,英勇善戰,賞罰分明!
“但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老朱你的手中,…人才濟濟啊!
湯、徐、常三位大帥自不必多說,個個是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而誠意伯劉伯溫,韓國公李善長,老朱你不也經常將他們,比擬為自己的張良、蕭何嗎?”
“老朱你身為九五至尊,手掌乾坤之人,…這些人才,就是你手中最鋒利的刀刃,人才越多,你手中的刀刃也就越鋒利!
…大明皇朝的人才越多,那我大明也勢必更為強盛!”
說到這裏,不由的令吳憂想起了土木堡一役!
......如若不是“叫門皇帝”朱祁鎮,土木堡一役,盡數葬送了大明精銳士卒,以及朝中能征善戰將領的話!
那大明王朝,麵對異族的入侵,也不會由洪武、永樂、仁宗、宣宗時期的主動進攻,…轉變為被動防禦之勢了!
.
“咱知道你的意思,咱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但咱更加明白,像塗節這種 ...毫無骨氣可言,隻懂的溜須拍馬,見風使舵的卑劣無恥之徒
…絕對當不得“人才”二字,充其量就是個歪才!”
想起胡惟庸許諾給塗節的~“虢郡王”稱號,朱元璋心中的怒氣,又隱隱的迸發了出來!
.
望著朱元璋猶如老煙民一般,從鼻孔裏噴出的兩道煙霧,吳憂強忍住笑意說道:
“…老朱,歪才也是才啊!
這天底下隻有放錯了地方、走錯了路的人才,沒有天生的歪才!
就好比農夫種田是一把好手,你卻偏偏讓他去經商,…能賺著錢嗎?
戰場上戰無不勝的大將,卻令其處理紛繁的政務,…又如何令百姓安居樂業呢?
在寬廣的草原上行軍作戰,戰馬可稱的上無比寶貴
…可在江海湖泊之中作戰,再寶貴的戰馬,也沒有用武之地!...那麽戰馬到底是寶貝 ....還是累贅呢?”
連續幾個例子,令朱元璋迸發的怒氣,也消散了不少!
抖了抖手中的煙灰之後,朱元璋悶聲說道:
“聽你小子的意思,就是說塗節那廝,也勉強算的上是個人才,隻是被咱放錯了地方而已唄?”
見朱元璋麵前的茶碗已空,吳憂提起茶壺,給續了一些熱水進去,而後望著朱元璋輕笑道:
“雖說塗節是由胡惟庸,一手舉薦提拔上來的…
但堂堂禦史中丞,朝廷二品大員,又豈是靠溜須拍馬能夠得到的?”
正在這時,雲奇手握拂塵,從殿外緩緩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啟稟皇上,…韓國公李善長求見!”
胡惟庸暗行謀逆,令朱元璋對李善長,心中也起了懷疑!
雖然從審問胡惟庸,以及名單上的結果來看,都沒有李善長參與謀反的直接證據!
但李善長身為胡惟庸的姻親,又一手將胡惟庸推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丞相之位!
要說李善長對胡惟庸的野心,沒有絲毫察覺,那真是誰信誰就是大傻子,反正他朱元璋是絕不相信的!
衝著李善長並未見過,胡惟庸貼身保存的“封賞名單”,朱元璋決定先詐一詐李善長:
“…豁,胡惟庸的親家公,“韓王”居然親自來了?
…那還不趕緊請進來,外麵寒風刺骨,萬一將咱們的“韓王殿下”凍著了怎麽辦?”
聽著從養心殿內,隱隱傳出的話語,李善長的心裏,早已是忐忑萬分,充滿了惶恐!
他如何不知,皇上這是故意大聲說給他李善長聽的!
否則,站在殿外的自己,又如何能聽的清楚裏麵的聲音呢?
“…韓 ..韓王,…請吧!”,雲奇雙臉憋的通紅!
明知皇上說的是氣話,但既然皇上開了口,那麽此時此刻 …還是稱李善長為“韓王”的好!
…否則,說不定皇上的怒火,就發作在自己身上了!
“雲公公所言,…真是羞煞老夫,也令老夫惶恐無地矣!
…公公切莫玩笑,…切莫玩笑!”
從來喜怒不形於色的李善長,對雲奇苦笑著擺了擺手!
而後深吸了一口氣,盡量平緩了心中激蕩的心情之後,淡定自若的走進了奉天殿!
“臣,“韓國公”,…李善長,參見皇上!”
走進奉天殿,李善長一撩衣擺,跪地見禮,“韓國公”三個字,格外的語重音清!
畢竟是皇宮內的養心殿,不似山坳中那般清淨放鬆自在!
…並且,李善長此來,明顯是來向朱元璋請罪的,自己坐在這裏,隻會令其尷尬:
想到這裏,吳憂緩緩站起身,望了望屋外的天色,道:
“皇上,時間已不早了,城中叛逆的反賊,這個時候應該也基本被肅清了,微臣這就告辭了!
.
“…告辭?外麵風未平、浪未靜,你小子這麽急著出去作甚?
…今晚你小子就在偏殿安歇吧!咱還有些事,不是太了解,待會兒你給咱說說清楚!”
見李善長還跪在地上,吳憂隻好閉嘴不言,緩緩走了出去!
望著吳憂悄然退出..養心殿的內屋,李善長的眼裏,露出了一絲感激!
…感激吳憂保存了自己的顏麵!
“…善長啊,自至正十四年始,咱們君臣兩人,第一次在定遠城相遇,到如今,一眨眼,已有二十多年了吧?
望著李善長鬢角 那已然全部花白的頭發,朱元璋無限感慨的說道:
“想那時,咱隻是個初出茅廬的大帥,名頭倒是挺唬人
…嗬嗬,但其實手裏沒幾杆刀槍,軍餉、糧草等軍中所用,....那時也是毫無著落!”
“說實話,以那時咱的實力來說,可以說是極其的艱難,也是最為脆弱的時候!
…同時,那也是咱 ....最為迷茫,.....最為焦慮的時期!”
“可就在咱的軍力極其弱小,也在咱最為焦慮、迷茫之時,
.....卻遇上了你這位,定遠城第一大才子,可卻屢屢名落孫山的李善長 ..李百室!”
“猶記得當時在定遠城..帥府之中,咱倆秉燭夜談的一番話,到現在,…咱都記得清清楚楚!
也是你李先生的這一番話,令咱如撥雲見霧,看清了前行的方向!
…同時,也是你的這番話,令咱堅定了信念,.....也給了咱無窮的信心!”
朱元璋神情複雜 …眼眶微紅,深深的吸了一口煙之後,突然站了起來,無比失望的說道:
“…可如今,咱已非當年的朱重八
而你李善長,同樣已非當年的李善長了…”
這固然少不了你老朱的英明神武,果敢睿智,英勇善戰,賞罰分明!
“但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老朱你的手中,…人才濟濟啊!
湯、徐、常三位大帥自不必多說,個個是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而誠意伯劉伯溫,韓國公李善長,老朱你不也經常將他們,比擬為自己的張良、蕭何嗎?”
“老朱你身為九五至尊,手掌乾坤之人,…這些人才,就是你手中最鋒利的刀刃,人才越多,你手中的刀刃也就越鋒利!
…大明皇朝的人才越多,那我大明也勢必更為強盛!”
說到這裏,不由的令吳憂想起了土木堡一役!
......如若不是“叫門皇帝”朱祁鎮,土木堡一役,盡數葬送了大明精銳士卒,以及朝中能征善戰將領的話!
那大明王朝,麵對異族的入侵,也不會由洪武、永樂、仁宗、宣宗時期的主動進攻,…轉變為被動防禦之勢了!
.
“咱知道你的意思,咱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但咱更加明白,像塗節這種 ...毫無骨氣可言,隻懂的溜須拍馬,見風使舵的卑劣無恥之徒
…絕對當不得“人才”二字,充其量就是個歪才!”
想起胡惟庸許諾給塗節的~“虢郡王”稱號,朱元璋心中的怒氣,又隱隱的迸發了出來!
.
望著朱元璋猶如老煙民一般,從鼻孔裏噴出的兩道煙霧,吳憂強忍住笑意說道:
“…老朱,歪才也是才啊!
這天底下隻有放錯了地方、走錯了路的人才,沒有天生的歪才!
就好比農夫種田是一把好手,你卻偏偏讓他去經商,…能賺著錢嗎?
戰場上戰無不勝的大將,卻令其處理紛繁的政務,…又如何令百姓安居樂業呢?
在寬廣的草原上行軍作戰,戰馬可稱的上無比寶貴
…可在江海湖泊之中作戰,再寶貴的戰馬,也沒有用武之地!...那麽戰馬到底是寶貝 ....還是累贅呢?”
連續幾個例子,令朱元璋迸發的怒氣,也消散了不少!
抖了抖手中的煙灰之後,朱元璋悶聲說道:
“聽你小子的意思,就是說塗節那廝,也勉強算的上是個人才,隻是被咱放錯了地方而已唄?”
見朱元璋麵前的茶碗已空,吳憂提起茶壺,給續了一些熱水進去,而後望著朱元璋輕笑道:
“雖說塗節是由胡惟庸,一手舉薦提拔上來的…
但堂堂禦史中丞,朝廷二品大員,又豈是靠溜須拍馬能夠得到的?”
正在這時,雲奇手握拂塵,從殿外緩緩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啟稟皇上,…韓國公李善長求見!”
胡惟庸暗行謀逆,令朱元璋對李善長,心中也起了懷疑!
雖然從審問胡惟庸,以及名單上的結果來看,都沒有李善長參與謀反的直接證據!
但李善長身為胡惟庸的姻親,又一手將胡惟庸推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丞相之位!
要說李善長對胡惟庸的野心,沒有絲毫察覺,那真是誰信誰就是大傻子,反正他朱元璋是絕不相信的!
衝著李善長並未見過,胡惟庸貼身保存的“封賞名單”,朱元璋決定先詐一詐李善長:
“…豁,胡惟庸的親家公,“韓王”居然親自來了?
…那還不趕緊請進來,外麵寒風刺骨,萬一將咱們的“韓王殿下”凍著了怎麽辦?”
聽著從養心殿內,隱隱傳出的話語,李善長的心裏,早已是忐忑萬分,充滿了惶恐!
他如何不知,皇上這是故意大聲說給他李善長聽的!
否則,站在殿外的自己,又如何能聽的清楚裏麵的聲音呢?
“…韓 ..韓王,…請吧!”,雲奇雙臉憋的通紅!
明知皇上說的是氣話,但既然皇上開了口,那麽此時此刻 …還是稱李善長為“韓王”的好!
…否則,說不定皇上的怒火,就發作在自己身上了!
“雲公公所言,…真是羞煞老夫,也令老夫惶恐無地矣!
…公公切莫玩笑,…切莫玩笑!”
從來喜怒不形於色的李善長,對雲奇苦笑著擺了擺手!
而後深吸了一口氣,盡量平緩了心中激蕩的心情之後,淡定自若的走進了奉天殿!
“臣,“韓國公”,…李善長,參見皇上!”
走進奉天殿,李善長一撩衣擺,跪地見禮,“韓國公”三個字,格外的語重音清!
畢竟是皇宮內的養心殿,不似山坳中那般清淨放鬆自在!
…並且,李善長此來,明顯是來向朱元璋請罪的,自己坐在這裏,隻會令其尷尬:
想到這裏,吳憂緩緩站起身,望了望屋外的天色,道:
“皇上,時間已不早了,城中叛逆的反賊,這個時候應該也基本被肅清了,微臣這就告辭了!
.
“…告辭?外麵風未平、浪未靜,你小子這麽急著出去作甚?
…今晚你小子就在偏殿安歇吧!咱還有些事,不是太了解,待會兒你給咱說說清楚!”
見李善長還跪在地上,吳憂隻好閉嘴不言,緩緩走了出去!
望著吳憂悄然退出..養心殿的內屋,李善長的眼裏,露出了一絲感激!
…感激吳憂保存了自己的顏麵!
“…善長啊,自至正十四年始,咱們君臣兩人,第一次在定遠城相遇,到如今,一眨眼,已有二十多年了吧?
望著李善長鬢角 那已然全部花白的頭發,朱元璋無限感慨的說道:
“想那時,咱隻是個初出茅廬的大帥,名頭倒是挺唬人
…嗬嗬,但其實手裏沒幾杆刀槍,軍餉、糧草等軍中所用,....那時也是毫無著落!”
“說實話,以那時咱的實力來說,可以說是極其的艱難,也是最為脆弱的時候!
…同時,那也是咱 ....最為迷茫,.....最為焦慮的時期!”
“可就在咱的軍力極其弱小,也在咱最為焦慮、迷茫之時,
.....卻遇上了你這位,定遠城第一大才子,可卻屢屢名落孫山的李善長 ..李百室!”
“猶記得當時在定遠城..帥府之中,咱倆秉燭夜談的一番話,到現在,…咱都記得清清楚楚!
也是你李先生的這一番話,令咱如撥雲見霧,看清了前行的方向!
…同時,也是你的這番話,令咱堅定了信念,.....也給了咱無窮的信心!”
朱元璋神情複雜 …眼眶微紅,深深的吸了一口煙之後,突然站了起來,無比失望的說道:
“…可如今,咱已非當年的朱重八
而你李善長,同樣已非當年的李善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