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己以存天下,是殺己以利天下”,這是老墨子欽定的墨家教義。


    “生命誠可貴,親情價更高,若為尚同故,二者皆可拋!”這是新钜子,漢王所作的詩。


    墨家是崇尚俠義精神的,若有利於天下,赴湯蹈刃,死不旋踵。墨俠在關鍵時刻選擇犧牲自己,保全孫臏,保全尚同大業。


    眼見魏軍勢大,兩位墨者揮淚撤退,通過墨家遍布天下的飛鴿係統,將消息迅速向钜子匯報。漢王有令,關於孫臏的一切,必須親自向他匯報。


    同時,大梁軍卒也將消息層層上報至魏侯?處。魏侯亦有令,關於上將軍的一切,事無巨細,必須向他本人匯報。


    消息進入魏宮之前,魏侯?正在興致勃勃地聽一位將軍講授兵法。


    與孫臏深藏不露不同,這位將軍將連日來自己與魏侯的軍事問答謄抄成冊,裝訂成兵書,隻獻給魏侯一人。


    魏侯對這位將軍的忠心大加讚賞,封以犀首之職。犀首,據唐代陸德明在《釋文》中考證,是一種類似於“虎牙將軍”的官職,可以理解為“如同犀牛一般兇猛的將軍”。


    但此人也足夠優秀,終戰國之世,授予“犀首”一職的,隻有一人,他複姓公孫,單名一個衍字。


    公孫衍雖然官授犀首,但這也就是一個類似於漢國雜號將軍一般的存在。這些年來,雖然也參與了一些戰爭,可是與“拔三都、死二君、斬廿萬”的上將軍孫臏,顯然還是不能比的。


    公孫衍知道魏侯喜歡紙上談兵,遂投其所好,在其麵前大談用兵之道,並將總結出來的兵書獻與魏侯,輸誠表忠,從而得到了魏侯的青睞。


    因為兵書從來都是君主之書、帝王之學。是秘不授人的不傳神器。公孫衍撰寫的兵法隻獻給了魏侯一人,這是傳統兵家的做法,更是忠君的表現,哪像孫臏那樣不識相。


    正是因為有了公孫衍的出現,魏侯對孫臏的嫌隙越來越深,直到今天接到了有人夜闖上將軍府,且逼供不成、嚼舌自盡的消息。


    有人夜闖上將軍府,或許這還不能說明什麽問題。但此人自稱盜賊,身上卻沒有搜出任何贓物。眼見走不脫,居然嚼舌自盡,這,問題就大了。


    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秘密、什麽樣的組織、什麽樣的信仰,才能令一個人凜然大義,輕生赴死?


    神秘的上將軍府,還藏著更大的秘密!孫臏,不簡單呐!


    魏侯?中止了與公孫衍談論兵法的進程,命人將當年龐涓寫給自己的密劄找出來,重新展閱。


    龐涓已死,但其言尚存。


    在奏劄中,龐涓詳細描述了當初在大河渡口初見孫臏,孫臏向他明言:漢王親自到雲夢山中相邀,準備歸漢的消息。


    龐涓泣血而書:“君上殺臣,臣死而無怨。然孫臏狼子野心,必為魏之大患,不得不防!”


    魏侯?越看越覺得龐涓拳拳之忠,精誠貫日。同樣的話語,為何當年看了嗤之以鼻,而今天看了就覺得公忠體國呢?


    他抬起頭來,問公孫衍道:“天下不畏死者,何人哉!”


    公孫衍道:“臣聞墨子當年,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魏侯?抬起頭,喃喃自語:“墨子,墨家,墨者,以墨治國……”他猛然一拍書案,低吼一聲:“都是酒!”


    一切的線索,仿佛抽絲剝繭、晰毛辨發一般清晰了起來,魏侯?心中開霧睹天,豁然開朗:孫臏與漢國,必然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魏侯?對公孫衍道:“犀首,寡人若以子為將,可堪與漢一戰?”


    公孫衍老老實實地迴答:“不能!”


    魏侯?有些泄氣:“子之兵法洋洋灑灑數十卷,寧為空談乎?”


    公孫衍道:“今日之漢,已非一國可敵。君上欲與漢戰,必行連橫之法,聯合魏、齊、楚、韓、趙之軍,以牛刀而殺雞,虜其人民,係其牛馬,使俱酒內熱發於背,然後拔其國、抶其背、折其脊。”


    公孫衍也是著名的縱橫家,他提出的觀點與惠施有相同之處,那就是要聯合所有的力量,對付迅猛崛起的漢國。


    魏侯?道:“惠子此刻正在齊國,與齊結盟,當無異也。”


    公孫衍道:“臣以為,田忌行伍出身,恐怕耽於恩仇,不能與魏結盟。”


    公孫衍猜中了田忌的心思,田忌是真的十分忌憚孫臏,這家夥太厲害了,有孫臏在,魏齊沒有結盟的基礎。


    魏侯?道:“犀首有何良策?”


    公孫衍道:“尊齊為王!”


    魏侯?臉色頓時就黑了下來,稱王這件事,諸侯都有想過,但真實敢於這麽做的,隻有化外之地的楚、吳、越三國。


    雖然楚、吳、越這些國家在春秋時就開始稱王,但它們對社會的影響不大。中原諸侯視他們為蠻夷之地,自身還是基於禮製的束縛,沒有人敢開先河。


    比如吳王夫差在黃池大會諸侯,與晉國爭奪霸主,晉國提出“吳不得以稱王”為條件。在最後簽署盟書時,夫差也隻得去掉王號,而以“公”的名號簽下盟書。


    魏侯冷哼一聲:“魏國,天下莫強焉;寡人,萬乘之君也!尚不得稱王,田忌豎子小兒,安敢僭越?”


    公孫衍勸道:“君上,暫息雷霆之怒。尊齊為王,乃是迂迴之計。臣料想田忌不敢獨自稱王,彼必大禮來見,尊君上為王。魏齊相王,則同盟之勢成矣!”


    魏侯?聽了恍然大悟,尊田忌為齊王,不過是個由頭,真實的目的,是讓魏?稱王。


    魏國尊田忌為王,田忌絕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必然要反過來尊魏侯為王。這樣一來,魏齊就可以雙雙稱王,這種情況下結成的同盟也必然會更牢固。


    魏侯?不由撫掌大笑:“善之善者也,寡人觀子之文,勝於武也!”


    魏?看人也是真準,真實曆史上的公孫衍雖然當過將軍,打過勝仗,但最大的功績卻是縱橫之術。


    曆史上公認的“合縱抗秦”的首創者是公孫衍,他所倡導的聯合弱國對抗強國策略,即使現在,仍在發揮著深遠的影響?。


    正在二人商議之時,相國惠施迴到了魏國,求見魏侯。


    公孫衍立即請辭,但魏侯?卻不讓他走。既然已經對孫臏不再信任,軍事大權,就要交給公孫衍來掌握了。


    惠施上殿,向魏侯複令:“臣有辱君令,未能與齊談妥結盟之事。”


    魏侯?問道:“田忌新立,魏以戰勝之姿,欲與彼盟,安得不成?”


    惠施道:“田忌提出:必殺臏,始可盟。臣斷然拒絕,迴轉大梁,請君上治臣之罪!”


    魏侯聞言,臉上突然露出詭異的笑容:“寡人看來,未嚐不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少水並收藏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