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三分趙國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廢掉魏申,立魏嗣為太子。此刻的魏侯?,展現出一國諸侯的決斷與果敢。
對於魏申這種不聽君令、擅自行動,且造成巨大後果的人,別說廢除他的太子之位,魏侯?大義滅親的心都有了!
逆子可以不要,西河可以損失,但有一樣東西,魏侯?放不下。
那就是深陷關中的、由公子昂率領的,號稱十八萬的魏軍。
畢竟戰國,人口是絕對的第一資源。諸侯打來打去,搶奪的無非就是兩樣東西:土地和人口。
魏侯?望著滿堂冠帶,覺得沒有一個可指望的人,此時此刻,必須召上將軍孫臏迴朝。
目前,孫臏以其威名坐鎮邯鄲,是唯一能夠壓得住趙國反抗勢力的人物,調孫臏迴朝,或者命令孫臏進攻西河,都麵臨著一個難題:誰能鎮守邯鄲?
魏侯?決定聽從孫臏的建議,扶立公子緤為趙國之主,不過不能繼續將都城設在邯鄲,而是遷到舊都中牟。
中牟是趙國繼晉陽之後的第二個都城,當年趙國將目光投下太行山,就是從中牟開始向四周輻射,開始了其進攻中原的步伐。
但中牟之地,與小衛國太近,大魏國幾乎是小衛國的宗主國,中牟所冒的戰爭風險太高,這也是趙國後來遷都邯鄲的理由。
趙國心心念念想要吞並小衛國,就是想給中牟打造“護城河”工程,但這條路走得很難,大魏國作為小衛國的保護者自居,多次將趙國打得滿地找牙。
可以說,魏趙交惡的唯一原因就是爭奪小衛國,包括這次邯鄲失陷的起因,也是緣於小衛國。
魏侯?立公子緤為傀儡趙君,並強製其遷迴舊都中牟,這樣一來,方便魏國控製。
魏侯?又派出使臣對當今周天子姬扁恩威並施,命周天子下旨承認了趙緤的正宗趙國國君地位,使魏國把控下的趙緤小政權擁有了合法外衣。
命令新任太子魏嗣坐鎮鄴城,命令孫臏手下的大將龍賈鎮守邯鄲,並遷邯鄲之民五萬至大梁附近,以此打壓趙國反抗勢力。
魏侯?此舉,也算是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
當年趙、韓兩國兵臨魏國城下,將剛剛即位的魏?逼得差點丟掉小命,其中韓國提出的計謀,就是兩分魏國。
如今,當年在濁澤逼迫魏?的韓侯若山,變成了韓懿侯;趙侯種,變成了趙成侯,都成了有諡號的人!
而魏國立趙緤為趙侯的舉動,也引起了趙國內部強烈的連鎖反應。
逃亡在舊都晉陽的太子趙語,在晉陽群臣的擁戴下,繼位趙侯,並向周天子及齊、楚、燕、宋、魯等諸侯派出使臣,宣稱自己一方是趙國正朔。
至此,趙國正朔在經營中原八十多年之後,又一次被趕迴到了太行山中,迴到了最初的起點。
而山下的邢台、邯鄲、中牟等趙國地盤,則被魏國扶持的趙緤政權所把控。
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另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公子範,在代郡群臣的擁戴之下,在代地也公然繼位稱侯,同樣宣稱自己是正宗趙國。
趙國的巨變,一時令列國嘩然,為了更好地區分這三個趙氏政權,時人習慣地稱代郡趙範政權為北趙;稱晉陽趙語政權為西趙;稱中牟趙緤政權為南趙。
同理,由於吳起吞並西河是打著魏緩的旗號,時人以大河為界,稱魏緩的膚施政權為西魏,稱魏?的大梁政權為東魏。
至此趙國三分,魏國東部壓力大減,也為孫臏順利迴朝創造了條件。
這時,帶著箭傷的秦公渠梁也趕到了大梁,這個時候,嬴渠梁已經知道了關中大地被打爛了的消息。
漢、魏、義渠之兵在秦國故土馳騁縱橫,而秦國之主卻流浪在異國,忍受著屈辱的日子,嬴渠梁的傷情不由得加重幾分。
此時,傷情恢複的杜摯也隨侍在嬴渠梁身邊,杜摯向嬴渠梁獻計道:
“漢,虎狼之國也!今魏西河已失,眾兵失陷秦地,太子申被俘。當交好魏侯,共同對付漢國。”
嬴渠梁對魏國公子昂趁秦國內亂而出兵關中的行為,深惡痛絕,心有不甘,他反問道:“胡不求諸楚?”
這個時候,燕國、齊國遠離秦國,韓國在漢魏之兵麵前,根本不是個,嬴渠梁突發奇想,想要向楚國求救。
杜摯無奈:“君上,關中虎狼眾矣,無奈又引巨獸?”
君上你這是救國?還是害國?
杜摯繼續補充道:“此時此刻,魏、秦有共同敵人,亦有共同利益,可與之盟。而楚,乃漢之盟友,楚入關中,則天下無秦矣!
嬴渠梁默然,數年之間,將秦國列祖列宗留下的大好基業,折騰成了一塌糊塗,心中羞愧。
一念至此,突然嘔出數口鮮血,身體愈發虛弱。
杜摯連忙上前扶住,又是喂水,又是捶背,不斷好言寬慰。
嬴渠梁喘著粗氣道:“就依大夫之言吧!”
杜摯奉命與魏國高官惠施、田需接觸,並求見魏相白圭,憑借一雙利口,說服諸位大臣,推動魏秦會盟之事。
魏侯顧不上搭理嬴渠梁這個亡國之君,而是急切地與迴朝的孫臏共商大計,如何挽救失陷於關中的魏軍。
“寡人知上將軍拔城之功,必有厚賞。不過今日魏國有西河之失,有關中之憂,請上將軍為我謀!”
孫臏不想與吳起正麵對抗,他是臥底嘛!
孫臏有著幫助漢王一統天下的崇高使命,必須留在魏國。既然要留在魏國,不能一味對漢國避戰,這樣很容易引人懷疑的。
孫臏道:“君上,如今賊兵正盛,我軍邯鄲苦戰之後,兵困馬乏,不宜貿然開戰。故,為今之計,依托大河,固守河東,積蓄力量,來日再戰,方為上策。”
魏侯長歎一聲道:“唉!上將軍言之有理,不過魏昂此賊,陷我魏國兒郎於漢中,此吾必救者也。人稱上將軍多謀,當救我魏國壯士,寡人在此替十八萬魏國壯士謝過上將軍活命之恩!”
言畢恭敬一揖。
雖說戰國時期,君主向臣子施禮是常有的事,但魏侯?這位素來好麵子的君主,用如此卑微的態度求助於臣子,也是十分罕見。
孫臏連忙避席而讓,躲開魏侯的迎麵一揖:“臏何德何能,君上折殺臣了!”
魏侯也知道自己的由頭有些牽強了,如今西河已失,函穀關落入敵手,公子昂所部完全與魏國本土隔絕開來,要想救出這麽多人馬,恐怕大羅神仙來了,也得愁死。
但魏侯?就是對孫臏有著莫名的希冀,這位年輕的上將軍,給了魏國太多的可能!
孫臏默思良久,緩緩地道:“或有一途,可以一試!”
魏侯?兩眼放光:“何途?”
孫臏:“武關!”
對於魏申這種不聽君令、擅自行動,且造成巨大後果的人,別說廢除他的太子之位,魏侯?大義滅親的心都有了!
逆子可以不要,西河可以損失,但有一樣東西,魏侯?放不下。
那就是深陷關中的、由公子昂率領的,號稱十八萬的魏軍。
畢竟戰國,人口是絕對的第一資源。諸侯打來打去,搶奪的無非就是兩樣東西:土地和人口。
魏侯?望著滿堂冠帶,覺得沒有一個可指望的人,此時此刻,必須召上將軍孫臏迴朝。
目前,孫臏以其威名坐鎮邯鄲,是唯一能夠壓得住趙國反抗勢力的人物,調孫臏迴朝,或者命令孫臏進攻西河,都麵臨著一個難題:誰能鎮守邯鄲?
魏侯?決定聽從孫臏的建議,扶立公子緤為趙國之主,不過不能繼續將都城設在邯鄲,而是遷到舊都中牟。
中牟是趙國繼晉陽之後的第二個都城,當年趙國將目光投下太行山,就是從中牟開始向四周輻射,開始了其進攻中原的步伐。
但中牟之地,與小衛國太近,大魏國幾乎是小衛國的宗主國,中牟所冒的戰爭風險太高,這也是趙國後來遷都邯鄲的理由。
趙國心心念念想要吞並小衛國,就是想給中牟打造“護城河”工程,但這條路走得很難,大魏國作為小衛國的保護者自居,多次將趙國打得滿地找牙。
可以說,魏趙交惡的唯一原因就是爭奪小衛國,包括這次邯鄲失陷的起因,也是緣於小衛國。
魏侯?立公子緤為傀儡趙君,並強製其遷迴舊都中牟,這樣一來,方便魏國控製。
魏侯?又派出使臣對當今周天子姬扁恩威並施,命周天子下旨承認了趙緤的正宗趙國國君地位,使魏國把控下的趙緤小政權擁有了合法外衣。
命令新任太子魏嗣坐鎮鄴城,命令孫臏手下的大將龍賈鎮守邯鄲,並遷邯鄲之民五萬至大梁附近,以此打壓趙國反抗勢力。
魏侯?此舉,也算是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
當年趙、韓兩國兵臨魏國城下,將剛剛即位的魏?逼得差點丟掉小命,其中韓國提出的計謀,就是兩分魏國。
如今,當年在濁澤逼迫魏?的韓侯若山,變成了韓懿侯;趙侯種,變成了趙成侯,都成了有諡號的人!
而魏國立趙緤為趙侯的舉動,也引起了趙國內部強烈的連鎖反應。
逃亡在舊都晉陽的太子趙語,在晉陽群臣的擁戴下,繼位趙侯,並向周天子及齊、楚、燕、宋、魯等諸侯派出使臣,宣稱自己一方是趙國正朔。
至此,趙國正朔在經營中原八十多年之後,又一次被趕迴到了太行山中,迴到了最初的起點。
而山下的邢台、邯鄲、中牟等趙國地盤,則被魏國扶持的趙緤政權所把控。
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另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公子範,在代郡群臣的擁戴之下,在代地也公然繼位稱侯,同樣宣稱自己是正宗趙國。
趙國的巨變,一時令列國嘩然,為了更好地區分這三個趙氏政權,時人習慣地稱代郡趙範政權為北趙;稱晉陽趙語政權為西趙;稱中牟趙緤政權為南趙。
同理,由於吳起吞並西河是打著魏緩的旗號,時人以大河為界,稱魏緩的膚施政權為西魏,稱魏?的大梁政權為東魏。
至此趙國三分,魏國東部壓力大減,也為孫臏順利迴朝創造了條件。
這時,帶著箭傷的秦公渠梁也趕到了大梁,這個時候,嬴渠梁已經知道了關中大地被打爛了的消息。
漢、魏、義渠之兵在秦國故土馳騁縱橫,而秦國之主卻流浪在異國,忍受著屈辱的日子,嬴渠梁的傷情不由得加重幾分。
此時,傷情恢複的杜摯也隨侍在嬴渠梁身邊,杜摯向嬴渠梁獻計道:
“漢,虎狼之國也!今魏西河已失,眾兵失陷秦地,太子申被俘。當交好魏侯,共同對付漢國。”
嬴渠梁對魏國公子昂趁秦國內亂而出兵關中的行為,深惡痛絕,心有不甘,他反問道:“胡不求諸楚?”
這個時候,燕國、齊國遠離秦國,韓國在漢魏之兵麵前,根本不是個,嬴渠梁突發奇想,想要向楚國求救。
杜摯無奈:“君上,關中虎狼眾矣,無奈又引巨獸?”
君上你這是救國?還是害國?
杜摯繼續補充道:“此時此刻,魏、秦有共同敵人,亦有共同利益,可與之盟。而楚,乃漢之盟友,楚入關中,則天下無秦矣!
嬴渠梁默然,數年之間,將秦國列祖列宗留下的大好基業,折騰成了一塌糊塗,心中羞愧。
一念至此,突然嘔出數口鮮血,身體愈發虛弱。
杜摯連忙上前扶住,又是喂水,又是捶背,不斷好言寬慰。
嬴渠梁喘著粗氣道:“就依大夫之言吧!”
杜摯奉命與魏國高官惠施、田需接觸,並求見魏相白圭,憑借一雙利口,說服諸位大臣,推動魏秦會盟之事。
魏侯顧不上搭理嬴渠梁這個亡國之君,而是急切地與迴朝的孫臏共商大計,如何挽救失陷於關中的魏軍。
“寡人知上將軍拔城之功,必有厚賞。不過今日魏國有西河之失,有關中之憂,請上將軍為我謀!”
孫臏不想與吳起正麵對抗,他是臥底嘛!
孫臏有著幫助漢王一統天下的崇高使命,必須留在魏國。既然要留在魏國,不能一味對漢國避戰,這樣很容易引人懷疑的。
孫臏道:“君上,如今賊兵正盛,我軍邯鄲苦戰之後,兵困馬乏,不宜貿然開戰。故,為今之計,依托大河,固守河東,積蓄力量,來日再戰,方為上策。”
魏侯長歎一聲道:“唉!上將軍言之有理,不過魏昂此賊,陷我魏國兒郎於漢中,此吾必救者也。人稱上將軍多謀,當救我魏國壯士,寡人在此替十八萬魏國壯士謝過上將軍活命之恩!”
言畢恭敬一揖。
雖說戰國時期,君主向臣子施禮是常有的事,但魏侯?這位素來好麵子的君主,用如此卑微的態度求助於臣子,也是十分罕見。
孫臏連忙避席而讓,躲開魏侯的迎麵一揖:“臏何德何能,君上折殺臣了!”
魏侯也知道自己的由頭有些牽強了,如今西河已失,函穀關落入敵手,公子昂所部完全與魏國本土隔絕開來,要想救出這麽多人馬,恐怕大羅神仙來了,也得愁死。
但魏侯?就是對孫臏有著莫名的希冀,這位年輕的上將軍,給了魏國太多的可能!
孫臏默思良久,緩緩地道:“或有一途,可以一試!”
魏侯?兩眼放光:“何途?”
孫臏:“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