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君臣對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俱酒叫停了衛鞅的懺悔,開始商討正經事。
“先生,如今吳起有難,墨家有難,俱酒欲東行出蜀,親自前去營救。先生以為如何?”
“今,吳起正在剛平,大戰正酣;墨家钜子孟勝身在陽城,與世無爭,公子因何判斷此二人有難?”
這一下子,把俱酒給問住了,他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者,具有先知先覺的功能吧。
“呃,這個,吳起所依賴者,楚王也。吳起在楚國變法,損及老貴族利益,仇家無數。今楚王病危,吳起自危。”
衛鞅點點頭,算是認可了俱酒這一通分析:“那麽墨家钜子孟勝,難從何來?”
俱酒沒法迴答了,再說就把曆史背出來了:吳起臨死,伏屍楚王,包括陽城君在內的老貴族,箭射吳起,兼中楚王。新王登基後,鎮壓老貴族,攻打陽城君的封地。偏偏孟勝這家夥義字當頭,認死理,非要踐行承諾,最後死於陽城。
俱酒有些火大,忍不住耍了一迴渾:“某說有難,就是有難,先生休要置疑。”
“臣不敢!”這一招好使,衛鞅乖乖低頭。
“此二人者,吳起必救,孟勝必救,此二人既關乎俱酒信義,更關乎尚同大業。故某欲親自一行”
“公子,切切不可!”
“為何不可?”
“巴蜀新定,主上出行,群龍無首,必生禍端。此一不可也。”
“公子今非昔比,貴為一方諸侯,牽一發而動全身,以身涉險,臨危履冰,此二不可也。”
“巴蜀之民者數十萬,吳起者一人,孟勝之徒數百人,救一人、救百人而舍萬民,非人君之所為,此三不可也!”
俱酒聽了心情黯然,無言以對。
這個道理他不是不懂,巴蜀做為自己的根基,硝煙未散,百廢待舉,作為這一塊大地盤的主人,確實需要他坐鎮指揮。
但吳起與墨家,都是他崛起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機遇,他始終都放不下。
“此二人至關重要,且均是性格倔強之人,某若不往,恐難以得救”
“臣鬥膽一問,經略南鄭,征伐巴蜀,公子先登幾城?陷陣幾迴?”
“襄城以降,俱酒親身曆險者屈指可數,惟賴諸臣戮力,將士用命,方有今日之功。”
“誠然!故為人君者,胸懷天下,駕馭群豪,豈可意氣用事,因小失大?”
俱酒服了,衛鞅這口條,咱根本說不過他。他無奈地說:“既如此,先生請為我謀。”
衛鞅隻是微微有些須髯,但他還是下意識地做了個撫須的動作,擺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此事易耳,可分兩步走。”
“願聞其詳。”
“第一步,請公子親筆書劄,派人飛送吳起,孟勝。吳起目前尚在剛平前線,如實告其郢都兇險,不可前往。至於孟勝嘛,公子以墨學而治巴蜀,請钜子前來視察一番,離開陽城,於情於理,均無不可。”
俱酒思索片刻:“孟勝或可,恐吳起不可。楚王對吳起有知遇之恩,以吳起之稟性,逢王大喪,必往吊焉,豈一信可阻?”
衛鞅滿不在乎:“魯、魏對吳起均有知遇之恩,然一遇危險,吳起徑直遁去。故吳起雖重情重義,然更惜命如金。”
吳起當年“殺妻求將”的事,不管真是事實,還是對手抹黑,反正是臭大街了,故而衛鞅認為吳起並不會輕易送命,一旦有危險,一定會主動避險。這也是基於他對吳起人性的深刻分析而得出的結論。
俱酒雖然猶豫,但也認可衛鞅這一步,自己既然脫不開身,且先行勸阻一下。
衛鞅繼續道:“其二,派遣勇士潛入郢都和陽城,預先布局。同時,在由楚入蜀必經之路,層層設點,暢通道路,以備不時之需。若阻止不及,危機發生,潛伏人馬立即動手,務必救出;沿途站點快速轉運,務求快遁。”
俱酒點頭稱是,這就是備足提前量,下好先手棋,做好最壞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俱酒當即按照衛鞅的意見,提筆修書兩封。
其中一封寄與在剛平前線的楚國令尹吳起:
“楚王去時,吾兄死日,故吾兄萬不可迴郢奔喪。狡兔三窟,得免身死。今弟已為吾兄築窟巴蜀,恭候吾兄,共謀大業。”
另外一封寄與墨家钜子孟勝:
“屬下奉命西進,欲以一地以行墨學。所賴墨學煌煌,師尊天佑,巴蜀之地,業有小成。救野人數萬於嘉陵,釋奴役舉國於巴蜀。
今日弟之治下,耕者有其田,病者有其醫,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雖未達“兼愛“”之境界,亦算是‘尚同’之共識。
恭請钜子早日蒞臨巴蜀,共商墨學大業,共建兼愛樂土。”雲雲。
俱酒封好兩封信,正準備交付下屬送出。忽然又想起什麽,立即提筆再次書寫一信,寫給遠在楚國葉邑的葉公沈戰野!
“葉公高鑒,一別經年,甚是想念。弟嚐與葉公約三事,舊事複提,所求者一,活吳起之命耳。此事已了,弟與葉公之約全數償清,並奉不忝之儀,以表謝意。”
葉公這個人,雖然當初為俱酒所擒拿,但卻也是一個講誠信、講義氣之人。俱酒當初與葉公約定三個要求,但沒有言明具體事情。
吳起在楚國轟轟烈烈搞改革的時候,俱酒很擔心他受到老貴族的傷害,曾給葉公去過一信,要求葉公暗中保全吳起性命。
葉公在楚國,也算是老貴族一員,雖然非常反感吳起變法,但還是礙於俱酒的約定,暗中向吳起泄露了老貴族的陰謀。
致使吳起知道了摯愛女子闕雨絲被獻楚王背後的陰謀與算計,同時也忍住了自己的暴脾氣,沒有跳入老貴族的圈套。
但吳起的報複也如期而至,利用平夜君,對老貴族進行了一波血腥的報複,這樣使雙方的仇怨結得更深,還將太子也拖入了混戰,保守派與改革派勢同水火,不死不休。基本上吳起在楚國的退路已經沒有了。
俱酒今日再給葉公寫信,也算死馬當作活馬醫,不知道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他將書信交付屬下,同時交代道:“命令唐社,葉公處多備厚禮!”
“先生,如今吳起有難,墨家有難,俱酒欲東行出蜀,親自前去營救。先生以為如何?”
“今,吳起正在剛平,大戰正酣;墨家钜子孟勝身在陽城,與世無爭,公子因何判斷此二人有難?”
這一下子,把俱酒給問住了,他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者,具有先知先覺的功能吧。
“呃,這個,吳起所依賴者,楚王也。吳起在楚國變法,損及老貴族利益,仇家無數。今楚王病危,吳起自危。”
衛鞅點點頭,算是認可了俱酒這一通分析:“那麽墨家钜子孟勝,難從何來?”
俱酒沒法迴答了,再說就把曆史背出來了:吳起臨死,伏屍楚王,包括陽城君在內的老貴族,箭射吳起,兼中楚王。新王登基後,鎮壓老貴族,攻打陽城君的封地。偏偏孟勝這家夥義字當頭,認死理,非要踐行承諾,最後死於陽城。
俱酒有些火大,忍不住耍了一迴渾:“某說有難,就是有難,先生休要置疑。”
“臣不敢!”這一招好使,衛鞅乖乖低頭。
“此二人者,吳起必救,孟勝必救,此二人既關乎俱酒信義,更關乎尚同大業。故某欲親自一行”
“公子,切切不可!”
“為何不可?”
“巴蜀新定,主上出行,群龍無首,必生禍端。此一不可也。”
“公子今非昔比,貴為一方諸侯,牽一發而動全身,以身涉險,臨危履冰,此二不可也。”
“巴蜀之民者數十萬,吳起者一人,孟勝之徒數百人,救一人、救百人而舍萬民,非人君之所為,此三不可也!”
俱酒聽了心情黯然,無言以對。
這個道理他不是不懂,巴蜀做為自己的根基,硝煙未散,百廢待舉,作為這一塊大地盤的主人,確實需要他坐鎮指揮。
但吳起與墨家,都是他崛起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機遇,他始終都放不下。
“此二人至關重要,且均是性格倔強之人,某若不往,恐難以得救”
“臣鬥膽一問,經略南鄭,征伐巴蜀,公子先登幾城?陷陣幾迴?”
“襄城以降,俱酒親身曆險者屈指可數,惟賴諸臣戮力,將士用命,方有今日之功。”
“誠然!故為人君者,胸懷天下,駕馭群豪,豈可意氣用事,因小失大?”
俱酒服了,衛鞅這口條,咱根本說不過他。他無奈地說:“既如此,先生請為我謀。”
衛鞅隻是微微有些須髯,但他還是下意識地做了個撫須的動作,擺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此事易耳,可分兩步走。”
“願聞其詳。”
“第一步,請公子親筆書劄,派人飛送吳起,孟勝。吳起目前尚在剛平前線,如實告其郢都兇險,不可前往。至於孟勝嘛,公子以墨學而治巴蜀,請钜子前來視察一番,離開陽城,於情於理,均無不可。”
俱酒思索片刻:“孟勝或可,恐吳起不可。楚王對吳起有知遇之恩,以吳起之稟性,逢王大喪,必往吊焉,豈一信可阻?”
衛鞅滿不在乎:“魯、魏對吳起均有知遇之恩,然一遇危險,吳起徑直遁去。故吳起雖重情重義,然更惜命如金。”
吳起當年“殺妻求將”的事,不管真是事實,還是對手抹黑,反正是臭大街了,故而衛鞅認為吳起並不會輕易送命,一旦有危險,一定會主動避險。這也是基於他對吳起人性的深刻分析而得出的結論。
俱酒雖然猶豫,但也認可衛鞅這一步,自己既然脫不開身,且先行勸阻一下。
衛鞅繼續道:“其二,派遣勇士潛入郢都和陽城,預先布局。同時,在由楚入蜀必經之路,層層設點,暢通道路,以備不時之需。若阻止不及,危機發生,潛伏人馬立即動手,務必救出;沿途站點快速轉運,務求快遁。”
俱酒點頭稱是,這就是備足提前量,下好先手棋,做好最壞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俱酒當即按照衛鞅的意見,提筆修書兩封。
其中一封寄與在剛平前線的楚國令尹吳起:
“楚王去時,吾兄死日,故吾兄萬不可迴郢奔喪。狡兔三窟,得免身死。今弟已為吾兄築窟巴蜀,恭候吾兄,共謀大業。”
另外一封寄與墨家钜子孟勝:
“屬下奉命西進,欲以一地以行墨學。所賴墨學煌煌,師尊天佑,巴蜀之地,業有小成。救野人數萬於嘉陵,釋奴役舉國於巴蜀。
今日弟之治下,耕者有其田,病者有其醫,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雖未達“兼愛“”之境界,亦算是‘尚同’之共識。
恭請钜子早日蒞臨巴蜀,共商墨學大業,共建兼愛樂土。”雲雲。
俱酒封好兩封信,正準備交付下屬送出。忽然又想起什麽,立即提筆再次書寫一信,寫給遠在楚國葉邑的葉公沈戰野!
“葉公高鑒,一別經年,甚是想念。弟嚐與葉公約三事,舊事複提,所求者一,活吳起之命耳。此事已了,弟與葉公之約全數償清,並奉不忝之儀,以表謝意。”
葉公這個人,雖然當初為俱酒所擒拿,但卻也是一個講誠信、講義氣之人。俱酒當初與葉公約定三個要求,但沒有言明具體事情。
吳起在楚國轟轟烈烈搞改革的時候,俱酒很擔心他受到老貴族的傷害,曾給葉公去過一信,要求葉公暗中保全吳起性命。
葉公在楚國,也算是老貴族一員,雖然非常反感吳起變法,但還是礙於俱酒的約定,暗中向吳起泄露了老貴族的陰謀。
致使吳起知道了摯愛女子闕雨絲被獻楚王背後的陰謀與算計,同時也忍住了自己的暴脾氣,沒有跳入老貴族的圈套。
但吳起的報複也如期而至,利用平夜君,對老貴族進行了一波血腥的報複,這樣使雙方的仇怨結得更深,還將太子也拖入了混戰,保守派與改革派勢同水火,不死不休。基本上吳起在楚國的退路已經沒有了。
俱酒今日再給葉公寫信,也算死馬當作活馬醫,不知道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他將書信交付屬下,同時交代道:“命令唐社,葉公處多備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