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第一個吃屎的,就有第二個,不,是一大群!作為第一個吃屎的人,勾踐在兩千年後擁有了一大票屎友!”
“龍遺丸,大家都知道吧?”
唐健看了看江寒,緩緩坐下了,龍遺丸是什麽東西,他還真不知道。
“龍遺,說白了,就是皇帝的大便。”
朱順中說道,皇帝不是凡人,是龍的代表。他高高在上,俯視我們這些螻蟻,一人在位,唯我獨尊。他說的話叫“聖旨”,一旦違抗,就掉腦袋、滅九族。他穿的衣服叫龍袍,他坐的位置叫龍椅,他的子孫稱為龍子?孫。
走起路來,哪怕東倒西歪,也叫“龍行虎步”。他吃的叫“禦膳”,睡的叫“龍床”,連吐的痰唾,也是珍貴至極,叫“咳唾成珠”,他的大便,就叫“龍遺”。
“把皇帝大便製成藥丸的是一家眾所周知的老字號,老字號叫什麽,你們可以搜一下。”
“同治年間,這個老字號的藥店已經不是純粹的民營了,而是成了官家的藥商。為什麽能成為官家的藥商,並一舉打敗了其他的藥商?就是因為他們推出了一種藥。”
“每天早晨,這個老字號會專門派人到故宮的西華門,從太監手裏購買皇帝的新鮮龍遺。收迴來之後,他們再往屎裏摻進去朱砂、百合,除去臭味,再放山楂和蜂蜜,合成藥丸,取名為:龍遺丸。”
“龍遺丸的消費人群,全都是達官貴人。老百姓想要,門都沒有!第一是你沒錢,買不起;第二是你出再多錢,也沒什麽用。”
“一顆龍遺丸售價最少是500兩銀子,但是還供不應求。當時一家五口,年收入能有100兩銀子,就很牛逼了。”
“如此昂貴的大糞為什麽有這麽多人買?難道這些官員的腦袋裏都是屎?”
“明裏說,吃了龍遺丸,就可以和皇帝一樣,萬壽無疆。收購龍屎的又是名滿天下的製藥業的龍頭大哥,這就讓人肅然起敬。收購地點西華門,是連接京城和皇宮的重要樞紐,太監進出皇宮,多從此門進出。時間是清晨,符合人們出恭入敬的習慣,材料新鮮可靠,貨真價實。”
“到了宣統年間,皇帝才三歲,一個嬰兒飯量有限,拉的屎實在太少了。物以稀為貴,因為材料稀缺,所以這個龍遺丸就更貴了。”
“我相信,那個時代的官員應該心裏都清楚,看看吧,順治皇帝24歲死了,鹹豐皇帝31歲死了,同治皇帝19歲掛了!說什麽吃了龍遺丸就可以沾皇帝光,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那不是扯蛋嗎?”
“我認為,那個時代,官員們哄搶龍遺丸,實質上就是表忠心,以今天的話說,就是講政治!”
“清末的達官貴人即使是蠢得掛相,他們買了龍遺丸迴去大概率是不會服用的。畢竟,龍遺丸說到底也隻是屎一堆、糞一坨!他們的目的隻是在老字號的賬本上留個姓名,在慈禧老佛爺麵前好交待而已。”
“這家老字號既幫慈禧幹了特務的勾當,又撈了白花花的銀子,這生意做得真叫一個絕妙!”
“我講這兩段吃屎的曆史,也是想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需要繼承。傳統的文化,有糟粕和優秀之分,隻有優秀傳統文化才值得去發揚光大。還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的文化,說到底還是辮子文化。辮子剪掉了,頭腦裏辮子還沒有剪掉。”
“我們的文化還沒有完成真正的啟蒙。”
“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最多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知識分子最少的時代,一個亟需知識分子的時代。擁有教授、博導和各類專家頭銜的人多如牛毛,但是能夠像馬寅初和黃萬裏那樣有著為了真理和良心可以和整個世界對撼的勇氣的知識分子縱然沒有絕跡,卻也已經到了鳳毛麟角的地步。”
“如今,知識分子中的很多人頗像英國作家戴維·洛奇小說《小世界》中的大學教授一樣四處參加學術會議、連篇累牘地出版泡沫專著以牟取名利,而對逼到眼前的關涉到最大多數群體利益的大問題視而不見,保持沉默,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即便他們發出了一些嘀咕,也幾乎沒有被人聽見。”
說到這裏,已經是掌聲一片。
唐健默然,今天這種場合他是第一次遇到。這些人的話雖然偏激一些,但說的不無道理。而且,很多話大家都知道,但就是不說。
江寒把自己帶到這裏來,難道就是對自己來一次“啟蒙”?
“老唐,朱順中這個人,很重要,正是他,啟動了一件大事,可能多年以後,這件事會成為中國民主進程中的一個裏程碑事件。”
“江書記,千萬別說這麽敏感的詞啊。”
“老唐,不是詞敏感,而是人敏感!多好的詞,一涉及到意識形態,就成了壞詞!民主有什麽錯呢?人民當家作主,這是我們黨曆來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標,對不對,我們黨曆來都提倡民主,黨內民主知道吧?”
“中央沒錯,下邊念歪了。”唐健感歎道。
“還有,一說普世,一說價值,一部分人就像是被電到了尾巴,立馬跳起來!說白了,還是愚味!”江寒道:“我們需要不同的聲音,甚至是反對的聲音!很多人就是以政治的名義來打壓、清除反對者。這樣的社會還會有活力嗎?”
唐健點點頭:“世界是多彩的,社會是多元的,人群是多樣的,我們執政為民,最主要的還是要包容。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就以包容性而著稱,但是現在,這個包容性好像是越來越弱。如果一個社會不允許批評,那麽讚揚就失去了意義。”
朱順中此時當起了主持人,下一個分享者走進了中圈。
看著朱順中,唐健說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朱順中要當市長?”
說完,唐健也笑了起來:“你看我這腦子!他是香江來的,是報社的,怎麽可能當市長?”
“龍遺丸,大家都知道吧?”
唐健看了看江寒,緩緩坐下了,龍遺丸是什麽東西,他還真不知道。
“龍遺,說白了,就是皇帝的大便。”
朱順中說道,皇帝不是凡人,是龍的代表。他高高在上,俯視我們這些螻蟻,一人在位,唯我獨尊。他說的話叫“聖旨”,一旦違抗,就掉腦袋、滅九族。他穿的衣服叫龍袍,他坐的位置叫龍椅,他的子孫稱為龍子?孫。
走起路來,哪怕東倒西歪,也叫“龍行虎步”。他吃的叫“禦膳”,睡的叫“龍床”,連吐的痰唾,也是珍貴至極,叫“咳唾成珠”,他的大便,就叫“龍遺”。
“把皇帝大便製成藥丸的是一家眾所周知的老字號,老字號叫什麽,你們可以搜一下。”
“同治年間,這個老字號的藥店已經不是純粹的民營了,而是成了官家的藥商。為什麽能成為官家的藥商,並一舉打敗了其他的藥商?就是因為他們推出了一種藥。”
“每天早晨,這個老字號會專門派人到故宮的西華門,從太監手裏購買皇帝的新鮮龍遺。收迴來之後,他們再往屎裏摻進去朱砂、百合,除去臭味,再放山楂和蜂蜜,合成藥丸,取名為:龍遺丸。”
“龍遺丸的消費人群,全都是達官貴人。老百姓想要,門都沒有!第一是你沒錢,買不起;第二是你出再多錢,也沒什麽用。”
“一顆龍遺丸售價最少是500兩銀子,但是還供不應求。當時一家五口,年收入能有100兩銀子,就很牛逼了。”
“如此昂貴的大糞為什麽有這麽多人買?難道這些官員的腦袋裏都是屎?”
“明裏說,吃了龍遺丸,就可以和皇帝一樣,萬壽無疆。收購龍屎的又是名滿天下的製藥業的龍頭大哥,這就讓人肅然起敬。收購地點西華門,是連接京城和皇宮的重要樞紐,太監進出皇宮,多從此門進出。時間是清晨,符合人們出恭入敬的習慣,材料新鮮可靠,貨真價實。”
“到了宣統年間,皇帝才三歲,一個嬰兒飯量有限,拉的屎實在太少了。物以稀為貴,因為材料稀缺,所以這個龍遺丸就更貴了。”
“我相信,那個時代的官員應該心裏都清楚,看看吧,順治皇帝24歲死了,鹹豐皇帝31歲死了,同治皇帝19歲掛了!說什麽吃了龍遺丸就可以沾皇帝光,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那不是扯蛋嗎?”
“我認為,那個時代,官員們哄搶龍遺丸,實質上就是表忠心,以今天的話說,就是講政治!”
“清末的達官貴人即使是蠢得掛相,他們買了龍遺丸迴去大概率是不會服用的。畢竟,龍遺丸說到底也隻是屎一堆、糞一坨!他們的目的隻是在老字號的賬本上留個姓名,在慈禧老佛爺麵前好交待而已。”
“這家老字號既幫慈禧幹了特務的勾當,又撈了白花花的銀子,這生意做得真叫一個絕妙!”
“我講這兩段吃屎的曆史,也是想告訴大家,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需要繼承。傳統的文化,有糟粕和優秀之分,隻有優秀傳統文化才值得去發揚光大。還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的文化,說到底還是辮子文化。辮子剪掉了,頭腦裏辮子還沒有剪掉。”
“我們的文化還沒有完成真正的啟蒙。”
“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最多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知識分子最少的時代,一個亟需知識分子的時代。擁有教授、博導和各類專家頭銜的人多如牛毛,但是能夠像馬寅初和黃萬裏那樣有著為了真理和良心可以和整個世界對撼的勇氣的知識分子縱然沒有絕跡,卻也已經到了鳳毛麟角的地步。”
“如今,知識分子中的很多人頗像英國作家戴維·洛奇小說《小世界》中的大學教授一樣四處參加學術會議、連篇累牘地出版泡沫專著以牟取名利,而對逼到眼前的關涉到最大多數群體利益的大問題視而不見,保持沉默,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即便他們發出了一些嘀咕,也幾乎沒有被人聽見。”
說到這裏,已經是掌聲一片。
唐健默然,今天這種場合他是第一次遇到。這些人的話雖然偏激一些,但說的不無道理。而且,很多話大家都知道,但就是不說。
江寒把自己帶到這裏來,難道就是對自己來一次“啟蒙”?
“老唐,朱順中這個人,很重要,正是他,啟動了一件大事,可能多年以後,這件事會成為中國民主進程中的一個裏程碑事件。”
“江書記,千萬別說這麽敏感的詞啊。”
“老唐,不是詞敏感,而是人敏感!多好的詞,一涉及到意識形態,就成了壞詞!民主有什麽錯呢?人民當家作主,這是我們黨曆來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標,對不對,我們黨曆來都提倡民主,黨內民主知道吧?”
“中央沒錯,下邊念歪了。”唐健感歎道。
“還有,一說普世,一說價值,一部分人就像是被電到了尾巴,立馬跳起來!說白了,還是愚味!”江寒道:“我們需要不同的聲音,甚至是反對的聲音!很多人就是以政治的名義來打壓、清除反對者。這樣的社會還會有活力嗎?”
唐健點點頭:“世界是多彩的,社會是多元的,人群是多樣的,我們執政為民,最主要的還是要包容。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就以包容性而著稱,但是現在,這個包容性好像是越來越弱。如果一個社會不允許批評,那麽讚揚就失去了意義。”
朱順中此時當起了主持人,下一個分享者走進了中圈。
看著朱順中,唐健說道:“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朱順中要當市長?”
說完,唐健也笑了起來:“你看我這腦子!他是香江來的,是報社的,怎麽可能當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