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度不是導致作物傳播緩慢的唯一決定因素,地形和生態方麵的界線在局部上也造成了作物傳播的巨大障礙,”江寒此時就如同一個教授侃侃而談:“我必須補充上這一句。因為凡事都有特例。但不論何時,我們都必須秉持客觀的理念,先求自然上的真,再講道德上的善和人文上的美。”
此時的鍾向紅坐在第一排,康明生教授望向她,眼神帶著一絲企求,讓她出麵化解一下,否則,這課往下還怎麽講?
鍾向紅此時還在迴味江寒的話呢。江寒每次隻要開口,一定是喧賓奪主,從中青班到現在的廳級幹部班,一向如此。之所以能夠喧賓奪主,是因為他每次都能講出新東西,要麽是在道理上振聾發聵,要麽就是在知識上耳目一新。
一個人怎麽可以如此博學?江寒就是六邊形戰士的代表。
看鍾向紅沒有解圍的意思,康明生說道:“這位學員,要麽,接下來的課,你上!”
頗有一點“你行你上”的堵氣味道。
江寒一點都沒有客氣,因為他要糾正他的想法。
當下有不少教授,為了出名出圈,不顧實際,不講科學,隻講形勢,迎合政治氣候和網絡風向,把方向講歪了。他們似乎都掌握了一種流量密碼,凡是罵日批美的,不管對錯,都會引來好聲一片。
“既然如此,那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觀點。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江寒坐在第一排,幹脆扭過身子,麵對所班裏的學員。
“在當前三農問題上,有三個不等式。”
“第一個不等式,我們不能把小農經濟與安全、綠色完全劃等號。現在很多人感到,隻有原種的才好,有專家說,吃水平就要吃笨水果,過去的小蘋果,老笨桃如何如何好。他怎麽證明笨水果就一定好呢?是富含的什麽維生素多,還是各種營養比較均衡?有沒有樣本采集?有沒有數據支撐?幾乎都是臆測!”
“我們目前的作物,在萬年前是不適合人類食用的,不是難吃,就是有毒素。特別是一些蔬果可沒有那麽好下嘴,我們現在很常見的蔬菜水果和幾千年、幾萬年前根本就是兩個樣子。”
“野生桃核距今250萬年,是在我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裏發現的。而馴化它成為一種可食用水果則是在4000多年前,馴化之前的桃子非常小,個頭也就跟現在的櫻桃差不多。本來桃子就小,結果它的果核又占了將近35%的空間。”
“經過不斷地改良品種,用插枝嫁接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培育桃子,現在的桃子比以前大了64倍左右,果肉差不多占整顆桃子的90%。”
“目前發現最早的栽培西瓜是5000多年前的埃及種出來的,當時的西瓜非常小,直徑隻有5厘米左右,而且味道特別苦。”
“17世紀的西瓜在大小方麵就跟現在差不太多了,但切開後,裏麵的瓜饢卻是白白一大片,這從當時畫家們的油畫就能可以看出。”
“後來經過雜交培育,西瓜越來越飽滿多汁,甚至開始出現無籽西瓜。”
“現在社會上盛行一種說法,說是吃了無籽的東西,比如說,無籽葡萄、無籽西瓜,會導致不孕不育。這純粹是無稽之談。”
“有些專家還在攻擊袁隆平,說雜交水稻如何如何。毫無根據地猜測,而後是否定這樣一個偉大的農學家。一定程度上講,是袁隆平讓中國人吃飽了飯。”
“專家要有專家的良心,不能為了一己之名、一己之利而帶偏了節奏。”
“第二個不等式,不能把現代農業與汙染、有毒劃等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一些農產品的確有問題,比如我們的土壤汙染問題。這是因為我們的農業不夠現代化!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錯了。”
“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麵的。”
“在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的時期,做大農業規模、解決‘有沒有’問題是最迫切的需要。而隨著這種狀況發生根本性改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有了發展變化,一些過去不是很緊迫的問題,現在成了當務之急,農業大而不強的問題更為凸顯。”
“第三個不等式,農業現代化不完全等於農業開放化。就是說,我們要借鑒吸引國外農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可以引入外資進入我們的農業領域,但是在一些關鍵的領域和環節上,我們必須自主自強,不能靠外來的力量。”
“從世界現代化強國的發展規律看,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定有強大的農業為支撐,也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強國,是靠別人吃飯的。”
“農業關乎飯碗,是安天下、穩民心的基礎產業,基礎不牢,再華麗的現代化大廈也是不全麵、不完整、不牢固的。世界上真正強大的國家、沒有軟肋的國家,都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反之,有些國家雖然有較高的現代化水平,但是他們在農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環節上受製於人,一遇到地緣衝突、極端天氣、全球市場動蕩,飯碗就會被別人拿住,吃飯還要看別人臉色,自然也稱不上是現代化強國。”
“三農問題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是曆史問題,是社會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更是一個平衡問題。你要平衡吃得飽與吃得好、大規模農莊與小家庭耕作、技術發展與食品安全等關係。中國有三級階梯,各個地方的農業條件不同,根本不可能采取同一個模式。”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中。我們需要的是研究如何端好飯碗!當下,我們的農業並不是讓國外資本來投資產業鏈和供應鏈,而是要培育大量自己的農業人才,這就需要培育高質量的農業大學。”
“但是,我們的農業大學如何呢?相信,大家剛才就已經有了答案了!”
“這才是我把兩所境外高校引入的原因!”
此時的鍾向紅坐在第一排,康明生教授望向她,眼神帶著一絲企求,讓她出麵化解一下,否則,這課往下還怎麽講?
鍾向紅此時還在迴味江寒的話呢。江寒每次隻要開口,一定是喧賓奪主,從中青班到現在的廳級幹部班,一向如此。之所以能夠喧賓奪主,是因為他每次都能講出新東西,要麽是在道理上振聾發聵,要麽就是在知識上耳目一新。
一個人怎麽可以如此博學?江寒就是六邊形戰士的代表。
看鍾向紅沒有解圍的意思,康明生說道:“這位學員,要麽,接下來的課,你上!”
頗有一點“你行你上”的堵氣味道。
江寒一點都沒有客氣,因為他要糾正他的想法。
當下有不少教授,為了出名出圈,不顧實際,不講科學,隻講形勢,迎合政治氣候和網絡風向,把方向講歪了。他們似乎都掌握了一種流量密碼,凡是罵日批美的,不管對錯,都會引來好聲一片。
“既然如此,那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觀點。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江寒坐在第一排,幹脆扭過身子,麵對所班裏的學員。
“在當前三農問題上,有三個不等式。”
“第一個不等式,我們不能把小農經濟與安全、綠色完全劃等號。現在很多人感到,隻有原種的才好,有專家說,吃水平就要吃笨水果,過去的小蘋果,老笨桃如何如何好。他怎麽證明笨水果就一定好呢?是富含的什麽維生素多,還是各種營養比較均衡?有沒有樣本采集?有沒有數據支撐?幾乎都是臆測!”
“我們目前的作物,在萬年前是不適合人類食用的,不是難吃,就是有毒素。特別是一些蔬果可沒有那麽好下嘴,我們現在很常見的蔬菜水果和幾千年、幾萬年前根本就是兩個樣子。”
“野生桃核距今250萬年,是在我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裏發現的。而馴化它成為一種可食用水果則是在4000多年前,馴化之前的桃子非常小,個頭也就跟現在的櫻桃差不多。本來桃子就小,結果它的果核又占了將近35%的空間。”
“經過不斷地改良品種,用插枝嫁接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培育桃子,現在的桃子比以前大了64倍左右,果肉差不多占整顆桃子的90%。”
“目前發現最早的栽培西瓜是5000多年前的埃及種出來的,當時的西瓜非常小,直徑隻有5厘米左右,而且味道特別苦。”
“17世紀的西瓜在大小方麵就跟現在差不太多了,但切開後,裏麵的瓜饢卻是白白一大片,這從當時畫家們的油畫就能可以看出。”
“後來經過雜交培育,西瓜越來越飽滿多汁,甚至開始出現無籽西瓜。”
“現在社會上盛行一種說法,說是吃了無籽的東西,比如說,無籽葡萄、無籽西瓜,會導致不孕不育。這純粹是無稽之談。”
“有些專家還在攻擊袁隆平,說雜交水稻如何如何。毫無根據地猜測,而後是否定這樣一個偉大的農學家。一定程度上講,是袁隆平讓中國人吃飽了飯。”
“專家要有專家的良心,不能為了一己之名、一己之利而帶偏了節奏。”
“第二個不等式,不能把現代農業與汙染、有毒劃等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一些農產品的確有問題,比如我們的土壤汙染問題。這是因為我們的農業不夠現代化!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錯了。”
“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指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麵的。”
“在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的時期,做大農業規模、解決‘有沒有’問題是最迫切的需要。而隨著這種狀況發生根本性改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有了發展變化,一些過去不是很緊迫的問題,現在成了當務之急,農業大而不強的問題更為凸顯。”
“第三個不等式,農業現代化不完全等於農業開放化。就是說,我們要借鑒吸引國外農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可以引入外資進入我們的農業領域,但是在一些關鍵的領域和環節上,我們必須自主自強,不能靠外來的力量。”
“從世界現代化強國的發展規律看,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定有強大的農業為支撐,也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強國,是靠別人吃飯的。”
“農業關乎飯碗,是安天下、穩民心的基礎產業,基礎不牢,再華麗的現代化大廈也是不全麵、不完整、不牢固的。世界上真正強大的國家、沒有軟肋的國家,都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反之,有些國家雖然有較高的現代化水平,但是他們在農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環節上受製於人,一遇到地緣衝突、極端天氣、全球市場動蕩,飯碗就會被別人拿住,吃飯還要看別人臉色,自然也稱不上是現代化強國。”
“三農問題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是曆史問題,是社會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更是一個平衡問題。你要平衡吃得飽與吃得好、大規模農莊與小家庭耕作、技術發展與食品安全等關係。中國有三級階梯,各個地方的農業條件不同,根本不可能采取同一個模式。”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中。我們需要的是研究如何端好飯碗!當下,我們的農業並不是讓國外資本來投資產業鏈和供應鏈,而是要培育大量自己的農業人才,這就需要培育高質量的農業大學。”
“但是,我們的農業大學如何呢?相信,大家剛才就已經有了答案了!”
“這才是我把兩所境外高校引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