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文很認同江寒的看法,但又感到江寒這麽硬幹似乎非常不妥。
這麽多年,張雅文看著江寒一步步成長,走到與她平齊的位置,了解江寒的脾氣,一旦他決定了的事,誰勸也沒用。
綠城市的創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壓之下如火如荼地進行。
作為市委書記,馬青誌的主要精力是管思想、管幹部、管大方麵,具體的行政工作極少涉及,這方麵有市政府。
但這次創文工作不一樣,馬青誌認為這是件大事,不管是對於綠城今後的發展,還是對於他個人的前途命運而言,都是極端重要的。
所以,馬青誌親自任創文工作的總指揮,親曆親為,也極大地調動了各個方麵的力量。
有人說過,一把手昨天晚上做了個夢,第二天他就可以馬上實現。
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隻要是在人力範圍內能夠辦成的事,市委書記一句話,絕對能夠辦得到。
馬青誌除了參加省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等重要會議之外,剩下的事情就是推進創文工作。
一天之內他要到聽取各區創文工作匯報一次,現場檢查街區一次。
有了模板,各個區的動作也很快,一條條街道被整理出來了,打造成了黑白兩色的“特色街區”。
綠城日報的頭版報眼位置發表了評論員文章,說綠城從此找到了城市的底色和亮色。
綠城文聯召開座談會,對綠城市的創文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市領導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中國古老樸素的自然觀中提煉出黑白兩色,作為綠城的底色,既是審美的迴歸,也是時尚的延伸。
官媒和官方都是一片頌揚之聲,然而民間卻是一片抱怨之聲,其中夾雜著各種諷刺和不滿的情緒。
甚至一些普通官員在聚會中都把創文作為一種談資,調侃的味道極重。
有人說,綠城本是綠的,生機盎然,現在不是黑就是白,離死不遠了。
綠城哪裏是綠城,簡直就是一口大棺材!
“江書記,綠城二八區出問題了。”
奚誌強推開江寒的虛掩的辦公室房門,急匆匆的,當然,也是興衝衝的。
“二八區,老百姓跟城管打起來了,好幾千人呢。”
“到底怎麽迴事?”
奚誌強說道,昨天有好幾起小規模的鬧事,主要是一些街區的商戶。因為要創文,街道被整治,商戶們一開始挺配合,但是創文的費用卻要求商戶們分攤,商戶們馬上不願意了。
比如說,統一店鋪招牌,商戶們本來就不太高興,但為了創文大局,大家都忍了。
但是有關部門來收費用,招牌設計費、材料費、安裝費這一塊,大大超出大家的想象。本來,弄一幅招牌不到一百塊錢,但是政府統一做下來,成本不降反升,每個店鋪最少要交八百元。
更何況,有很多店鋪的招牌做得時間不長,遠沒有到更換的時候。
好多店鋪是做小本生意的,掏八百塊的費用,讓他們很肉疼。
除了招牌費,還有其他的費用,原來就有的垃圾清運費、管理費一下子翻了兩倍。這還不算什麽,每家店鋪每個月都要收取每平方50元的文明城市創建費,資助一交就是三個月。
比如一家店鋪的麵積是100平方,就得一次性交元!
如果三個月後,中央文明辦還不過來驗收,文明城市創建費還得繼續交,直到創建成功為止。
市文明辦解釋說,出台這麽一個規定,就是把城市商戶的利益與創文工作深度捆綁,隻要商戶們把自身的工作做好了,盡快創成全國文明城市,那麽大家就可以少交錢。
有一些經營好的商鋪交了錢,一些經營不好或者是剛開業不久的店鋪則是拖著不交。
有關部門上來催,工作人員態度比較橫,而一些店鋪的老板比較虎,雙方打起來了。
打了幾次之後,工作人員請來了一些社會閑散人員,一些店鋪被威脅,於是街上的店鋪就聯起手來。
一些零星的衝突越來越多,終於釀成了一場大火。
在這條街上,工作人員越來越多,而從其他街區趕過來的商戶也越來越多,雙方在街上大打出手。
“過去商戶們都是散兵遊勇,根本聚不起來。但是這次他們的境遇都一樣,因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綠城市做得太絕了,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到處都是戴紅袖章的,說是監督衛生,其實就是不讓市民們到街上閑逛!市民不都不到街上閑逛了,商戶們哪兒還有生意?”
“跟上次觀摩一樣,隻要有這些人在,市民們都不來了,誰也不想惹事。市民們都不上街了,衛生、秩序啥的,自然就好了。但是,商戶們需要掙錢啊。”
江寒聽了,歎息了一聲:“除了綠城,其他城市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不管幹什麽工作,都是運動式的思維。運動,都是暴風驟雨式,給領導看的。看看我們現在的工作,有哪些是和風細雨的?潤物細無聲,老百姓受益,而上麵不注意啊。”
“這就是工作的動機問題。很多地方為了引起上級注意,聲勢大、陣勢大、口號喊得震天響,特別是強調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統一,甚至到招牌都得統一。因為隻有統一了,才會有規模,才會有效應,才能引起各方的關注。”
“但實際上有很多幹部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為了老百姓的生計和城市的長遠發展做工作,這樣的工作往往沒什麽動靜。比如說,你想讓這個街區活起來,就必須先讓商戶的生意火起來。要想讓商戶的生意火起來,那麽就不要總是大轟大嗡地去指導、去檢查。”
“而實踐證明,領導去檢查指導就是拍個照、錄個像,刷一下存在感,說起來是指導,實際上是騷擾。”
“我向來認為,官不擾民民自富。”
“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目的是好的,但一些城市的領導動機不純!再加上各個城市之間有競爭,於是各種亂象頻出。這些城市手段不文明、過程不文明,最後卻創成了國家文明城市。”
“更有甚者,越是手段不文明、越是無賴無底線,就越是能夠在創建國家文明城市中勝出。”
“那麽,這樣創成的國家文明城市,豈不是成了笑話?”
這麽多年,張雅文看著江寒一步步成長,走到與她平齊的位置,了解江寒的脾氣,一旦他決定了的事,誰勸也沒用。
綠城市的創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壓之下如火如荼地進行。
作為市委書記,馬青誌的主要精力是管思想、管幹部、管大方麵,具體的行政工作極少涉及,這方麵有市政府。
但這次創文工作不一樣,馬青誌認為這是件大事,不管是對於綠城今後的發展,還是對於他個人的前途命運而言,都是極端重要的。
所以,馬青誌親自任創文工作的總指揮,親曆親為,也極大地調動了各個方麵的力量。
有人說過,一把手昨天晚上做了個夢,第二天他就可以馬上實現。
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是隻要是在人力範圍內能夠辦成的事,市委書記一句話,絕對能夠辦得到。
馬青誌除了參加省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等重要會議之外,剩下的事情就是推進創文工作。
一天之內他要到聽取各區創文工作匯報一次,現場檢查街區一次。
有了模板,各個區的動作也很快,一條條街道被整理出來了,打造成了黑白兩色的“特色街區”。
綠城日報的頭版報眼位置發表了評論員文章,說綠城從此找到了城市的底色和亮色。
綠城文聯召開座談會,對綠城市的創文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特別是市領導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從中國古老樸素的自然觀中提煉出黑白兩色,作為綠城的底色,既是審美的迴歸,也是時尚的延伸。
官媒和官方都是一片頌揚之聲,然而民間卻是一片抱怨之聲,其中夾雜著各種諷刺和不滿的情緒。
甚至一些普通官員在聚會中都把創文作為一種談資,調侃的味道極重。
有人說,綠城本是綠的,生機盎然,現在不是黑就是白,離死不遠了。
綠城哪裏是綠城,簡直就是一口大棺材!
“江書記,綠城二八區出問題了。”
奚誌強推開江寒的虛掩的辦公室房門,急匆匆的,當然,也是興衝衝的。
“二八區,老百姓跟城管打起來了,好幾千人呢。”
“到底怎麽迴事?”
奚誌強說道,昨天有好幾起小規模的鬧事,主要是一些街區的商戶。因為要創文,街道被整治,商戶們一開始挺配合,但是創文的費用卻要求商戶們分攤,商戶們馬上不願意了。
比如說,統一店鋪招牌,商戶們本來就不太高興,但為了創文大局,大家都忍了。
但是有關部門來收費用,招牌設計費、材料費、安裝費這一塊,大大超出大家的想象。本來,弄一幅招牌不到一百塊錢,但是政府統一做下來,成本不降反升,每個店鋪最少要交八百元。
更何況,有很多店鋪的招牌做得時間不長,遠沒有到更換的時候。
好多店鋪是做小本生意的,掏八百塊的費用,讓他們很肉疼。
除了招牌費,還有其他的費用,原來就有的垃圾清運費、管理費一下子翻了兩倍。這還不算什麽,每家店鋪每個月都要收取每平方50元的文明城市創建費,資助一交就是三個月。
比如一家店鋪的麵積是100平方,就得一次性交元!
如果三個月後,中央文明辦還不過來驗收,文明城市創建費還得繼續交,直到創建成功為止。
市文明辦解釋說,出台這麽一個規定,就是把城市商戶的利益與創文工作深度捆綁,隻要商戶們把自身的工作做好了,盡快創成全國文明城市,那麽大家就可以少交錢。
有一些經營好的商鋪交了錢,一些經營不好或者是剛開業不久的店鋪則是拖著不交。
有關部門上來催,工作人員態度比較橫,而一些店鋪的老板比較虎,雙方打起來了。
打了幾次之後,工作人員請來了一些社會閑散人員,一些店鋪被威脅,於是街上的店鋪就聯起手來。
一些零星的衝突越來越多,終於釀成了一場大火。
在這條街上,工作人員越來越多,而從其他街區趕過來的商戶也越來越多,雙方在街上大打出手。
“過去商戶們都是散兵遊勇,根本聚不起來。但是這次他們的境遇都一樣,因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綠城市做得太絕了,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到處都是戴紅袖章的,說是監督衛生,其實就是不讓市民們到街上閑逛!市民不都不到街上閑逛了,商戶們哪兒還有生意?”
“跟上次觀摩一樣,隻要有這些人在,市民們都不來了,誰也不想惹事。市民們都不上街了,衛生、秩序啥的,自然就好了。但是,商戶們需要掙錢啊。”
江寒聽了,歎息了一聲:“除了綠城,其他城市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不管幹什麽工作,都是運動式的思維。運動,都是暴風驟雨式,給領導看的。看看我們現在的工作,有哪些是和風細雨的?潤物細無聲,老百姓受益,而上麵不注意啊。”
“這就是工作的動機問題。很多地方為了引起上級注意,聲勢大、陣勢大、口號喊得震天響,特別是強調統一,思想統一、步調統一,甚至到招牌都得統一。因為隻有統一了,才會有規模,才會有效應,才能引起各方的關注。”
“但實際上有很多幹部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為了老百姓的生計和城市的長遠發展做工作,這樣的工作往往沒什麽動靜。比如說,你想讓這個街區活起來,就必須先讓商戶的生意火起來。要想讓商戶的生意火起來,那麽就不要總是大轟大嗡地去指導、去檢查。”
“而實踐證明,領導去檢查指導就是拍個照、錄個像,刷一下存在感,說起來是指導,實際上是騷擾。”
“我向來認為,官不擾民民自富。”
“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目的是好的,但一些城市的領導動機不純!再加上各個城市之間有競爭,於是各種亂象頻出。這些城市手段不文明、過程不文明,最後卻創成了國家文明城市。”
“更有甚者,越是手段不文明、越是無賴無底線,就越是能夠在創建國家文明城市中勝出。”
“那麽,這樣創成的國家文明城市,豈不是成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