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這個專家用數據把我給噎住了。”
程新甲說,我們國家的公務人員共6400萬人,包括供職於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政法機關、民主黨派、群體團體,還有教育、科研、院校等單位的行政事業人員,占比太高。
但那位專家則是列舉了國際上的例子,說我們國家公務員的比例並不高。
比如說美國,這個國家有三級互不隸屬的平行政府: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除有50個州政府單位外,還有多個地方政府單位,如縣、市、鎮、教區和特區政府。
政府的公職人員,再加上公立學校的教師、公立醫院的雇員和軍醫,總共有915萬人,美國的財政供養人員占比接近7%。
而我們國家的財政供養人員占比是0.51%。
韓國公務員數量為100萬,占人口比例為2%左右。
德國公務員數量為180萬,占人口比例為3%左右。
日本公務員數量為448萬,占人口比例為4%左右。
法國公務員數量為505萬,占人口比例為8%左右。
這麽一比較,我們的比例就不高了。
“咱不專業呀,當時就把我給說蒙了。所以說啊,對於自己沒有深入研究的領域,不能亂講。國外的公務員占比確實比我們高,但是他們的效率也高!這有可能就是人的素質問題。人家的公務員是個頂個,都在兢兢業業地研究業務!而我們的公務員呢?都在兢兢業業地研究關係!”
奚誌強這才明白,省委組織部請來這個專家就是對付程新甲這個“刺頭”的,省委組織部是管幹部的,要是把幹部編製撤掉三分之二,組織部的權力不就小了嗎?
“程主任,你說得沒錯,人家是精幹,我們是臃腫!”門口傳來一個聲音。
循聲望去,門口出現一個人,戴了一頂棒球帽,穿了一身休閑服。來人摘下墨鏡,一看,這不是江寒嗎?
程新甲和奚誌強連忙起身,奚誌強搶了一步上前握住了江寒的手:“江書記,您可算是迴來了!”
江寒笑道:“出去休養了三個月。”
和程新甲握了手,江寒坐在了沙發上。
“江書記,這三個月,您去哪兒了?”奚誌強連忙問道。
“在皇城根兒,”江寒向程新甲說道:“這幾個月,程主任辛苦了。對了,我剛才聽你們說,國內外公務員占比問題,我倒有不同的看法。”
奚誌強撓了撓頭,剛才問得太冒失了,江寒明顯是去京城了,這是中組部點的名,一去三個月,經曆了什麽,肯定不能說。
江寒把話題一轉,程新甲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不能問。
但一看江寒的穿著和狀態,就像是休假了。現在看來,江寒沒有任何問題了。
“江書記,請賜教。”程新甲很是謙遜。
現在程新甲對江寒的態度有很大轉變,他在來綠城東區之前聽說過江寒,但是他感到江寒有些好大喜功,很多事情做得有些嘩眾取寵。所以剛來的時候,對江寒是不冷不熱、不鹹不淡,和江寒見一麵之後就下去調研了。
在調研過程中,程新甲很受震憾,感到江寒這個人的思路清晰且超前,工作有辦法且大膽,最關鍵的是他能夠從實際出發,一方麵考慮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一方麵他是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老百姓一說起江書記,都直豎大拇指。
程新甲當然知道,上麵要想方設法把江寒給換掉,換到省直一些任務較輕的部門去,而後讓他程新甲當書記兼任管委會主任。
當然,他程新甲要想黨政一肩挑,必然要做出一定貢獻。那就是要在倒江的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但,程新甲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決不違心地做事。通過詆毀江寒讓自己升官發財,這種事,他絕不會幹。
而且,程新甲對這一套異常反感。
省委組織部要讓綠城東區開組織生活會,開就開吧,還把主題點得特別明,那就是要形成一個批評江寒的陣勢,聲量還要大!
程新甲的牛脾氣上來了,幾頭牛都拉不住,反正已經是正廳了,年齡方麵也不可能提拔,那就給這幫人一個難堪!同時,一澆心中塊壘!
因此,省委組織部一直以為程新甲經過在省文化廳的事情,十年了,性子磨得差不多了。哪知道,程新甲給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郝建民來了一個大大的難堪!
這不是給郝建民難堪,而在打組織部的臉!
江寒從京城返迴,剛剛聽說了這個民主生活會的事情,對程新甲的佩服更是多了一分。
此時的二人,頗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
“程主任,長期以來,我們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太多。從古至今,概莫能外。看看大宋,鼎盛時期,也出現了冗官、冗兵、冗費的三冗問題,這三冗直接把大宋給拖垮了。其實,大宋滅亡並不是北方民族有多麽的強悍,而是大宋自身出了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官太多了!”
“官一多,閑來生事,於是就互相鬥!這一派,那一派的,哪一派都想增加人員,到最後,國家承受不住了。”
“到了明朝,中後期也是一樣!官員越來越多,需要財政供養的皇族隊伍越來越龐大。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財政供養人員越來越多!”
“程主任,這個問題,誰都認識到了,但是誰也不在公開場合提出來,就算是提出來,那也是砍別人的編製,保自家的飯碗。就從這一點,程主任,你是真爺們兒!”
有些人有大格局,坐上高位置,為眾人所擁戴。
但是像程新甲這樣的人有大格局,沒有坐上高位置,收斂不住脾氣的話,很容易被人譏諷誌大才疏,並被領導和同事們疏遠。
“說迴公務員的問題,我們可以強調比例,但不能單單是人數之比。必須要比得恰當。”
“也就是說,我們不說公務員的比例,而要強調單位gdp與財政供養人員數量之比!”
程新甲說,我們國家的公務人員共6400萬人,包括供職於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政法機關、民主黨派、群體團體,還有教育、科研、院校等單位的行政事業人員,占比太高。
但那位專家則是列舉了國際上的例子,說我們國家公務員的比例並不高。
比如說美國,這個國家有三級互不隸屬的平行政府: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除有50個州政府單位外,還有多個地方政府單位,如縣、市、鎮、教區和特區政府。
政府的公職人員,再加上公立學校的教師、公立醫院的雇員和軍醫,總共有915萬人,美國的財政供養人員占比接近7%。
而我們國家的財政供養人員占比是0.51%。
韓國公務員數量為100萬,占人口比例為2%左右。
德國公務員數量為180萬,占人口比例為3%左右。
日本公務員數量為448萬,占人口比例為4%左右。
法國公務員數量為505萬,占人口比例為8%左右。
這麽一比較,我們的比例就不高了。
“咱不專業呀,當時就把我給說蒙了。所以說啊,對於自己沒有深入研究的領域,不能亂講。國外的公務員占比確實比我們高,但是他們的效率也高!這有可能就是人的素質問題。人家的公務員是個頂個,都在兢兢業業地研究業務!而我們的公務員呢?都在兢兢業業地研究關係!”
奚誌強這才明白,省委組織部請來這個專家就是對付程新甲這個“刺頭”的,省委組織部是管幹部的,要是把幹部編製撤掉三分之二,組織部的權力不就小了嗎?
“程主任,你說得沒錯,人家是精幹,我們是臃腫!”門口傳來一個聲音。
循聲望去,門口出現一個人,戴了一頂棒球帽,穿了一身休閑服。來人摘下墨鏡,一看,這不是江寒嗎?
程新甲和奚誌強連忙起身,奚誌強搶了一步上前握住了江寒的手:“江書記,您可算是迴來了!”
江寒笑道:“出去休養了三個月。”
和程新甲握了手,江寒坐在了沙發上。
“江書記,這三個月,您去哪兒了?”奚誌強連忙問道。
“在皇城根兒,”江寒向程新甲說道:“這幾個月,程主任辛苦了。對了,我剛才聽你們說,國內外公務員占比問題,我倒有不同的看法。”
奚誌強撓了撓頭,剛才問得太冒失了,江寒明顯是去京城了,這是中組部點的名,一去三個月,經曆了什麽,肯定不能說。
江寒把話題一轉,程新甲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不能問。
但一看江寒的穿著和狀態,就像是休假了。現在看來,江寒沒有任何問題了。
“江書記,請賜教。”程新甲很是謙遜。
現在程新甲對江寒的態度有很大轉變,他在來綠城東區之前聽說過江寒,但是他感到江寒有些好大喜功,很多事情做得有些嘩眾取寵。所以剛來的時候,對江寒是不冷不熱、不鹹不淡,和江寒見一麵之後就下去調研了。
在調研過程中,程新甲很受震憾,感到江寒這個人的思路清晰且超前,工作有辦法且大膽,最關鍵的是他能夠從實際出發,一方麵考慮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一方麵他是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的!老百姓一說起江書記,都直豎大拇指。
程新甲當然知道,上麵要想方設法把江寒給換掉,換到省直一些任務較輕的部門去,而後讓他程新甲當書記兼任管委會主任。
當然,他程新甲要想黨政一肩挑,必然要做出一定貢獻。那就是要在倒江的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但,程新甲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決不違心地做事。通過詆毀江寒讓自己升官發財,這種事,他絕不會幹。
而且,程新甲對這一套異常反感。
省委組織部要讓綠城東區開組織生活會,開就開吧,還把主題點得特別明,那就是要形成一個批評江寒的陣勢,聲量還要大!
程新甲的牛脾氣上來了,幾頭牛都拉不住,反正已經是正廳了,年齡方麵也不可能提拔,那就給這幫人一個難堪!同時,一澆心中塊壘!
因此,省委組織部一直以為程新甲經過在省文化廳的事情,十年了,性子磨得差不多了。哪知道,程新甲給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郝建民來了一個大大的難堪!
這不是給郝建民難堪,而在打組織部的臉!
江寒從京城返迴,剛剛聽說了這個民主生活會的事情,對程新甲的佩服更是多了一分。
此時的二人,頗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
“程主任,長期以來,我們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太多。從古至今,概莫能外。看看大宋,鼎盛時期,也出現了冗官、冗兵、冗費的三冗問題,這三冗直接把大宋給拖垮了。其實,大宋滅亡並不是北方民族有多麽的強悍,而是大宋自身出了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官太多了!”
“官一多,閑來生事,於是就互相鬥!這一派,那一派的,哪一派都想增加人員,到最後,國家承受不住了。”
“到了明朝,中後期也是一樣!官員越來越多,需要財政供養的皇族隊伍越來越龐大。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財政供養人員越來越多!”
“程主任,這個問題,誰都認識到了,但是誰也不在公開場合提出來,就算是提出來,那也是砍別人的編製,保自家的飯碗。就從這一點,程主任,你是真爺們兒!”
有些人有大格局,坐上高位置,為眾人所擁戴。
但是像程新甲這樣的人有大格局,沒有坐上高位置,收斂不住脾氣的話,很容易被人譏諷誌大才疏,並被領導和同事們疏遠。
“說迴公務員的問題,我們可以強調比例,但不能單單是人數之比。必須要比得恰當。”
“也就是說,我們不說公務員的比例,而要強調單位gdp與財政供養人員數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