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是廳黨組會,黨組書記、廳長念了一通文件,是省委關於省直部門改革事項的,這是省委對省直機構進行改革的自選動作,也經過了上麵的同意。總體是壓減省直行政部門的編製,盡可能多地把編製名額分給基層還有科學院、農科院等重點科研單位。”
程新甲說的這件事,奚誌強知道,那一些機構改革聲勢很大,但結果並不理想,省直部門壓減出來的編製非常少。
改革就是一場利益的調整,省直的廳局,不管哪個,都不會主動壓縮自己部門的編製員額。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誰都想讓自己的單位人多馬壯。
每一次編製改革,減掉人員最多的都是排名靠後、資源匱乏、權柄不大的局。那些省政府組成部門一般都是減少幾個意思意思。
比如說省文化廳,就是二十多個省政府組成部門之一,減的人員不會多。
“在這次黨組會上,廳長念完之後,讓大家談一談認識。我先談了。我說,省文化廳應該積極響應省委的號召,精兵簡政。我說,省文化廳機關編製應該裁掉三分之二。”
程新甲說到這裏,奚誌強嚇了一跳,當時的程新甲真是這樣說的?這麽說,太虎了吧?!
“那個時候我是這麽想的,現在,我仍然是這麽想的。”
程新甲自顧自地點上了煙,又朝奚誌強扔來一根。
奚誌強很少吸煙,接住之後,拿起程新甲的打火機點上了。
“因為,整個機關就是人浮於事。人員越多,工作越低效。處室越多,市場的枷鎖就越重。機關行政人員太過冗餘,事業單位人員尾大不掉,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的經濟早晚會出問題。”
“如今,各個單位的一把手都在想方設法為自己增員額、擴編製,越改越大。舉個例子,省發改委那一次減少了5個人,但是第二年,他們利用國務院的一個文件,要加強生態環保建設。其實,已經有環保部了,你發改委就不要摻和了吧。但是,不,省發改委就向省編辦打報告,要增設一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好了,多了一個正處、兩個副處、五個主任科員,多了8個人!”
“又停半年,國務院又下發文件,強調要提振消費,特別是要擴大就業、改善分配方式,來進一步打牢消費的基礎。於是,省發改委又給編辦打報告,增設一個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處!就業,已經有勞動廳,收入分配屬於市場行為,消費,是商務廳的事情,你發改委豈不是亂摻和嗎?”
“發改委這麽幹,一年半的時間,增加了兩個處,16個人。所以,你看看,省發改委的幹部為什麽提拔得快?因為位置多呀!”
“經濟可以不發展,但人員不能不增加!經濟不發展,是多方麵原因。但人員編製沒搞好,是單方麵原因,是發改委主任沒本事!這不僅僅是省發改委,而是是整個省直機關的觀念!”
“各個單位都想辦法增設處室,這就造成了一件事情要通過多個部門的多個處室來審核和把關。於是,一個企業或一個單位想辦事,本來是一個章、一張紙、跑一趟就夠了。但是現在你看看,個體工商戶想開業,要辦80多道手續,求爺爺告奶奶的,要跑半年以上!”
“我們的經濟發展其實並不慢,但為什麽質量不高?是因為有這些部門的存在!這些越來越多的冗餘人員,沒事幹了就到處跑,利用檢查、督查等名義進企業,他們吃拿卡要,把企業的創新激情給搞沒了!甚至是把企業的利潤拿走了一大半!”
“我們經常講要優化營商環境,但都隻是說說,或者是搞一場運動式的,又是開大會,又是發文件,看似轟轟烈烈,其實沒啥求用!”
“又是上電視,又是上報紙,目的就是給上級看,給社會演!”
“優化營商環境,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減少機關行政部門、減少行政事業人員!我認為,現在的省直部門,砍掉三分之二就可以!每個部門再砍掉三分之二!把這些部門和人員砍掉,經濟運行更順暢、發展更健康!”
“為什麽說是三分之二?因為在各個部門,三個三分之一的規律都存在: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幹,三分之一在搗蛋!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多餘的!所以,必須砍掉!”
奚誌強此時對於程新甲真有些佩服了!程新甲說得很有道理!很多人都知道部門機構臃腫、需要瘦身,但是大家都不講出來!因為講出來,就是犯眾怒。
難怪,程新甲當時在省文旅廳不受待見,沒有一個人願意接近他。
程新甲的性格,與江寒太像了!
“當時我說出這些之後,一個副廳長跟我懟了幾句,隨後廳長製止了,說是這個事先不要討論了,這個議題到此結束,所有人不允許把此事傳出去。”
“後來,廳長給省委組織部和省編辦分別做了匯報。之後,我被叫到省委組織部,省委組織部和省編辦的人也在,還有一個專家。結果呢,我被這個專家給嗆住了。”
“從此之後,我在文化廳再也不說話了。當然,也沒人給我說話。在黨組會上,我都是沒意見。”
奚誌強在基層,對省直部門發生的事並不清楚,問道:“程主任,專家能嗆住你嗎?”
“當然,這是省委組織部和省編辦共同挑的專家,是中央黨校的一個教授。這不是口才問題,而是他專門研究這些,並且他隨口就說出了數據。當時我也搞不清楚怎麽迴事,稀裏糊塗地就敗了。嗬嗬。”
不等奚誌強細問,程新甲繼續說道:“當時我說我們公務員的比例太高了,財政供養那麽多人,早晚會拖垮經濟,拖垮財政!”
奚誌強心想,程新甲說得沒錯啊,公務員占比太高了,這是眾所周知的啊。在這個觀點上,能把程新甲駁倒,豈不是神人?
“程主任,這個專家難道認為我們現在的公務員占比太低了?還要養更多的閑人?!”
程新甲說的這件事,奚誌強知道,那一些機構改革聲勢很大,但結果並不理想,省直部門壓減出來的編製非常少。
改革就是一場利益的調整,省直的廳局,不管哪個,都不會主動壓縮自己部門的編製員額。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誰都想讓自己的單位人多馬壯。
每一次編製改革,減掉人員最多的都是排名靠後、資源匱乏、權柄不大的局。那些省政府組成部門一般都是減少幾個意思意思。
比如說省文化廳,就是二十多個省政府組成部門之一,減的人員不會多。
“在這次黨組會上,廳長念完之後,讓大家談一談認識。我先談了。我說,省文化廳應該積極響應省委的號召,精兵簡政。我說,省文化廳機關編製應該裁掉三分之二。”
程新甲說到這裏,奚誌強嚇了一跳,當時的程新甲真是這樣說的?這麽說,太虎了吧?!
“那個時候我是這麽想的,現在,我仍然是這麽想的。”
程新甲自顧自地點上了煙,又朝奚誌強扔來一根。
奚誌強很少吸煙,接住之後,拿起程新甲的打火機點上了。
“因為,整個機關就是人浮於事。人員越多,工作越低效。處室越多,市場的枷鎖就越重。機關行政人員太過冗餘,事業單位人員尾大不掉,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的經濟早晚會出問題。”
“如今,各個單位的一把手都在想方設法為自己增員額、擴編製,越改越大。舉個例子,省發改委那一次減少了5個人,但是第二年,他們利用國務院的一個文件,要加強生態環保建設。其實,已經有環保部了,你發改委就不要摻和了吧。但是,不,省發改委就向省編辦打報告,要增設一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好了,多了一個正處、兩個副處、五個主任科員,多了8個人!”
“又停半年,國務院又下發文件,強調要提振消費,特別是要擴大就業、改善分配方式,來進一步打牢消費的基礎。於是,省發改委又給編辦打報告,增設一個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處!就業,已經有勞動廳,收入分配屬於市場行為,消費,是商務廳的事情,你發改委豈不是亂摻和嗎?”
“發改委這麽幹,一年半的時間,增加了兩個處,16個人。所以,你看看,省發改委的幹部為什麽提拔得快?因為位置多呀!”
“經濟可以不發展,但人員不能不增加!經濟不發展,是多方麵原因。但人員編製沒搞好,是單方麵原因,是發改委主任沒本事!這不僅僅是省發改委,而是是整個省直機關的觀念!”
“各個單位都想辦法增設處室,這就造成了一件事情要通過多個部門的多個處室來審核和把關。於是,一個企業或一個單位想辦事,本來是一個章、一張紙、跑一趟就夠了。但是現在你看看,個體工商戶想開業,要辦80多道手續,求爺爺告奶奶的,要跑半年以上!”
“我們的經濟發展其實並不慢,但為什麽質量不高?是因為有這些部門的存在!這些越來越多的冗餘人員,沒事幹了就到處跑,利用檢查、督查等名義進企業,他們吃拿卡要,把企業的創新激情給搞沒了!甚至是把企業的利潤拿走了一大半!”
“我們經常講要優化營商環境,但都隻是說說,或者是搞一場運動式的,又是開大會,又是發文件,看似轟轟烈烈,其實沒啥求用!”
“又是上電視,又是上報紙,目的就是給上級看,給社會演!”
“優化營商環境,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減少機關行政部門、減少行政事業人員!我認為,現在的省直部門,砍掉三分之二就可以!每個部門再砍掉三分之二!把這些部門和人員砍掉,經濟運行更順暢、發展更健康!”
“為什麽說是三分之二?因為在各個部門,三個三分之一的規律都存在:三分之一看,三分之一幹,三分之一在搗蛋!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多餘的!所以,必須砍掉!”
奚誌強此時對於程新甲真有些佩服了!程新甲說得很有道理!很多人都知道部門機構臃腫、需要瘦身,但是大家都不講出來!因為講出來,就是犯眾怒。
難怪,程新甲當時在省文旅廳不受待見,沒有一個人願意接近他。
程新甲的性格,與江寒太像了!
“當時我說出這些之後,一個副廳長跟我懟了幾句,隨後廳長製止了,說是這個事先不要討論了,這個議題到此結束,所有人不允許把此事傳出去。”
“後來,廳長給省委組織部和省編辦分別做了匯報。之後,我被叫到省委組織部,省委組織部和省編辦的人也在,還有一個專家。結果呢,我被這個專家給嗆住了。”
“從此之後,我在文化廳再也不說話了。當然,也沒人給我說話。在黨組會上,我都是沒意見。”
奚誌強在基層,對省直部門發生的事並不清楚,問道:“程主任,專家能嗆住你嗎?”
“當然,這是省委組織部和省編辦共同挑的專家,是中央黨校的一個教授。這不是口才問題,而是他專門研究這些,並且他隨口就說出了數據。當時我也搞不清楚怎麽迴事,稀裏糊塗地就敗了。嗬嗬。”
不等奚誌強細問,程新甲繼續說道:“當時我說我們公務員的比例太高了,財政供養那麽多人,早晚會拖垮經濟,拖垮財政!”
奚誌強心想,程新甲說得沒錯啊,公務員占比太高了,這是眾所周知的啊。在這個觀點上,能把程新甲駁倒,豈不是神人?
“程主任,這個專家難道認為我們現在的公務員占比太低了?還要養更多的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