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講了八個說,不管怎麽說,最核心、最關鍵的是用心說、用情說、好好說。”
“我們一些地方的領導,碰到輿情的時候,要麽是不想麵對媒體,要麽是心懷敵意來應對媒體。”
“在與媒體打交道的時候,主要領導輕易不要出麵。為什麽?主要領導出麵了,就沒有一丁點的迴旋餘地。如果主要領導都搞不定,那麽其他人就無法再站出來。”
聽課的人都紛紛點頭。的確如此,主要領導就是最後那一個。如果他先站出來,問題解決了還好辦,問題解決不了就麻煩了。
下麵的人站出來如果解決了,主要領導可能一時高興,但事情一過去就馬上有新的想法和看法,手下人比自己還牛,這還得了?麵子如何掛得住?
江寒講的,都是人性啊。
“因此,每個單位或地方都要培育幾個新聞發言人,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製度。”
新聞發言人製度始於80年代,隻是限於國務院、國防部和部分國家部委。各省(市、自治區)都還沒有。江寒提出每個單位和地方都要培育新聞發言人,倒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提議。
江寒知道,各個地方和部門建立新聞發言人製度勢在必行。2010年之後,各個省(市、自治區)開始陸續建立新聞發言人製度,黨委政府與媒體、公眾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和協調。
“新聞發言人的要求非常高,總結國外新聞發言人製度,結合國辦以及國家部委的情況,我覺得要把握三個三。三容,三真,三度。”
“三容,就是:麵容、從容、包容。”
“麵容。也就是說,新聞發言人不要求男瀟灑、女漂亮,最起碼不讓人生心厭惡,這是進行良好溝通的前提和基礎。”
“從容。新聞發言人要有應對大場麵的心理素質,能抗壓,不怯場,落落大方,從容不迫,確保思維的敏感性、邏輯的嚴謹性。”
“包容。對媒體人員、對公眾、對網絡要有極大的包容性,要調整好心態。公眾在不知情的條件下產生各種情緒是必然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對於媒體的批評、質疑不要持敵對的態度,要耐心解釋,對於一般性的批評,不以封號、刪帖為首選。”
“三真,就是:真實、真心、真相。”
“真實,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胡說,不亂講,但凡摻一點假,都會引起更大的輿情。”
“真心,就是要站在公眾的立場上,不要高高在上、居高臨下,與公眾拉近距離。”
“真相,就是要講事實,慎講原因。把事實擺出來,不要講為什麽。很多事件的形成有非常複雜的曆史原因。一旦說起曆史原因,就會陷入更大的麻煩。事實加原因就等於真相。好多事情,等到幾十年後才有可能提出真相,還有可能永遠埋葬在曆史中。”
水長東此時不禁暗讚,江寒接下這個“瓷器活”,主要還是因為有真功夫。特別是這一條,講事實,慎講原因。江寒講得還算是保守。很多事情哪裏有什麽真相?這個世界的真相是:沒有真相。
“三度,就是速度、程度、溫度。”
“速度,就是剛才我強調的第一時間,第一時間弄清事實,第一時間召開會議,第一時間統一思想,第一時間定下調子,第一時間召開發布會。”
“程度,描述事實要描述到什麽程度,比如說災難現場,不要誇張和誇大。比如說,有些新聞發布會特別是對於災難的發布,對領導的作用強調得過度,對決策的過程敘述得過細,對已取得的進展描述的過分,對於政府的功勞表述的過當!”
“領導再敬業、班子再英明,也都是應該做的,不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要宣傳,也要等到一切都結束之後。”
“要表達,但不能表功!但很多地方不管不顧,結果把新聞發布會變成了領導表彰會。”
“溫度。那就是要以人為本,強調人文關懷,搶占道義的製高點。也就是說,新聞發言人包括黨政領導都要把自己擺進去,擺進災難現場,與被困者和家屬們真正地同唿吸、共命運。”
“但是,我們的很多人隻顧照著稿子念。一旦有記者或者公眾提問超出過預定的範圍,他們就不知道怎麽講了。為什麽呢?他們脫離群眾、脫離基層太久了,已經不會說群眾的語言了,說得嚴重一點,那就是:隻會講空話、大話、套話、虛話,就是不會講人話。”
嗡~呲~嘰~轟!
突然一陣嘯叫聲響起,會堂裏人都不禁捂上了耳朵。
聲音停止了,人們都四下打量,看看剛才的聲音是從哪裏傳出的。
會場中隻有江寒看得最清楚。
嘯叫聲來自於會場中的幾個話筒。
這幾個人剛才打開了話筒的開關,其中一個人剛剛吐出一個字就產生了音量巨大的嘯叫聲。
江寒知道,這幾個人早已按捺不住了,他們急著要跳出來,急著完成主子交給的任務。
江寒是唯一一個坐在主席台上的人,對於下麵的動靜可以說是看得最清楚。
他也相信今天的這次講座並不會一帆風順,之所以安排一個互動環節,就是便於一些人找碴發難的。
“江寒,你這麽講不太合適吧?一棍子打死一大片?我們省政府搞新聞發布會,廳領導們講的那些內容都是不講人話?”一個人拿著話筒站了出來。
江寒道:“你這麽打斷我也不合適吧?”
“江寒,你這麽講的確不適合,不妥當!”十幾米開外又站起來一個人,拿著話筒喊道。
江寒道:“這位領導,還沒到互動環節吧?”
“你已經超時了,應該進入互動環節了!”又一個人站了出來,也是拿著一個話筒。
江寒剛說出半句話,又一個人站起來了!
江寒好多次都吐出半句,已經有十幾人站出來了!
江寒一下子陷入了被圍攻的窘境之中。
“我們一些地方的領導,碰到輿情的時候,要麽是不想麵對媒體,要麽是心懷敵意來應對媒體。”
“在與媒體打交道的時候,主要領導輕易不要出麵。為什麽?主要領導出麵了,就沒有一丁點的迴旋餘地。如果主要領導都搞不定,那麽其他人就無法再站出來。”
聽課的人都紛紛點頭。的確如此,主要領導就是最後那一個。如果他先站出來,問題解決了還好辦,問題解決不了就麻煩了。
下麵的人站出來如果解決了,主要領導可能一時高興,但事情一過去就馬上有新的想法和看法,手下人比自己還牛,這還得了?麵子如何掛得住?
江寒講的,都是人性啊。
“因此,每個單位或地方都要培育幾個新聞發言人,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製度。”
新聞發言人製度始於80年代,隻是限於國務院、國防部和部分國家部委。各省(市、自治區)都還沒有。江寒提出每個單位和地方都要培育新聞發言人,倒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提議。
江寒知道,各個地方和部門建立新聞發言人製度勢在必行。2010年之後,各個省(市、自治區)開始陸續建立新聞發言人製度,黨委政府與媒體、公眾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和協調。
“新聞發言人的要求非常高,總結國外新聞發言人製度,結合國辦以及國家部委的情況,我覺得要把握三個三。三容,三真,三度。”
“三容,就是:麵容、從容、包容。”
“麵容。也就是說,新聞發言人不要求男瀟灑、女漂亮,最起碼不讓人生心厭惡,這是進行良好溝通的前提和基礎。”
“從容。新聞發言人要有應對大場麵的心理素質,能抗壓,不怯場,落落大方,從容不迫,確保思維的敏感性、邏輯的嚴謹性。”
“包容。對媒體人員、對公眾、對網絡要有極大的包容性,要調整好心態。公眾在不知情的條件下產生各種情緒是必然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對於媒體的批評、質疑不要持敵對的態度,要耐心解釋,對於一般性的批評,不以封號、刪帖為首選。”
“三真,就是:真實、真心、真相。”
“真實,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胡說,不亂講,但凡摻一點假,都會引起更大的輿情。”
“真心,就是要站在公眾的立場上,不要高高在上、居高臨下,與公眾拉近距離。”
“真相,就是要講事實,慎講原因。把事實擺出來,不要講為什麽。很多事件的形成有非常複雜的曆史原因。一旦說起曆史原因,就會陷入更大的麻煩。事實加原因就等於真相。好多事情,等到幾十年後才有可能提出真相,還有可能永遠埋葬在曆史中。”
水長東此時不禁暗讚,江寒接下這個“瓷器活”,主要還是因為有真功夫。特別是這一條,講事實,慎講原因。江寒講得還算是保守。很多事情哪裏有什麽真相?這個世界的真相是:沒有真相。
“三度,就是速度、程度、溫度。”
“速度,就是剛才我強調的第一時間,第一時間弄清事實,第一時間召開會議,第一時間統一思想,第一時間定下調子,第一時間召開發布會。”
“程度,描述事實要描述到什麽程度,比如說災難現場,不要誇張和誇大。比如說,有些新聞發布會特別是對於災難的發布,對領導的作用強調得過度,對決策的過程敘述得過細,對已取得的進展描述的過分,對於政府的功勞表述的過當!”
“領導再敬業、班子再英明,也都是應該做的,不應該大張旗鼓地宣傳。要宣傳,也要等到一切都結束之後。”
“要表達,但不能表功!但很多地方不管不顧,結果把新聞發布會變成了領導表彰會。”
“溫度。那就是要以人為本,強調人文關懷,搶占道義的製高點。也就是說,新聞發言人包括黨政領導都要把自己擺進去,擺進災難現場,與被困者和家屬們真正地同唿吸、共命運。”
“但是,我們的很多人隻顧照著稿子念。一旦有記者或者公眾提問超出過預定的範圍,他們就不知道怎麽講了。為什麽呢?他們脫離群眾、脫離基層太久了,已經不會說群眾的語言了,說得嚴重一點,那就是:隻會講空話、大話、套話、虛話,就是不會講人話。”
嗡~呲~嘰~轟!
突然一陣嘯叫聲響起,會堂裏人都不禁捂上了耳朵。
聲音停止了,人們都四下打量,看看剛才的聲音是從哪裏傳出的。
會場中隻有江寒看得最清楚。
嘯叫聲來自於會場中的幾個話筒。
這幾個人剛才打開了話筒的開關,其中一個人剛剛吐出一個字就產生了音量巨大的嘯叫聲。
江寒知道,這幾個人早已按捺不住了,他們急著要跳出來,急著完成主子交給的任務。
江寒是唯一一個坐在主席台上的人,對於下麵的動靜可以說是看得最清楚。
他也相信今天的這次講座並不會一帆風順,之所以安排一個互動環節,就是便於一些人找碴發難的。
“江寒,你這麽講不太合適吧?一棍子打死一大片?我們省政府搞新聞發布會,廳領導們講的那些內容都是不講人話?”一個人拿著話筒站了出來。
江寒道:“你這麽打斷我也不合適吧?”
“江寒,你這麽講的確不適合,不妥當!”十幾米開外又站起來一個人,拿著話筒喊道。
江寒道:“這位領導,還沒到互動環節吧?”
“你已經超時了,應該進入互動環節了!”又一個人站了出來,也是拿著一個話筒。
江寒剛說出半句話,又一個人站起來了!
江寒好多次都吐出半句,已經有十幾人站出來了!
江寒一下子陷入了被圍攻的窘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