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清海來綠城東區調研了,分管教育的副省長並沒有來。
黨政辦主任田秀傑這才明白過來,敢情之前教育廳辦公室主任打的那個電話純粹是在忽悠人。
副省長來調研,肯定是省政府辦公廳打電話。但東區一直沒有接到省政府辦公廳任何消息。
王清海來了,結果隻是區教文體局的副局長陪著介紹情況。
王清海想去給100名學生鼓鼓勁的時候,卻聽說100名學生都返迴了各自學校,氣得夠嗆。
這麽大的事竟然都不報告!
王清海直接給奚誌強打電話,哪知道奚誌強也很硬氣,說這是市教育局提出來的,沒有聽說省教育廳對這個集訓有什麽指示,所以,奚誌強所以後麵就沒有話了。
意思很明顯,我們解散100名學生,要興師問罪的也是市教育局,與省教育廳有什麽關係呢?
王清海氣得夠嗆,中午也不在綠城東區吃飯了,於是就喊上了河洛省新華書店的一把手汪慶。
汪慶一直與王清海聯係,說要請他吃飯,但王清海一直沒答應。
汪慶接到王清海的電話,喜出望外,馬上就安排在中州賓館,因為這裏是省政府接待貴賓的地方,這裏的毛台酒是真的。
汪慶安排好之後又悄悄給教育廳辦公室主任史海亮發短信,這才知道王清海本來要在綠城東區吃飯的,結果被氣著了,不在那裏吃了。
汪慶馬上明白怎麽迴事了。
汪慶一直找王清海,原因在於省教育廳是新華書店最大的金主。
河洛省新華書店1949年成立,轄18個市級新華書店、114個縣(市)級新華書店及1350餘處城鄉發行網點,構成了遍布全省城鄉的圖書發行網絡。
但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上網看書、瀏覽消息的時候多了,實體書不好發行了,新華書店的效益明顯下滑。
2008年12月河洛省新華書店進行了改製,注冊變更為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變了,但其實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仍然沒有改變,人浮於事的現象十分普遍。
為此,省委宣傳部的副部長汪慶被任命為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有限公司的黨委書記、董事長。
公司要想提升效益,必須得同時處理好與省委宣傳部和省教育廳之間的關係。
之所以要處理好與省委宣傳部的關係,是因為省新華書店公司是省委宣傳部的直屬單位,人事任命都得通過省委宣傳部。
之所以要處理好與省教育廳的關係,是因為新華書訓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具有中小學教材發行和評議類教輔發行資質的單位。
這個發行資質還有其他的企業在爭取,所以汪慶上任之後的頭等大事就是要向省教育廳的一把手匯報,鞏固省新華書店公司在省內中小學教材發行和評議類教輔發行的壟斷地位,絕不允許讓其他任何企業分得一杯羹,否則他汪慶在公司的位置上一定會被幹部特別是退休的幹部們搗脊梁骨。
汪慶聯係多次,但王清海總是避而不見,這讓他心裏直發毛,莫不是王清海想把資質給別人,或者是讓其他公司也有資質?
而這次終於有了機會。
沒想到這個機會還是江寒帶來的。
汪慶正在發愁與王清海見麵說什麽呢,這下子好了,終於是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江寒。
因為,汪慶對江寒也很生氣。
新華書店公司的老家屬院很老了,近些年新進了不少員工,房子問題無法解決。一些老幹部們住的房子麵積太小,都要求公司蓋房子,因為其他的副廳級、廳級國有企業都拿地蓋房了,有的是推倒了老家屬院,蓋起了高層,麵積大了,比過去的房子寬敞、舒服多了。
汪慶知道,老家屬院推倒重建難度太大,如何拆遷,建設期間如何安置,每家每戶補償多少,都不好協調,分新房的時候,因為有很多人已經把房子賣了,到底如何對待?
所以,還不如找塊新地方蓋新房子。
現在,綠城東區的發展勢頭很好,行政單位和國有企業拿地可以享受到優惠價格,甚至是不要錢免費劃撥。
省新華書店公司是典型的文化企業,用地方麵應該享受文化類的劃撥。
汪慶找到了綠城東區管委會一個副主任,最後把省新華書店建設新的辦公樓列入了綠城東區的議題。
但是,在班子會上,江寒卻對此進行了否定。
省新華書店公司是文化企業不假,但他們說要蓋辦公樓也是假的。
江寒列舉了省新華書店公司的年度財務數據,已經虧損了多年,還欠著一屁股外債,哪兒會有錢蓋辦公樓?作為企業,並且已經改了製,省政府也不可能給他撥錢蓋辦公樓。
他們的目的就是以蓋辦公樓之名,行蓋家屬樓之實。
江寒說,東區的地十分寶貴,要留給那些真正在這裏辦公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留給那些能夠為東區創造價值、創造財富的高科技企業。
如果讓大家都來蓋家屬樓,豈不是成了“睡城”?
江寒否定了省新華書店的用地還不算,竟然指使人在綠城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建“稅城”,還是建“睡城”?
汪慶雖然是企業的一把手,但他還是在體製內,是副廳級,與江寒一個級別,你不同意就算了,竟然還到報紙上發表文章,太欺負人了!
沒想到,今天有一個告狀的機會!
王清海是曾當過綠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現在還是教育廳長,如果認真起來,綠城東區恐怕夠喝一壺了。
十二點多,王清海帶著史海亮等四個處(室)長來了,汪慶親自迎接到包間。
一坐下,涼菜上了四個,汪慶打開毛台,讓史海亮看了看:“這是中州的古經理親自拿來的酒,04年的,年份不長。”
王清海端過一杯,聞了聞,砸了砸說道:“倒吧。”
酒過三巡之後,汪慶開啟了對江寒的吐槽模式。
黨政辦主任田秀傑這才明白過來,敢情之前教育廳辦公室主任打的那個電話純粹是在忽悠人。
副省長來調研,肯定是省政府辦公廳打電話。但東區一直沒有接到省政府辦公廳任何消息。
王清海來了,結果隻是區教文體局的副局長陪著介紹情況。
王清海想去給100名學生鼓鼓勁的時候,卻聽說100名學生都返迴了各自學校,氣得夠嗆。
這麽大的事竟然都不報告!
王清海直接給奚誌強打電話,哪知道奚誌強也很硬氣,說這是市教育局提出來的,沒有聽說省教育廳對這個集訓有什麽指示,所以,奚誌強所以後麵就沒有話了。
意思很明顯,我們解散100名學生,要興師問罪的也是市教育局,與省教育廳有什麽關係呢?
王清海氣得夠嗆,中午也不在綠城東區吃飯了,於是就喊上了河洛省新華書店的一把手汪慶。
汪慶一直與王清海聯係,說要請他吃飯,但王清海一直沒答應。
汪慶接到王清海的電話,喜出望外,馬上就安排在中州賓館,因為這裏是省政府接待貴賓的地方,這裏的毛台酒是真的。
汪慶安排好之後又悄悄給教育廳辦公室主任史海亮發短信,這才知道王清海本來要在綠城東區吃飯的,結果被氣著了,不在那裏吃了。
汪慶馬上明白怎麽迴事了。
汪慶一直找王清海,原因在於省教育廳是新華書店最大的金主。
河洛省新華書店1949年成立,轄18個市級新華書店、114個縣(市)級新華書店及1350餘處城鄉發行網點,構成了遍布全省城鄉的圖書發行網絡。
但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上網看書、瀏覽消息的時候多了,實體書不好發行了,新華書店的效益明顯下滑。
2008年12月河洛省新華書店進行了改製,注冊變更為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變了,但其實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仍然沒有改變,人浮於事的現象十分普遍。
為此,省委宣傳部的副部長汪慶被任命為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有限公司的黨委書記、董事長。
公司要想提升效益,必須得同時處理好與省委宣傳部和省教育廳之間的關係。
之所以要處理好與省委宣傳部的關係,是因為省新華書店公司是省委宣傳部的直屬單位,人事任命都得通過省委宣傳部。
之所以要處理好與省教育廳的關係,是因為新華書訓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具有中小學教材發行和評議類教輔發行資質的單位。
這個發行資質還有其他的企業在爭取,所以汪慶上任之後的頭等大事就是要向省教育廳的一把手匯報,鞏固省新華書店公司在省內中小學教材發行和評議類教輔發行的壟斷地位,絕不允許讓其他任何企業分得一杯羹,否則他汪慶在公司的位置上一定會被幹部特別是退休的幹部們搗脊梁骨。
汪慶聯係多次,但王清海總是避而不見,這讓他心裏直發毛,莫不是王清海想把資質給別人,或者是讓其他公司也有資質?
而這次終於有了機會。
沒想到這個機會還是江寒帶來的。
汪慶正在發愁與王清海見麵說什麽呢,這下子好了,終於是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江寒。
因為,汪慶對江寒也很生氣。
新華書店公司的老家屬院很老了,近些年新進了不少員工,房子問題無法解決。一些老幹部們住的房子麵積太小,都要求公司蓋房子,因為其他的副廳級、廳級國有企業都拿地蓋房了,有的是推倒了老家屬院,蓋起了高層,麵積大了,比過去的房子寬敞、舒服多了。
汪慶知道,老家屬院推倒重建難度太大,如何拆遷,建設期間如何安置,每家每戶補償多少,都不好協調,分新房的時候,因為有很多人已經把房子賣了,到底如何對待?
所以,還不如找塊新地方蓋新房子。
現在,綠城東區的發展勢頭很好,行政單位和國有企業拿地可以享受到優惠價格,甚至是不要錢免費劃撥。
省新華書店公司是典型的文化企業,用地方麵應該享受文化類的劃撥。
汪慶找到了綠城東區管委會一個副主任,最後把省新華書店建設新的辦公樓列入了綠城東區的議題。
但是,在班子會上,江寒卻對此進行了否定。
省新華書店公司是文化企業不假,但他們說要蓋辦公樓也是假的。
江寒列舉了省新華書店公司的年度財務數據,已經虧損了多年,還欠著一屁股外債,哪兒會有錢蓋辦公樓?作為企業,並且已經改了製,省政府也不可能給他撥錢蓋辦公樓。
他們的目的就是以蓋辦公樓之名,行蓋家屬樓之實。
江寒說,東區的地十分寶貴,要留給那些真正在這裏辦公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留給那些能夠為東區創造價值、創造財富的高科技企業。
如果讓大家都來蓋家屬樓,豈不是成了“睡城”?
江寒否定了省新華書店的用地還不算,竟然指使人在綠城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建“稅城”,還是建“睡城”?
汪慶雖然是企業的一把手,但他還是在體製內,是副廳級,與江寒一個級別,你不同意就算了,竟然還到報紙上發表文章,太欺負人了!
沒想到,今天有一個告狀的機會!
王清海是曾當過綠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現在還是教育廳長,如果認真起來,綠城東區恐怕夠喝一壺了。
十二點多,王清海帶著史海亮等四個處(室)長來了,汪慶親自迎接到包間。
一坐下,涼菜上了四個,汪慶打開毛台,讓史海亮看了看:“這是中州的古經理親自拿來的酒,04年的,年份不長。”
王清海端過一杯,聞了聞,砸了砸說道:“倒吧。”
酒過三巡之後,汪慶開啟了對江寒的吐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