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個,書記,不太好吧?”安惠民說道。
“就這麽定了,你上個月說,要去西區陪讀,那就去吧。孩子的事最重要。東區的事,事再大,天也塌不下來。”
江寒這麽一說,安惠民的眼淚就差一點掉出來。
安惠民現在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本想給江寒解釋一下,但又不敢,後來對田秀傑說了說。
安惠民的兒子安豫海正處在青春期,還是高三學生,馬上就要高考了,因為壓力太大,各種心情暴躁,教室和寢室的門都被踹爛了6次,學校建議讓安豫海不住校了,每天由家長在校門口接送,晚上在家裏住。
沒辦法之下,安惠民隻有在學校門口的一個小區裏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由妻子陪著兒子,這就叫陪讀。
但是安惠民的妻子陪了兩個星期就堅持不下去了。
安惠民的妻子是一名警察,工作十分辛苦,早上五點多都要給孩子做飯,六點十分把孩子送進學校,而後去上班,晚上10點鍾準時到校門口接孩子。
有一次因為加班去晚了,兒子安豫海也不迴出租屋,就在街上閑逛,遇到幾個晃晃悠悠的醉漢,幾句話一說爆發了衝突,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孩子當然打不過幾個成年人,右眼被打腫了,鼻子也打流血了。
妻子迴去看到兒子時,十分難受,安豫海的情緒她也安撫不住,就讓丈夫安惠民陪讀。
安惠民知道現在綠城東區非常忙,沒有好意思給江寒說。
後來田秀傑知道了,給江寒說了一下。
江寒知道每家都有難事,必須先處理好家事,而後才能顧得上公事。
很多幹部天天喊著,舍小家為大家,江寒不以為然。
舍小家為大家,那是在十分特殊的情況之下才倡導的一種觀念。
在和平建設年代,沒有必要天天把“小家”與“大家”對立起來。
從人性角度來看,小家沒有照顧好,在單位裏工作也會心煩意亂,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導致工作上的錯漏。
隻有把小家的事情辦好了,幹部職工才能夠安下心來。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孩子的事情必須放在第一位,單位的事才是第二位。
家庭缺了你,天會塌下來。單位缺了你,一切照樣轉。
特別是孩子正處在敏感時期和關鍵時刻,此時必須有家人陪伴和開導,否則有可能會造成家庭悲劇和終生遺憾。
安惠民的兒子安豫海從小就聰明,小學六年,從來都是全年級前三名。
綠城市最好的初中就是綠城外國語初中部,這個初中最好的班是200名推薦生。
擁有200名推薦生,這是綠城外國語初中的特權。
200名推薦生,就是綠城外國語可以在全市範圍內的小學挑選200名學生,這200名學生與其他正常的劃片招生的學生不同,四個班全部配備最好的師資。
200名推薦生屬於是全市掐尖,最少有150名學生能考入綠城國外語中學(高中)。
這所高中也是全省第一的高中,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也是河洛省的唯一。
這所高中,除了綠城市的中學生考,其他各個省轄市的學生也都往這裏擠。
有的初中,每年能考上一至兩個就很好了,相當多的初中沒有一個能夠考上。
200名推薦生都是市教育廳與綠城外國語初中商量,往市內各區的小學分名額。這個選拔過程被人們習慣性地簡稱為“推外”。
分到名額的小學再組織學生進行考察,因為名額太稀缺,競爭異常激烈,家長們也都緊緊地盯著。
每次名額分配完畢,小學就開始組織家委會對選拔過程進行監督。
考試的內容以外語為主,外語的分值最高,其次才是數學和語文。
有的小學進行英語考試,內容都到了高中水平。特別是中原區的孩子,為了備考“推外”,整天背單詞、刷卷子,做高考卷子能得到130多分的小學生,大有人在。
安惠民的兒子就是通過“推外”進入了綠城外國語初中。
經過三年的學習,安豫海又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綠城外國語學校(高中)。
一進入高中,安豫海就感到了壓力,因為凡是進入外國語學校的,全是高手。
安豫海進入的是數學競賽班,還有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競賽班,五個競賽班的選手來自全省各地。
都是競賽班的老師和教練們提前一年在全省各地考察和挑選過來的尖子生。
尖子們濟濟一堂,你追我趕,互不服氣,每個班都會有幾個學生受不了壓力而退出了競賽班,還有的甚至得上了抑鬱症或狂躁症而被迫休學。
安豫海在數學競賽班平時的成績是名列前茅,但是在進行省隊選拔時,考試時發揮失常,沒有進入省集訓隊。
於是,安豫海就全力備戰高考。
進入全國top2的學校,這是很多高分考生的夢想。實現這一夢想,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競賽保送。隻要進入50人的國家集訓隊,不管在國際賽場上拿不拿名獎,都能夠被保送到top2。
二是通過高考,憑著高考裸分上,基本要保證在全省考100名以內才有機會。
百萬考生,進入全省前100名,其難度可想而知。
田秀傑說,安惠民的兒子特別好強,省隊選拔對他的打擊非常大,經常半個月才調整過來,期間還從京城請了一個心理專家。
後來,安豫海的高考一模考試中,考了全校第10,以這個名次,絕對有把握考進清花大學或背景大學。
但越是臨近考試,安豫海就越是緊張,考試成績起伏太大,考得好了能進入前10,考得不好,能落到全校300多名,也就能上個中遊985。
考得不好,安豫海的情緒就會爆發,班主任和各科任課老師都十分擔心,都說孩子的水平沒問題,心態有問題,必須家長天天陪著。
“惠民,放心陪孩子。讓他放鬆放鬆再放鬆,不要給他設定目標。當然,孩子考上清花,這是我們綠城東區的驕傲,到時你請客,班子成員都參加。”
江寒的這一番話徹底去除了安惠民的一塊心病,終於可以放心地陪孩子走過高考前後的這一段路了。
當安惠民把這一消息告訴妻子時,妻子怎麽都不敢相信,竟然還有這麽通情達理的領導!
安惠民把情況一說,妻子的眼淚當即就下來了。
“就這麽定了,你上個月說,要去西區陪讀,那就去吧。孩子的事最重要。東區的事,事再大,天也塌不下來。”
江寒這麽一說,安惠民的眼淚就差一點掉出來。
安惠民現在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本想給江寒解釋一下,但又不敢,後來對田秀傑說了說。
安惠民的兒子安豫海正處在青春期,還是高三學生,馬上就要高考了,因為壓力太大,各種心情暴躁,教室和寢室的門都被踹爛了6次,學校建議讓安豫海不住校了,每天由家長在校門口接送,晚上在家裏住。
沒辦法之下,安惠民隻有在學校門口的一個小區裏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由妻子陪著兒子,這就叫陪讀。
但是安惠民的妻子陪了兩個星期就堅持不下去了。
安惠民的妻子是一名警察,工作十分辛苦,早上五點多都要給孩子做飯,六點十分把孩子送進學校,而後去上班,晚上10點鍾準時到校門口接孩子。
有一次因為加班去晚了,兒子安豫海也不迴出租屋,就在街上閑逛,遇到幾個晃晃悠悠的醉漢,幾句話一說爆發了衝突,一個不滿十八歲的孩子當然打不過幾個成年人,右眼被打腫了,鼻子也打流血了。
妻子迴去看到兒子時,十分難受,安豫海的情緒她也安撫不住,就讓丈夫安惠民陪讀。
安惠民知道現在綠城東區非常忙,沒有好意思給江寒說。
後來田秀傑知道了,給江寒說了一下。
江寒知道每家都有難事,必須先處理好家事,而後才能顧得上公事。
很多幹部天天喊著,舍小家為大家,江寒不以為然。
舍小家為大家,那是在十分特殊的情況之下才倡導的一種觀念。
在和平建設年代,沒有必要天天把“小家”與“大家”對立起來。
從人性角度來看,小家沒有照顧好,在單位裏工作也會心煩意亂,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導致工作上的錯漏。
隻有把小家的事情辦好了,幹部職工才能夠安下心來。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孩子的事情必須放在第一位,單位的事才是第二位。
家庭缺了你,天會塌下來。單位缺了你,一切照樣轉。
特別是孩子正處在敏感時期和關鍵時刻,此時必須有家人陪伴和開導,否則有可能會造成家庭悲劇和終生遺憾。
安惠民的兒子安豫海從小就聰明,小學六年,從來都是全年級前三名。
綠城市最好的初中就是綠城外國語初中部,這個初中最好的班是200名推薦生。
擁有200名推薦生,這是綠城外國語初中的特權。
200名推薦生,就是綠城外國語可以在全市範圍內的小學挑選200名學生,這200名學生與其他正常的劃片招生的學生不同,四個班全部配備最好的師資。
200名推薦生屬於是全市掐尖,最少有150名學生能考入綠城國外語中學(高中)。
這所高中也是全省第一的高中,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全國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之一,也是河洛省的唯一。
這所高中,除了綠城市的中學生考,其他各個省轄市的學生也都往這裏擠。
有的初中,每年能考上一至兩個就很好了,相當多的初中沒有一個能夠考上。
200名推薦生都是市教育廳與綠城外國語初中商量,往市內各區的小學分名額。這個選拔過程被人們習慣性地簡稱為“推外”。
分到名額的小學再組織學生進行考察,因為名額太稀缺,競爭異常激烈,家長們也都緊緊地盯著。
每次名額分配完畢,小學就開始組織家委會對選拔過程進行監督。
考試的內容以外語為主,外語的分值最高,其次才是數學和語文。
有的小學進行英語考試,內容都到了高中水平。特別是中原區的孩子,為了備考“推外”,整天背單詞、刷卷子,做高考卷子能得到130多分的小學生,大有人在。
安惠民的兒子就是通過“推外”進入了綠城外國語初中。
經過三年的學習,安豫海又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綠城外國語學校(高中)。
一進入高中,安豫海就感到了壓力,因為凡是進入外國語學校的,全是高手。
安豫海進入的是數學競賽班,還有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競賽班,五個競賽班的選手來自全省各地。
都是競賽班的老師和教練們提前一年在全省各地考察和挑選過來的尖子生。
尖子們濟濟一堂,你追我趕,互不服氣,每個班都會有幾個學生受不了壓力而退出了競賽班,還有的甚至得上了抑鬱症或狂躁症而被迫休學。
安豫海在數學競賽班平時的成績是名列前茅,但是在進行省隊選拔時,考試時發揮失常,沒有進入省集訓隊。
於是,安豫海就全力備戰高考。
進入全國top2的學校,這是很多高分考生的夢想。實現這一夢想,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競賽保送。隻要進入50人的國家集訓隊,不管在國際賽場上拿不拿名獎,都能夠被保送到top2。
二是通過高考,憑著高考裸分上,基本要保證在全省考100名以內才有機會。
百萬考生,進入全省前100名,其難度可想而知。
田秀傑說,安惠民的兒子特別好強,省隊選拔對他的打擊非常大,經常半個月才調整過來,期間還從京城請了一個心理專家。
後來,安豫海的高考一模考試中,考了全校第10,以這個名次,絕對有把握考進清花大學或背景大學。
但越是臨近考試,安豫海就越是緊張,考試成績起伏太大,考得好了能進入前10,考得不好,能落到全校300多名,也就能上個中遊985。
考得不好,安豫海的情緒就會爆發,班主任和各科任課老師都十分擔心,都說孩子的水平沒問題,心態有問題,必須家長天天陪著。
“惠民,放心陪孩子。讓他放鬆放鬆再放鬆,不要給他設定目標。當然,孩子考上清花,這是我們綠城東區的驕傲,到時你請客,班子成員都參加。”
江寒的這一番話徹底去除了安惠民的一塊心病,終於可以放心地陪孩子走過高考前後的這一段路了。
當安惠民把這一消息告訴妻子時,妻子怎麽都不敢相信,竟然還有這麽通情達理的領導!
安惠民把情況一說,妻子的眼淚當即就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