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省的學子進入985、211高校的機會十分渺茫,但是,當有省外的211高校想在河洛省擴招的時候,省教育廳仍然是把人家給拒絕了。


    原因就在於,省教育廳必須保證河洛省各個高校的生源!


    河洛省各個高校,是省教育廳的後花園。


    省教育廳共31個處室,31個處長,加上調研員,正處級幹部就有90餘人。而廳級幹部就隻有8人。從處長提拔為廳領導,競爭不是激烈,而是慘烈!


    因此,大多數正處級幹部注定在教育廳內部提拔不了,那麽就必須走出去。


    處長們到全省各個高校任職,就成了解決大家職務晉升的最重要渠道。


    能力強的處長,會直接到一所專科學校直接任書記或者是校長,專科學校都是副廳級。


    能力弱一點的處長,一般到本科院校任副校長,也是副廳級。


    專科學院的書記、校長與本科院校的副校長是一個級別,但權力不一樣,專科學院的層次低,但處長去是當書記或校長,有很大的話語權。


    有的處長到省內各院校任職之後,也有不少混起來的,後來又到廳裏當副廳長。有的甚至從本科高校的書記、校長直接當教育廳的廳長。


    對於教育廳來講,省內各大高校如同親兒子一般。


    教育廳的處長們製定政策時都會把高校的利益放在首位,什麽高考生的利益與自己有關係嗎?


    處長們的兒女們還用通過高考嗎?


    處長的兒女如果學習好,那就在省內卷,再利用關係,給孩子戴一些光環,搞一些證書,弄一些加分的項目,從而進入理想的高校。


    如果處長的兒女學習很渣,會早早地給他們選擇另外一條路:上國際初中或國際高中,比如說,中美班、中英班、中澳班等等,直接申請國外大學的本科。他們會通過這個辦法繞開國內殘酷的高考競爭。


    這條路,很費錢。


    但是,教育廳的處長們,哪個缺錢?


    就算是沒有大錢,供子女出國求學的錢還是能拿出來的。


    因此,處長們根本不考慮什麽高考學子的問題。


    他們考慮的是,要保證省內高校的生源!


    省外的學生不願意到河洛的高校來,那麽就得把更多的本省的高考生留下來!


    必須首先讓省內的高校吃飽!


    省內的高校招不來學生,指望財政撥的那點經費還不夠塞牙縫的!


    學生,是高校生存的根本,是高校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要知道,製定政策的處長們大概率會到省內高校去任職。每一個處長都不想看到省內高校的生源短缺從而在經費上捉襟見肘。


    如果現在任由省外的高校到河洛省擴張而不管,省內高校招生減少,省內高校的日子不好過,處長的日子也不好過。


    這些校長會來找,這些校長很多還是自己過去的老處長,怎麽辦?


    而且,省內的高校,是大多數處長們的歸宿。


    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找退路,讓自己今後要工作至退休的地方變得更好一些。


    江寒說到這裏,沈芸已經驚呆了!她怎麽也想不到,這裏麵竟然有這麽多的曲曲彎彎!


    沈芸一向以為河洛省的學子機會太少,是因為教育部,是因為985和211高校對河洛省的歧視。


    沒想到,這裏居然還有河洛省教育廳的因素!外省有想在河洛省擴招的211院校,竟然被他們擋在門外!


    這幫人,簡直是太無恥了!


    “紙裏終究包不住火!這種事情,家長們怎麽不反映呢?媒體上為什麽不揭露呢?”沈芸此時仿佛迴到了當實習記者的那兩年。


    “反映?揭露?誰來揭露?揭露了又如何?”


    “新聞,媒體,說白了就是話語權!普通的老百姓有話語權嗎?”


    “有很多欄目,都是替老百姓說話的!隻要反映了,就能解決。”


    “你在學校學的新聞傳播的理念,還有新聞理想,還沒有破滅啊。”


    “很多看似很犀利、非常敢講話的欄目,也是控製在一定範圍之內。真要觸及到哪一個利益集團,他們也會偃旗息鼓!新聞媒體,也是利益當先!他們不是為了給老百姓解決問題,而隻是為了吸引老百姓的眼球,提升他們的收視率,提高他們的網站流量,提高他們的報紙銷量,僅此而已。”


    “像河洛省教育廳這樣的事情,連你都想不到,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高考生家長又怎麽會知道呢?”


    “他們連知道都不知道,又怎麽會去反映問題?”


    “就算是有人知道了,他們也是有一定層級的人,或者是他家裏有人,在黨委政府擔任一定職務,越是如此,他們越是不敢去揭露問題。因為這問題一旦揭開,自己的子女沾不了光,自己可能還會跟著倒黴。”


    “你揭露了教育廳的問題,等於是給省政府、省委抹了黑!你的單位領導能饒得了你?”


    “不管什麽部門,都有部門利益,隻是這個利益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領域。”


    “你的意思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是不是太悲觀了,是不是麵太大了?”


    “不悲觀。天下烏鴉一般黑,各個部門一個樣。”


    “任何一個朝代,建立之初,各個部門都是勵精圖治。但是時間一長,部門都會變質,他們都會爭權奪利。宋朝中後期,經濟越繁榮,皇帝與官僚集團之間的矛盾就會越突出。明朝更是如此,皇帝與吏、戶、禮、兵、刑、工等部門的矛盾越來越大,‘土木堡之變’後,到明孝宗朱佑樘時代,文官們在朝堂上的權勢達到頂峰。他們要求皇帝事事遵從本集團的教誨。”


    “因此,明朝崇禎皇帝在李自成的軍隊即將攻下京都時曾對百官大喊:‘文官皆可殺也’。”


    “部門越來越多,權力越來越固化,這是必然現象。”


    “古人就說了,官官相護。其實,現在的部門也是一樣,各個部門之間很少相互攻訐。因為你攻擊了這個部門,這個部門又會攻擊你。哪個部門沒有一點齷齪?”


    “一個部門去揭露另一個部門,相當於掀桌子!大家都在牌桌上,統統按規矩出牌,也有個別人不按規矩出牌,這都不要緊。隻要坐在牌桌上就要把牌打下去,你可以作弊,可以耍花招,但不能一言不合就掀桌子。”


    “掀了桌子,大家誰都別想玩。”


    “而普普通通的考生家長,真知道了一些內幕,他又能找誰反映?反正,考生家長多了,自己出頭也沒用。”


    “對於省外211高校到河洛省擴招被拒絕的事情,有的不敢反映,有的不願反映,有的沒有渠道反映,有的指望別人反映,於是,所有知道的人都不會采取行動,這種事情根本不會見諸於媒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