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芸看江寒不悅,問道:“怎麽了,王清海這麽做,固然有為自己積累政績的想法,但是客觀上講,對提升河洛省教育質量有很大好處,對於廣大的高考生來講,也是一個福音啊。”


    江寒搖搖頭道:“不是福音,而是噩夢。”


    沈芸不吭聲了,此時她感到江寒似乎對教育廳長王清海的成見過大。


    在龍子湖高校園區建設上,王清海當上教育廳長之後,與江寒的理念格格不入。


    其實這也怨不得王清海,不要說王清海,換作其他任何人,對於龍子湖高校園區建設也不抱信心。之所以阻止省內高校往龍子湖高校園區遷入,主要是感到遷進去之後,未來不好把握。


    萬一中央再出什麽政策,有關部門再出什麽難題,龍子湖高校園區就會重新陷入癱瘓。


    從客觀上講,王清海這麽做並沒有什麽不妥。


    當然,官場當中人與人之間產生一些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對這些矛盾一直耿耿於懷,未免有些小氣。


    還有一點就是,江寒引進境外高校,打破河洛省高等教育的堅冰,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江寒受到質疑也是情理之中。


    很多人就算是有這種想法,他們也實施不了。


    因為這種策略,一個是要有超前的眼光,一個是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


    同時擁有這兩點的人並不多。


    沈芸一方麵為江寒驕傲,一方麵也為江寒擔心。


    江寒看出了沈芸的擔心,笑道:“我對王清海並沒有什麽,更不是因為雅文書記。王清海這麽做,根本不是為全省的學子考慮,而全是為了他自己,隻是為了教育廳。說白了,就是個人利益和部門利益在作祟。”


    沈芸給江寒切了一盤水果:“是嗎?我真想不出來他如何把個人利益和部門利益摻進去的。”


    江寒說道:“我曾做過一個統計,全國985、211高校在我省招生的人數是逐年下降的,原因是我們的一本招生院校增多了。”


    沈芸很迷惑,這兩者之間有關聯嗎?


    省內一本招生院校難道能與985、211高校相提並論?


    “教育部這不是坑河洛省的學生嗎?”沈芸問道。


    “這事,還真怨不得教育部,也怨不得那些省外的985和211高校。”


    “為什麽?”


    “我舉個例子吧。前年,長安大學到河洛省來招生洽談,想在河洛省擴招,招生名額增加300名。你猜結果怎麽著?”


    沈芸想了想,瞪大眼睛說:“難道說黃了?”


    “沒錯,黃了。你再猜一下黃的原因。”


    “我想想,應該是教育部不批準。”


    “錯,長安大學具有自主招生的資格,招生多少,教育部並不會幹涉。很多985和211高校都是這樣。”


    “那應該是長安大學最後時刻反悔了。”


    “不。原因是:河洛省教育廳不同意。”


    “為什麽?”沈芸十分不解。


    起初江寒也是不理解,後來與教育廳的一個同學喝酒,酒醉之後的這個人透露出了事情的原委,這一切都是部門利益惹的禍。


    長安大學是三秦省的一所211高校,前身是交通部西安汽車機械學校,後升格為西安公路交通大學,2000年,與西安工程學院和西北建築工程學院三校合並組建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想在河洛省擴招300名學生,主要原因是他們在本省和其他省招不到好的生源。


    三秦省每年的高考生隻有20萬左右,但卻擁有3所985高校,8所211高校。長安大學作為211高校,在本省基本都招不到學校期望的優質生源。想在經濟發達地區擴招吧,那些地方的學生根本瞧不上!


    發達地區的學生哪怕上一個普通的本科,也不願意到落後的省份上一個211院校。


    落後省份的生源還不如三秦省!


    好的招不來,差的不想招,這就是長安大學麵臨的招生困境。


    但是,河洛省不一樣,河洛省的經濟雖然相對落後,但生源質量卻很高,因為河洛省的高考人數多,高居全國榜首,第二名差了整整50萬人。


    如此多的生源,但全國985、211高校對河洛省的招生卻是少得可憐。


    因為高考是在本省競爭,河洛省的考生每年為了那可憐的985、211指標而瘋狂內卷。


    最初的高考,全國一張卷,那個時候河洛省的考生優勢極大。


    但是後來,高考製度不斷進行改革,有些省份開始進行所謂的實驗試點,不與別的省份一張卷子!讓你沒法比較!沒比較你就無話可說!


    於是,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效仿,當然都是資源比較集中的省份。


    畢竟,政策的製定者在製定政策時,首先考慮的不是公平,而是考慮的自己的孩子和後代是否從中受益。


    比如說,我經過了多年努力,家裏砸鍋賣鐵終於把我供到了大學,讓我進了京城的重要部門,在進行教育改革的時候,我當然要考慮我的孩子到時候如何能夠輕鬆地進入京城的985或211高校。


    因此,京城的985錄取率達到了8%,而河洛省卻隻有0.68%。


    於是,河洛省的人大代表每年都在唿籲,全國一張卷。


    但是有關部門置若罔聞,高考繼續改革,每個省的卷子都不一樣,最後變成了同一個省份,每個學生的選科都不一樣,你怎麽比較?你怎麽衡量?


    越是複雜的政策,背後越是包含著政策製定者不可告人的目的。


    沈芸聽到這裏算是懂了,她以前根本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她總認為京城人考上好大學是正常的,其他省份的考不上,是因為實力不夠,是因為基礎教育抓得不好。


    而江寒的解釋顛覆了她過去的認知。


    江寒說,現在高考並非全國一張卷,是各省自己內卷,但是研究生考試卻是全國範圍內競爭的。


    考研科目共四門:兩門公共課、一門基礎課(數學或專業基礎)、一門專業課。就算是專業不同,但專業課的考試也是在全國範圍內考量的。


    據統計,全國考研上線人數中,河洛籍的考生占比達到22%,在全國各個省份中遙遙領先。


    也就是說,在全國範圍的競爭中,河洛籍的考生絕對是頂呱呱的。


    河洛省很多優秀的高考生,隻是在為隻能在省內卷而失去了就讀頂級大學的機會。


    在河洛省隻能上211學校的考生,而到了其他省份,輕輕鬆鬆就能上985高校。


    因此,河洛省成為了高考移民大省,其他很多省份特別是京城、滬上、津門等高教資源豐富的地方,對河洛省的意見非常大,千方百計防止河洛省的高考移民。


    發達地區的認為來自河洛省的考生擠占了他們的名額,因此對於河洛省自然沒什麽好印象。


    河洛省是全國各省最為招黑的省份,沒有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此。


    一個省份招黑,不僅僅是經濟落後,更重要的是因為利益衝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