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又舉了一個國人的例子。
“假若一個人走在斑馬線上遇到紅燈,但沒有車輛駛過,這個人應該是走還是停呢?”
“按照西方國家的經驗,遵守規則就是無論是否有車輛駛過,遇到紅燈行人就應該停下來。如果用西方的經驗來衡量,很容易得出中國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結論。”
“但事實上,中國人對規則的理解是情景化、語境化的。中國人是一種經驗至上的族群,不信奉絕對化的規則。因此是否通過馬路,會根據當時的情況和安全的經驗來判斷,沒有人會跟紅綠燈較勁,因為這會被視為‘傻’。”
“這並非中國人不講理,而是這個理是交給了具體實踐的個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由他自己做出判斷。而且,中國人也願意相信,君子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再比如,西方奉行在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對不對?對。但是在我們中國,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我們的廟會,是不是公共場所?廟會就是吵吵嚷嚷、熱熱鬧鬧,你要讓大家不喧嘩,豈不成了笑話?廟會不吵不鬧不亂,那還叫廟會?在我們眼裏,這叫接地氣,這叫人間煙火。”
“文明真要成為普遍性價值,它不應淩駕於具體性的文化之上,而是俯下身來尊重和親近具體性的文化。”
“總而言之,文化具有遮蔽性,不想走進死胡同,就不能以特殊為由,拒絕普世文明。同時,盡管文明天然具有拓展性,普適性,但若不能俯下身來尊重、親近文化的特殊性,那麽所謂的‘文明’,不過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已。”
“如果說現在還在宣傳各種小英雄,不是蠢,而是壞!”
“我記得王朔曾講過:當我還是傻b的時候,被他們那套謊言騙得熱淚盈眶,義憤填膺。你要小心這世上的壞人,他們會憋著勁教你學好,然後由著他們對你使壞。”
原長紅的臉變得漲紅,江寒這一番話,搞得他異常難受,說他的話粗俗不堪吧,他偏偏是理論上一套套,很有深度。王朔本身就是個流氓,要不然不會說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誑語。王朔的作品被稱為痞子文學,王朔也被稱為“痞子作家”。
王朔在不少場合對文化圈內的諸多名人發動過罵戰和攻擊,沒有一個人能辯得過他,因為這個人有一股子流氓勁兒,而廣大的讀者還偏偏吃他這一套,好多知名人士都不敢接話。
原長紅感到,今天江寒說話特別嗆,帶著一股子流氓味兒!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江寒,看來,你的水平高得很啊。要不,你來當這個副組長?”原長紅說道:“我給寇局長說一說,我讓賢,你主持。”
“原組長言重了,江寒隻是提個建議嘛。他說的有道理,就采納。他講的沒道理,也可以啟發一下大家的思路,對不對?”
陳逢春感到今天這事好像鬧大了,如果原長紅讓賢了,說明這個理論研究組的氛圍不好,這樣對誰都沒好處,於是及時出言相勸。
“是啊,原組長,搞學術的嘛,要允許爭論。小江年齡小,說話直,我們也不要太在意了,是不是?”
如果大家不勸,原長紅可能就不吭聲了。但是大家越勸,原長紅的麵子越是過不去,反而變得激動起來:
“允許爭論,當然允許爭論,但是不能攻擊!你們聽聽剛才江寒說的,那是爭論嗎?剛才爭論的內容,不是觀點問題,而是立場問題!有些觀點,簡直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觀點!”
原長紅又開始扣大帽子,江寒不禁動了氣:“你除了會扣帽子,還會幹什麽?一點事就吹毛求疵,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借題發揮。像你這種馬院教授,就你這種作派,早就該掃進曆史的垃圾堆了!”
原長紅氣暈了,嘴唇都在抖動:“你,你,你,你竟敢對我這麽講話!”
“怎麽,你給我隨便扣帽子,我就得戴著?”江寒針鋒相對。
“好,好,好,江寒,我去找寇局長。這個組,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原長紅走向會議室的門口,停下來轉身指著江寒說:“你給我等著。”
“好,我恭候佳音。”江寒哪裏會怕原長紅的威脅?
~~~~~~
原長紅氣衝衝地出了會議室,迎麵遇上了迴到這裏的寇誌海。
“寇局長,您迴來得更好,有件事,得向您反映反映。”原長紅急忙說道。
“好,你說吧。”寇誌海說道。
“寇局長,進會議室說,讓大家夥都聽一聽。”原長紅感到,必須把剛才的衝突公開,讓更多的人知道。因為江寒是寇誌海最後帶過來的,如果公開在會議室裏麵說一說,寇誌海就不太好徇私。
“那行,進去說。”寇誌海沒有多想,就跟著原長紅進了會議室。
會議室的人正想議論呢,哪知道原長紅迴來了,寇誌海也迴來了。
坐下之後,寇誌海問道:“原教授,到底有什麽事?”
“寇局長,江寒同誌的理論水平太高了,口才也無人能敵。我覺得,他當一個區區的組員,實在是太低了,與他的水平不相匹配——”
寇誌海打斷了原長紅的話:“原教授,是這樣吧。對呀,江寒的理論水平和口才都很不錯,但是呢,他年齡小,進來的晚,跟著大家多學習吧——”
原長紅打斷了寇誌海的話:“寇局長,我的意思是,江寒的水平太高了,我們誰都不如他,特別是我,跟江寒比,他在天上,我在地下,我的意思是讓江寒一個人幹——”
寇誌海打斷了原長紅的話:“原教授,等一等。”
“江寒,怎麽迴事?你跟大家發生衝突了?”
江寒道:“寇局長,談不上衝突,隻是爭論得激烈了一點。”
“江寒,你說說,你們爭的到底是什麽,在什麽觀點上起了爭執?”寇誌海問道。
江寒正要說話,陳逢春說道:“我來說說吧。”
陳逢春把剛才的爭論情況說了說,總體上看,敘述得比較客觀。
寇誌海一聽,江寒說得有道理啊!就像少年英雄這樣的宣傳,他本人從小也是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的,一直沒覺得有什麽,但是現在一想,特別是聯係到賴寧救火犧牲的事,更加感到我們過去的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走入了一個誤區!
陳逢春講起了文明與文化的關係,寇誌海覺得很深刻、很到位!
這還隻是轉述!剛才如果在這裏聽到江寒講,可能更精彩。
原長紅的思想,還是落伍了!
江寒考慮問題的角度更新穎,特別是這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構築工程,是要麵向全世界的,因此江寒站位於國際,是非常正確的!
當然,原長紅是副組長,也不好把他的麵子給削了,寇誌海委婉地說:“原組長,我們要尊重年輕人的想法,我們可以兼收並蓄嘛。”
原長紅本來就很生氣,陳逢春剛才居然替江寒說話!大段大段地複述江寒的話,分明是在跟自己作對!
不把江寒弄出這個小組,他這個副組長還怎麽開展工作?
寇誌海是組長,但他隻是個掛名的,具體的構思、寫作等等都得由他這個副組長完成。
因此,原長紅必須確保他在理論研究組的地位,維護他在理論研究組的權威!
“假若一個人走在斑馬線上遇到紅燈,但沒有車輛駛過,這個人應該是走還是停呢?”
“按照西方國家的經驗,遵守規則就是無論是否有車輛駛過,遇到紅燈行人就應該停下來。如果用西方的經驗來衡量,很容易得出中國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結論。”
“但事實上,中國人對規則的理解是情景化、語境化的。中國人是一種經驗至上的族群,不信奉絕對化的規則。因此是否通過馬路,會根據當時的情況和安全的經驗來判斷,沒有人會跟紅綠燈較勁,因為這會被視為‘傻’。”
“這並非中國人不講理,而是這個理是交給了具體實踐的個人,在特定的情境中由他自己做出判斷。而且,中國人也願意相信,君子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再比如,西方奉行在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對不對?對。但是在我們中國,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我們的廟會,是不是公共場所?廟會就是吵吵嚷嚷、熱熱鬧鬧,你要讓大家不喧嘩,豈不成了笑話?廟會不吵不鬧不亂,那還叫廟會?在我們眼裏,這叫接地氣,這叫人間煙火。”
“文明真要成為普遍性價值,它不應淩駕於具體性的文化之上,而是俯下身來尊重和親近具體性的文化。”
“總而言之,文化具有遮蔽性,不想走進死胡同,就不能以特殊為由,拒絕普世文明。同時,盡管文明天然具有拓展性,普適性,但若不能俯下身來尊重、親近文化的特殊性,那麽所謂的‘文明’,不過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已。”
“如果說現在還在宣傳各種小英雄,不是蠢,而是壞!”
“我記得王朔曾講過:當我還是傻b的時候,被他們那套謊言騙得熱淚盈眶,義憤填膺。你要小心這世上的壞人,他們會憋著勁教你學好,然後由著他們對你使壞。”
原長紅的臉變得漲紅,江寒這一番話,搞得他異常難受,說他的話粗俗不堪吧,他偏偏是理論上一套套,很有深度。王朔本身就是個流氓,要不然不會說出“我是流氓我怕誰”的誑語。王朔的作品被稱為痞子文學,王朔也被稱為“痞子作家”。
王朔在不少場合對文化圈內的諸多名人發動過罵戰和攻擊,沒有一個人能辯得過他,因為這個人有一股子流氓勁兒,而廣大的讀者還偏偏吃他這一套,好多知名人士都不敢接話。
原長紅感到,今天江寒說話特別嗆,帶著一股子流氓味兒!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江寒,看來,你的水平高得很啊。要不,你來當這個副組長?”原長紅說道:“我給寇局長說一說,我讓賢,你主持。”
“原組長言重了,江寒隻是提個建議嘛。他說的有道理,就采納。他講的沒道理,也可以啟發一下大家的思路,對不對?”
陳逢春感到今天這事好像鬧大了,如果原長紅讓賢了,說明這個理論研究組的氛圍不好,這樣對誰都沒好處,於是及時出言相勸。
“是啊,原組長,搞學術的嘛,要允許爭論。小江年齡小,說話直,我們也不要太在意了,是不是?”
如果大家不勸,原長紅可能就不吭聲了。但是大家越勸,原長紅的麵子越是過不去,反而變得激動起來:
“允許爭論,當然允許爭論,但是不能攻擊!你們聽聽剛才江寒說的,那是爭論嗎?剛才爭論的內容,不是觀點問題,而是立場問題!有些觀點,簡直就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觀點!”
原長紅又開始扣大帽子,江寒不禁動了氣:“你除了會扣帽子,還會幹什麽?一點事就吹毛求疵,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借題發揮。像你這種馬院教授,就你這種作派,早就該掃進曆史的垃圾堆了!”
原長紅氣暈了,嘴唇都在抖動:“你,你,你,你竟敢對我這麽講話!”
“怎麽,你給我隨便扣帽子,我就得戴著?”江寒針鋒相對。
“好,好,好,江寒,我去找寇局長。這個組,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原長紅走向會議室的門口,停下來轉身指著江寒說:“你給我等著。”
“好,我恭候佳音。”江寒哪裏會怕原長紅的威脅?
~~~~~~
原長紅氣衝衝地出了會議室,迎麵遇上了迴到這裏的寇誌海。
“寇局長,您迴來得更好,有件事,得向您反映反映。”原長紅急忙說道。
“好,你說吧。”寇誌海說道。
“寇局長,進會議室說,讓大家夥都聽一聽。”原長紅感到,必須把剛才的衝突公開,讓更多的人知道。因為江寒是寇誌海最後帶過來的,如果公開在會議室裏麵說一說,寇誌海就不太好徇私。
“那行,進去說。”寇誌海沒有多想,就跟著原長紅進了會議室。
會議室的人正想議論呢,哪知道原長紅迴來了,寇誌海也迴來了。
坐下之後,寇誌海問道:“原教授,到底有什麽事?”
“寇局長,江寒同誌的理論水平太高了,口才也無人能敵。我覺得,他當一個區區的組員,實在是太低了,與他的水平不相匹配——”
寇誌海打斷了原長紅的話:“原教授,是這樣吧。對呀,江寒的理論水平和口才都很不錯,但是呢,他年齡小,進來的晚,跟著大家多學習吧——”
原長紅打斷了寇誌海的話:“寇局長,我的意思是,江寒的水平太高了,我們誰都不如他,特別是我,跟江寒比,他在天上,我在地下,我的意思是讓江寒一個人幹——”
寇誌海打斷了原長紅的話:“原教授,等一等。”
“江寒,怎麽迴事?你跟大家發生衝突了?”
江寒道:“寇局長,談不上衝突,隻是爭論得激烈了一點。”
“江寒,你說說,你們爭的到底是什麽,在什麽觀點上起了爭執?”寇誌海問道。
江寒正要說話,陳逢春說道:“我來說說吧。”
陳逢春把剛才的爭論情況說了說,總體上看,敘述得比較客觀。
寇誌海一聽,江寒說得有道理啊!就像少年英雄這樣的宣傳,他本人從小也是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的,一直沒覺得有什麽,但是現在一想,特別是聯係到賴寧救火犧牲的事,更加感到我們過去的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走入了一個誤區!
陳逢春講起了文明與文化的關係,寇誌海覺得很深刻、很到位!
這還隻是轉述!剛才如果在這裏聽到江寒講,可能更精彩。
原長紅的思想,還是落伍了!
江寒考慮問題的角度更新穎,特別是這個共產黨人精神譜係構築工程,是要麵向全世界的,因此江寒站位於國際,是非常正確的!
當然,原長紅是副組長,也不好把他的麵子給削了,寇誌海委婉地說:“原組長,我們要尊重年輕人的想法,我們可以兼收並蓄嘛。”
原長紅本來就很生氣,陳逢春剛才居然替江寒說話!大段大段地複述江寒的話,分明是在跟自己作對!
不把江寒弄出這個小組,他這個副組長還怎麽開展工作?
寇誌海是組長,但他隻是個掛名的,具體的構思、寫作等等都得由他這個副組長完成。
因此,原長紅必須確保他在理論研究組的地位,維護他在理論研究組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