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誌海之所以這麽講,就是害怕江寒真不幹了。
江寒太有個性,萬一不幹了,自己怎麽給局長交待?
還有,江寒要想進國家部委並不難,他所知道的就有國家發改委,江寒以前就曾在發改委產業司幫助工作,產業司的人一直想把他調過去。
所以呢,寇誌海要讓江寒知道,在組織部幹,隻要不是太差,總會有迴報。
“寇局長,很榮幸能在您的手下幹活。我什麽時候報到?”
“哈哈,我就知道你會答應。”寇誌海站起身來,鄭重地朝江寒伸出手:“歡迎加入!”
與江寒握手之後,寇誌海指了指前麵的一個小樓道:“現在就算是報到了,我們這個工程領導小組的辦公地點就在這裏。我領你去跟大家夥兒見個麵。”
進入一個大概有100平方的會議室,屋裏坐著20餘人,見寇誌海進來了,大家紛紛起身。
寇誌海雙手一壓,示意大家坐下,指著身邊的江寒道:
“各位專家,同誌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成員,江寒,河洛省委組織部的調研員。江寒同誌長期在基層工作,不僅具有十分豐富的工作經驗,更有著紮實的理論功底。他的到來,體現了部領導對於共產黨人精神譜係構築工程的高度重視,也是對我們這個小組的加強。大家歡迎。”
啪啪啪,掌聲響了起來。
江寒朝大家鞠了一躬道:“各位都是各個領域的大家、名家、專家,作為末學後進,我能和你們在一起工作,深感榮幸,還請多多指教。”
“好,江寒,你坐這兒。”
一個50多歲的人指了指前麵的一個位置。這個人有個明顯的特征,兩個眼袋比較明顯,且比較黑,有點像大熊貓。
會議室裏正放著投影,這個位置離投影最近,要看投影上的文字,得仰著頭。
最近的位置有兩個,其中一個集團上有一個年近四十的男子,坐在那裏,麵前擺著一個筆記本電腦。
江寒坐下來,對麵的男子朝江寒咧嘴一笑。
這時,寇誌海的手機響了,說了幾句話之後掛了電話:“各位,你們先進行著。我迴部裏一趟。”
寇誌海走之後,50多歲的熊貓眼說道:“江寒,你跟景深換換位置,這個,不用換位置了,你負責那台筆記本電腦吧。年輕人,懂電腦,手速快。”
湯景深馬上把筆記本電腦推到江寒麵前。
江寒掃了一眼會議室裏的人,數他的年齡最小,像打字這種雜活當然就歸他了。
“接下來,我們接著討論紅岩精神。我認為,紅岩精神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結晶在抗日戰爭時期國統區的特殊表現形式,是我黨優良傳統與作風在特定曆史環境中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熊貓眼瞪了一眼江寒:“你怎麽不動?我剛才講的,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先打下來,大家再琢磨,再討論。明白嗎?”
江寒點點頭,把剛才那句話打了上去。
對於記憶力超強的江寒來講,就這麽幾句話,而且是剛剛講的,打出來一點都不費勁。
還好,江寒打出來的準確無誤,打字速度明顯比原來的湯景深要快,熊貓眼才沒有發火。
江寒感到自己被大家忽略了,這可能是新人才有的待遇吧。
按道理講,江寒加入一個新的團隊,團隊負責人總該向江寒介紹一下團隊的其他成員,這樣有利於下一步工作。
寇誌海有事先迴部裏了,副組長總該介紹一下其他成員吧。
但熊貓眼根本沒介紹,很顯然沒把江寒放在眼裏。
江寒打完這段話,熊貓眼離開了椅子,點上了一支煙,在會議室裏踱步,顯然是在思考。
看得出來,這是一隻材料狗,嗯,是老狗。
趁他思考的時候,江寒用鼠標上翻,看一看材料的整體框架。
共產黨人精神譜係,共35種精神,都是自己當時在中組部會議室提出來的,中組部當時有錄音,後來對精神譜係進行了初步整理。理論研究組的任務就是對這35種精神進行研究和闡釋。
鼠標下拉,原來,每一種精神都分為若幹個部分:產生背景、理論基礎、內涵外延、曆史地位、代表人物、典型事例、重要遺跡、深遠影響、傳承弘揚。
其中傳承弘揚這一部分,不僅有對內,還有對外,如何向國際社會展示共產黨人的精神。
總體框架相當不錯,理論研究組還是下了功夫的。
“江寒,別亂翻。你亂翻,看得人頭暈!這不是打斷大家的思路嗎?沒有看到原教授正在思考?”一個人喝道。
正在思考的原教授剛才其實沒有看投影,此時扭過頭來道:“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江寒,你這是亂翻屏啊。”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是一個典故,一個清代文人在窗前讀書時,望見微風翻動書麵,隨口吟出了這兩句詩。而這句話被時人舉報說他在嘲諷清朝滿族統治階層沒有文化,這位文人就因此陷入文字獄。
副組長原長紅這麽說江寒,帶有玩笑的性質,但充滿著一股濃濃的諷刺和戲謔。
對於初次見麵的人來說,這麽開玩笑,相當不尊重。
江寒雖然隻有30歲的身體,但心態早就是50多歲了,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這幾句話,對於江寒來講,隻是微風拂麵而已。
江寒笑了笑,按了ctrl+end迴到了文檔的末尾。
這小子竟然笑了,原長紅明顯感到這小子對自己的輕蔑。
他居然看不起我!他有什麽資格?
當然了,能進入這個課題組的,都不是簡單人物,原長紅把自己的不快忍下了。
原長紅是一家著名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能當上這個小組的副組長,經曆了好一番曲折。
其他小組的副組長不是中組部的就是中宣部的行政領導,一般都是司級幹部,隻有他是高校的。
對於高校教授,特別是對於文科類的教授來講,能進到這樣的課題組,是一種特別的榮幸。
這個課題可以說是黨的建設的一項偉大工程!參與到這項工程之中,自己也將載入史冊!
江寒太有個性,萬一不幹了,自己怎麽給局長交待?
還有,江寒要想進國家部委並不難,他所知道的就有國家發改委,江寒以前就曾在發改委產業司幫助工作,產業司的人一直想把他調過去。
所以呢,寇誌海要讓江寒知道,在組織部幹,隻要不是太差,總會有迴報。
“寇局長,很榮幸能在您的手下幹活。我什麽時候報到?”
“哈哈,我就知道你會答應。”寇誌海站起身來,鄭重地朝江寒伸出手:“歡迎加入!”
與江寒握手之後,寇誌海指了指前麵的一個小樓道:“現在就算是報到了,我們這個工程領導小組的辦公地點就在這裏。我領你去跟大家夥兒見個麵。”
進入一個大概有100平方的會議室,屋裏坐著20餘人,見寇誌海進來了,大家紛紛起身。
寇誌海雙手一壓,示意大家坐下,指著身邊的江寒道:
“各位專家,同誌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成員,江寒,河洛省委組織部的調研員。江寒同誌長期在基層工作,不僅具有十分豐富的工作經驗,更有著紮實的理論功底。他的到來,體現了部領導對於共產黨人精神譜係構築工程的高度重視,也是對我們這個小組的加強。大家歡迎。”
啪啪啪,掌聲響了起來。
江寒朝大家鞠了一躬道:“各位都是各個領域的大家、名家、專家,作為末學後進,我能和你們在一起工作,深感榮幸,還請多多指教。”
“好,江寒,你坐這兒。”
一個50多歲的人指了指前麵的一個位置。這個人有個明顯的特征,兩個眼袋比較明顯,且比較黑,有點像大熊貓。
會議室裏正放著投影,這個位置離投影最近,要看投影上的文字,得仰著頭。
最近的位置有兩個,其中一個集團上有一個年近四十的男子,坐在那裏,麵前擺著一個筆記本電腦。
江寒坐下來,對麵的男子朝江寒咧嘴一笑。
這時,寇誌海的手機響了,說了幾句話之後掛了電話:“各位,你們先進行著。我迴部裏一趟。”
寇誌海走之後,50多歲的熊貓眼說道:“江寒,你跟景深換換位置,這個,不用換位置了,你負責那台筆記本電腦吧。年輕人,懂電腦,手速快。”
湯景深馬上把筆記本電腦推到江寒麵前。
江寒掃了一眼會議室裏的人,數他的年齡最小,像打字這種雜活當然就歸他了。
“接下來,我們接著討論紅岩精神。我認為,紅岩精神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結晶在抗日戰爭時期國統區的特殊表現形式,是我黨優良傳統與作風在特定曆史環境中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熊貓眼瞪了一眼江寒:“你怎麽不動?我剛才講的,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先打下來,大家再琢磨,再討論。明白嗎?”
江寒點點頭,把剛才那句話打了上去。
對於記憶力超強的江寒來講,就這麽幾句話,而且是剛剛講的,打出來一點都不費勁。
還好,江寒打出來的準確無誤,打字速度明顯比原來的湯景深要快,熊貓眼才沒有發火。
江寒感到自己被大家忽略了,這可能是新人才有的待遇吧。
按道理講,江寒加入一個新的團隊,團隊負責人總該向江寒介紹一下團隊的其他成員,這樣有利於下一步工作。
寇誌海有事先迴部裏了,副組長總該介紹一下其他成員吧。
但熊貓眼根本沒介紹,很顯然沒把江寒放在眼裏。
江寒打完這段話,熊貓眼離開了椅子,點上了一支煙,在會議室裏踱步,顯然是在思考。
看得出來,這是一隻材料狗,嗯,是老狗。
趁他思考的時候,江寒用鼠標上翻,看一看材料的整體框架。
共產黨人精神譜係,共35種精神,都是自己當時在中組部會議室提出來的,中組部當時有錄音,後來對精神譜係進行了初步整理。理論研究組的任務就是對這35種精神進行研究和闡釋。
鼠標下拉,原來,每一種精神都分為若幹個部分:產生背景、理論基礎、內涵外延、曆史地位、代表人物、典型事例、重要遺跡、深遠影響、傳承弘揚。
其中傳承弘揚這一部分,不僅有對內,還有對外,如何向國際社會展示共產黨人的精神。
總體框架相當不錯,理論研究組還是下了功夫的。
“江寒,別亂翻。你亂翻,看得人頭暈!這不是打斷大家的思路嗎?沒有看到原教授正在思考?”一個人喝道。
正在思考的原教授剛才其實沒有看投影,此時扭過頭來道:“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江寒,你這是亂翻屏啊。”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是一個典故,一個清代文人在窗前讀書時,望見微風翻動書麵,隨口吟出了這兩句詩。而這句話被時人舉報說他在嘲諷清朝滿族統治階層沒有文化,這位文人就因此陷入文字獄。
副組長原長紅這麽說江寒,帶有玩笑的性質,但充滿著一股濃濃的諷刺和戲謔。
對於初次見麵的人來說,這麽開玩笑,相當不尊重。
江寒雖然隻有30歲的身體,但心態早就是50多歲了,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這幾句話,對於江寒來講,隻是微風拂麵而已。
江寒笑了笑,按了ctrl+end迴到了文檔的末尾。
這小子竟然笑了,原長紅明顯感到這小子對自己的輕蔑。
他居然看不起我!他有什麽資格?
當然了,能進入這個課題組的,都不是簡單人物,原長紅把自己的不快忍下了。
原長紅是一家著名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能當上這個小組的副組長,經曆了好一番曲折。
其他小組的副組長不是中組部的就是中宣部的行政領導,一般都是司級幹部,隻有他是高校的。
對於高校教授,特別是對於文科類的教授來講,能進到這樣的課題組,是一種特別的榮幸。
這個課題可以說是黨的建設的一項偉大工程!參與到這項工程之中,自己也將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