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入川,老不入廣,”陳延平搖了搖頭:“江寒,你才30歲,就想過安逸的日子?今後幾十年,你就天天打打牌喝茶下館子?”


    陳延平像是第一次認識江寒一樣,以前的江寒多麽的意氣風發,雷厲風行,敢想敢做,而現在卻因為老婆喜歡安逸就失去了奮鬥的精神、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女人啊,隻會影響男人進步的速度!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


    陳延平不再勸了。


    因為今天的會議結束比較早,陳順部長沒有在新原市停留,直接返迴綠城。


    江寒坐陳延平的車,兩人把陳順部長送到高速口。


    在車上,江寒向陳延平推薦了光軍縣委書記的人選:縣委副書記竺同和。


    ~~~~~~


    江寒又一次成為光軍縣和新原市的焦點。


    中組部組織千名青年幹部跨省鍛煉,江寒直接在中組部報了名!江寒要跨省調動了!


    “知道吧,省委組織部長陳順還專門來了,跟市委書記陳延平一起勸說江寒留下來!”


    “省委常委都沒有勸動!江寒堅決要走!”


    “你說江寒圖啥?光軍縣發展這麽好,他拍屁股走了!”


    “是啊,江寒費心巴力地做了一鍋菜,眼看著快好了,他扔筷子離席了!”


    “聽說,陳延平書記氣得夠嗆,當著江寒的麵摔了杯子!”


    “幹部幹到這個份上,真是少見啊。”


    “聽說,江寒推薦了竺同和接任光軍縣委書記。”


    ~~~~~~


    竺同和萬萬沒想到江寒會在這個時候走!並且江寒還向陳延平推薦自己接任縣委書記。


    竺同和到江寒的辦公室匯報關於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的選址情況,也是想當麵向江寒表示感謝。


    他知道江寒的背景,擁有別人幾輩子都掙不來的資產,什麽都不缺。於是,竺同和也就象征性地帶了一盒茶,是老家特製的那種金銀花茶。


    竺同和經過考察,感到應該把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建在石門水庫,石門水庫是第一支石姑娘隊成立的地方,石門水庫也是石姑娘為主建的水庫,大家也叫石姑娘水庫,這個水庫可以同時體現鄭勇合當年那批幹部的艱苦奮鬥精神和石姑娘隊的感人事跡。


    而且建在水庫邊,有山有水。


    江寒肯定了竺同和的想法。


    “江書記,真的要走嗎?”竺同和匯報完工作就轉向另一個話題。


    “是啊。想換個地方,換個環境,”江寒笑道:“當然了,並不是說咱們縣的環境就不好。就是為了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挑戰。”


    竺同和感到江寒的說法自相矛盾,一方麵說是要到新環境去挑戰,另一方麵又說川西省的節奏比較慢、生活比較安逸。


    想挑戰就不要想著安逸,想著安逸就不要說挑戰。


    竺同和感到十分不解。


    “同和書記,可能停幾天我就離開了。我向陳書記推薦了你,到底最後的結果如何,我也不知道。不管怎樣,平常心看待吧。”


    江寒知道竺同和來的目的,其實就是求證江寒是不是向陳延平推薦了。


    結果,江寒真的推薦了。


    竺同和非常激動,盡管陳延平對江寒走非常生氣,但那隻是一時的,陳延平對江寒的欣賞大家都知道。


    連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陳順部長都來勸江寒,由此可見江寒在省領導心中的份量。


    江寒雖說要走了,但他的推薦絕對是重量級的!


    很有可能,自己接任光軍縣委書記!


    看來,自己一直靠近江寒、緊跟江寒是對的!


    上次沒有推薦自己當縣長,這次直接跳過縣長當縣委書記!


    自己對待江寒、對待工作的態度,江寒全都看在眼裏!


    “如果我能接您,江書記請放心,等您迴來的時候,光軍縣的發展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竺同和的話很巧妙,“接您”二字,一方麵可以理解為接任江寒的職位,另一方麵也可以理解為江寒迴來的時候,竺同和去迎接。


    職務越高就越講究說話的藝術。


    從講話來講,竺同和的確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


    兩天之後,江寒接到省委辦公廳通知,讓他第二天去省委北院,省委書記徐廣廈要見他。


    江寒知道,省委組織部的文件下來了,因為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落戶光軍縣的事情,江寒立了二等功。


    省委書記徐廣廈曾當著組織部長陳順和省委秘書長的麵承諾,要親自給江寒頒獎。


    江寒要去省委北院,不少幹部猜想,省委書記徐廣廈會不會把江寒給攔下來?


    仕途混到這個份上,還真沒有什麽可遺憾的了!


    下午,光軍縣委大院來了幾百人,扯著橫幅,拿著喇叭,敲著鑼鼓,十分熱鬧。


    橫幅是紅底白字,上麵寫著:江書記不要走!光軍縣人民需要您!


    江寒在辦公室看著的橫幅和喊聲,不禁有些動容。


    扯著橫幅的,竟然是老幹部服務隊的副隊長韓永慶和另外幾個村民。


    石姑娘隊的鄭新玲也來了,帶了好幾十名婦女,都穿著當年的衣服,一看都是石姑娘隊的隊員。


    縣委辦主任邰寶龍進來了:“江書記,來的人都是想挽留您的。”


    “我知道。”江寒看到這個情景,心情也頗為激動。大家經常說,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這獎那獎不如群眾的誇獎。得到領導的誇讚容易,得到群眾的認可不容易。


    其實中國的老百姓很容易滿足,隻要能溫飽他們就會對黨和國家心存感激。


    江寒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很多鄉鎮的土老板挖礦發了財,跟村幹部一起欺負群眾,但是群眾都能忍受,大家感到生活比以前好多了,這樣就已經很好了。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黨的政策好。


    群眾們特別是農民是最辛苦的人,他們的日子過好了,並沒有把功勞算到自己頭上,從來不說自己如何辛苦勞,而是把對黨和政府的感謝放在嘴邊。


    外麵的人一直喊著口號,請求江寒留下來。


    “寶龍,你去給群眾解釋一下,就說我已經去省委了。”


    “江書記,您最好還是跟群眾見見麵。”邰寶龍勸道。


    “我不見他們了。中組部已經定過了事,不可能更改。”江寒看到下麵聚起來的群眾,越來越感到去文川任職的必要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