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景,桑榆和章澤林隻好壓住心中的好奇先走了。
桑榆則是到會場外坐到車裏,等江寒出來。
陳延平讓江寒去小會議室,肯定是去和陳順部長見麵的,難道說江寒是要調到省委組織部嗎?
甚至,陳順部長要讓江寒當秘書?
江寒在小會議室外等了一會兒,等到常委們從裏麵出來了,江寒才進去。
屋裏隻剩下了陳順、陳延平。
江寒向陳順部長和陳延平書記問好,陳順部長道:“坐吧。”
“我聽說你要走?”江寒剛剛坐下,陳順部長就問道。
“陳部長,抱歉。我是想走。”江寒說道。
陳延平大吃一驚,江寒想走?不想在光軍縣待了?自己一來,江寒就要走?江寒這小子到底什麽意思?
“中組部搞幹部跨省交流,各省都有名額,你想交流的話,直接給延平部長講,也可以給我講嘛。怎麽直接給中組部說呢?”陳順的語氣頗有些不滿。
中組部今年要搞一個全國範圍的跨省交流,分為廳級、處級實職兩個層次,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比如說,河洛省選出來的幹部可以交流到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其中,正處級實職年齡控製在35歲以下,河洛省的名額是3個。
因為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落戶光軍縣,江寒與中組部搭上了關係,直接在中組部報了名。
前天,中組部下發了通知,陳順才知道江寒直接在中組那裏占了河洛省一個名額。
麵對陳順的質問,江寒一時沒有吭聲,陳延平總算明白了江寒的心思。
原來,這小子一直想到南方發達城市去!
當年,姑蘇市長李燕軍看中了江寒,讓江寒任姑蘇高新區的一把手,還是陳順部長阻攔了,江寒這才到了光軍縣。
半年過去了,李燕軍市長成了姑蘇市委書記,難道他又做通了江寒的工作?
好啊,老同學居然來挖自己的牆角!連聲招唿都不打!
“江寒,你還是想去姑蘇?”陳延平說道:“光軍縣剛剛理順你就走?姑蘇那地方經濟發達,你到那兒人生地不熟,圖啥呢?”
江寒道:“陳書記,我不是想去姑蘇市。我覺得,有一個到外省任職機會,十分難得,所以也沒有通過省裏。我剛三十歲,想到不同的地方體驗一下,不斷地挑戰自我、豐富自身、充實自己。”
江寒還有一層意思沒有說出來,如果自己真的按程序上報,恐怕連市裏這一關都過不去。
陳延平怎麽可能放自己走?
就算陳延平肯放,省委組織部也不會放。
當時江寒有去姑蘇任職的機會,也是給陳延平和陳順給擋住了。
“陳部長,陳書記,我是覺得光軍縣一切都步入正軌了。有我沒有我,都差不多。我是真想出去鍛煉鍛煉。”江寒看陳順和陳延平都黑著臉,又補充道:“就算是我離開了,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也跑不掉。”
“要不,省委給我的二等功,我不要了。”
陳順被氣笑了:“該是你的二等功就是你的二等功,這個跟你走不走沒有關係。你到外省工作了,這功還是你的,省領導沒這麽小氣!”
江寒又搬出了他給章澤林、桑榆解釋的那一套。
陳延平還是不甘心:“江寒,你說在光軍縣沒有挑戰性?開什麽玩笑?現在的光軍縣發展,你就滿足了,你就止步不前了?看你那點出息!”
“你想有挑戰性,那還不簡單?有我在,你想要多大挑戰就有多大挑戰!我還怕你不敢挑戰!”
“我就給你一個挑戰,今年年底,光軍縣的gdp和財政收入衝到全省縣域第一!能做到不?”
江寒道:“這個做不到,主要是我們的地理位置、發展基礎和綜合條件,沒法跟省會下麵的縣(區)相比。”
陳延平激動地站起來了:“這不就結了?!”
江寒感到陳延平隻抓住“挑戰性”不放,忽略了他所講的體驗多個領域、多個地方,想到不同的地方鍛煉。
但此時,江寒卻不能和陳延平頂牛,隻有不吭聲。
不吭聲就是一種態度。
陳順部長對江寒還算了解,這小子一旦作出什麽決定很難說服。更何況,這小子直接在中組部報了名,擺明了就是想繞過市委和省委組織部,鐵了心想出去鍛煉。
從道理上講,江寒這麽做,這是響應中組部的號召,你還不能批評他!
要批評也隻能批評他沒有按正常的程序來。
就個人而言,江寒去外省,多了一次經曆,對他以後的發展不無裨益。
陳順部長已經攔過江寒一次了,江寒這是鐵了心要走,他也就沒必要再攔著了。
“江寒,去哪個地方,定了沒有?”陳順的話一出,陳延平就感到真攔不住江寒了。
“我報名的時候,填了我的意向,我想去西川省的文川縣。”
啊?陳延平和陳順互相看了看,文川縣,怎麽沒聽說過?
全國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除了一些有名的縣,外省的很多縣都寂寂無名。
“文川縣,你了解嗎?比光軍縣強?”
陳延平感到奇怪,既然要去省外鍛煉,還專門找了中組部的關係,怎麽著也得去東部或南部發達地區的縣(區),江寒為何選擇一個西部的縣?
如果不去東部和南部,最具鍛煉價值的地方是最西部,比如說新疆和西藏。
江寒選擇川西的縣,太奇怪了。
難道文川縣有什麽特殊之處?
“我對文川縣相當了解。文川縣屬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西川省88個片區貧困縣之一。”
陳延平道:“你在三河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你不是經曆過了嗎?你要去,也得去姑蘇這樣的地方。”
此時陳延平想開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江寒既然想出去,那也得去同學李燕軍那裏。
“其實,我想去文川,還有一個原因是,離蓉城近。我妻子喜歡蓉城。她說蓉城的生活比較安逸,是一個來了就走不脫、不想走的地方。”江寒無法解釋了,隻好拿出沈芸來搪塞。
桑榆則是到會場外坐到車裏,等江寒出來。
陳延平讓江寒去小會議室,肯定是去和陳順部長見麵的,難道說江寒是要調到省委組織部嗎?
甚至,陳順部長要讓江寒當秘書?
江寒在小會議室外等了一會兒,等到常委們從裏麵出來了,江寒才進去。
屋裏隻剩下了陳順、陳延平。
江寒向陳順部長和陳延平書記問好,陳順部長道:“坐吧。”
“我聽說你要走?”江寒剛剛坐下,陳順部長就問道。
“陳部長,抱歉。我是想走。”江寒說道。
陳延平大吃一驚,江寒想走?不想在光軍縣待了?自己一來,江寒就要走?江寒這小子到底什麽意思?
“中組部搞幹部跨省交流,各省都有名額,你想交流的話,直接給延平部長講,也可以給我講嘛。怎麽直接給中組部說呢?”陳順的語氣頗有些不滿。
中組部今年要搞一個全國範圍的跨省交流,分為廳級、處級實職兩個層次,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比如說,河洛省選出來的幹部可以交流到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其中,正處級實職年齡控製在35歲以下,河洛省的名額是3個。
因為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落戶光軍縣,江寒與中組部搭上了關係,直接在中組部報了名。
前天,中組部下發了通知,陳順才知道江寒直接在中組那裏占了河洛省一個名額。
麵對陳順的質問,江寒一時沒有吭聲,陳延平總算明白了江寒的心思。
原來,這小子一直想到南方發達城市去!
當年,姑蘇市長李燕軍看中了江寒,讓江寒任姑蘇高新區的一把手,還是陳順部長阻攔了,江寒這才到了光軍縣。
半年過去了,李燕軍市長成了姑蘇市委書記,難道他又做通了江寒的工作?
好啊,老同學居然來挖自己的牆角!連聲招唿都不打!
“江寒,你還是想去姑蘇?”陳延平說道:“光軍縣剛剛理順你就走?姑蘇那地方經濟發達,你到那兒人生地不熟,圖啥呢?”
江寒道:“陳書記,我不是想去姑蘇市。我覺得,有一個到外省任職機會,十分難得,所以也沒有通過省裏。我剛三十歲,想到不同的地方體驗一下,不斷地挑戰自我、豐富自身、充實自己。”
江寒還有一層意思沒有說出來,如果自己真的按程序上報,恐怕連市裏這一關都過不去。
陳延平怎麽可能放自己走?
就算陳延平肯放,省委組織部也不會放。
當時江寒有去姑蘇任職的機會,也是給陳延平和陳順給擋住了。
“陳部長,陳書記,我是覺得光軍縣一切都步入正軌了。有我沒有我,都差不多。我是真想出去鍛煉鍛煉。”江寒看陳順和陳延平都黑著臉,又補充道:“就算是我離開了,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也跑不掉。”
“要不,省委給我的二等功,我不要了。”
陳順被氣笑了:“該是你的二等功就是你的二等功,這個跟你走不走沒有關係。你到外省工作了,這功還是你的,省領導沒這麽小氣!”
江寒又搬出了他給章澤林、桑榆解釋的那一套。
陳延平還是不甘心:“江寒,你說在光軍縣沒有挑戰性?開什麽玩笑?現在的光軍縣發展,你就滿足了,你就止步不前了?看你那點出息!”
“你想有挑戰性,那還不簡單?有我在,你想要多大挑戰就有多大挑戰!我還怕你不敢挑戰!”
“我就給你一個挑戰,今年年底,光軍縣的gdp和財政收入衝到全省縣域第一!能做到不?”
江寒道:“這個做不到,主要是我們的地理位置、發展基礎和綜合條件,沒法跟省會下麵的縣(區)相比。”
陳延平激動地站起來了:“這不就結了?!”
江寒感到陳延平隻抓住“挑戰性”不放,忽略了他所講的體驗多個領域、多個地方,想到不同的地方鍛煉。
但此時,江寒卻不能和陳延平頂牛,隻有不吭聲。
不吭聲就是一種態度。
陳順部長對江寒還算了解,這小子一旦作出什麽決定很難說服。更何況,這小子直接在中組部報了名,擺明了就是想繞過市委和省委組織部,鐵了心想出去鍛煉。
從道理上講,江寒這麽做,這是響應中組部的號召,你還不能批評他!
要批評也隻能批評他沒有按正常的程序來。
就個人而言,江寒去外省,多了一次經曆,對他以後的發展不無裨益。
陳順部長已經攔過江寒一次了,江寒這是鐵了心要走,他也就沒必要再攔著了。
“江寒,去哪個地方,定了沒有?”陳順的話一出,陳延平就感到真攔不住江寒了。
“我報名的時候,填了我的意向,我想去西川省的文川縣。”
啊?陳延平和陳順互相看了看,文川縣,怎麽沒聽說過?
全國有2800多個縣級行政區,除了一些有名的縣,外省的很多縣都寂寂無名。
“文川縣,你了解嗎?比光軍縣強?”
陳延平感到奇怪,既然要去省外鍛煉,還專門找了中組部的關係,怎麽著也得去東部或南部發達地區的縣(區),江寒為何選擇一個西部的縣?
如果不去東部和南部,最具鍛煉價值的地方是最西部,比如說新疆和西藏。
江寒選擇川西的縣,太奇怪了。
難道文川縣有什麽特殊之處?
“我對文川縣相當了解。文川縣屬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西川省88個片區貧困縣之一。”
陳延平道:“你在三河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你不是經曆過了嗎?你要去,也得去姑蘇這樣的地方。”
此時陳延平想開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江寒既然想出去,那也得去同學李燕軍那裏。
“其實,我想去文川,還有一個原因是,離蓉城近。我妻子喜歡蓉城。她說蓉城的生活比較安逸,是一個來了就走不脫、不想走的地方。”江寒無法解釋了,隻好拿出沈芸來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