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鬆望進入李窯的磚瓦廠已經十天,他感到一刻也不想待下去了。
這裏就是一個典型的黑磚瓦窯。
他不知道這裏有多大,因為他的活動範圍受到了極大的限製,左右不超過20米。
和他住在一個棚子裏的,有十幾個人,全都是智障,也說不清楚是具體從哪個地方來。
白天幹活的時候,可以遠遠地看到還有很多人。
在另外一個地方,葛鬆望看到了一個十四歲的孩子,那個孩子的額角有一片黑色的胎記,沒錯,這是他教過的學生!
葛鬆望八年前分到省電視台,但是沒有編製,前麵還有很多人要入編,他就選擇了一年的支教。
支教地點是在伏虎山的一個貧困山村。
支教迴來之後,葛鬆望當了一名調查記者,主要任務就是調查社會熱點。
和其他新聞記者不同的是,調查記者主要是挖掘負麵的東西。
所謂的防火防盜防記者,防的主要是調查記者。
葛鬆望其實不願意幹調查記者,因為太辛苦了,台裏幾乎沒人願意幹。
調查記者並沒有普通記者那樣風光,最常幹的一件事就是“臥底”。
他們往往要一人兼施多重身份,為了調查清楚真相,學會看什麽人說什麽話,有時候為了拿到第一手的實地采訪素材,還要隱瞞身份,對拍攝設備進行處理。
在一些災害現場、犯罪窩點,調查記者還時刻麵臨生命危險。
一個事件報道出來之後,調查記者還會遭到被調查對象的調查,而後多方騷擾甚至是打擊報複。
後來,電視台在播放新聞的時候,字幕上隱去了調查記者的姓名。
即使如此,也很容易打聽出是誰在搞調查。
調查記者和家人經常遭遇一些莫名其妙的攻擊。
葛鬆望不想幹,就質問領導為什麽不讓其他人幹調查記者,領導說,因為他葛鬆望長得太普通,放到人堆裏沒人注意,最適合幹調查記者。
台領導還承諾,如果搞出來幾個有深度、有影響的報道,優先解決他的編製。
葛鬆望這才向曾經當過調查記者的前輩請教,他們大多都挨過打、受過傷,說起來喬裝打扮、深入賊窩的情景,一個個是興奮中帶著驕傲。
一個老調查記者給他看了看他當年拍攝的片子,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細節,一幕幕黑心老板的殘忍,如果不是冒死拍出來,多少人要深受其害!
老前輩告訴他,做這些事,不關乎職位,不關乎薪資,每當看到真相大白、醜惡伏誅、群眾流淚感激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驕傲與自豪,這就是調查記者的價值所在、榮譽所在。
在這一刻,才知道什麽叫無冕之王。
葛鬆望和幾個老前輩聊天,向他們請教,逐步消除了對調查記者的抵觸,同時也升起了一種叫做個人英雄主義的東西。
誰不想當英雄?
但是,個子矮小、其貌不揚的葛鬆望從小都被人看不起,哪怕是在玩遊戲,他也是被欺負的對象,英雄這個詞,從來與他無緣。
恰好,暑假時,葛鬆望因公務跑過當年自己支教的那個鄉,去了村子,見到他當年的學生,他們已經上初中了。
村民告訴他,有三個孩子不想上學了,約好了一起了去打工掙錢。
孩子們是偷偷跑的,在家裏留了信,說是到地方掙到錢了就打電話迴來,但是幾個月了一直沒有任何音訊。
後來,兩個孩子跑迴來了,但是腿都斷了,因為受到驚嚇,精神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說話都不照路了。
他們隻知道上車睡迷糊了,坐到一個汽車站,又讓人給蒙住眼拉走了。
那是一片大山,山都是直上下直的,像被斧子砍過的一樣,顏色是紅的。
他們被人賣給了磚瓦廠,天天幹活,手都磨破了皮。
葛鬆望從他們斷斷續續的敘述中了解了大概,還聽到了一個叫李窯的地方。
兩個孩子總算是跑迴來了,但還有一個叫泥蛋的,眼角有個黑胎記的孩子沒迴來。
葛鬆望到縣公安局報案,說出了自己的判斷,說李窯應該有一個大的磚瓦廠,應該有很多從外地拐去的半大孩子,其中有一個還在那裏,不知道死活。
但是對方隻是作了記錄,態度也很一般。
村長告訴葛鬆望,報案沒個鳥用。
這年頭案子太多了,他們辦案有一個基本原則:命案必破。除了命案,領導交待的案子、有油水的案子,特別是經濟犯罪,他們最喜歡去幹。破一個經濟案子,就能得到好處。
但是泥蛋家裏一貧如洗,費了半天勁救迴來了,什麽好處都沒有,淨花他們的辦案經費。
村長提出了要求,能不能讓電視台出麵,最少能發個尋人啟事之類的。
葛鬆望心情沉重,迴到台裏,領導說發尋人啟事,說不定不僅救不迴來人,還會害了人。
於是,葛鬆望就決定搞調查,終於搞清楚了,光軍縣真有一個叫李窯的村子,磚瓦廠已經存在多年。
葛鬆望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麵是準備暗訪機,一方麵是向光軍縣公安局報案。
哪知道光軍縣說不可能,因為這個磚瓦廠規模很大,還被全縣表彰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根本不可能存在這種問題。
葛鬆望準備齊當,摘掉了眼鏡,找來了行頭,其中一雙大號牛皮靴,剛好能把他的微型暗訪機給放進去。
葛鬆望上汽車,坐到了一個人身邊,這才認出來,這個人叫江寒,曾在省人民會堂接受過表彰,立過三等功。
更讓他吃驚的是,自己在汽車站裝瘋賣傻吸引人注意的時候,江寒來到身邊,認出了他的身份。
當時,葛鬆望幾乎絕望了,這說明他的演技還不過關。
但江寒又安慰了他,說是別人也不好看出來。
看來,江寒也知道李窯,他也知道這裏的磚瓦窯正在進行罪惡的勾當,也不知道他用什麽方式來揭這個黑磚瓦窯的蓋子。
葛鬆望帶著雙重任務,一是把泥蛋救出來,二是拍攝到足夠的證據。
第七天的時候,葛鬆望看到了泥蛋!但他又不能和他馬上聯係。
泥蛋幹的活是和泥,就是把黃膠泥和其他泥巴攪在一起,時不時地潑上水,赤足在裏麵反複踩。
葛鬆望也不能申請過去踩泥,因為他的鞋子裏裝的有暗訪機。
這裏就是一個典型的黑磚瓦窯。
他不知道這裏有多大,因為他的活動範圍受到了極大的限製,左右不超過20米。
和他住在一個棚子裏的,有十幾個人,全都是智障,也說不清楚是具體從哪個地方來。
白天幹活的時候,可以遠遠地看到還有很多人。
在另外一個地方,葛鬆望看到了一個十四歲的孩子,那個孩子的額角有一片黑色的胎記,沒錯,這是他教過的學生!
葛鬆望八年前分到省電視台,但是沒有編製,前麵還有很多人要入編,他就選擇了一年的支教。
支教地點是在伏虎山的一個貧困山村。
支教迴來之後,葛鬆望當了一名調查記者,主要任務就是調查社會熱點。
和其他新聞記者不同的是,調查記者主要是挖掘負麵的東西。
所謂的防火防盜防記者,防的主要是調查記者。
葛鬆望其實不願意幹調查記者,因為太辛苦了,台裏幾乎沒人願意幹。
調查記者並沒有普通記者那樣風光,最常幹的一件事就是“臥底”。
他們往往要一人兼施多重身份,為了調查清楚真相,學會看什麽人說什麽話,有時候為了拿到第一手的實地采訪素材,還要隱瞞身份,對拍攝設備進行處理。
在一些災害現場、犯罪窩點,調查記者還時刻麵臨生命危險。
一個事件報道出來之後,調查記者還會遭到被調查對象的調查,而後多方騷擾甚至是打擊報複。
後來,電視台在播放新聞的時候,字幕上隱去了調查記者的姓名。
即使如此,也很容易打聽出是誰在搞調查。
調查記者和家人經常遭遇一些莫名其妙的攻擊。
葛鬆望不想幹,就質問領導為什麽不讓其他人幹調查記者,領導說,因為他葛鬆望長得太普通,放到人堆裏沒人注意,最適合幹調查記者。
台領導還承諾,如果搞出來幾個有深度、有影響的報道,優先解決他的編製。
葛鬆望這才向曾經當過調查記者的前輩請教,他們大多都挨過打、受過傷,說起來喬裝打扮、深入賊窩的情景,一個個是興奮中帶著驕傲。
一個老調查記者給他看了看他當年拍攝的片子,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細節,一幕幕黑心老板的殘忍,如果不是冒死拍出來,多少人要深受其害!
老前輩告訴他,做這些事,不關乎職位,不關乎薪資,每當看到真相大白、醜惡伏誅、群眾流淚感激的時候,就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驕傲與自豪,這就是調查記者的價值所在、榮譽所在。
在這一刻,才知道什麽叫無冕之王。
葛鬆望和幾個老前輩聊天,向他們請教,逐步消除了對調查記者的抵觸,同時也升起了一種叫做個人英雄主義的東西。
誰不想當英雄?
但是,個子矮小、其貌不揚的葛鬆望從小都被人看不起,哪怕是在玩遊戲,他也是被欺負的對象,英雄這個詞,從來與他無緣。
恰好,暑假時,葛鬆望因公務跑過當年自己支教的那個鄉,去了村子,見到他當年的學生,他們已經上初中了。
村民告訴他,有三個孩子不想上學了,約好了一起了去打工掙錢。
孩子們是偷偷跑的,在家裏留了信,說是到地方掙到錢了就打電話迴來,但是幾個月了一直沒有任何音訊。
後來,兩個孩子跑迴來了,但是腿都斷了,因為受到驚嚇,精神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說話都不照路了。
他們隻知道上車睡迷糊了,坐到一個汽車站,又讓人給蒙住眼拉走了。
那是一片大山,山都是直上下直的,像被斧子砍過的一樣,顏色是紅的。
他們被人賣給了磚瓦廠,天天幹活,手都磨破了皮。
葛鬆望從他們斷斷續續的敘述中了解了大概,還聽到了一個叫李窯的地方。
兩個孩子總算是跑迴來了,但還有一個叫泥蛋的,眼角有個黑胎記的孩子沒迴來。
葛鬆望到縣公安局報案,說出了自己的判斷,說李窯應該有一個大的磚瓦廠,應該有很多從外地拐去的半大孩子,其中有一個還在那裏,不知道死活。
但是對方隻是作了記錄,態度也很一般。
村長告訴葛鬆望,報案沒個鳥用。
這年頭案子太多了,他們辦案有一個基本原則:命案必破。除了命案,領導交待的案子、有油水的案子,特別是經濟犯罪,他們最喜歡去幹。破一個經濟案子,就能得到好處。
但是泥蛋家裏一貧如洗,費了半天勁救迴來了,什麽好處都沒有,淨花他們的辦案經費。
村長提出了要求,能不能讓電視台出麵,最少能發個尋人啟事之類的。
葛鬆望心情沉重,迴到台裏,領導說發尋人啟事,說不定不僅救不迴來人,還會害了人。
於是,葛鬆望就決定搞調查,終於搞清楚了,光軍縣真有一個叫李窯的村子,磚瓦廠已經存在多年。
葛鬆望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麵是準備暗訪機,一方麵是向光軍縣公安局報案。
哪知道光軍縣說不可能,因為這個磚瓦廠規模很大,還被全縣表彰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根本不可能存在這種問題。
葛鬆望準備齊當,摘掉了眼鏡,找來了行頭,其中一雙大號牛皮靴,剛好能把他的微型暗訪機給放進去。
葛鬆望上汽車,坐到了一個人身邊,這才認出來,這個人叫江寒,曾在省人民會堂接受過表彰,立過三等功。
更讓他吃驚的是,自己在汽車站裝瘋賣傻吸引人注意的時候,江寒來到身邊,認出了他的身份。
當時,葛鬆望幾乎絕望了,這說明他的演技還不過關。
但江寒又安慰了他,說是別人也不好看出來。
看來,江寒也知道李窯,他也知道這裏的磚瓦窯正在進行罪惡的勾當,也不知道他用什麽方式來揭這個黑磚瓦窯的蓋子。
葛鬆望帶著雙重任務,一是把泥蛋救出來,二是拍攝到足夠的證據。
第七天的時候,葛鬆望看到了泥蛋!但他又不能和他馬上聯係。
泥蛋幹的活是和泥,就是把黃膠泥和其他泥巴攪在一起,時不時地潑上水,赤足在裏麵反複踩。
葛鬆望也不能申請過去踩泥,因為他的鞋子裏裝的有暗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