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起立馬喊道:“小江,讓他們馬上停止,別影響開會。”
其實,會議中心的場地離這裏還有好遠,對座談會根本造不成任何影響。
江寒馬上起身走到一邊給籌建辦項目工程組的戴言打電話:“戴組長,通知項目施工方,馬上暫停施工,不要影響領導們開會。”
“顧局長,座談會現在開始?”
主持座談會的是副省長王開宗。
顧中海是副部,王開宗是副省,級別一樣,按理說,主持今天座談會的應該是省文物局長或省政府副秘書長。
王開宗親自主持,給足了顧中海的麵子。
“王省長,開始吧。”
王開宗首先對國家文物局的領導和專家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他們一直以來對於河洛省文物考古方麵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番客套之後,進入正式會議環節。
首先是聽取三河縣關於“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匯報。
高升起喝了一口水,拿出了發言稿。
平時,除了正式的大會,高升起一般不用發言稿,這次他準備得很認真。
劉慶福帶著縣委辦的人寫了一個發言稿,高升起很不滿意,最後直接點名讓江寒負責撰寫。
其實江寒自己寫就夠了,畢竟從“三河人”發現到高升起向中央寫報告,江寒都是全程參與。
並且江寒還是“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籌建辦主任。
但江寒還是把旅遊局長崔永軍、籌建辦綜合協調組的組長劉陽、組織部政研室的王成喜和馬明雨叫到一起,組成了一個寫作班子。
一方麵,這表示江寒對縣委書記的匯報稿非常重視。
另一方麵,江寒也是在向縣領導變相推薦幹部。
這是中央領導批示建立“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以來,國家部委首次前來視察工作,這次三河縣的匯報至關重要。
十天前,高升起還專門召開了一個協調動員會,搞好這次會議的食宿、交通、安全保衛、衛生保健等各方麵的服務。
這次接待國家文物局的態度如何、水平高低,將直接決定著將來國家文物局對於三河縣的支持力度。
高升起否定了第一稿之後,等於是把縣委辦這幾個筆杆子給否定了。
江寒挑選這幾個人,除了劉陽是縣政府辦的科長,其他幾個人全都是江寒在縣委組織部政研室工作時的老領導、老同事。
幾個人都很感動,劉陽平時也寫材料,但他也隻是給兩個副縣長寫過講話,給縣長都沒有寫過,這次居然要給縣委書記寫講話。
崔永軍、王成喜、馬明雨也很樂意參加,並且對江寒心存感激。
特別是王成喜和馬明雨頗有感觸,感到江寒真的是念舊,凡是跟他共過事的,都多多少少沾了他的光。
巴偉、邰寶龍、尤文龍,莫不如是。
很多人向領導推薦幹部,平時不用心,總是在該提拔重用的時候才去找領導。
這個時候找領導,黃花菜都涼了。
不管什麽工作都必須有鋪墊,不能臨時抱佛腳。
等到人事調整的時候,再去找領導,領導們的戒心非常重,找得多了,大概率被人告狀,說是到處拉關係、找門子、搞不正之風。
其實這幾個人都知道江寒的水平,一個人就把匯報材料給拿下了。
他偏偏要組這麽個班子,把大家都拉進來,實際上是在給領導們說,這幾個人水平比較高,關鍵時候頂得上。
時間一長,縣領導對這幾名幹部就有了印象。
實際上,還是江寒口述,馬明雨打字,其他人補充。
材料搞好之後,江寒遞給高升起,高升起看了之後很是滿意。
江寒說他就沒動筆,主要是其他幾個人熬了幾個通宵才搞出來的。
高升起匯報了“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範圍內的村莊、人口、氣候、地形地貌,特別是黃溝村、平溝村、野坡三個地方的旅遊發展狀況,表示要在中科院、國家文物局等部門的指導下,在省、市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把“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成維護民族尊嚴、增強民族自信、增進民族認同的考古基地、文化高地。
接下來,是中科院研究員高明星匯報“三河人”的發現過程、“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邊界劃定、公園下一步的規劃編製和建設的初步構想等等。
江寒一直在觀察顧中海的表情。
從高升起到高明星,顧中海的臉色越來越陰沉,也越來越不耐煩。
每當高升起和高明星匯報時一提到“旅遊”,顧中海的眉頭就要狠狠地擰一下。
剛開始還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麽,後來幹脆合起了筆記本,高明星匯報的時候,顧中海居然轉起了桌子上的鉛筆。
顧中海的情緒驗證了高明星的說法,中科院和文物局的確是有矛盾。
中央領導的批示裏顯示了高明星的名字,調研報告也是高明星寫的。因此,中科院在“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占據主導地位,國家文物局是從屬地位。
高明星是“三河人”大遺址考古的項目組長,也是“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實際負責人。
邊界是他帶著中科院項目組成員一起劃定的,下一步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以及各項建設,都是由高明星團隊負責。
國家文物局的職責恐怕就剩下撥錢!
國家文物局每年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以及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等業務經費,加起來比整個文化部都多。
各種大遺址考古文化公園,都是由國家文物局認定、規劃和建設,經費多少由他們說了算,最後規劃和建設單位都是與國家文物局有關司室有著密切關係的。
而這一次“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物局竟然不是主導,除了給他們撥款項,其他的根本插不上手。
國家文物局召開黨組擴大會,學習貫徹中央領導對於“三河人”考古發現的重要批示精神,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考古研究院等負責人在會上都明確對中科院表示了強烈不滿,說中科院這次是撈過界了。
高明星匯報完畢,就該國家文物局的司長、專家們就“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談看法、提建議了。
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劉聲正想發言,顧中海卻先發言了:
“我先說個事啊,因為我實在沒忍住,”顧中海伸手一指黃溝村方向:“你們那個會議中心不是暫停施工,而是永久廢除!這裏,不能新建任何與考古無關的設施。”
啊,所有人全愣了。
顧中海對劉聲司長說道:“好了,劉聲,你說吧。”
劉聲說道:“今天看了一路,聽了一路,我就實話實說吧,我的感覺是,很不好,相當糟!”
其實,會議中心的場地離這裏還有好遠,對座談會根本造不成任何影響。
江寒馬上起身走到一邊給籌建辦項目工程組的戴言打電話:“戴組長,通知項目施工方,馬上暫停施工,不要影響領導們開會。”
“顧局長,座談會現在開始?”
主持座談會的是副省長王開宗。
顧中海是副部,王開宗是副省,級別一樣,按理說,主持今天座談會的應該是省文物局長或省政府副秘書長。
王開宗親自主持,給足了顧中海的麵子。
“王省長,開始吧。”
王開宗首先對國家文物局的領導和專家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他們一直以來對於河洛省文物考古方麵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番客套之後,進入正式會議環節。
首先是聽取三河縣關於“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匯報。
高升起喝了一口水,拿出了發言稿。
平時,除了正式的大會,高升起一般不用發言稿,這次他準備得很認真。
劉慶福帶著縣委辦的人寫了一個發言稿,高升起很不滿意,最後直接點名讓江寒負責撰寫。
其實江寒自己寫就夠了,畢竟從“三河人”發現到高升起向中央寫報告,江寒都是全程參與。
並且江寒還是“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籌建辦主任。
但江寒還是把旅遊局長崔永軍、籌建辦綜合協調組的組長劉陽、組織部政研室的王成喜和馬明雨叫到一起,組成了一個寫作班子。
一方麵,這表示江寒對縣委書記的匯報稿非常重視。
另一方麵,江寒也是在向縣領導變相推薦幹部。
這是中央領導批示建立“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以來,國家部委首次前來視察工作,這次三河縣的匯報至關重要。
十天前,高升起還專門召開了一個協調動員會,搞好這次會議的食宿、交通、安全保衛、衛生保健等各方麵的服務。
這次接待國家文物局的態度如何、水平高低,將直接決定著將來國家文物局對於三河縣的支持力度。
高升起否定了第一稿之後,等於是把縣委辦這幾個筆杆子給否定了。
江寒挑選這幾個人,除了劉陽是縣政府辦的科長,其他幾個人全都是江寒在縣委組織部政研室工作時的老領導、老同事。
幾個人都很感動,劉陽平時也寫材料,但他也隻是給兩個副縣長寫過講話,給縣長都沒有寫過,這次居然要給縣委書記寫講話。
崔永軍、王成喜、馬明雨也很樂意參加,並且對江寒心存感激。
特別是王成喜和馬明雨頗有感觸,感到江寒真的是念舊,凡是跟他共過事的,都多多少少沾了他的光。
巴偉、邰寶龍、尤文龍,莫不如是。
很多人向領導推薦幹部,平時不用心,總是在該提拔重用的時候才去找領導。
這個時候找領導,黃花菜都涼了。
不管什麽工作都必須有鋪墊,不能臨時抱佛腳。
等到人事調整的時候,再去找領導,領導們的戒心非常重,找得多了,大概率被人告狀,說是到處拉關係、找門子、搞不正之風。
其實這幾個人都知道江寒的水平,一個人就把匯報材料給拿下了。
他偏偏要組這麽個班子,把大家都拉進來,實際上是在給領導們說,這幾個人水平比較高,關鍵時候頂得上。
時間一長,縣領導對這幾名幹部就有了印象。
實際上,還是江寒口述,馬明雨打字,其他人補充。
材料搞好之後,江寒遞給高升起,高升起看了之後很是滿意。
江寒說他就沒動筆,主要是其他幾個人熬了幾個通宵才搞出來的。
高升起匯報了“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範圍內的村莊、人口、氣候、地形地貌,特別是黃溝村、平溝村、野坡三個地方的旅遊發展狀況,表示要在中科院、國家文物局等部門的指導下,在省、市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把“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成維護民族尊嚴、增強民族自信、增進民族認同的考古基地、文化高地。
接下來,是中科院研究員高明星匯報“三河人”的發現過程、“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邊界劃定、公園下一步的規劃編製和建設的初步構想等等。
江寒一直在觀察顧中海的表情。
從高升起到高明星,顧中海的臉色越來越陰沉,也越來越不耐煩。
每當高升起和高明星匯報時一提到“旅遊”,顧中海的眉頭就要狠狠地擰一下。
剛開始還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麽,後來幹脆合起了筆記本,高明星匯報的時候,顧中海居然轉起了桌子上的鉛筆。
顧中海的情緒驗證了高明星的說法,中科院和文物局的確是有矛盾。
中央領導的批示裏顯示了高明星的名字,調研報告也是高明星寫的。因此,中科院在“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占據主導地位,國家文物局是從屬地位。
高明星是“三河人”大遺址考古的項目組長,也是“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實際負責人。
邊界是他帶著中科院項目組成員一起劃定的,下一步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以及各項建設,都是由高明星團隊負責。
國家文物局的職責恐怕就剩下撥錢!
國家文物局每年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以及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研究等業務經費,加起來比整個文化部都多。
各種大遺址考古文化公園,都是由國家文物局認定、規劃和建設,經費多少由他們說了算,最後規劃和建設單位都是與國家文物局有關司室有著密切關係的。
而這一次“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物局竟然不是主導,除了給他們撥款項,其他的根本插不上手。
國家文物局召開黨組擴大會,學習貫徹中央領導對於“三河人”考古發現的重要批示精神,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考古研究院等負責人在會上都明確對中科院表示了強烈不滿,說中科院這次是撈過界了。
高明星匯報完畢,就該國家文物局的司長、專家們就“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談看法、提建議了。
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劉聲正想發言,顧中海卻先發言了:
“我先說個事啊,因為我實在沒忍住,”顧中海伸手一指黃溝村方向:“你們那個會議中心不是暫停施工,而是永久廢除!這裏,不能新建任何與考古無關的設施。”
啊,所有人全愣了。
顧中海對劉聲司長說道:“好了,劉聲,你說吧。”
劉聲說道:“今天看了一路,聽了一路,我就實話實說吧,我的感覺是,很不好,相當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