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司調研組一邊商量報告的內容,一邊就內容進行補充調研。
大家每天都很充實,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爭論不休,甚至不管職務高低,吵得臉上青筋暴出。
都是寫材料出身的,對此已經是司空見慣了,隻有充分交流和碰撞,才能寫出高質量的報告出來。
艾夢聽著大家的討論,覺得十分乏味。
江寒則是很少參與爭論,在大家爭執不下的時候,秦懷禮或杜向陽都會點名讓他發言。
江寒一發言就與眾不同,或者是把大家的觀點綜合起來,或者是他提出另外一個思路,讓大家都心服口服。
“江大哥,會議室多悶啊,咱出去透透氣吧?”
艾夢拉著江寒往外走。
艾夢問起了沈芸的情況,江寒一一作答。
“沈芸也經常問起你,她把你當妹妹看呢。有空你就去京城找她玩。”
艾夢明白了江寒的意思,就是把她當妹妹。
昨天晚上,江寒在門口的一推,艾夢不禁黯然神傷。
迴到房間睜眼到半夜,睡不著,到陽台上,心緒與長發一同被晚風吹亂。
三點多艾夢才進入夢鄉,居然做了一個夢,在夢裏,真見到了江寒。
陪在江寒身邊的,是沈芸,不是她。
江寒和沈芸,一個溫潤如玉,一個純潔似雪,花影婆娑中,相坐成詩。
醒來之後,艾夢怔怔良久。
刹那相識,卻是永遠的心跳。
今日重逢,徒惹一身的煩惱。
艾夢忽然感到,其實古代也挺好,如果能夠穿越到古時,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心有一朵香,再無眾顏色。”艾夢說道:“江大哥,我真羨慕芸姐。”
江寒微笑地看著艾夢:“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繁華三千,隻為一人飲盡悲歡。”
……
南粵電視台《經濟新觀察》的影響很大,就連落後的三河縣也有不少人收看。
畢竟現在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經濟發達省份的經濟類節目,自然格外受人關注。
張雅文本來沒有關注這一檔節目,還是秘書林逍逍告訴她的。
林逍逍看了節目預告,說是有三個重磅嘉賓,來自國家發改委產業司。
因為江寒去國家發改委,恰恰就是產業司。
所以張雅文也收看了這期節目。
看完之後不禁大發感慨,這個小江,還真的是一把錐子,不管到哪裏都能夠脫穎而出。
看來產業司是把江寒當作骨幹來培養了。
上這樣的節目,不僅僅是代表了產業司,更是代表了整個國家發改委。
相比之下,另外兩個嘉賓的表現乏善可陳,平平淡淡。
而江寒則是憑著出色的口才和紮實的理論功底,居然把那些明顯是挑釁的專家、企業家駁得體無完膚!
江寒在節目中不管不顧,恣意揮酒,直抒胸臆,暢快淋漓!
不禁讓人大唿痛快!
特別是專家們說中西部地區就該種糧,江寒毫不留情地反駁和抨擊。
說得太到位了!
中西部地區作出了犧牲,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就覺得理所應當!沒有道理嘛。
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種糧大省守住了耕地的紅線,也端牢了中國人的飯碗,正因為有了糧食,我們才能頂住發達國家的各種封鎖和打壓。
糧食安全,這是底線,這也是我們發展的底氣,更是壓艙石!
種糧大省替國家安住了底線,但是糧食的價格卻非常低。
工業品的價格越來越高,農產品的價格原地不動!
古人尚且知道糧賤傷農,這些發達地區的專家們居然還看不起農業農民!
端起碗來吃糧,放下碗來罵娘,江寒這話,說得太解氣了!
還有江寒在節目中為廣大中西部地區的農民工出頭,實在是難能可貴!
他們把農民工叫做盲流,還各種看不起,實在是讓人氣憤!
江寒舉了德國接收難民的例子,讓現場的觀眾都低下了頭。
江寒的犀利,一如既往,並沒有太出張雅文的意外。
讓她意外的是,江寒在經濟領域的造詣,居然這麽深!
他隻是一個經濟學的本科生而已,居然把教授、省政府參事室的參事給比下去了!
那個任仲複還是著名經濟學家,經常在電視上露麵的人物。
江寒的理論深厚,見識廣博,隨口說出的數據都精確到小數點之後兩位。
他的水平就像是在經濟學領域深耕了多年的老專家。
任仲複這樣的專家,在江寒麵前都黯然失色,倒像是一名小學生。
和張雅文同樣感受的,還有不少人。
江寒代表國家發改委參加節目,大戰南粵省的專家和企業家並大獲全勝,很快傳到了全縣。
三河縣根據周長河的指示,率先開展了幹部“三同”駐村活動,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縣、科、股級幹部駐村的時間每月分別不得少於3天、5天、8天。
在“三同”駐村活動的動員大會上,縣委書記高升起作了動員講課。
開展駐村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讓廣大幹部投身鄉村、了解鄉村、幫助鄉村,在實幹中長本事、增才幹,做江寒式的好幹部。
“江寒式”好幹部,高升起的這一說法在三河縣引起了極大反響。
大家都感到,“江寒式好幹部”,這個標準太高了,沒有一個人能達到!
在一些非正式場合,政法委書記陳利民、武裝部政委等常委和高升起開起了玩笑。
說高升起提“江寒式好幹部”,這對廣大幹部來講不是一種激勵,而是一種打擊。
年齡比江寒大的,覺得羞愧。
年齡比江寒小的,覺得無望。
畢竟三河縣自從建國以來,就沒有直接從縣裏跳到國家部委的幹部,江寒是頭一個。
這一年多來,江寒所幹的事情,加到一起,大家都有些恍惚:
這還是人幹的嗎?
這還是一個人幹的嗎?
就連一向對江寒看不慣的常務副縣長常鵬華、宣傳部長李明貴都讚起了江寒。
此時的他們似乎已經放下了對江寒的芥蒂,因為江寒從此以後就是國家發改委的人了,今後也不會有太多交集,指不定還會有事找他呢。
但是,組織部長王書高對江寒卻從不評價。
因為他知道江寒的結局,別看江寒現在這麽風光,等南粵的調研任務一完成,他就會被國家發改委退貨。
到時候,嘿嘿,王書高不僅想看看江寒的狼狽模樣,更想看一看高升起和張雅文是如何尷尬。
他們現在對江寒捧的越高,江寒被退貨時他們的臉就會越疼。
大家每天都很充實,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爭論不休,甚至不管職務高低,吵得臉上青筋暴出。
都是寫材料出身的,對此已經是司空見慣了,隻有充分交流和碰撞,才能寫出高質量的報告出來。
艾夢聽著大家的討論,覺得十分乏味。
江寒則是很少參與爭論,在大家爭執不下的時候,秦懷禮或杜向陽都會點名讓他發言。
江寒一發言就與眾不同,或者是把大家的觀點綜合起來,或者是他提出另外一個思路,讓大家都心服口服。
“江大哥,會議室多悶啊,咱出去透透氣吧?”
艾夢拉著江寒往外走。
艾夢問起了沈芸的情況,江寒一一作答。
“沈芸也經常問起你,她把你當妹妹看呢。有空你就去京城找她玩。”
艾夢明白了江寒的意思,就是把她當妹妹。
昨天晚上,江寒在門口的一推,艾夢不禁黯然神傷。
迴到房間睜眼到半夜,睡不著,到陽台上,心緒與長發一同被晚風吹亂。
三點多艾夢才進入夢鄉,居然做了一個夢,在夢裏,真見到了江寒。
陪在江寒身邊的,是沈芸,不是她。
江寒和沈芸,一個溫潤如玉,一個純潔似雪,花影婆娑中,相坐成詩。
醒來之後,艾夢怔怔良久。
刹那相識,卻是永遠的心跳。
今日重逢,徒惹一身的煩惱。
艾夢忽然感到,其實古代也挺好,如果能夠穿越到古時,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心有一朵香,再無眾顏色。”艾夢說道:“江大哥,我真羨慕芸姐。”
江寒微笑地看著艾夢:“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繁華三千,隻為一人飲盡悲歡。”
……
南粵電視台《經濟新觀察》的影響很大,就連落後的三河縣也有不少人收看。
畢竟現在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經濟發達省份的經濟類節目,自然格外受人關注。
張雅文本來沒有關注這一檔節目,還是秘書林逍逍告訴她的。
林逍逍看了節目預告,說是有三個重磅嘉賓,來自國家發改委產業司。
因為江寒去國家發改委,恰恰就是產業司。
所以張雅文也收看了這期節目。
看完之後不禁大發感慨,這個小江,還真的是一把錐子,不管到哪裏都能夠脫穎而出。
看來產業司是把江寒當作骨幹來培養了。
上這樣的節目,不僅僅是代表了產業司,更是代表了整個國家發改委。
相比之下,另外兩個嘉賓的表現乏善可陳,平平淡淡。
而江寒則是憑著出色的口才和紮實的理論功底,居然把那些明顯是挑釁的專家、企業家駁得體無完膚!
江寒在節目中不管不顧,恣意揮酒,直抒胸臆,暢快淋漓!
不禁讓人大唿痛快!
特別是專家們說中西部地區就該種糧,江寒毫不留情地反駁和抨擊。
說得太到位了!
中西部地區作出了犧牲,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就覺得理所應當!沒有道理嘛。
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種糧大省守住了耕地的紅線,也端牢了中國人的飯碗,正因為有了糧食,我們才能頂住發達國家的各種封鎖和打壓。
糧食安全,這是底線,這也是我們發展的底氣,更是壓艙石!
種糧大省替國家安住了底線,但是糧食的價格卻非常低。
工業品的價格越來越高,農產品的價格原地不動!
古人尚且知道糧賤傷農,這些發達地區的專家們居然還看不起農業農民!
端起碗來吃糧,放下碗來罵娘,江寒這話,說得太解氣了!
還有江寒在節目中為廣大中西部地區的農民工出頭,實在是難能可貴!
他們把農民工叫做盲流,還各種看不起,實在是讓人氣憤!
江寒舉了德國接收難民的例子,讓現場的觀眾都低下了頭。
江寒的犀利,一如既往,並沒有太出張雅文的意外。
讓她意外的是,江寒在經濟領域的造詣,居然這麽深!
他隻是一個經濟學的本科生而已,居然把教授、省政府參事室的參事給比下去了!
那個任仲複還是著名經濟學家,經常在電視上露麵的人物。
江寒的理論深厚,見識廣博,隨口說出的數據都精確到小數點之後兩位。
他的水平就像是在經濟學領域深耕了多年的老專家。
任仲複這樣的專家,在江寒麵前都黯然失色,倒像是一名小學生。
和張雅文同樣感受的,還有不少人。
江寒代表國家發改委參加節目,大戰南粵省的專家和企業家並大獲全勝,很快傳到了全縣。
三河縣根據周長河的指示,率先開展了幹部“三同”駐村活動,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縣、科、股級幹部駐村的時間每月分別不得少於3天、5天、8天。
在“三同”駐村活動的動員大會上,縣委書記高升起作了動員講課。
開展駐村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讓廣大幹部投身鄉村、了解鄉村、幫助鄉村,在實幹中長本事、增才幹,做江寒式的好幹部。
“江寒式”好幹部,高升起的這一說法在三河縣引起了極大反響。
大家都感到,“江寒式好幹部”,這個標準太高了,沒有一個人能達到!
在一些非正式場合,政法委書記陳利民、武裝部政委等常委和高升起開起了玩笑。
說高升起提“江寒式好幹部”,這對廣大幹部來講不是一種激勵,而是一種打擊。
年齡比江寒大的,覺得羞愧。
年齡比江寒小的,覺得無望。
畢竟三河縣自從建國以來,就沒有直接從縣裏跳到國家部委的幹部,江寒是頭一個。
這一年多來,江寒所幹的事情,加到一起,大家都有些恍惚:
這還是人幹的嗎?
這還是一個人幹的嗎?
就連一向對江寒看不慣的常務副縣長常鵬華、宣傳部長李明貴都讚起了江寒。
此時的他們似乎已經放下了對江寒的芥蒂,因為江寒從此以後就是國家發改委的人了,今後也不會有太多交集,指不定還會有事找他呢。
但是,組織部長王書高對江寒卻從不評價。
因為他知道江寒的結局,別看江寒現在這麽風光,等南粵的調研任務一完成,他就會被國家發改委退貨。
到時候,嘿嘿,王書高不僅想看看江寒的狼狽模樣,更想看一看高升起和張雅文是如何尷尬。
他們現在對江寒捧的越高,江寒被退貨時他們的臉就會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