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輝沒有再往下問,章澤宇鬆了一口氣,高升起接著說道:
“這個大學生村官叫江寒,把黃溝村、平溝村和野坡的旅遊搞得是風生水起。章總接下來可以去平溝、野坡看一看。”
章澤宇一聽到江寒二字,頭皮就炸。
在院子的一角站著一個婦女,正在向自己看來,章澤宇一陣心慌。
這個婦女就是大年初八那天在村口等著的那個,這女人渾身是戲!
本以為農村婦女都很樸實,哪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正是相信了這些婦女,當時才上了當往後山走,結果遭到一生中最大的屈辱,還被村民拍了照、錄了像。
這些村民們當時都知道章澤宇的名字,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與章國輝聯係起來。
心虛的章澤宇邊吃飯邊注意著餐廳門口的動靜,一旦有人進來,他得趕緊扭頭掩飾。
一頓飯吃得別提有多別扭了。
章國輝中午沒喝酒,所以,飯吃得挺快。
吃完飯,市、縣兩級領導各自休息。
章國輝把章澤宇、聶文遠叫到了房間。
這時,聶文遠充分運用平生所學,從易經的角度,從風水氣運的角度,從山水地理的角度,闡述在這裏建墓地的好處。
章國輝說道:“嗯,這個地方,相當好!”
章澤宇坐直的身子放鬆了,靠在了沙發上。
章澤宇說道:“爸,您今天去了白雲山,又到黃溝村,挺累的。我看野坡就不用去了吧。反正跟這也差不多。”
有高升起跟著,章澤宇總是不放心。
總害怕節外生枝,要是父親章國輝到野坡,看到西邊的九峰山,改變了主意就麻煩了。
章澤宇的真正目標就是在黃溝和野坡建墓地,離開這兩個地方建墓地,對於他來講,沒有什麽意義。
不把江寒的祖墳從根兒拔起,章澤宇誓不罷休。
“章總,我們在白雲山上已經看到野坡了,就沒必要再去了。建墓地的話,黃溝是首選。野坡,這個名字太一般。”
聶文遠也害怕章國輝去野坡。
因為野坡林場,是聶文遠的受辱之地。
到野坡林場,被一幫子護林員認出來,不僅自己沒麵子,說不定會在章國輝麵前把章澤宇的事給曝出來。
章國輝道:“那就注冊一個旅遊公司吧。為了方便協調,要請一位當地有些資源的人進入公司管理層,讓他占股份或給高薪。這件事,你們看著辦就行了。”
“我們劃定的範圍之內,所有的村民和墳墓都要遷出去,這一點我親自給市領導說。”
……
章國輝從黃溝村出來,與高升起握手道別,和常務副市長直接去了市裏。
章國輝向市長任永亮提出,要正式對三河縣進行旅遊開發,但是政府必須幫助把景區內的村民和墳墓都遷出來。
遷人移墳,這是全國很多著名景區開發建設的慣例。
不說旅遊開發,在城郊搞項目、建工廠,都得完成遷人遷墳的工作,給人家一塊清清爽爽的地。
任永亮答應得很爽快,說是馬上給三河縣的書記、縣長打電話。
……
章國輝從高平市走之後,任永亮當即就給三河縣的高升起、張雅文打起了電話。
高升起則是叫起了苦,說是黃溝村、平溝村和野坡這麽多人,遷人移墳,工作量太大了。
任永亮說道:“工作量小的話,還用我親自給你打電話交待?你在新華區幹過,華苑小區建設,遷了多少戶?你不也幹成了嗎?”
“那是新華區,三河縣比不了。三河縣就不是吃飯財政,那是要飯財政,市長您很清楚啊。”
“不要哭窮了,你們做一個具體方案,拿出一個預算,市裏給你們補一些,你們也要主動和夏眾集團聯係,讓他們也出一部分。”
高升起沒辦法了,隻得答應下來。
高升起和張雅文商量遷人移墳工作,不約而同地想起了江寒。
張雅文給江寒打起了電話:“小江,市領導已經下死命令了,要在半年之內完成黃溝村、平溝和野坡的遷人移墳工作。”
“張縣長,我個人意見是,不能遷人移墳。這件事要給村幹部、村民和護林員們講清楚,把民意集中起來,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
“群眾的渠道很多,他們會把意見反饋上去。”
“縣裏可以采取拖延的辦法,不是不辦,而是群眾工作不好做。”
“同時,組織一個工作組與夏眾集團談判,就以遷人移墳為由,向他們要經費。還可以考慮,讓夏眾集團在三河縣投資項目。”
“隻要在縣城周邊投資一個工業或者商業項目,我們就達到了初步勝利!”
“他們隻要在縣城投了項目,一切都好辦了。夏眾集團既然來了,那就得扒掉他一層皮,就不能讓他輕易地從三河縣脫身。”
張雅文和高升起都是一陣懷疑。
夏眾集團能在縣城投項目?怎麽可能?他們隻想在山裏建公墓。
在一個貧困縣投工業或商業項目?各項配套都不足,產業鏈條不完整,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
夏眾集團隻要在縣裏投了項目,想控製他們就簡單多了。
很多地方都是如此,項目落地之前,投資商都是大爺。
項目落地之後,投資商都是孫子。
江寒想以這種方式迫使夏眾集團就範,未免手段不夠光明磊落,說不定到時候夏眾集團告到上邊去,說三河縣的營商環境不好。
關鍵是,江寒設的這個套非常明顯,夏眾集團怎麽會上套?
“江寒,夏眾集團怎麽可能在咱們縣搞別的項目?”
“張縣長,事在人為。夏眾集團旗下有飲料和礦泉水業務,他們到三河縣投資一個飲料廠總沒問題吧。我們縣是農業大縣,林果大縣,再加上周邊的幾個縣,原料足夠。”
“建廠的理由是便於安置遷出的村民,他們土地沒了,房子沒了,縣裏要在縣城安置,有了廠子,就能為他們提供一份穩定的工資。”
張雅文聽到這裏,思路打開了,江寒說得有道理。
不過,江寒都考慮到村民遷走後的安置問題了,難道說江寒真的甘心讓黃溝的人和墳都遷走?
一遷走,江寒在黃溝村投的伴山房怎麽辦,伴山房的投資恐怕不下一千萬元,真要讓夏眾集團進來開發了,江寒的這些損失,夏眾集團賠償嗎?
高升起也搞不清江寒的意圖了,難道江寒向章澤宇認輸了?
墳讓人遷走了,沈家和劉家肯定心裏隔應,他們不會把沈芸嫁給一個破壞風水的人。
張雅文的電話是免提,高升起說道:“江寒,你真願意黃溝村遷人移墳?”
“這個大學生村官叫江寒,把黃溝村、平溝村和野坡的旅遊搞得是風生水起。章總接下來可以去平溝、野坡看一看。”
章澤宇一聽到江寒二字,頭皮就炸。
在院子的一角站著一個婦女,正在向自己看來,章澤宇一陣心慌。
這個婦女就是大年初八那天在村口等著的那個,這女人渾身是戲!
本以為農村婦女都很樸實,哪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正是相信了這些婦女,當時才上了當往後山走,結果遭到一生中最大的屈辱,還被村民拍了照、錄了像。
這些村民們當時都知道章澤宇的名字,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與章國輝聯係起來。
心虛的章澤宇邊吃飯邊注意著餐廳門口的動靜,一旦有人進來,他得趕緊扭頭掩飾。
一頓飯吃得別提有多別扭了。
章國輝中午沒喝酒,所以,飯吃得挺快。
吃完飯,市、縣兩級領導各自休息。
章國輝把章澤宇、聶文遠叫到了房間。
這時,聶文遠充分運用平生所學,從易經的角度,從風水氣運的角度,從山水地理的角度,闡述在這裏建墓地的好處。
章國輝說道:“嗯,這個地方,相當好!”
章澤宇坐直的身子放鬆了,靠在了沙發上。
章澤宇說道:“爸,您今天去了白雲山,又到黃溝村,挺累的。我看野坡就不用去了吧。反正跟這也差不多。”
有高升起跟著,章澤宇總是不放心。
總害怕節外生枝,要是父親章國輝到野坡,看到西邊的九峰山,改變了主意就麻煩了。
章澤宇的真正目標就是在黃溝和野坡建墓地,離開這兩個地方建墓地,對於他來講,沒有什麽意義。
不把江寒的祖墳從根兒拔起,章澤宇誓不罷休。
“章總,我們在白雲山上已經看到野坡了,就沒必要再去了。建墓地的話,黃溝是首選。野坡,這個名字太一般。”
聶文遠也害怕章國輝去野坡。
因為野坡林場,是聶文遠的受辱之地。
到野坡林場,被一幫子護林員認出來,不僅自己沒麵子,說不定會在章國輝麵前把章澤宇的事給曝出來。
章國輝道:“那就注冊一個旅遊公司吧。為了方便協調,要請一位當地有些資源的人進入公司管理層,讓他占股份或給高薪。這件事,你們看著辦就行了。”
“我們劃定的範圍之內,所有的村民和墳墓都要遷出去,這一點我親自給市領導說。”
……
章國輝從黃溝村出來,與高升起握手道別,和常務副市長直接去了市裏。
章國輝向市長任永亮提出,要正式對三河縣進行旅遊開發,但是政府必須幫助把景區內的村民和墳墓都遷出來。
遷人移墳,這是全國很多著名景區開發建設的慣例。
不說旅遊開發,在城郊搞項目、建工廠,都得完成遷人遷墳的工作,給人家一塊清清爽爽的地。
任永亮答應得很爽快,說是馬上給三河縣的書記、縣長打電話。
……
章國輝從高平市走之後,任永亮當即就給三河縣的高升起、張雅文打起了電話。
高升起則是叫起了苦,說是黃溝村、平溝村和野坡這麽多人,遷人移墳,工作量太大了。
任永亮說道:“工作量小的話,還用我親自給你打電話交待?你在新華區幹過,華苑小區建設,遷了多少戶?你不也幹成了嗎?”
“那是新華區,三河縣比不了。三河縣就不是吃飯財政,那是要飯財政,市長您很清楚啊。”
“不要哭窮了,你們做一個具體方案,拿出一個預算,市裏給你們補一些,你們也要主動和夏眾集團聯係,讓他們也出一部分。”
高升起沒辦法了,隻得答應下來。
高升起和張雅文商量遷人移墳工作,不約而同地想起了江寒。
張雅文給江寒打起了電話:“小江,市領導已經下死命令了,要在半年之內完成黃溝村、平溝和野坡的遷人移墳工作。”
“張縣長,我個人意見是,不能遷人移墳。這件事要給村幹部、村民和護林員們講清楚,把民意集中起來,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
“群眾的渠道很多,他們會把意見反饋上去。”
“縣裏可以采取拖延的辦法,不是不辦,而是群眾工作不好做。”
“同時,組織一個工作組與夏眾集團談判,就以遷人移墳為由,向他們要經費。還可以考慮,讓夏眾集團在三河縣投資項目。”
“隻要在縣城周邊投資一個工業或者商業項目,我們就達到了初步勝利!”
“他們隻要在縣城投了項目,一切都好辦了。夏眾集團既然來了,那就得扒掉他一層皮,就不能讓他輕易地從三河縣脫身。”
張雅文和高升起都是一陣懷疑。
夏眾集團能在縣城投項目?怎麽可能?他們隻想在山裏建公墓。
在一個貧困縣投工業或商業項目?各項配套都不足,產業鏈條不完整,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
夏眾集團隻要在縣裏投了項目,想控製他們就簡單多了。
很多地方都是如此,項目落地之前,投資商都是大爺。
項目落地之後,投資商都是孫子。
江寒想以這種方式迫使夏眾集團就範,未免手段不夠光明磊落,說不定到時候夏眾集團告到上邊去,說三河縣的營商環境不好。
關鍵是,江寒設的這個套非常明顯,夏眾集團怎麽會上套?
“江寒,夏眾集團怎麽可能在咱們縣搞別的項目?”
“張縣長,事在人為。夏眾集團旗下有飲料和礦泉水業務,他們到三河縣投資一個飲料廠總沒問題吧。我們縣是農業大縣,林果大縣,再加上周邊的幾個縣,原料足夠。”
“建廠的理由是便於安置遷出的村民,他們土地沒了,房子沒了,縣裏要在縣城安置,有了廠子,就能為他們提供一份穩定的工資。”
張雅文聽到這裏,思路打開了,江寒說得有道理。
不過,江寒都考慮到村民遷走後的安置問題了,難道說江寒真的甘心讓黃溝的人和墳都遷走?
一遷走,江寒在黃溝村投的伴山房怎麽辦,伴山房的投資恐怕不下一千萬元,真要讓夏眾集團進來開發了,江寒的這些損失,夏眾集團賠償嗎?
高升起也搞不清江寒的意圖了,難道江寒向章澤宇認輸了?
墳讓人遷走了,沈家和劉家肯定心裏隔應,他們不會把沈芸嫁給一個破壞風水的人。
張雅文的電話是免提,高升起說道:“江寒,你真願意黃溝村遷人移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