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起邊起身,邊接聽電話,邊往會議室外麵走。


    大家都聽出來了,應該是市委周書記給高升起打來的電話。


    高升起出去接電話了,沒有宣布散會,所以大家都坐著不動。


    張雅文的鬆弛與劉慶福、王書高、李明貴的窘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縣直部門參加會議的人員都時刻注意著這幾個人的表情和動作上的微妙變化。


    實在是太精彩了。


    明爭暗鬥,唇槍舌箭,幾經反轉,大家看到了現實中上演的一幕生動活劇。


    一切圍繞著江寒而展開!


    處理了江寒,就等於是削弱了“張派”,壯大了“高派”!


    不處理江寒,張雅文就頂住了壓力,高升起就會大受打擊。


    現在的江寒,不僅不能處理,還必須對他進行表揚、表彰!


    這個結果,恐怕是兩派與中間派都沒有想到的。


    江寒又立功了!


    上次江寒是救了四百多口人的性命。


    這一次,江寒是替黃溝村、替三河縣、替高平市揚了名!


    對於張雅文來講,江寒是替她爭了一口氣,挽迴了麵子。


    本來,很多人都等著看江寒和張雅文的笑話,沒想到之前一直針鋒相對的劉慶福、王書高和李明貴反而成了笑話。


    ……


    縣委組織部會議室,常務副部長路文海帶著其他副部長和科(室)負責人收看電視。


    因為會議室不大,電視也不大,所以其餘幹部跑到一樓收看。


    一樓值班室有個大電視,政研室的馬明雨和巴偉把電視抬出來。


    組織部長雖然已經換了,江寒雖然已經走了,但組織部的幹部們對張雅文的感情很深,對江寒的印象很好。


    大家從心底裏認為張雅文和江寒還是組織部的人。


    特別是江寒,組織部的同誌們今天最為擔心。


    常務副部長路文海當時對江寒的印象不好,但後來組織部長張雅文讓他帶隊去黃溝村考察。


    經過深入調研,與村民們座談交流,路文海發現他錯了。


    黃溝村已經不是過去的黃溝村了,江寒也不是縣直部門傳說中的那樣混蛋和不堪。


    黃溝村的發展可期,前景無限!


    這一切都是江寒的功勞。


    然而今天的央台農村頻道新聞有江寒的名字,引起了省、市、縣的高度重視,全縣的幹部都要收看節目。


    經多方打聽、全麵分析,大家感到應該是負麵新聞,都是因為江寒年少不更事,一怒之下向央台提供了負麵材料。


    自揭短處、自曝家醜,這對於三河縣、對於高平市的領導來講,是不可容忍的!


    這將極大的損壞一個地方的形象,敗壞一個地方的聲譽,從而影響一個地方的發展。


    作為組織部政策研究室的主任,王成喜當然知道,江寒如果真這麽幹了,就是違反了《黨章》。


    江寒對有關縣直部門的人員不滿意,可以向上反映,但不能越級反映,可以揭發和檢舉,但不能隨便通過其他渠道。


    《黨章》第四條規定:在黨的會議上有根據地批評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法亂紀的事實,要求處分違法亂紀的黨員,要求罷免或撤換不稱職的幹部。


    也就是說,必須是在黨的會議上反映,不能通過報社、電台、電視台等渠道。


    《黨章》第八條規定:向黨的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並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複。


    也就是說,江寒要檢舉縣直部門人員亂作為,首先向鄉黨委反映,鄉黨委不搭理了,你才可以向縣黨委反映,這叫逐級。


    黨員反映問題,必須先向黨的上級組織,不能是上上級組織。


    更何況,江寒是通過報社和電視來反映,這就不是逐級的問題。


    追究起來,江寒恐怕要受嚴重警告處分,甚至被開除黨籍。


    所以,政研室的幾個人,還有組織一科副科長蔡鬆成、行政科長劉育新、人事科長唐偉等人直替江寒感到惋惜。


    當嚴鬆讀出江寒麵向全國寫的那份公告時,組織部的人都激動起來。


    巴偉直接喊出了一句:什麽也不說,牛逼我江哥!


    在馬明雨、巴偉的帶動之下,一樓的幹部們居然大聲歡唿起來。


    組織部的人在歡唿!


    這真可算是一大奇景。


    組織部會議室內也是一片讚譽之聲。


    王成喜、唐偉、劉育新等人先後發言,認為江寒搞出招聘副村長的公告可謂是別出心裁、新意十足。


    一個村的副村長,隻有榮耀沒有獎,這是名譽性質的,不用通過黨組織任命,更不用通過村民選舉。


    這是解決鄉村人才不足、黨員隊伍老化僵化問題的一個好辦法。


    看來,江寒上次去京城與媒體溝通,不僅避免了三河縣被央媒曝光,又順帶著宣傳了一把黃溝村。


    江寒能想出這樣的主意很難得,但對於其他人來講,就算能想出來,恐怕也難以實施。


    其他人找不到發聲和發布的平台。


    既要有創意,也要有平台,兩者缺一不可。


    這就是江寒能夠屢屢出新、次次出彩的原因所在。


    縣政府辦會議室、縣委辦會議室,幹部們都在熱烈討論,情形與組織部十分類似。


    ……


    高升起還在常委會議室外麵與市委周書記通話。


    會議室內,討論已經開始。


    首先打破靜寂的是張雅文:“明貴部長,你真厲害,你猜對了!我猜的是平溝村,我猜錯了。”


    李明貴在下午的常委會上就猜,晚上央台報道的內容應該是與黃溝村有關。


    李明貴的老臉一紅,他雖然猜對了村子,但是猜錯了內容。


    本以為是江寒為了黃溝村,把有關部門給告到了央台呢,哪知道江寒是給黃溝村做廣告!


    李明貴為了掩飾難為情,拿起杯子喝水。


    張雅文並沒有打算放過他,這麽好的反擊機會,怎麽能錯過呢?


    為了團結著想,不能直接與高升起起衝突,但刺撓刺撓李明貴、王書高、劉慶福這些人,也不算過分。


    “明貴部長,咱們宣傳部每年都有宣傳經費,都用到哪兒了?你扔個石頭,也能打個水漂,起個浪花呢。江寒不花一分錢,就把三河縣的名聲打到全國了。你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


    “呃,這個,這個,”李明貴看了一眼王書高和劉慶福:“這個我們迴去好好討論討論張縣長的意見,力爭把宣傳工作搞得更有效率。”


    王書高和劉慶福被李明貴掃了兩眼,但都沒有說話,他們顯然是不想分擔張雅文的火力。


    張雅文心道,王書高和劉慶福!你們低頭不吭聲,我就會放過你們?


    “書高部長,你說江寒小題大做,給央台的新欄目提供了靶子。我看這個靶子提供得好!”


    “書高部長用詞很準確,小題大做!這麽小的一個村子,隻不過是招聘副村長,這麽小的事,竟然上了報紙和電視,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張雅文的諷刺讓王書高很難受,也無法反駁。


    剛剛對江寒如何傾倒的火力,張雅文現在又如何給他打迴來。


    “劉主任,”張雅文開始把火力對向了劉慶福:“向你請教個問題,下車伊始,這個詞的出處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