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冗長的公益廣告結束了。
眉間擰成川字的嚴鬆拿著話筒出現了。
“《鄉音》把第一束目光投向了這個黃溝村,是因為一個叫江寒的大學生村官,他通過《農民導報》發布了一則公告。這究竟是一份什麽樣的公告呢?下麵請看——”
電視畫麵切換了,顯示了一張《農民導報》。
《農民導報》曾經是發行量最大的全國行業性報紙,近年來發行量呈斷崖式下降,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就算是在中西部的經濟不發達省份,也極少看見《農民導報》的影子。
站在張雅文一邊的人感到,江寒幸虧是在《農民導報》發布公告!要是在其他地方發,給三河縣帶來的形象損害將無法挽迴。
不過,江寒也是倒黴,發在《農民導報》上也就罷了,過幾天就沒人注意了。
哪知道央台卻發現了這則公告,直接作為《鄉音》欄目的開篇之引、開山之作!
“這則公告不起眼,字太小,我給觀眾朋友先念一念。公告的標題是——”
嚴鬆看著led屏幕念道:“隻有榮耀沒有獎,黃溝喊你當村長!”
“我是河洛省高平市三河縣蒼山鄉黃溝村的村長助理,讓我把黃溝說給你聽。”
“這裏有風景秀麗的山川,有善良質樸的農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人們在披星戴月中勞作、在綠水青山中放歌……”
“這裏,離心靈最近;這裏,離紅塵最遠。”
“這裏不缺山水,不缺美麗,不缺善良、不缺健康,缺的是一扇開放的窗。”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這裏的世界很無奈,因為我們缺乏外麵的信息,缺乏發展的思路,缺乏人才的支撐……”
“是的,黃溝村缺乏人才!缺乏理念!”
“為此,黃溝村設置了以下職位:規劃副村長、藝術副村長、文化副村長、宣傳副村長、培訓副村長、法律副村長。”
“應聘條件:不限年齡、不限地域、不限職業,隻要有情懷、有格局、有特長、有資源,均可報名。請將個人基本情況、圍繞職位發揮作用的打算發至郵箱。”
“你來當副村長,發揮你的專業特長,村裏無以為報,隻有榮譽沒有獎金,隻有工作沒有工資。”
“黃溝村能提供的,是無限大的個人發揮空間,以及山青水秀好空氣、厚道純樸好風氣的鄉居休閑空間。”
“您得到的是鄉親們崇拜的目光和朋友圈真誠的點讚!”
“您的貢獻都記錄在冊,保存在黃溝村史館中,永遠留在黃溝村的發展史上。”
“您來當副村長,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地點隨便選,您也可以遠程指導。”
“黃溝村不會拴您你的腳,隻想借用您的腦!”
“願我的家鄉不再是寂靜的春天!”
“願我的村口天天有陌生的笑臉!”
“我是江寒,我在黃溝等您!”
嚴鬆念完了,女主持人許謹言拿著話筒出來了:“嚴鬆大哥,看了這則公告,說實話,我心動了。”
“你是對黃溝村的風景心動了,還是對這個大學生村官心動了?”嚴鬆難得地開了一次玩笑。
“我是對副村長心動了,長這麽大,我當過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就是沒有當過長。”
“我猜想,你是想當黃溝村的宣傳副村長吧?”
……
江寒壓根就沒想到是這個內容。
此時,江寒的手機接到了沈芸的短信:
“老公,對不起,我想起來了。你把公告發給我之後,我發給了報社的朋友,他可能覺得內容適合放在《農民導報》,他發完之後也沒告訴我。央台轉發了《農民導報》的消息,也沒有告訴他。”
原來如此。
“沈芸,謝謝。”
“老公,我認真看了節目,為什麽沒有教育副村長呢?”
“教育副村長已經定了,一個叫劉在田的老頭,他是省委宣傳部水部長的老領導。”
……
會議室裏,所有人都吃驚了,沒想到是這個內容!
一點負麵的東西都沒有。
高升起看著電視,若有所思,時不時地在筆記本上劃著什麽。
縣委辦主任劉慶福的嘴張得老大,怎麽會這樣?
搞了半天,竟然是一則招聘廣告。
一個國家級貧困村招聘副村長,還麵向全國!
張雅文臉部放鬆了,輕輕地把頭靠向椅子的後背,輕輕籲了一口氣。
江寒又被大家誤會了,準確地說,大家今天對於江寒的誤會是被劉慶福、王書高和李明貴給誤導了。
江寒還是沒有讓自己失望,一如既往!
江寒是一個策劃高手,平平常常的工作,到他手裏就能做出彩、幹出色!
麵向全國招聘副村長,可以說是開了全國的先河。
黃溝村這下子出名了!
江寒為黃溝村包括平溝村的規劃和設想是:靠風景吃飯,靠旅遊致富。
要想抓旅遊,首先抓眼球。
名氣就會帶來人氣,人氣就會帶來財氣。
江寒這是給黃溝村、給三河縣,甚至是給高平市做了一次影響力很大的廣告,並且還是免費的。
就連央台主持人許謹言都想當黃溝村的宣傳副村長!完全可以想象,會有很多人參加副村長的應聘。
有了許謹言這種有知名度的副村長,黃溝村想不火都難。
江寒在黃溝村改造民宿,把麥子種成景觀,不讓任何人去挖砂破壞河灘,建議在亂石嶺上建小木屋,在平溝村建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現在又麵向全國招聘副村長,可以說都是圍繞著旅遊這個核心而展開的。
江寒抓工作可以說是想在前、謀在先,多管齊下、環環相扣。
此時,在三河縣其他有電視的會議室,幹部們差不多都是同樣的表情:吃驚。
吃驚於事情的突然轉彎,吃驚於江寒天馬行空一般的思維!
央台這一次新開欄目,為了達到吸引觀眾的效果,故意不透露具體的節目內容,就是讓大家猜。
正是如此,黃溝村出名了,三河縣出名了!
這一次出名,不是出醜,而是出彩!
沒有人會拿三河縣的貧困說事,更沒有人會指責黃溝村的落後,他們都會把關注投向這裏,會把掌聲送給江寒。
這時,高升起的手機響了。
高升起拿起手機一看,對大家作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劉慶福趕快讓工作人員把電視的聲音再次調低。
“周書記,我是,對,我們剛剛收看完……”
眉間擰成川字的嚴鬆拿著話筒出現了。
“《鄉音》把第一束目光投向了這個黃溝村,是因為一個叫江寒的大學生村官,他通過《農民導報》發布了一則公告。這究竟是一份什麽樣的公告呢?下麵請看——”
電視畫麵切換了,顯示了一張《農民導報》。
《農民導報》曾經是發行量最大的全國行業性報紙,近年來發行量呈斷崖式下降,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就算是在中西部的經濟不發達省份,也極少看見《農民導報》的影子。
站在張雅文一邊的人感到,江寒幸虧是在《農民導報》發布公告!要是在其他地方發,給三河縣帶來的形象損害將無法挽迴。
不過,江寒也是倒黴,發在《農民導報》上也就罷了,過幾天就沒人注意了。
哪知道央台卻發現了這則公告,直接作為《鄉音》欄目的開篇之引、開山之作!
“這則公告不起眼,字太小,我給觀眾朋友先念一念。公告的標題是——”
嚴鬆看著led屏幕念道:“隻有榮耀沒有獎,黃溝喊你當村長!”
“我是河洛省高平市三河縣蒼山鄉黃溝村的村長助理,讓我把黃溝說給你聽。”
“這裏有風景秀麗的山川,有善良質樸的農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人們在披星戴月中勞作、在綠水青山中放歌……”
“這裏,離心靈最近;這裏,離紅塵最遠。”
“這裏不缺山水,不缺美麗,不缺善良、不缺健康,缺的是一扇開放的窗。”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這裏的世界很無奈,因為我們缺乏外麵的信息,缺乏發展的思路,缺乏人才的支撐……”
“是的,黃溝村缺乏人才!缺乏理念!”
“為此,黃溝村設置了以下職位:規劃副村長、藝術副村長、文化副村長、宣傳副村長、培訓副村長、法律副村長。”
“應聘條件:不限年齡、不限地域、不限職業,隻要有情懷、有格局、有特長、有資源,均可報名。請將個人基本情況、圍繞職位發揮作用的打算發至郵箱。”
“你來當副村長,發揮你的專業特長,村裏無以為報,隻有榮譽沒有獎金,隻有工作沒有工資。”
“黃溝村能提供的,是無限大的個人發揮空間,以及山青水秀好空氣、厚道純樸好風氣的鄉居休閑空間。”
“您得到的是鄉親們崇拜的目光和朋友圈真誠的點讚!”
“您的貢獻都記錄在冊,保存在黃溝村史館中,永遠留在黃溝村的發展史上。”
“您來當副村長,工作時間不固定,工作地點隨便選,您也可以遠程指導。”
“黃溝村不會拴您你的腳,隻想借用您的腦!”
“願我的家鄉不再是寂靜的春天!”
“願我的村口天天有陌生的笑臉!”
“我是江寒,我在黃溝等您!”
嚴鬆念完了,女主持人許謹言拿著話筒出來了:“嚴鬆大哥,看了這則公告,說實話,我心動了。”
“你是對黃溝村的風景心動了,還是對這個大學生村官心動了?”嚴鬆難得地開了一次玩笑。
“我是對副村長心動了,長這麽大,我當過團支書、學生會主席,就是沒有當過長。”
“我猜想,你是想當黃溝村的宣傳副村長吧?”
……
江寒壓根就沒想到是這個內容。
此時,江寒的手機接到了沈芸的短信:
“老公,對不起,我想起來了。你把公告發給我之後,我發給了報社的朋友,他可能覺得內容適合放在《農民導報》,他發完之後也沒告訴我。央台轉發了《農民導報》的消息,也沒有告訴他。”
原來如此。
“沈芸,謝謝。”
“老公,我認真看了節目,為什麽沒有教育副村長呢?”
“教育副村長已經定了,一個叫劉在田的老頭,他是省委宣傳部水部長的老領導。”
……
會議室裏,所有人都吃驚了,沒想到是這個內容!
一點負麵的東西都沒有。
高升起看著電視,若有所思,時不時地在筆記本上劃著什麽。
縣委辦主任劉慶福的嘴張得老大,怎麽會這樣?
搞了半天,竟然是一則招聘廣告。
一個國家級貧困村招聘副村長,還麵向全國!
張雅文臉部放鬆了,輕輕地把頭靠向椅子的後背,輕輕籲了一口氣。
江寒又被大家誤會了,準確地說,大家今天對於江寒的誤會是被劉慶福、王書高和李明貴給誤導了。
江寒還是沒有讓自己失望,一如既往!
江寒是一個策劃高手,平平常常的工作,到他手裏就能做出彩、幹出色!
麵向全國招聘副村長,可以說是開了全國的先河。
黃溝村這下子出名了!
江寒為黃溝村包括平溝村的規劃和設想是:靠風景吃飯,靠旅遊致富。
要想抓旅遊,首先抓眼球。
名氣就會帶來人氣,人氣就會帶來財氣。
江寒這是給黃溝村、給三河縣,甚至是給高平市做了一次影響力很大的廣告,並且還是免費的。
就連央台主持人許謹言都想當黃溝村的宣傳副村長!完全可以想象,會有很多人參加副村長的應聘。
有了許謹言這種有知名度的副村長,黃溝村想不火都難。
江寒在黃溝村改造民宿,把麥子種成景觀,不讓任何人去挖砂破壞河灘,建議在亂石嶺上建小木屋,在平溝村建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現在又麵向全國招聘副村長,可以說都是圍繞著旅遊這個核心而展開的。
江寒抓工作可以說是想在前、謀在先,多管齊下、環環相扣。
此時,在三河縣其他有電視的會議室,幹部們差不多都是同樣的表情:吃驚。
吃驚於事情的突然轉彎,吃驚於江寒天馬行空一般的思維!
央台這一次新開欄目,為了達到吸引觀眾的效果,故意不透露具體的節目內容,就是讓大家猜。
正是如此,黃溝村出名了,三河縣出名了!
這一次出名,不是出醜,而是出彩!
沒有人會拿三河縣的貧困說事,更沒有人會指責黃溝村的落後,他們都會把關注投向這裏,會把掌聲送給江寒。
這時,高升起的手機響了。
高升起拿起手機一看,對大家作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劉慶福趕快讓工作人員把電視的聲音再次調低。
“周書記,我是,對,我們剛剛收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