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鋒此前接到了江寒的短信,他說是有重要情況匯報。
楊時鋒不以為然,同時對江寒產生了不好的看法。
此前,楊時鋒對江寒還頗有好感。
在自己在省委黨校脫產學習的幾個月,江寒表現出了極為驚人的判斷力。
江寒進入縣委組織部之後,又展現出過人的材料功夫和創新策劃能力。
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當王書高提出把江寒調到縣委辦當他的秘書時,楊時鋒當即沒多想就答應了。
而隨後十幾天讓楊時鋒對江寒產生了懷疑。
作為自己的秘書,居然不主動聯係自己,一直在辦公室裏待著。
剛開始還以為是王書高的安排,後來才知道王書高也是在觀察江寒怎麽做。
但江寒什麽都沒做!
楊時鋒想到了一種可能,江寒感到隻當他四個月的秘書劃不來,還有可能耽誤他的仕途。
但後來,江寒居然在背後攛掇,讓黃溝和平溝村民抵製縣裏定下來的清淤疏浚工程。
這就太出格了!
所以,王書高沒有與自己通氣就把江寒攆出縣委辦,楊時鋒既沒有批評也沒有肯定。
在王書高攆走江寒之後,江寒才給了發了一條短信。
楊時鋒感到江寒終於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這才來想見自己。
現在看,是自己想錯了。
江寒之所以沒有主動聯係他,主要是因為事情太過重大,他拿不定主意。
那個媒體的朋友要寫負麵報道,江寒也阻攔不了。
所以江寒就對婁家慧說,最好現在把全縣清淤疏浚工程給停了。
江寒這麽做,其實是對他決策的一種補救。
如果這事再報道出來,楊時鋒感到自己根本承受不起。
好不容易逃過平溝的一劫,這又來了一劫!
“小江,能不能把這位媒體朋友約出來談一談?”
楊時鋒馬上就要調到市裏,提拔一級,準備享受退休生活了,現在絕不能出任何岔子。
如果這個報道發出來,楊時鋒別說提拔了,能保住他的正處級就是組織上特別關照了。
三河縣已經發生了一個特大災難,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書記,抱歉,這位媒體朋友我們認識的時間不長,她不一定會聽我的。”
楊時鋒已經料到江寒的迴答,記者已經調查了解到這個程度了,他不發出來就會憋得難受。
能上內參、省領導能批示,這樣的記者很難溝通協調。
“江寒,聽說你和水部長很熟悉?”楊時鋒馬上想到了省委宣傳部。
省委宣傳部就是管媒體、管新聞的,與央媒和其他主流媒體聯係很密切。
要是水長東能夠出麵,差不多就能解決問題。
“我和水部長也是剛剛認識,機緣巧合之下認識的,隻是見一麵,在他的辦公室。”
“我知道這個事,水部長還給你送了一套書和幾句話。”
“書記,我進縣委組織部也是水部長打的招唿,”江寒實話實說:“但水部長給這家媒體打招唿恐怕都不管用。”
楊時鋒原地踱起了步子。
江寒又道:“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補救!停止全縣清淤疏浚工程,同時修複河床、恢複生態。”
“在這個負麵報道出來之前,三河縣大張旗鼓地宣傳河道整治,這樣到時候可以進行一個對衝。”
“河道違法采砂是過去的事情,是縣政府為主導的。現在的縣長空缺,您大力推動河道整治和生態恢複,這是對過去縣裏決策的一種糾偏和修正。”
“把工作做在前麵,到時候負麵報道一出來,省市調查組過來,他們看到的是與報道當中不一樣的場景。”
“報道出來不要緊,要給全社會和上級一種印象:問題是以前的,您現在是糾正以前的問題。”
楊時鋒一邊聽江寒講,一邊在權衡利弊。
是啊,以前的違法挖砂,他大可以推給已經降職的劉慶來,本來他是黨委書記,是管方向、管思想、管幹部的,對具體的行政工作可以不管。
這也是充分對政府放權,挑不出毛病。
但是如果清淤疏浚工程不停止,報道一出來,所有的問題都得由他楊時鋒一個人承擔。
因為楊時鋒是在重複以前的錯誤,以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來講,就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現在把清淤疏浚工程停了,轉而啟動河道修複工程,一前一後形成鮮明對比,說不定變壞事為好事!
把清淤疏浚工程停了,就得把中標公司上交過的款子還了,會影響全縣在年底的經濟指標。
排名靠後又如何?
與違法采砂在全國範圍內曝光相比,這種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作為縣委書記,他必須管大局全局、抓大事要事。
目前,最重大、最緊要的事,就是整治全縣違法采砂的事情。
“江寒,你講得很好,建議很有操作性。全縣違法采砂,是該整治整治了。”
楊時鋒馬上肯定了江寒。
江寒其實完全可以不告訴自己這些,媒體報道不報道跟江寒沒有任何關係。
追究責任也追究不到江寒頭上。
但江寒被王書高攆出縣委辦了,他還堅持來找自己匯報,這讓楊時鋒有些感動。
如果不是江寒,恐怕自己的仕宦生涯會以一種不光彩的方式提前結束。
此時的楊時鋒,不禁有些慶幸。
江寒道:“書記,我做事有時候不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平溝,本來不歸我管,但是因為挨著黃溝村,還因為我提出了在平溝設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所以才讓村民們先擋住公司的人去挖砂。”
“你做得沒錯!一旦他們挖起來了,又不讓他們幹了,工作難度無疑會增大很多。”
江寒又道:“書記,平溝村不管是挖砂還是修複河床,這些事我們縣都不能管。因為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特別是自然災害類的,一定要保持原貌不能動。要動,也得是省安監局的人來動。”
楊時鋒這才理解了,難怪江寒當時誰也沒打招唿,直接給村民發錢,讓他們抵製畢老三的公司進河道。
是啊,要是動了,省安監局追究責任,又是一個大麻煩。
這一段時間,安監局的人沒有來三河縣,應該是在編製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設方案。
“江寒,講得很好,但這些你為啥沒有先給王主任溝通?要是提前溝通了,王主任也不至於把你給攆出來。”
江寒又拿出手機給楊時鋒看了其中一條短信。
楊時鋒當即怒了:“膽大妄為!”
楊時鋒的聲音極大,正在遠處暗暗觀察的羅誌華和幾個局委領導都聽到了。
果然,江寒惹怒了縣委書記!
楊時鋒不以為然,同時對江寒產生了不好的看法。
此前,楊時鋒對江寒還頗有好感。
在自己在省委黨校脫產學習的幾個月,江寒表現出了極為驚人的判斷力。
江寒進入縣委組織部之後,又展現出過人的材料功夫和創新策劃能力。
這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當王書高提出把江寒調到縣委辦當他的秘書時,楊時鋒當即沒多想就答應了。
而隨後十幾天讓楊時鋒對江寒產生了懷疑。
作為自己的秘書,居然不主動聯係自己,一直在辦公室裏待著。
剛開始還以為是王書高的安排,後來才知道王書高也是在觀察江寒怎麽做。
但江寒什麽都沒做!
楊時鋒想到了一種可能,江寒感到隻當他四個月的秘書劃不來,還有可能耽誤他的仕途。
但後來,江寒居然在背後攛掇,讓黃溝和平溝村民抵製縣裏定下來的清淤疏浚工程。
這就太出格了!
所以,王書高沒有與自己通氣就把江寒攆出縣委辦,楊時鋒既沒有批評也沒有肯定。
在王書高攆走江寒之後,江寒才給了發了一條短信。
楊時鋒感到江寒終於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這才來想見自己。
現在看,是自己想錯了。
江寒之所以沒有主動聯係他,主要是因為事情太過重大,他拿不定主意。
那個媒體的朋友要寫負麵報道,江寒也阻攔不了。
所以江寒就對婁家慧說,最好現在把全縣清淤疏浚工程給停了。
江寒這麽做,其實是對他決策的一種補救。
如果這事再報道出來,楊時鋒感到自己根本承受不起。
好不容易逃過平溝的一劫,這又來了一劫!
“小江,能不能把這位媒體朋友約出來談一談?”
楊時鋒馬上就要調到市裏,提拔一級,準備享受退休生活了,現在絕不能出任何岔子。
如果這個報道發出來,楊時鋒別說提拔了,能保住他的正處級就是組織上特別關照了。
三河縣已經發生了一個特大災難,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書記,抱歉,這位媒體朋友我們認識的時間不長,她不一定會聽我的。”
楊時鋒已經料到江寒的迴答,記者已經調查了解到這個程度了,他不發出來就會憋得難受。
能上內參、省領導能批示,這樣的記者很難溝通協調。
“江寒,聽說你和水部長很熟悉?”楊時鋒馬上想到了省委宣傳部。
省委宣傳部就是管媒體、管新聞的,與央媒和其他主流媒體聯係很密切。
要是水長東能夠出麵,差不多就能解決問題。
“我和水部長也是剛剛認識,機緣巧合之下認識的,隻是見一麵,在他的辦公室。”
“我知道這個事,水部長還給你送了一套書和幾句話。”
“書記,我進縣委組織部也是水部長打的招唿,”江寒實話實說:“但水部長給這家媒體打招唿恐怕都不管用。”
楊時鋒原地踱起了步子。
江寒又道:“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補救!停止全縣清淤疏浚工程,同時修複河床、恢複生態。”
“在這個負麵報道出來之前,三河縣大張旗鼓地宣傳河道整治,這樣到時候可以進行一個對衝。”
“河道違法采砂是過去的事情,是縣政府為主導的。現在的縣長空缺,您大力推動河道整治和生態恢複,這是對過去縣裏決策的一種糾偏和修正。”
“把工作做在前麵,到時候負麵報道一出來,省市調查組過來,他們看到的是與報道當中不一樣的場景。”
“報道出來不要緊,要給全社會和上級一種印象:問題是以前的,您現在是糾正以前的問題。”
楊時鋒一邊聽江寒講,一邊在權衡利弊。
是啊,以前的違法挖砂,他大可以推給已經降職的劉慶來,本來他是黨委書記,是管方向、管思想、管幹部的,對具體的行政工作可以不管。
這也是充分對政府放權,挑不出毛病。
但是如果清淤疏浚工程不停止,報道一出來,所有的問題都得由他楊時鋒一個人承擔。
因為楊時鋒是在重複以前的錯誤,以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來講,就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現在把清淤疏浚工程停了,轉而啟動河道修複工程,一前一後形成鮮明對比,說不定變壞事為好事!
把清淤疏浚工程停了,就得把中標公司上交過的款子還了,會影響全縣在年底的經濟指標。
排名靠後又如何?
與違法采砂在全國範圍內曝光相比,這種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作為縣委書記,他必須管大局全局、抓大事要事。
目前,最重大、最緊要的事,就是整治全縣違法采砂的事情。
“江寒,你講得很好,建議很有操作性。全縣違法采砂,是該整治整治了。”
楊時鋒馬上肯定了江寒。
江寒其實完全可以不告訴自己這些,媒體報道不報道跟江寒沒有任何關係。
追究責任也追究不到江寒頭上。
但江寒被王書高攆出縣委辦了,他還堅持來找自己匯報,這讓楊時鋒有些感動。
如果不是江寒,恐怕自己的仕宦生涯會以一種不光彩的方式提前結束。
此時的楊時鋒,不禁有些慶幸。
江寒道:“書記,我做事有時候不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平溝,本來不歸我管,但是因為挨著黃溝村,還因為我提出了在平溝設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所以才讓村民們先擋住公司的人去挖砂。”
“你做得沒錯!一旦他們挖起來了,又不讓他們幹了,工作難度無疑會增大很多。”
江寒又道:“書記,平溝村不管是挖砂還是修複河床,這些事我們縣都不能管。因為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特別是自然災害類的,一定要保持原貌不能動。要動,也得是省安監局的人來動。”
楊時鋒這才理解了,難怪江寒當時誰也沒打招唿,直接給村民發錢,讓他們抵製畢老三的公司進河道。
是啊,要是動了,省安監局追究責任,又是一個大麻煩。
這一段時間,安監局的人沒有來三河縣,應該是在編製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設方案。
“江寒,講得很好,但這些你為啥沒有先給王主任溝通?要是提前溝通了,王主任也不至於把你給攆出來。”
江寒又拿出手機給楊時鋒看了其中一條短信。
楊時鋒當即怒了:“膽大妄為!”
楊時鋒的聲音極大,正在遠處暗暗觀察的羅誌華和幾個局委領導都聽到了。
果然,江寒惹怒了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