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文拿起電話,問了一下住建局的情況,心裏更有底了。
因為燒磚瓦要破壞土地,縣裏過去的磚瓦窯統統被市裏強行關停。
全市就剩下兩個大一點的磚瓦廠,都是采用機製。
原料極少用過去的粘土了,都是采用粉煤灰,爐渣,礦渣,碎石,通過液壓動力、氣動力等機械設備生產磚瓦。
因為處於壟斷地位,所以價格並不低。
農村建房習慣於用磚瓦,因此蓋房的成本比過去大大提高了。
再一問木屋的價格並不高,因為這些年東北來的鬆木小屋都是成套的,還有可以定製的。
這樣算下來,在亂石嶺上建木屋,成本要比給村民建磚瓦房要低。
更重要的是,在亂石嶺上建木屋,土地問題很好解決,風險可以完美規避。
但下午肯定不能提災難旅遊的事,遊客怎麽解決?
江寒道:“張部長,不說災難旅遊,其實也有遊客來源。隻要把亂石嶺設計好,木屋設計好,本身就是一種景觀。隻要宣傳到位,不愁沒有遊客。”
張雅文此時想到了另一層,江寒提這個災難旅遊,對於縣長劉慶來,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如果在平溝村成立了安全生產教育警示基地,今後凡是來參觀的,都要詳細了解災難發生、領導決策的全過程。
作為主持全縣工作的劉慶來,自然要被一次次提及。
這等於是把劉慶來寫進了反麵教材,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傳播。
沒有比這個更狠的了!
同時,江寒作為這次災難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人物,也必將進入教材!
江寒很會為自己造勢!
“小江,這個提議,你對旁人說過沒有?”
江寒想到了沈芸。
那天晚上在伴山房,江寒向沈芸提到了災難旅遊,平溝村完全可以走這條路。
“對一個女孩提過,不過,她不是咱們縣的。”江寒答道。
張雅文會心地一笑:“知道了。你迴去吧。”
江寒對一個女孩提過,這女孩肯定就是水部長的獨生女水小滿。
江寒的這個提議根本不是站在縣、鄉的角度,而是站到了全省的高度!
他申請這個安全生產教育警示教育基地,簡直就是在給省安委辦找到了一個工作的載體,而且是全國首創!
估計水小滿把這個事給水部長說了。
要不然水部長怎麽會欣賞江寒?
江寒出身農村,什麽人脈都沒有。
水部長看上的,肯定是他過人的才華。
短短一天時間,就發現了江寒身上的亮點。
不僅寫材料有天賦,在處理具體複雜棘手問題上也很有一套。
……
下午,縣委常委會召開。
劉慶來把會議地點放在了縣政府。
這是他最後一次以縣長的名義主持縣委常委會了。
因為,縣委書記楊時鋒從省委黨校中青班畢業,後天就迴來了。
楊時鋒提拔為副市長的事都在傳,還沒有進入考察、民主測評等實質性環節。
但劉慶來這幾年總感到不安,總感到哪個地方不對勁。
機關局委的頭頭們早早到齊,縣委常委們紛紛落座,這時劉慶來才踱入會議室。
第一項是政治理論學習,第二項是傳達貫徹省市最新下發的文件精神。
第三項是研究平溝村民的安置問題。
依然和上次會議一樣,常委們各執一詞,每個方案都有不同聲音。
劉慶來近來一直思考這個問題。
安置好平溝村民,這是劉慶來平息各方質疑、接任縣委書記的重大工程。
比來比去,三個方案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
但是,他必須在楊時鋒迴縣裏之前,把平溝村民安置問題通過常委會給定下來。
等到楊時鋒因來,他根本做不了主。
因為這一次省委黨校的中青班有嚴格的規定,全脫產,不管本地、本單位的任何事務。
楊時鋒一迴來,肯定把一切都抓到手裏。
平溝的事研究半天沒有結果,到楊時鋒手裏弄成了,這會讓人懷疑他的能力素質。
不管如何,今天必須討論出個結果。
大部分都發過言了,劉慶來不僅沒有得到啟發,反而是被吵吵的腦袋發脹。
作為常委中唯一的女性,組織部長張雅文一直沒有說話。
“張部長,你說說看?”
劉慶來直接點名了。
張雅文早就組織好了語言,將江寒的提議講出來。
大家聽得眼前一亮。
人大副主任和政協副主任就一些細節問題向張雅文發問。
張雅文從容不迫,一一作答。
劉慶來又問了問住建局,小木屋的成本問題。
住建局長上午剛接到張雅文的電話,此時也明白怎麽迴事,當即說出了成本,又說出了建木屋的好處。
土地局長也說,在亂石嶺上建木屋,可以多種方式,在石頭上可以起地基,在林地上可以離地高架,這樣也符合規定。
至於遊客問題,旅遊局長直接進行了解釋,九峰山、青龍背離縣城太遠,在平溝村建小木屋接待區,可以解決遊客的食宿問題。
別看現在遊客不多,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多,三河縣必將成為新的熱門旅遊地。
建旅遊接待設施,必須是適度超前。
張雅文的方案幾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劉慶來十分高興,這個方案盡管是張雅文提出來的,但主持會議、最後拍板的是他。
能在楊時鋒迴來之前解決這個問題,從一個側麵向市領導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看大家都沒有意見,劉慶來道:“就在亂石嶺上安置平溝村民,村民不用掏錢,全部由縣財政承擔。平溝村的土地本來就少,這下子讓他們脫離土地,吃上旅遊飯,端上金飯碗!”
張雅文的建議被采納,心情相當好:“吃上旅遊飯,端上金飯碗。劉縣長這句話精辟!完全可以作為新聞標題!好好報道一下。”
宣傳部長連忙道:“對對對,我們馬上安排新聞報道。”
劉慶來滿意地點點頭:“今天的會議,形成一個紀要。給市委、市政府兩辦也發一份。”
“接下來,趙縣長組織有關部門按照張部長提的這個方案,進一步細化,快立項,快開工,快見效。”
問題得到了解決,會議室頓時輕鬆起來。
各個常委包括在後麵坐著的各局委的人,對張雅文不禁刮目相看,紛紛稱讚起來。
張雅文是個實誠人,加上家庭的熏陶,她的性子也很耿直。
麵對大家的稱讚,張雅文說道:“其實提出這個建議的另有其人。”
劉慶來問道:“喲,能給張部長提出建議的,不是一般人啊,肯定有才。”
張雅文笑了笑。
其實對於劉慶來,張雅文心中不以為然。
隻是因為職位的關係,她平時對劉慶來保持著應有的尊重。
“張部長,到底是誰啊?”劉慶來問道。
張雅文淡淡一笑:“是我們部裏的,新來的。”
“新來的就能提出這方案,厲害啊。張部長是不是不想說出來?是怕大家挖你牆角吧?他叫啥?”
劉慶來興致很高,開起了張雅文的玩笑。
張雅文本來不想提江寒的名字,但劉慶來非得一直追問。
“他叫江寒,大學生村官。”
張雅文聲音不大,但大家聽得是真真的。
剛才還是笑聲不斷的會議室,瞬間安靜。
因為燒磚瓦要破壞土地,縣裏過去的磚瓦窯統統被市裏強行關停。
全市就剩下兩個大一點的磚瓦廠,都是采用機製。
原料極少用過去的粘土了,都是采用粉煤灰,爐渣,礦渣,碎石,通過液壓動力、氣動力等機械設備生產磚瓦。
因為處於壟斷地位,所以價格並不低。
農村建房習慣於用磚瓦,因此蓋房的成本比過去大大提高了。
再一問木屋的價格並不高,因為這些年東北來的鬆木小屋都是成套的,還有可以定製的。
這樣算下來,在亂石嶺上建木屋,成本要比給村民建磚瓦房要低。
更重要的是,在亂石嶺上建木屋,土地問題很好解決,風險可以完美規避。
但下午肯定不能提災難旅遊的事,遊客怎麽解決?
江寒道:“張部長,不說災難旅遊,其實也有遊客來源。隻要把亂石嶺設計好,木屋設計好,本身就是一種景觀。隻要宣傳到位,不愁沒有遊客。”
張雅文此時想到了另一層,江寒提這個災難旅遊,對於縣長劉慶來,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如果在平溝村成立了安全生產教育警示基地,今後凡是來參觀的,都要詳細了解災難發生、領導決策的全過程。
作為主持全縣工作的劉慶來,自然要被一次次提及。
這等於是把劉慶來寫進了反麵教材,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傳播。
沒有比這個更狠的了!
同時,江寒作為這次災難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人物,也必將進入教材!
江寒很會為自己造勢!
“小江,這個提議,你對旁人說過沒有?”
江寒想到了沈芸。
那天晚上在伴山房,江寒向沈芸提到了災難旅遊,平溝村完全可以走這條路。
“對一個女孩提過,不過,她不是咱們縣的。”江寒答道。
張雅文會心地一笑:“知道了。你迴去吧。”
江寒對一個女孩提過,這女孩肯定就是水部長的獨生女水小滿。
江寒的這個提議根本不是站在縣、鄉的角度,而是站到了全省的高度!
他申請這個安全生產教育警示教育基地,簡直就是在給省安委辦找到了一個工作的載體,而且是全國首創!
估計水小滿把這個事給水部長說了。
要不然水部長怎麽會欣賞江寒?
江寒出身農村,什麽人脈都沒有。
水部長看上的,肯定是他過人的才華。
短短一天時間,就發現了江寒身上的亮點。
不僅寫材料有天賦,在處理具體複雜棘手問題上也很有一套。
……
下午,縣委常委會召開。
劉慶來把會議地點放在了縣政府。
這是他最後一次以縣長的名義主持縣委常委會了。
因為,縣委書記楊時鋒從省委黨校中青班畢業,後天就迴來了。
楊時鋒提拔為副市長的事都在傳,還沒有進入考察、民主測評等實質性環節。
但劉慶來這幾年總感到不安,總感到哪個地方不對勁。
機關局委的頭頭們早早到齊,縣委常委們紛紛落座,這時劉慶來才踱入會議室。
第一項是政治理論學習,第二項是傳達貫徹省市最新下發的文件精神。
第三項是研究平溝村民的安置問題。
依然和上次會議一樣,常委們各執一詞,每個方案都有不同聲音。
劉慶來近來一直思考這個問題。
安置好平溝村民,這是劉慶來平息各方質疑、接任縣委書記的重大工程。
比來比去,三個方案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
但是,他必須在楊時鋒迴縣裏之前,把平溝村民安置問題通過常委會給定下來。
等到楊時鋒因來,他根本做不了主。
因為這一次省委黨校的中青班有嚴格的規定,全脫產,不管本地、本單位的任何事務。
楊時鋒一迴來,肯定把一切都抓到手裏。
平溝的事研究半天沒有結果,到楊時鋒手裏弄成了,這會讓人懷疑他的能力素質。
不管如何,今天必須討論出個結果。
大部分都發過言了,劉慶來不僅沒有得到啟發,反而是被吵吵的腦袋發脹。
作為常委中唯一的女性,組織部長張雅文一直沒有說話。
“張部長,你說說看?”
劉慶來直接點名了。
張雅文早就組織好了語言,將江寒的提議講出來。
大家聽得眼前一亮。
人大副主任和政協副主任就一些細節問題向張雅文發問。
張雅文從容不迫,一一作答。
劉慶來又問了問住建局,小木屋的成本問題。
住建局長上午剛接到張雅文的電話,此時也明白怎麽迴事,當即說出了成本,又說出了建木屋的好處。
土地局長也說,在亂石嶺上建木屋,可以多種方式,在石頭上可以起地基,在林地上可以離地高架,這樣也符合規定。
至於遊客問題,旅遊局長直接進行了解釋,九峰山、青龍背離縣城太遠,在平溝村建小木屋接待區,可以解決遊客的食宿問題。
別看現在遊客不多,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多,三河縣必將成為新的熱門旅遊地。
建旅遊接待設施,必須是適度超前。
張雅文的方案幾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劉慶來十分高興,這個方案盡管是張雅文提出來的,但主持會議、最後拍板的是他。
能在楊時鋒迴來之前解決這個問題,從一個側麵向市領導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看大家都沒有意見,劉慶來道:“就在亂石嶺上安置平溝村民,村民不用掏錢,全部由縣財政承擔。平溝村的土地本來就少,這下子讓他們脫離土地,吃上旅遊飯,端上金飯碗!”
張雅文的建議被采納,心情相當好:“吃上旅遊飯,端上金飯碗。劉縣長這句話精辟!完全可以作為新聞標題!好好報道一下。”
宣傳部長連忙道:“對對對,我們馬上安排新聞報道。”
劉慶來滿意地點點頭:“今天的會議,形成一個紀要。給市委、市政府兩辦也發一份。”
“接下來,趙縣長組織有關部門按照張部長提的這個方案,進一步細化,快立項,快開工,快見效。”
問題得到了解決,會議室頓時輕鬆起來。
各個常委包括在後麵坐著的各局委的人,對張雅文不禁刮目相看,紛紛稱讚起來。
張雅文是個實誠人,加上家庭的熏陶,她的性子也很耿直。
麵對大家的稱讚,張雅文說道:“其實提出這個建議的另有其人。”
劉慶來問道:“喲,能給張部長提出建議的,不是一般人啊,肯定有才。”
張雅文笑了笑。
其實對於劉慶來,張雅文心中不以為然。
隻是因為職位的關係,她平時對劉慶來保持著應有的尊重。
“張部長,到底是誰啊?”劉慶來問道。
張雅文淡淡一笑:“是我們部裏的,新來的。”
“新來的就能提出這方案,厲害啊。張部長是不是不想說出來?是怕大家挖你牆角吧?他叫啥?”
劉慶來興致很高,開起了張雅文的玩笑。
張雅文本來不想提江寒的名字,但劉慶來非得一直追問。
“他叫江寒,大學生村官。”
張雅文聲音不大,但大家聽得是真真的。
剛才還是笑聲不斷的會議室,瞬間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