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早膳之後,劉表讓蔡府侍女照料蔡氏,自己則書信一封送給南陽宛城的愛妻陳氏。


    信中言明襄陽蔡氏府邸發生之事,並叮囑她好生調教一下蔡氏,以避免發生禍起蕭牆之事。


    待信使飛奔而去之後,劉表自是趕往蔡氏府邸廳堂安排後續事宜。


    已經用過早膳的一眾部屬,早已聚集一堂,待眾人躬身見禮之後,劉表自是沉聲吩咐道。


    “蔡諷、蒯良、黃承彥、荀攸、劉磐、黃忠幾人,隨本州牧南下江陵城。”


    “鄧同、黃蓋二人迴返鄧縣鎮守,龐德公、司馬徽二人安排好家事之後,便可去往南陽宛城,協助典學從事宋忠籌建荊州學院。”


    一眾部屬躬身應命的同時,蔡諷、蒯良二人卻是再次躬身拜道。


    “主公,荊州學院有一眾名師大儒教學,還請主公允許我兒蔡瑁、蒯鈞,去往荊州學院進學。”


    有一眾名師大儒坐鎮,未來的荊州學院絕對不遜色於京師洛陽的太學。


    再加上劉表籌建荊州學院,本就是為了治理荊州,讓自家子嗣去往荊州學院進學,也算是提前投資了。


    畢竟其他世家子弟都去了荊州學院,而自家子嗣沒去,那自家子嗣後續豈不是低人一等。


    此外讓自家子嗣去往荊州學院進學,也算是遣子為質了,也是向主公劉表表明忠心的一種方式吧。


    對於蔡諷、蒯良二人的心思,龐德公與司馬徽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既然已經決心追隨主公劉表,龐德公、司馬徽二人也自是躬身拜道。


    “還請劉公允許我兒龐山民、我弟子向朗,也去往荊州學院進學。”


    蔡瑁即將加冠,蒯鈞與龐山民則隻有十五歲,而向朗則是二十有一。


    聽得蔡諷、蒯良、龐德公、司馬徽幾人之言,劉表欣喜應諾的同時,也自是開口道。


    “荊州學院有一眾名師大儒講學,又有一眾青年學子就讀,荊州必定文風大盛,日後也定當異常繁盛。”


    “你等子嗣或弟子盡可就讀荊州學院,待本州牧巡視荊州七郡,迴返南陽宛城之時,再對蔡瑁、向朗等人予以提拔。”


    “至於南陽南部都尉黃蓋,你到時候安排些士卒,護送眾人去往南陽宛城。”


    聽得主公劉表安排,蔡諷等人躬身拜謝的同時,黃蓋也自是躬身應命,隨後劉表卻是再次吩咐道。


    “襄陽令蔡諷且調派帳下士卒充當向導,隨本州牧帳下信使通知南郡各縣豪強,去往南郡郡治江陵城議事。”


    隨著信使飛奔向南郡各縣,劉表安排好一應事宜之後,也領軍南下江陵城。


    至於龐德公父子,司馬徽、向朗師徒,蔡氏、蔡瑁姐弟,以及蒯良之子蒯鈞,他們打點行囊之後,也由黃蓋派兵護送去往南陽宛城。


    隨後南下江陵的這段時日裏,劉表仔細傾聽蔡諷、蒯良二人的介紹,倒也逐漸清晰了南郡世家豪強的構成,並留意到幾個史上有名的家族。


    首先是南郡襄陽縣,除了蔡諷、蔡瑁父子所在的襄陽蔡氏,龐德公、龐韙、龐統所在的襄陽龐氏,黃承彥所在的襄陽黃氏之外,襄陽尚有習氏與楊氏頗具盛名。


    襄陽習氏有子習禎,年約八歲,曆史有載習禎的才學僅次於龐統,甚至比“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還要出色一些。


    而襄陽楊氏有子楊慮,年約兩歲,楊慮的弟弟正是曆史上與魏延爭權的楊儀。


    而曆史上的楊慮,聲名才學俱佳,更被稱為沔南冠冕,德行楊君,隻是天妒英才,楊慮在十七歲時便過世了,要不然定能與龐統、諸葛亮一較高下。


    此外中盧縣除了蒯良、蒯越所在的中盧蒯氏之外,尚有中盧廖氏。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廖化,便是出身中盧廖氏,當然目下的廖化可能剛剛出生罷了。


    而宜城縣則有向氏、馬氏兩個家族,司馬徽的弟子向朗便是出身宜城向氏,當然向朗還有一個年約八歲的侄兒,那就是蜀漢十四武將的向寵。


    至於宜城馬氏,則出了馬良、馬謖兩個史上有名的兄弟倆,當然馬良現今不過一歲,而馬謖還沒出生呢。


    最後還有南郡枝江的霍氏、董氏,曆史上的霍氏出過霍篤、霍峻兩兄弟,霍峻現今不過十歲。


    曆史上的霍峻以善守聞名於世,他曾以數百人抵擋劉璋數萬人一年有餘,而且還反過來擊敗了劉璋大軍。


    而枝江董氏就更厲害了,董和、董允父子皆名列蜀漢十四文臣,這足以見得他們的非凡了。


    當然南郡除了這些世家豪強之外,還有一些並未留下名聲的世家豪強,這其中也必定有一些賢才。


    而龐統、董和、董允、馬良,位列蜀漢十四文臣,廖化、向寵,位列蜀漢十四武將,單單南郡便有六位蜀漢重臣,這足以見得南郡人才之鼎盛了。


    劉表懷著將一眾文臣武將,盡皆收入囊中的想法,歡天喜地的奔向南郡郡治江陵城。


    五月中旬,劉表一行人抵達南郡郡治江陵城,尚且停留在江陵城的前任荊州刺史王叡,自是領一眾部屬躬身相迎。


    “琅琊王氏王叡王通耀,拜見州牧大人!”


    見得王叡躬身拜倒,劉表忙上前將他攙扶起來。


    “通耀兄,且快快起身,莫要多禮!”


    王叡作為荊州刺史之時,便與劉表及宗親一係達成一係列盟約,也算是劉表堅定的盟友了。


    隻是現今劉表已然遷升荊州牧,王叡這個荊州刺史也算是當到頭了。現今如何安置王叡,已然成為劉表需要琢磨的問題。


    而王叡聽得劉表依舊親近的稱唿自己通耀兄,忐忑的內心倒是微微平複些許,畢竟王叡也怕劉表過河拆橋呀。


    相互寒暄幾句,隨後劉表一行人便在王叡的引領下去往南郡府衙。


    待入得府衙廳堂之後,眾人各自安坐,劉表卻把王叡喚進了隔壁偏堂。


    “通耀兄,你我也算老相識了,隨著劉某遷升荊州牧,你的荊州刺史之職也算是結束了,不知你後續有何想法?”


    聽得劉表問詢,王叡自是躬身拜道。


    “還請劉公指點迷津!”


    劉表聞言,自是點頭道。


    “我等都是老相識了,劉某也不搞那些彎彎繞,對於你後續的去處,劉某給你兩個選擇。”


    “其一,依照此前承諾,劉某舉薦你進入朝堂,擔任議郎或侍禦史之職。”


    “隻是我宗親一係外任地方州牧,以護衛大漢安危,是故在朝堂中會恪守中立,日後隻怕不能再為你提供多少助力了。”


    “其二,南郡太守劉洪已經升任九卿太常,通耀兄若是願意助劉某一臂之力的話,劉某願以南郡太守相待。”


    進入朝堂,沒有宗親一係當靠山,那還不分分鍾便被外戚、朝臣亦或閹宦一黨撕得粉碎。


    而且即便沒人打壓自己,可沒有宗親一係相助,單單依靠自己一個人,哪還有什麽前途可言啊。


    微微思索之後的王叡,索性直接躬身拜道。


    “琅琊王氏王叡王通耀,願奉劉公為主,此後願為劉公鎮守南郡,永不背棄!”


    聽得王叡的抉擇,劉表自是欣喜扶起王叡。


    “能得通耀兄相助。劉某之幸也,此生必助你琅琊王氏發展壯大!”


    王叡的父親雖做到了青州刺史,但並未真正的壯大琅琊王氏。


    到了王叡他們這一代,王叡雖還有王誼、王典、王融三個兄弟,可惜他們都不曾出仕,是故振興琅琊王氏的重擔便落在了王叡肩上。


    此番聽得主公劉表的諾言,王叡自是感激涕零的躬身拜謝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而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而立並收藏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最新章節